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最美唐卡(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神秘的净土是最终的解脱成佛?还是轮回的中转?100幅唐卡珍品,带您游历美妙绝伦的极乐世界!

《世界最美唐卡(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由吉布编著,本书选取了100幅精美的唐卡、大藏经绘画,并配以简单生动的解说,为您细致描绘讲解佛教中的诸净土,尤其是阿弥陀佛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法门。通过精美的唐卡,您不仅能够身临其境地游历一番佛国净土,还能够领悟到净土法门中的佛法奥义。就让我们静下心来,随着一幅幅绚丽的唐卡走进那美妙绝伦的佛教净土。

内容推荐

《世界最美唐卡(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由吉布编著,全方位、多角度的唐卡深度解读!

唐卡是西藏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它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水晶,不仅蕴含着千年藏传佛教的深奥哲理,更折射出藏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悠久的民族历史到神秘的天文历算,从丰富的地理常识到富丽的民俗文化……堪称是一部西藏文化的手绘版“百科全书”。

《世界最美唐卡(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融唐卡鉴赏和佛教知识为一体,引导读者进入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天地。出版以来,得到了读者、专家的鼓励和认可,也将吸引更多的优秀藏学家、佛学者、鉴赏家,来共同参与,共同构筑这个宝贵的文库。

目录

西方极乐世界

唐卡图版目录

序 终极解脱的中间站——净土

第一篇 六道轮回与净土

 1 生命的真相

 2 六道的流转与轮回

 3 如何才能脱离六道

 4 净土——凡夫到成佛的中间地带

 5 净土中没有生老病死之苦

第二篇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

 1 法藏比丘与阿弥陀佛

 2 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3 人人可往的西方极乐世界

 4 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第三篇 佛经描述的完美世界—西方极乐净土

 1 衣

 2 食

 3 行

 4 住

 5 育

 6 乐

第四篇 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 往生净土的必需条件

 2 阿弥陀佛修法前的准备工作

 3 阿弥陀佛日修法门

 4 阿弥陀佛睡修法门

 5 阿弥陀佛迁识法门

第五篇 殊胜的净土

 1 兜率净土:弥勒的内院

 2 药师佛与琉璃净土

 3 莲花生和乌金净土

 4 观音菩萨和普陀净土

 5 时轮金刚与香巴拉净土

 6 金刚瑜伽母与清静空行净土

附录

 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本愿

 2 《往生极乐愿文》

 3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 生命的真相

自从有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生老病死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们,时间的无常性,让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苦乐沉浮,都变得那么灰暗和毫无意义。在把生命缔造得五光十色的同时,又把它们一个个粉碎,致使人们开始反思:人,能不能永生?生命,能不能永恒?虽然在其他宗教中,创造了永叵的天国,人们期待在那里得到永生,让生命永叵。但佛陀却说:只要是因缘而成的事物,就一定会变坏——即使是殊胜的净土佛国也同样遵循着无常的规律,更别说生存条件不好的人间。

1.无常

说到无常,死亡是人的最大无常。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似乎对死亡有一种忌讳,总会尽量避开这个话题。因为死亡代表自己消失于这个世界,却无力带走任何东西。其实,在佛教看来,死亡只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正是这不断的生生死死,才构成了这世界的轮回。反过来,如果我们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我们便可以满心欢喜地去对待在世上的每分钟和每件事。

佛陀曾以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告诉过我们,生命是会重复不断的再生,每一次再生就是一个轮回。那么,生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轮回呢?我们可以通过藏传佛教对生死轮回的详细描述来找到这个答案。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元素合和而成,而人类的肉身同样如此。在死时,我们的肉身中的四大元素会渐渐分解及衰退,身体的机能亦会相继失效。而人在死亡的一刹那,其意念是具有将来再生好坏取决性意义的。

2.意念

人在死时的意念,可以分为善心、不善心及无记心。善心,即向善的心,包括菩提心、皈依三宝及上师的信心、慈悲心等;不善心是指贪、嗔、痴三种烦恼引起的一切不良心态;无记心则是不善不恶的中性心态。这死时的一念,具有极强的力量,可以直接决定亡者的下一生。死时生起善心,则会投生在三善道,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否则,则坠下恶道,受地狱、饿鬼、畜生道的痛苦煎熬。

2 六道的流转与轮回

所谓“六道”,是指生命在凡俗世界内投生的六种形式,它们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及地狱道。

