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建筑人文百科全书,生动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有机结合。系列图书的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方方面面。精美绝伦的建筑绘画插图使您一饱眼福,珍贵的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建筑的科技知识与人文的历史故事一并呈现。插图、照片、专栏等各种图书版式设计手法融会贯通,准确的概念、简明的解释让您在轻松中懂得历史建筑。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使您丰富自己的书库。
图书 | 传统建筑装修/建筑艺术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建筑人文百科全书,生动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有机结合。系列图书的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方方面面。精美绝伦的建筑绘画插图使您一饱眼福,珍贵的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建筑的科技知识与人文的历史故事一并呈现。插图、照片、专栏等各种图书版式设计手法融会贯通,准确的概念、简明的解释让您在轻松中懂得历史建筑。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使您丰富自己的书库。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的科普性书籍,书中涵盖了装修的种类、形态、艺术、文化及简单的做工技法,内容充实,题材丰富。那些许多不被人们注意的古典建筑上的装修细节被真实地一一呈现了出来,犹如跳动的音符,跃然纸上,展现光芒,令人倍感亲切。大量的手绘图画和精美的实例照片,配以细致入微的解说,让您近距离地感受装修的文化色彩和生活情趣。让您在轻松之余了解装修的知识,沉思之时享受装修的乐趣。 目录 总序 前言 悠悠时空 千里寻根 装修的历史 早期的门和窗 唐宋时期的装修 明清时期的装修 户牖千姿 技术精华 外檐装修 隔扇 槛窗 支摘窗 栏杆 挂落 大门 华堂万态 符号乐美 内檐装修 碧纱橱纱隔 置 屏 绚烂之极 返璞归真 洞门及花窗 洞门与空窗 漏窗 地上人间 彩绸满天 铺地 盘古开天 百海归川 装饰题材与内容 吉祥图案 植物纹样 人物故事和历史传说 庭院深深 错彩镂金 装修的艺术特色 后记 试读章节 普通的栏杆一般指安装在檐柱里面、地面以上的栏杆,所以又常称作檐里栏杆。而朝天栏杆则安装在平屋顶上。 寻杖栏杆属于檐里栏杆,主要由望柱、寻杖扶手、腰枋、下枋、地袱、牙子、绦环板、荷叶净瓶等组成。 地袱是紧贴在地面上的横木,位于两柱中间,两端固定在檐柱的根部,上面的望柱及栏杆都安装在这根地袱木上,地袱贴地面的部分做出排水口,以供廊内雨水流出,这些水沟口眼一般还设成如意头的形式。地袱的高度一般要小于望柱看面的高度,进深略宽于栏杆望柱的尺寸。 望柱是寻杖栏杆的主要构件之一,它是附着在檐柱侧面竖向的小方柱,它的一侧紧抱在檐柱上,另一侧与上枋、中枋和正枋相衔接,下端有口插入地袱中。望柱的高度一般在四尺左右,但具体尺寸要依据建筑物整体的尺寸来定。栏杆的水平构件如扶手、净瓶、中枋等,都安装在望柱的内侧。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望柱与上枋、中枋的连接是采用透榫的方法,与下枋的连接则采用半榫的方法。望柱的柱头一般为方形,正方体的小木柱上雕刻有简单的花纹。 寻杖栏杆就是上枋为栏杆的扶手,因此也称之为栏杆扶手或寻杖扶手。它是寻杖栏杆最上面的一根水平构件,高度略低于望柱,一般在三尺左右;断面为圆形,两端做榫与望柱相交,并向下通过透榫与荷叶净瓶相连接。 腰枋也称中枋,与下枋的制作和形制相同,两根水平横向构件的木枋,断面同为长方形,宽略小于望柱。中枋两端由透榫和望柱相连,下枋则是用半榫与望柱相连。另外,中枋与上面的荷叶净瓶是以双榫相连接,并在安装绦环板及牙子的位置上剔出榫槽,以便安装荷叶净瓶及牙子板。 牙子安装在地袱上面,下枋下面,用薄木板制作而成。牙子下面做成壶瓶牙子曲线,底口表面向上突起,形成单线的弧形。牙子又称作走水牙子,其实它并不作流水而用,只是起到装饰作用。 绦环板位于中枋、下枋之间,形制和隔扇中的绦环板有些相似,只是一般情况下都比隔扇中的绦环板要厚,因为板心上有各种各样空透的雕刻花纹装饰,最简单的绦环板板心也会有一些凸起的曲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荷叶净瓶安在寻杖扶手与中枋之间,与望柱相对,用一根木头做成。净瓶上部为向两边翻卷的荷叶花型,下部是一个形似宝瓶状的瓶体,荷叶和瓶体都是经过细致的浮雕来完成的。荷叶净瓶上顶上枋,下立中枋,两宝瓶之间的距离正好隔一个绦环板。另外,在制作的过程中,荷叶净瓶与中枋和下枋之间、下枋和地袱之间的间柱是连在一起完成的。荷叶净瓶的瓶口处有榫头与上枋相接,下部有双榫通过下枋与地袱相连。这样既让栏杆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也增强了栏杆的整体美感。 除了寻杖栏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杂式栏杆。