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银河法律系列之一,是一部关于法学研究的理论刊物,全书分卷首语、主题研讨、法学研究、法大讲堂、法治时评、书评·札记、编者手记几个专栏收入了众多法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适合法律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图书 | 原法(第1卷)/银河法律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银河法律系列之一,是一部关于法学研究的理论刊物,全书分卷首语、主题研讨、法学研究、法大讲堂、法治时评、书评·札记、编者手记几个专栏收入了众多法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适合法律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卷首语 原法之道 舒国滢 主题研讨:实践理性与法学方法 全国法学方法论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综述 王夏昊 杨 贝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制度的表达与实践 ——以法律适用过程中的解释为中心 梁迎修 通过法律方法寻求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李红勃 伦理学立场、法律论证与法认识论 ——以“智障女被切除子宫案”为思考契机 王 旭 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修辞学与现代司法调解中的说服艺术 ——一种语用分析的进路 程朝阳 法学研究 什么是宪法哲学 邓毅 法家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朱腾 权利客观化试论 易 锋 “异地取保候审”的困境及其出路 雷小政 马利峰 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状况论略 吴锦字 法大讲堂 法学方法与中国法治之道 舒国滢 谢 晖 陈金钊 熊明辉 法治时评 解读引咎辞职条款 季卫东 货币的公法色彩 季卫东 追寻政治理性 张树义 认识建筑物所有的自由 龙卫球 缘何起诉——对一起“男女同龄退休案”的 多纬度思考 孙光宁 书评·札记 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方法问题刍议 极高明而道中庸——简评《法律中的因果关系》 规范如何“定分止争”——由一则故事出发的思考 压伤的芦苇:“文革”中的钱端升 编者手记 写在开端的后记 附 录 本辑作者名录 引证体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原法(第1卷)/银河法律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雷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566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4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