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警惕孩子变成问题少年(20位问题少年口述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大家可能会经常看到有关问题少年的信息。其实,问题少年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与普通孩子之间往往就是那么一步之遥,一念之差。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弄懂他们的心思,理解与宽容他们。本书记载了20位问题少年的口述实录。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真实心声,让我们从中吸取点教训吧。

内容推荐

他们不是天生的问题少年,孩子出问题,责任首先在家长和老师。倾听他们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声音,培养健康成长的阳光少年。

目录

父母不关心我,我到网上寻求寄托

被老师打入“另册”,我破罐子破摔

死过一次,我真的不愿意再活过来

爸爸的拳头教育,将我推进暴力的深渊

我的堕落,是对父亲的“以毒玫毒”

吉它破碎了,我的灵魂也散了架

最大的伤害,来自父母的溺爱

36条“罪状”,毁了我一生

妈妈教会我损公肥私

遭遇郭老师,是我一生的不幸

孤独的我,只有他是惟一的依靠了

恶习难改,父亲害了我一生

高考临近,我想一死了之

一不小心,我成了杀人犯

替人代考,这是我一生的痛

老师的巴掌,让我充满了愤懑

偷窥的事,我一言难尽

从涂改成绩单,到骗亲友还赌债

老师的骚扰让我恐惧,班长成了“替罪羊”

缺少母爱,我交上了“坏朋友”

后记

试读章节

某个周末,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同学小勇打电话给我,邀我到他们家去玩,我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到他们家之后,我这才发现,他们家来了好几个同学,大家都在盯着电脑屏幕使劲地叫着、乐着,原来,他们在玩一款名为“才及品飞车”的电脑游戏,而小勇的父母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我听小勇说:“也就今天能潇洒地玩会儿啦!平时爸妈老管我都快烦死了,我手痒得厉害!”

我心想:这玩意有这么好坑?

因为没玩过,我根本就不知道电脑游戏的魔力,看着大家轮流上阵,个个猴急的样子,我觉得很好笑。突然,小勇转过头来对我说:“哦,差点忘了,还有丁丁没玩呢!丁丁,你来!”说完,主动让我坐到电脑椅上。

我觉得有些惶恐,老实地说:“我不会玩!”

“哎呀,这年头不会玩游戏的可真少见了!”同学中有人起哄。

“就是,太老土了!”旁边有人附和。

小勇跟我关系不错,他没有嘲笑我,对我说:没事,玩不好没关系,多玩几次就熟练了,我教你。说完,他当真手把手地教起我来,告诉我什么是左转弯,什么是右转弯,什么是前进,什么是后退。这东西非常好学,我一上手就会了,但毕竟是第一次玩嘛,表现不尽如人意,跑了个倒数第一,电脑上的卡通都向我倒竖拇指,我有些恼怒,要再试一次。这时,旁边的同学不耐烦地将我哄了下去,没办法,现在轮到别人了。

玩了一上午,虽然只轮到我几次,但我仍觉得很刺激、很带劲,第一次忘记了回家。到吃午饭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被父母的电话催回去了,只有我和小勇还在酣战。小勇说他爸带着妈妈到同事家参加婚礼了,他想玩游戏,所以没去。我感到肚子有点饿,便请小勇去饭店吃饭,小勇说我够意思,并主动提出将那张游戏盘借给我安装,我欣喜若狂。P005

后记

近年来,我在一家杂志社主持《心灵寻呼》栏目,每天都收到数百封中学生朋友的来信。面对一封封来信,我仿佛听到他们的一声声呼唤,仿佛看到了他们一双双迷茫而渴求的眼睛。可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我不可能满足每一位读者朋友的愿望,给每一位朋友回信。尽管如此,求救信依旧雪花般飞来,这些来信一次又一次让我震惊,一次又一次令我不安,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近乎让我窒息。我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困惑?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成了一个个“问题少年”?如何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我想见见他们。于是,我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采访。

在采访中,我发现——

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问题少年”出现的根源。

不良的学校教育是导致“问题少年’’滋生的温床。

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导致“问题少年”形成的诱因。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胆小;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

“问题少年”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与普通孩子之间往往就是一步之遥,一念之差。这些被称为“问题少年”的孩子同样渴望得到理解和宽容,渴望被人认可和鼓励,渴望有人真正走进自己的心灵。只是,他们的渴望一次次变成了失望,所以才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冷漠。

在我看来,“问题孩子”不过是一顶帽子,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摘除!

我希望家长、老师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都能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拒绝“问题孩子”,让“问题孩子”也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感谢读者朋友为我提供采访线索,感谢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朋友为我的采访提供方便,没有大家的帮助,也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另外,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书中人物一律采用化名,在此特作说明。

欢迎读者朋友来信交流。

(通联:北京市邮政25支局030信箱(100025):E—mail:bk88@163.com)

作者

2006年1月于北京雁鸣山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警惕孩子变成问题少年(20位问题少年口述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庆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249853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