天道,天人的福报是六道中最好的,居于天界,寿命长,无忧无虑,却因为沉迷声色享乐而缺少修行的动力,福报终了还是要在六道中流转。

阿修罗道,相比天道福报略逊,却生性好嫉,终年与天道众生好勇斗狠,不思修行,难免被天道诛杀的厄运。

人道,即人世间,虽然没有天人那样的好福报,一生有苦有乐,却仍有机缘听闻、修行佛法达到觉悟,进而超脱轮回。

下三道,即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长期饱受酷刑、饥饿、愚痴之苦,缺乏修行的机缘或者不思修行。

在上述的六种生命形式中,有些痛苦极为可怕,有些则相对来说较轻。但我们必须知道:三恶道固然是苦,三善道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较为好一点,并不是说生于三善道就没有痛苦。事实上,六道的本质就是痛苦及虚幻,没有永恒及真正的福乐可言。众生生生世世在这六道投生流转,吃尽苦头却不得解脱。

在这六种可能性中,我们在死后将投生于哪一道中呢?这并不取决于运气,也不由我们自己决定,更非冥冥中有神明在主宰我们的去处。未来的转生,取决于我们过往及今生中的业,这是一种自然的因果规律。按照佛教话来说,如果你种了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报。

1.天道之苦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在欲界天中,众生的福报很大,寿命极长,没有像人间的生、老、病三苦。欲界天的众生,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之中。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以日、月来计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

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佛法不兴,众人不思修行,因此这里不是修持佛法的有利地点。正因为如此,我们只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天界众生寿命虽极长,但终究难免一死。又由于在他们的善业福报用尽之后,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天界虽无生、老、病三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

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他们身上的花会凋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发出阵阵体臭,身上开始流汗。这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人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一生的命运难以脱离恶道。我们人类知道下一生将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一生享乐,天生爱干净,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生、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将是多么大呢?

以上是欲界天的描述。至于色界及无色界天的众生,情况虽有所不同,但他们仍然逃不出痛苦的结果,最终仍难免一死。

2.阿修罗道之苦

阿修罗,也称为“非天”。他们的福报很大,与天界众生相去不远。生于此道中的众生,因为过往生中的善业力大,却因其嗔恨的习气,而并未能生于天界,只能以这种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阿修罗道的众生嗔心及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众生作战,但往往大败而返,被打至遍体鳞伤。这一道的众生虽然福报很大、寿命很长且智力超群,但却因其嗔恨心而并不快乐幸福。

3.人道之苦

不善业会使人投生于三恶道中,而善业则会让人得到托生于三善道的果报。在三善道中,天界众生的福报最大,阿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合修持佛法的地方。

投生人道的痛苦,最常见的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和死苦。

对于老、病及死的痛苦,一般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了解。为什么生也会有痛苦呢?不仅孕育我们的母亲会害喜呕吐、行动不便,甚至引发许多其他疾病等痛苦,腹中的婴儿也同样要经历莫大的痛苦。在母胎内的近九个月间,婴儿无法动弹,没法把握自己的命运,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虽然长大的我们现在记不起这些,但这不代表我们当时没有感觉。在出胎时,婴儿要受挤压,难以呼吸,痛苦更大。在出生后,却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虫兽、疾病、天灾随时会夺去其生命。若不是父母悉心呵护,我们可能只会存活几分钟,便被野兽吃了,或者冻死、饿死了。

老苦并不是仅仅指老年体衰之苦,而是指人从出生就开始逐步走向死亡之苦。如果我们能活到老年,这种苦就更为明显。在年老时,我们的身体机能衰退,多走几步路也很费力,胃口也不好,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的,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来。对不懂佛法的人来说,老苦不仅指身体的衰老,也指心力的无能。对于通晓佛法的人来说,肉体上的老苦,是仍然无法回避的。

病苦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病患。外病是如胃疼、癌症及肺病的种种病患。它们最大的威胁也不过是致死而已,影响力只及今生。而内苦则是贪念、嗔恨及愚痴等烦恼。因为它们能驱使我们的身、语、意作出如杀生等种种不善行为,致使我们得到多世可怕的痛苦果报,即短寿及投生三恶道,所以它绝对比外病严重。这一连串的多生苦报,只源于一念之嗔。由此可见,心病是极为可怕的。

