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对艺术家夫妇。苗子已过九十二岁,郁风刚刚庆贺九十大寿。他们仍然精力旺盛。爱笑,爱讲笑话,爱与朋友聚会,爱坐着飞机在世界上旅行。他们的书房的名字叫“安晚寄庐”——平和,朴实,不张扬,一如其人。看了他们的故事,你会被这种永远乐观的态度而感动。他们爽朗的笑声,他们沉着、乐观、毫不在乎的样子,就像阴霾天空下的一束灿烂的阳光。微笑,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他们生命的亮色;并由他们的人生故事走进历史的深处……
图书 | 黄苗子与郁风/李辉传记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对艺术家夫妇。苗子已过九十二岁,郁风刚刚庆贺九十大寿。他们仍然精力旺盛。爱笑,爱讲笑话,爱与朋友聚会,爱坐着飞机在世界上旅行。他们的书房的名字叫“安晚寄庐”——平和,朴实,不张扬,一如其人。看了他们的故事,你会被这种永远乐观的态度而感动。他们爽朗的笑声,他们沉着、乐观、毫不在乎的样子,就像阴霾天空下的一束灿烂的阳光。微笑,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他们生命的亮色;并由他们的人生故事走进历史的深处…… 内容推荐 讲述一对老艺术家夫妻之间从相识到相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经历了战争,经历了革命浪潮,经历了社会的改革……而今他们已经是花甲的老人,然而微笑依然刻在他们的脸庞上,坐下来,我们听二位老人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目录 新版自序 引子 一 到上海去 二 走进漩涡 三 一阵风,一团热烈的火 四 艺术与革命的诱惑 五 滚滚烽烟 六 在香港的日子 七 芦笙今日调新调 八 选择 九 新生活开始了 十 风雨飘摇“二流堂” 十一 悲怆北大荒 十二 风暴再起 十三 生死两茫茫 尾声 试读章节 到舞场去,是黄苗子和朋友们晚上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 舞场恰如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是交际场所,但又是政治斗争、经济竞争的战场。表面上看,人们似乎都陶醉于音乐之中翩翩起舞,但各自的动机和使命则通常有所不同。轻松的外表下面,也许就隐含着不同程度的较量。 对于上海文化人来说,舞场和咖啡馆一样,无疑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交际场所。不管是什么政治倾向,不管信奉哪一种艺术主张,走进舞场,一切矛盾或者冲突,部可以暂时隐退。在这样的时候,大家的身份变得一致,可以轻松地交谈,可以友好地见面。表面上看,所谓左、中、右的区别,在这里并不那么明显,至少不像后来有些人想当然地想象的那样,上海文化界总是弥漫着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在舞场,黄苗子认识了周扬、夏征农这样一些左联人士。常去舞场的还有穆时英、祝秀侠,以及一个华侨作家张黑婴。在他的印象中,周扬这位左联的主要领导人,每次都是西服革履,跳舞非常潇洒,也风度翩翩。 祝秀侠要算黄苗子最早接触的左联人士。从香港到上海时,一位姓彭的洋行职工,是广西人,曾交给黄苗子100港币,让他到上海后找一个同乡,是在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一个女子。到上海后,黄苗子登报找到了她,把钱还给她。这位女子叫潘菲,和男朋友住在亭子间,她的男朋友就是祝秀侠。祝秀侠是陈望道的学生,也是一名红色教授,曾经被捕过。出狱后,和周扬一起办刊物。和祝秀侠认识后,黄苗子就开始和左翼文人打交道了。 在上海这个夜生活沸腾的洋场,除了跳舞之外,黄苗子以一个漫画家的身份,跟着叶浅予、张正宇、张乐平、丁聪等人,到电通、联华公司等电影公司的摄影棚,也到一些话剧舞台的后台去画速写。就是在这种活动中,他第一次与夏衍相见。那是在1936年前后,在上演夏衍的《赛金花》话剧的后台,他去看金山的时候。从此,这位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文化领导人,与黄苗子的命运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他将影响决定黄苗子未来的生活。后来,他们成为知己,并且在决定黄苗子与郁风的婚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对黄苗子未来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此时也出现在黄苗子的生活圈子里。 黄苗子自幼从父亲学习古文诗词,同时,在当时的香港中文学校教学中,这方面的学习也是重点课程,中华中学由于父亲的关系则更为突出。除此之外,黄苗子又从父执、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邓尔雅(黄冷观的广雅书院的同学)学习书法以及小学训诂,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和书法的基础。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公安局之后,黄苗子结识了父亲的另一个广雅书院同学、南社诗人、时任公安局秘书长的孙璞(仲瑛)。 孙璞也是广东香山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到云南参加李烈钧的部队,其后,回广州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在此期间,他与吴铁城结识,长期在吴铁城手下工作。吴铁城出任上海市市长之后,便委派孙璞为上海公安局秘书长。孙璞非常高兴见到黄苗子,即以子侄招待,邀黄苗子到他家里居住,同车上下班。孙璞是南社诗人,和柳亚子很熟,黄苗子也因此认识了柳亚子。 P39-40 序言 微笑着面对 时间过得真快,为黄苗子和郁风这对艺术家夫妇写传已是十年前的事了。 十年过后,苗子已过九十二岁,郁风刚刚庆贺九十大寿。但让人奇怪的是,他们仍如十年前一样精力旺盛。爱笑,爱讲笑话,爱与朋友聚会,爱坐着飞机在世界上旅行。从不显疲劳的精气神儿,竟让晚辈也自叹不如。 他们的书房的名字叫“安晚寄庐”——平和,朴实,不张扬,一如其人。 安晚——一个难得的人生境界。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他们都经历了,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惊奇、诧异呢?正如《三国演义》卷头词所云:白发老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微笑着面对一切,这就是我眼中的黄苗子与郁风。 两年前,在SARS肆虐的日子里,仿佛一夜之间北京成了一个被恐惧笼罩的世界。当时苗子已有九十岁,电话中大呼一声:“你是汉子,你就来!”我这才如同往常一样坦然地走进他们的家门。他们依然如平时一样平静,一样微笑,仿佛弥漫全城的恐惧与他们毫无关联。郁风说得更是爽快:“怕什么?只要小心,没事儿。这跟买彩票一样,哪能那么容易中彩?”说完,大笑起来,似是为找到一个有意思的比喻而高兴。 永远乐观的人。 他们爽朗的笑声,他们沉着、乐观、毫不在乎的样子,就像阴霾天空下的一束灿烂的阳光。微笑,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他们生命的亮色。 我为能结识他们并由他们的人生故事走进历史深处而高兴。 感谢我的家乡的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热情相邀出版“李辉传记作品系列”,使这本传记以新的版式与读者见面。本传记1998年曾由山东画报出版社以《人在漩涡》为题出版,此次再版,改为今名。是为说明。 2005年12月12日,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苗子与郁风/李辉传记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447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8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0 |
宽 | 18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