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涵盖了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理论上,着重对表达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宪理、法理基础和依据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指出作为宪法权利的表达自由,实质上体现了社会和国家的各种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一种博弈与协调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上,对当代世界各国关于表达自由宪法权利保护的实际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图书 |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21世纪法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涵盖了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理论上,着重对表达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宪理、法理基础和依据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指出作为宪法权利的表达自由,实质上体现了社会和国家的各种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一种博弈与协调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上,对当代世界各国关于表达自由宪法权利保护的实际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录 序 第一章 表达自由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表达自由的概念 一 概念的争鸣 二 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表达自由和行为 一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表达 二 焚烧征兵卡案与焚烧国旗案 第三节 表达自由与金钱 一 金钱对表达自由的影响 二 表达与金钱的关系之辨 第四节 商业用语和表达自由 一 商业广告与其他言论表达的差别待遇 二“比格洛案”的转折 三 商业用语的真理价值探讨 四 我国商业广告的法律地位 第五节 表达自由与沉默权 一 强迫向国旗敬礼案 二 沉默权会阻塞信息的流通吗 第六节 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属性 一 表达自由作为宪法权利的解析 二 表达自由在世界宪法文本中的体现 三 宪法文本的启示 第二章 表达自由的价值 第一节 表达自由保护的三种理念 一 达致真理的捷径 二 使民主得到贯彻执行 三 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优性发展 第二节 表达自由价值之宏观谈 一 密尔的四点主张 二 其他学者对表达自由价值的归纳 第三节 表达自由的五种价值 一 知识碰撞与获致真理 二 健全民主与民主监督 三 健全人性与自我实现 四 社会疏导与和平亲善 五 推动经济与繁荣文化 第三章 表达自由的相对性:三个理论前提 第一节 道德范畴:责任与自由的关系 一 自由必须被课以责任 二 责任感的削弱化倾向 第二节 民主视角:追求自由与有限权利(力) 一 乡镇是自由的保姆 二 代议制民主下的表达限制 三 雅典民主失败的教训 四 直接与间接民主的制度反思 五 表达自由中的绝对主义立场 第三节 法律的视角:一种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 一 法律就意味着界限——法律概念的探讨 二 表达自由的法律界限——法律文本规定 三 无害的才是自由的——界限的实证分析 四 法律界限的两个参照坐标 五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节 理论小结:在张力中实现正义 一 对正义理念的探寻 二 罗尔斯的正义论介绍 三 自由与正义的内在关联 第四章 国家对表达自由限制的正当性 第一节 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一 法律的功能 二 法治的八项原则 第二节 公益关怀概论 一 公益概念的引进 二 公益内容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宪法理念对公益内容的影响 一 国家任务范围的演变 二 国家基本原则 第四节 公益关怀在实践中的体现 一 立法层面 二 行政层面 三 司法层面 第五章 对表达自由的限制 第一节 概论 一 宪法保障制度的构建 二 宪法的高级法背景 第二节 司法:利益的冲突与博弈 一 表达自由与国家秘密 二 表达自由与名誉权 三 表达自由与个人隐私 四 传媒与法院 第三节 行政控制的途径 一 出版管制 二 事前审查制 三 保证金制 四 征收知识税 五 实行津贴制度 第六章 表达自由的限制原则 第一节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一 申克诉合众国案 二 丹尼斯诉合众国案 第二节 法律保留原则 一 法律保留原则探源 二 法律功能 第三节 基本权利限制的比例原则 一 比例原则的概况 二 比例原则的应用 第四节 利益衡量:原则背后的方法论 第七章 我国表达自由现状及其界限 第一节 我国表达自由现状分析 一 法治传统的缺失 二 实践法治的现实难题 第二节 我国对媒体的管理 一 规范新闻媒体活动的法律体系 二 国家对媒体设立的管理 三 对媒体报道内容的限制 四 国家对媒体从业人员的 五 国家政策对媒体的调整 第三节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正确处理保障与限制的辩证关系 二 正确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辩证关系 三 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几点设想和建议 一 权力配置应遵从法律支配权力的原则 二 立法要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 第五节 法治环境的塑造 一 恶法也需要遵守吗 二 法治乃是对一切立法的限制 三 实证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冲突 四 法治: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结合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表达自由及其界限/21世纪法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05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首版时间 | 2006-05-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4 |
宽 | 142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