有关死苦,并不单指死亡时肉体所承受的痛苦,而且包括那时伴随的恐惧及不安。

在人间投生,除了上述四苦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及五取蕴苦。这些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述。

4.地狱道之苦

在佛教中,以六道之中的地狱道的痛苦为最甚。“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热地狱、八寒地狱、阿鼻地狱及杂项地狱等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的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恶业最重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几十万亿年后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或由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

(1)八热地狱

对那些出生在八热地狱的众生而言,所有山谷都是烈火熊熊的红铁,河流和湖泊是熔化的的铜,树木发出如雨般的剑和其他尖锐武器。居民享受不到片刻的休息,而要不停地遭受野兽和厉鬼的杀戮。

(2)八寒地狱

对那些出生在寒冰地狱的众生而言,所有山谷都是冰天雪地。由于刺骨的冷风暴,他们全身龟裂。在他们十亿年的生命终了以前,他们要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地受无数次同样的苦。

(3)阿鼻地狱

生于此处的众生是最为痛苦的了。每天受阴火焚烧,痛苦难当,每当被烧成骷髅之后,又被泼上还魂水再生,又要再次受到阴火的焚烧,实在太痛苦了。即使是薄伽梵,即佛陀也不忍提到它的悲惨。据说,只要佛一提到阿鼻地狱的悲惨情形,慈悲的菩萨们听了就会伤心呕血,悲痛欲绝。

(4)杂项地狱

那些出生在“临时”和“邻近”地狱的众生,他们所经验的苦,跟其他地狱一样剧烈。

5.饿鬼道之苦

生于饿鬼道中的众生,一部分因为大家曾经一起作恶,得到了共同的恶报;也有因吝啬不肯施舍、偷盗或见难不救造成的。饿鬼道的众生为胎生,投生此道的众生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寿命可长达数万年,有的只有几年。

饿鬼的痛苦比地狱略少,但比畜生道大。就智力而言,饿鬼的智力比畜生高。

饿鬼大多在黑暗中流连,饥渴不堪却找不到食物或饮料。在饥渴之苦与时俱增却只能找到黏液和粪便的情形下,他们还要被其道中势力大者欺压,被绝望的追寻弄得筋疲力尽。他们没有衣服穿,夏天火烤,冬天冰冻。下雨时,燃烧的生煤滚了下来,灼伤他们。他们看到的水都是脓汁。火焰从他们松开的关节中喷射出来。每一个饿鬼都认为别人是他的敌人,不停地互相打斗。

此外,鬼子母每胎会生下几百个鬼子,而作为母亲,鬼子母的母性极重,爱子如命,却偏偏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来照顾子女,痛苦更重。

6.畜生道之苦

佛教认为,投生畜生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相对受苦最少的。

畜生道的众生,居住在陆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为多。从最小的昆虫到鲸鱼及大象等,都属于畜生道的众生。此外,还有例如龙族及大鹏金翅鸟等我们并不常见到的动物,也都是畜生。有些畜生寿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寿命可以长达多劫。

只要我们观察陆地上和海里的畜生,便可略为了解此道的痛苦。家畜或家禽,若不是要拉车犁田,就是等着屠宰当肉吃或皮革用;海中的动物挤得像水中发芽的麦粒,他们被海浪冲着到处游荡,他们靠着互相吞食而活下去,终日生活在恐惧的折磨下;即使那些生活在空间较大的森林的动物也并不快乐,总是担心猎人的侵袭,而且它们还互相残杀。总之,它们是愚蠢的,除了愚蠢之苦以外,它们也像地狱众生和饿鬼一样要遭受热寒之苦。

地狱道和饿鬼道的生命,因为生活太苦而无暇修持佛法。畜生道的众生,则因太过愚昧无知,也不太可能明白佛法,因此难以修行佛法。

因此,在生死流转中,六道众生不论幸福与否,永远不会觉得满足,只会贪得无厌追逐更多的福乐,富人想更加富裕,穷人想变成富人,饿鬼愿衣食无忧……正因为生命中未曾断绝的贪、嗔、痴,让我们不断地投生,又不断地死去,从身姿妙曼的天人变到路边的乞丐、流浪的猫狗、得不到一滴水的饿鬼、饱受炮烙的地狱众生,根本没有永恒的快乐可言。在一生终结时,无论贫富,大多数人只能随“波”逐流,由各自的业报投生各处,没有丝毫自主权。

