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考古学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分为“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两部分,作者包括李济、夏鼐、张光直、宿白、邹衡等著名学者,论述精要,是你了解考古学的好途径。
图书 | 考古学读本/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考古学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分为“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两部分,作者包括李济、夏鼐、张光直、宿白、邹衡等著名学者,论述精要,是你了解考古学的好途径。 内容推荐 本书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精选,分为“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两部分,作者包括李济、夏鼐、张光直、宿白、邹衡等著名学者。本书可供高校考古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总序 郭双林 上编 考古学与历史 壹 综论 考古学与中国历史的重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李 济 旧石器时代考古 张森水 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旧石器文化的发展 王幼平 先秦时期我国居民种族类型的地理分布 潘其风朱泓 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 赵辉 《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 邵望平 中国古代王的兴起与城邦的形成 张光直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童恩正 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严文明 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 李伯谦 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演化的轨迹 赵化成 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 俞伟超 贰 专论 金牛山遗址1993、1994年发掘的收获和时代的探讨 吕遵谔 中国新石器时代拔牙风俗新探 陈星灿 民族志中的割肢葬 宋兆麟 龙山时代的礼制 高 炜 王城岗城堡遗址再分析 董琦 郑州商城即汤都毫说 邹衡 说王 林活 先秦时期的秽人与貊人 王建新 刘瑞俊 略论汉代的玉璧 卢兆荫 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 孙机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 宿 白 何家村遗宝的埋藏地点和年代 齐东方 元大都枢密院址考 徐苹芳 下编 理论方法技术 什么是考古学 夏 鼐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苏秉琦 殷玮璋 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 张忠培 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 栾丰实 玉器时代说 吴汝祚 牟永抗 城市化和国家形成 ——良渚文化的政治考古学 中村慎一 略谈民族考古学 汪宁生 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水 涛 对区域系统调查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方 辉 考古学与当代科技 袁靖 编后记 杨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考古学读本/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10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6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5 |
丛书名 | |
印张 | 30.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