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术史述评,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宋代历史研究、中日两国唐宋变革观的比较,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价的发展变化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之关系、宋代妇女研究与宋代社会史研究的互动、宋代思想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烧酒起始的论争等;第二部分是有关宋代历史的几个问题,涉及宋朝历史人物、兵制变革、王安石变法、治河与边防、客户流动、南宋政治中的法祖宗倾向等;第三部分是对西夏史的研究,包括宋夏关系、西夏纪年考订、对佛教和儒学在西夏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的再思想、西夏官制等。
图书 | 宋夏史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术史述评,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宋代历史研究、中日两国唐宋变革观的比较,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价的发展变化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之关系、宋代妇女研究与宋代社会史研究的互动、宋代思想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烧酒起始的论争等;第二部分是有关宋代历史的几个问题,涉及宋朝历史人物、兵制变革、王安石变法、治河与边防、客户流动、南宋政治中的法祖宗倾向等;第三部分是对西夏史的研究,包括宋夏关系、西夏纪年考订、对佛教和儒学在西夏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的再思想、西夏官制等。 内容推荐 本论文集共收录二十八篇文章,除几篇有关宋夏关系的论文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外,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完成的。选编这部论文集不是敝帚自珍,而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为完成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确认的任务,二是被选编的论文在发表时,因校读不甚仔细,或屡经传抄和打印以及其他原因出现的鲁鱼亥豕的差错,希望有一个更正的机会。论文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组是关于学术史回顾;第二组是宋史方面的;第三组是西夏和宋夏关系史;第四组附录收了两篇自编书的序论和对先师漆侠先生的访谈。其中《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发表时与王海鹏共同署名。文章在选编时,一般不做改动,只是在发表时限于篇幅和字数而被删减部分,此次收录恢复原貌,如《〈宋史〉论赞评析》。《中日“唐宋变革”观比较》原文发表时改为《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此次收录仍改回现名。 目录 建国以来的宋史研究 中日“唐宋变革”观比较 王安石历史地位沉浮与南宋以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 宋代妇女地位与宋代社会史研究 宋代思想的新诠释 中国烧酒起始的论争 《宋史》论赞评析 庆州兵变与王安石变法 北宋治河与防边 林希与《林希野史》 朱胜非与南宋初期和战 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述论 略论南宋政治上的“法祖宗”倾向 论宋代乡村客户的流动 宋代的酒 《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读后 20世纪党项拓跋部族属与西夏国名研究 西夏纪年综考 论儒学与佛教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 西夏巡检简论 论宋夏战争 论宋夏争夺西北少数民族的斗争 论宋初的西部边疆政策 北宋仁宗时期联蕃制夏政策述论 《西夏经济史》评介 附录 《中国十大明君外传》前言 酒文化中的民族性格——《中华酒文化》代绪论 漆侠先生访谈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宋夏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华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633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06-10-01 |
首版时间 | 2006-10-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24.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