佛教认为,六道轮回与善恶因果报应,不是道德理论的一种假设,而是由佛陀亲自证得的实实在在的真理。佛陀在经典里明确地告诉我们,六道中,无论是三善道还是三恶道都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脱离六道才是我们应该永远追求的生命归宿。众生只有通过修行佛法,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修行阿弥陀佛的法门,达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脱离轮回的方便法门之一。

P14-28

序言

终极解脱的中间站——净土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乃至每个生命的终极愿望。人类,虽然从远古走来的时候,就时时刻刻在找寻着快乐,但由于对快乐的解读出现偏差,致使方法上的错误,而始终徘徊在快乐的门外。

正是对快乐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诞生了众多的宗教和哲学。无论是早期的对各种自然神灵崇拜等民间宗教,还是后来的以神为主宰的一神教和多神教,都是人们向往快乐的见证。人们希望通过对神灵的祭祀、祈祷,来摆脱痛苦,得到快乐的恩赐。

在这众多的宗教中,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为人类指出了一条通往快乐的独特道路。佛教认为,痛苦都是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相应行为所造成。由于执着于自我,心中便产生分别之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地位、名誉造下种种恶业。这些妄念与恶业导致人不断的感到痛苦。所以,佛陀诠释的快乐,是源自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外在事物的恩赐。当人们睁开被“无明”蒙蔽的双眼,去除贪欲、嗔恨、愚痴、嫉妒、伤害等负面情结及相应行为的时候,快乐的曙光就会展现。

由于这无明负面心结是与生俱来的痛苦之因,佛教认为离苦得乐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并且要经历各种磨练和考验。意志力坚强、信念坚定的人,会按照既定的光明之路,一路走过。但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信念犹疑的人来说,漫长而多难的快乐追求之路,反而会让他们的愿望和斗志消失殆尽。因此,佛陀在经典中开示了被认为是最稳妥、最殊胜的法门——净土。

净土,是诸佛、菩萨等依自己的愿力、悲心、神通、智慧及功德所化现出来的一方神奇的地方。净土中环境优美,生活富足,是一个没有痛苦、充满幸福的佛国。与基督教所说的天堂不同,佛教的净土不是众生修行的终点站。投生于净土中的众生所获得的不是最终的解脱,而是一个更好的修行环境。在净土中,众生衣食无忧,并且有诸佛、菩萨亲自现身说法,不断受到佛、菩萨的教化和陶冶,了悟佛法真谛,最终获得解脱。所以说,佛教中的净土是众生修行中的一个中间站。

唐朝大翻译家玄奘法师的高徒窥基大师,曾在他的一本净土宗著作《阿弥陀经通赞疏》中这样说道:“对于内心怯弱、信念不坚、行为懒惰的人来说,净土法门,无疑是他们的最好选择。”因为,净土的种种便利学修条件和环境,能使这些不能义无反顾踏上成佛之路的人们,得到一个中转驿站的休憩。在这里,他们可以不受尘世的种种苦难,有着不可思议的快乐享受,致使那颗不堪负重的内心,得到一个暂时的缓解,然后在净土中诸佛菩萨的教导和陪护下,重新踏入自利利他的成佛之路。

在佛教诸多的净土中,有一个净土最为特别,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佛经中记载,阿弥陀佛原本为妙喜国的世饶王,后出家为僧,法号叫做法藏比丘。法藏比丘胸怀大志,发誓要帮助众生脱离茫茫苦海。于是他游历诸佛国净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建立了一个集各净土之胜的净土,使得一切众生都乐意往生,虔诚向佛而得解脱,这个净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与其他的净土不同,极乐世界净土是人人都可以往生的。只要相信极乐净土的殊胜,诚恳念佛,发愿往生,死后就可以离开这五浊恶世,出生在美妙绝伦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中,极乐世界净土是净土法门中最易修行的,也是与我们普通众生距离最近的净土。

本书选取了100幅精美的唐卡、大藏经绘画,并配以简单生动的解说,为您细致描绘讲解佛教中的诸净土,尤其是阿弥陀佛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法门。通过精美的唐卡,您不仅能够身临其境地游历一番佛国净土,还能够领悟到净土法门中的佛法奥义。就让我们静下心来,随着一幅幅绚丽的唐卡走进那美妙绝伦的佛教净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最美唐卡(唐卡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全彩插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吉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8971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