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歌手的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情人节那一天,九十九朵玫瑰埋葬了桑所有关于流浪歌手情人的梦想。只是流浪歌手的歌仍在风中飘荡;我的姑娘她站在开满鲜花的山冈,她的手里握着风,她的眼睛里没有荒凉......

流浪歌手的情人,明媚角落孤独站立只为你吟唱。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由少女作家撰写的青春主题散文集。

全书收文十多篇。其中《孤独站立》、《后来》、《只有你陪我一起歌唱》等篇,叙述了发生在青春世界里难以磨灭的真情故事;《姐姐》则通过对姐姐不幸命运的追述,感喟世事的多变与岁月的沧桑;《疾走罗拉》、《激情歌诗》等篇,则借对流行音乐的沉溺痴迷及对另类音乐人的深情眷恋,展示了少女诡异梦幻的情感世界。全书语言简练,风格独特,才情丰沛,不失为一部可读性强,且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另类青春读物。

目录

我温暖的城市(自序)

纪念微蓝

孤独站立

后来

姐姐

纪念微蓝头发里的雏菊

格桑花儿

只有你陪我一起歌唱

格桑

十七楼里的丁微

激情乐队

离开SEESAW

疾走罗拉

激情歌诗

试读章节

后  来

他正在努力留长他的头发。

他很瘦,走路的背影整个骨头架子惊人地突兀在外面,带着一种近乎于吸毒者的颓败,穿窄边的破旧牛仔裤和宽大的白布衬衫。

在我刚刚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头发是短短的一层,像长出来的青草一样,我们曾经有一张合影,在过去中学陈旧的校园里,一棵巨大的樟树下面,初夏,那棵樟树散发着刺眼睛的芳香,于是我们都眯着眼睛,我的烟灰色布头裙子和他拉出丝来的牛仔裤,云淡风清,流动着恍惚的气息。

我不常看到他,有时候是我走在路上,手里拎着暖水瓶,耳朵里听黄昏时在整个校园里流淌的晃动不定的爵士乐,奢靡的艳丽的衰败,像小时候弄破的蝴蝶标本。他会叫我的名字,他叫我何索,或者索。他的声音穿过音乐,有时侯我回头非常地缓慢,我会浸在那种晃动不堪的感觉里拔不出来,然后我看到他,看到他一点一点长长的头发,在暮色里,他通常骑在破旧的自行车上,轮子嘎吱嘎吱地晌,手里会拿着一把吉他,套着黑色的套子。

我们已经很少说话,只是在路上遇见,微笑。风在耳朵边上和他的头发里穿过,隔很远的距离,我只能看到人群从他的身边不停地流过,手里的暖水瓶沉甸甸地让我的手臂酸疼。

去年夏天在他的房间里我们听完了所有他家里的打口带,然后把歌纸和带子散开了放在地上,像歌者的尸体一样。我们拉上窗帘,隔绝掉外面刺目明亮的阳光,在里面分不出白天黑夜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的样子。我常常在他窄小的席子上昏睡过去,在闷热的房间里我们汗水的气味和肌肤里水分被蒸发时散发出的恍惚的气味,总是做梦梦得头疼无比地醒来,依然是音乐和昏暗的房间,脑子里是残留着的碎片。他有时候在喝水,有时候在拨弄吉他的弦,有时候弦断了他注视着我,我的头发被粘湿后贴在肌肤上。

奢靡。

很久以后我开始学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喜欢的音乐,以及曾经的生活。就是艳丽无比的东西流向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情,我们的人间。

我们的中学是一个破旧的窄小的地方,有一幢在夏天时爬满了野生植物的灰色小楼,教室就在里面,教室的窗口上爬满了这样绿色张扬的植物,在一块一块灰色潮湿的砖瓦上长着各种青绿色的苔类,隐约散发出不为人所知的青涩的味道。

外面是一棵巨大的香樟,粗大的树干盘结在一起,挺拔和纠缠,一到夏天我们的教室里的光线就被那些植物分割成一块一块地,破碎的没有章法的。

我们在这里生长了七年,长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他说我是纠缠不休的女孩子,明亮的褐色眼睛和有时候晃动不定的神情。坐在教室里的时候还在底下翻动一本写着阴暗晦涩语言的杂志,喜欢听听不懂的各国语言,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在眼睛里写满鄙夷,然后保持沉默。

我们在离开学校的那个夜晚爬到灰色小楼的楼顶去放烟火,踩着从厕所里搬出来的梯子,从天窗小小的出口钻出去,看到头顶一片夏天晚上特有的深蓝色天空,金星尤其明亮地闪烁。大概有六七个人的样子,男孩子放一种看上去像流星一样的烟花,爆裂地冲向天空,然后在黑暗里盛开出一朵璀璨的花朵,带着一团烟雾的。我手里拿着很小的烟花,一点燃就有一小团的火花在手心里绽放。

然后扔向黑暗。

引来门房间老伯凶狠的谩骂,几乎是在诅咒我们,于是我们躲进黑暗的教室里屏住呼吸,头顶着课桌的肚子,小腿…碰到课桌冰冷的腿。在黑暗里我们看不见彼此,听到走廊里老伯的声音由远而近。他在那个时候握住我的手,用很大的力量,我几乎要呻吟,然后他的手伸向我的腰,隔着单薄的棉布裙子,我可以感到他手心里的温度,我停止了呼吸。老伯的手电简扫过这间教室的时侯我看到他的眼睛,漆黑而明亮。

那个夜晚朋友们翻出了学校的围墙,我的裙子被栏杆的钩子钩住了,拉开一个巨大的口子,他在下面接住我,我的毛茸茸的短头发一下子触到他的脖子。我的朋友们一个一个走散,很快地就骑着车子消失在黑暗里。我左手提着裙子,右手还拎着一个文件夹的试卷。

我听到他在后面叫我的名字,何索,何索。

我踩着软底的凉鞋迅速隐藏在了高大梧桐的树影里。回头看到他白色的衬衫被那幢爬满植物的灰色小楼映得异常地纯粹,一个白色的干净的影子。

这以后的两天是高考。

他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在很久以后终于可以在台上演出了,他说下面的这首歌送给这个城市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他感谢能够认识她。我在台下哑然失笑,然后嘴唇添到了温热的液体。我不再是当初那个穿着黑色毛衣和烟灰色裙子四处走动的女孩子,可是他成了留着长头发的坐在马路边上唱歌的男孩子。

他在那么多的日子以后终于长成我喜欢的样子,可是我离开了。

他叫安康......

                     P35-38

序言

我温暖的城市(自序)

去年的冬天我去了中部的一个城市,坐很长时间的火车,经过鹰潭和庐山。夜间行驶的火车路过很多温暖的站台,沿途看到山的伤口,在那个城市里吃了很辣很辣的腐竹,还在中国第二大拱桥上引爆了一个“雷王”。

从那儿回来以后我开始写这本书里所有的文字。

一边写一边发到我朋友的信箱里,给他们看,有的是在学校的机房里写的,边上的男生总是专注地打星际,我也把自己挂在网上,不时有好朋友从oicq里传过来的问候。在我写这些文字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编辑一直会打电话来催我,我生性慵懒,他的电话让我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每天都坐中巴横穿城市回家,早上又带着强烈的晕眩感坐在车子里回学校上课,车子开在高架桥上的时候太阳总是异常的好,我的头也异常的疼。所有夜晚的时间都用来写字。

那段时间过得很专心,身体有点游离,晚上写完字就和朋友打很长时间的电话,不总是在说话,有时候沉默,因为很累但是胃里的浓茶又在发挥作用。

最后的那个晚上打印机一直在响,我看到自己的文字一点点地出来。

我文字里的主题有点不确定的,老房子,音乐或这个城市。

关于老房子:我身边的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大都出生在老房子里,那种用红色砖头砌起来的老房子,墙面会很斑驳,里面生长着很多不知名的虫子,潮湿,外面的壁上攀爬着一些绿色植物。就像她们,或者说是我们,十六岁到十九岁的年龄,不化妆的,喜欢群居或者独居,生活有一点点的混乱。老房子永远是我文字中的主题,因为我过去的家看上去是一个礼拜堂,灰色的鸽子会不停地从头顶飞过去,我生长在那里。

关于音乐:音乐我没有任何规律地听,高中时热爱几乎所有的民谣,因为温暖,我不喜欢愤怒的东西,不走任何极端。本来编辑说要写一本关于音乐的书,后来发现不行,所有的音乐在我的耳朵里就变成了碎片,我有使它们碎裂的-能力,可是没有将这些碎片重组的能力,于是事情到了我这里总是变得没有章法和混乱。我买过很多杂乱的唱片,现在已经不常听它们了。

关于城市: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曾经一起合作写过很多的文字,她会在深夜的网络里告诉我她家的栀子花开了,很香很香的,她是我喜欢的那种带着物质气息的女孩,很典型的这个城市里的女孩。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她的符号:通宵超市,南京西路上专卖店巨大的广告牌,灰颜色的高架桥,易拉罐啤酒,嘈杂的音乐,夏天捧着栀子花的女孩子。寒假离开上海的时候我突然异常地想念她,我曾经在那个偏僻小镇的床上想着我与上海有十七个小时的火车加上五个小时汽车的距离,我真的想念她。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我的文字有“小资”情调,我知道我写的字有太多的碎片,而且我太过于相信温暖的东西,不太看透事情的本质。

去年冬天在我的印象中已经只有很模糊的影子,我记得放在桌子上的绿茶,屏幕保护所显示的是樱花掉落的样子,每天晚上都会有朋友给我打冗长的电话,在我写字写累的时候,我一直在电脑里放不知道名字的唱片,等待未知的音乐和朋友电话里的安慰,这是我很长时间里的快乐。

所有的文字里只有《后来》是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那段日子我常常坐在黑暗的车厢里听这首歌,听到耳机从耳朵里掉落也不知道,没有任何知觉,而我的朋友们,他们喜欢《孤独站立》,喜欢乔卡,他们说写得干净。

其实有很多文字是写给我的朋友们的,梅朵,DJQ,他们看到的话他们会知道。

还有在我身边的朋友,我喜欢他们亲近我的感觉,一点也不遥远。他们看到的话他们都会知道,在我的文字里有他们的影子,还有我在冬天去的那个城市,《纪念微蓝头发里的雏菊》也用来纪念那个城市周围所有山的伤口,还有在那个偏僻的尼姑庵里抽到的一个上上签。  和编辑坐在小饭馆里谈话的时候外面的太阳非常明亮,我想起天气一点点地变冷再一点点地变暖的这一年,学校操场后面的那句the future is not set被擦去了,但是我依然不能确定关于明天的任何东西,就像我的文字,她们都没有结局。

我的老房子还孤独地站在那里,我已经离开,但是我离不开这个城市,我的唱片、电话和文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歌手的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嘉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77720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3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