在制作上都比较简单。有的不带望柱,有的不安地袱,有的安装则只安两根木枋,栏板上雕刻的花形更是丰富多彩,所以人们也将这类栏杆称为花栏杆。 此外,还有直接用竖木条做成的棂条的栏杆,被称为直档栏杆。栏杆的直档是用圆木做成的外国瓶式,也是西洋瓶式栏杆。这种栏杆在做工、外观以及使用上都远远比不上中国的传统寻仗栏杆。 朝天栏杆是指建在屋顶上的一种栏杆,因栏杆的柱头朝天,所以称为朝天栏杆。朝天栏杆的做法和式样与花栏杆基本相同,不过栏杆的柱头上都带有望柱,而且依望柱的造型也分为两种形式。 P37-38 序言 装修即装饰与修缮,其含义远不止现代汉语词典里所解释的那样,即在物体之表面“着装”。中国传统建筑装修,无论从建筑的形制、构造、室内装饰构件,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吉祥观”与“等级观”,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在传统建筑装修中,宫廷建筑的庄严雄伟,寺庙建筑的神秘深沉,民居建筑的清澈明朗,一直遵循着严格的纲纪法度。然而,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的形式是多样的。特别是明代后期新兴富贾的出现,他们不甘礼制的约束,突破了封建社会多年形成的贵贱有别的禁锢,装修陈设尽显豪华,使礼制形同虚设。正如《松窗梦语》所描述:“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故明清建筑中装修形制与格局冲破了呆滞不变的单调程式,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景象。正如书中所阐述的,不论是隔扇槛窗、栏杆挂落,还是门罩屏隔、洞门花窗皆从中反映出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严谨、气度非凡的生活空间。真可谓是虚实相问,静中有动,集天下奇工,汇四季灿烂。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笔者长期致力于建筑装饰的教学与研究,对传统建筑艺术尤为推崇,数年来痴迷于散落在民间古建筑装饰构件的收集和研究,逐渐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所感悟。现与同窗好友田勇先生一起将支言片语斗胆结集成书,呈献给读者,为的是让人们通过这扇窗口,窥探中华文明,了解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文明的传承也有借鉴的意义,同时希望人们在为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而扼腕叹息时,能通过本书留下一些资料。 此书虽叫作《传统建筑装修》,但内容仅涉及装修一部分,天花、藻井、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匾联。琉璃等内容并未在此涉及,因此套丛书另有分册述及,故不在此赘述。最后由衷期待着读者的教正。 郭建国 2006年5月6日于广州 后记 编著一本华夏传统建筑文化的图书,是我多年埋藏在心底的渴望。曾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大学毕业前的创作考察,当我首次去古都西安、南京,游历在北京故宫的深宅大院之间,感叹传统建筑装饰之美妙、雕饰之精致、色彩之绚丽之余,我心中便产生了冲动:一定要将这些精妙之物编集成书。这在当时,几乎是梦想。 从业艰辛,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步入中年的我,二十余年忙于教学、设计、工程等,也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记得2002年我代表广州美术学院参加了湖南炎帝陵装饰项目的投标,在查阅、收集传统建筑装饰方面的资料时才发现,该领域博大恢弘,内容浩瀚,但结集成书的却不多。故而收集素材的工作异常艰辛。虽说最后终于中了标,并圆满完成了该项目,但作为建筑装修行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感受到对资料要求的迫切。通过炎帝陵项目的室内外装修设计与建设,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对后来多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帮助不小。我不能一人独爱,经过细心的整理、补充,汇集成册。慢慢翻阅、细细品味,似乎在静静地聆听历史的脚步声,从南到北,从古到今,令人回味无穷。 这次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厚爱,得益于王其钧博士的关照和帮助,特别是王其钧教授提供的大量图片资料,与郭建国先生一起将传统建筑装修的精粹编著成书,现呈现给大家。当读者闲余,慢慢品味,我坚信中华大地经历千年风雨留存下来的传统艺术所散发的浑厚古朴的气息,将以其精雕细凿的特征,不同时期的鲜明个性,感动甚至震撼每一个热爱它的人。 但能否达到初衷,让大家喜欢,我仍不能确定,望批评指教。 参加本书出版的还有;王其钧、谢燕 参加本书插图绘制工作的有:王其钧、郭建国、田勇、胡可丹、莫敏慎、蔡如、宴忠、蔡柯华。 参加本书资料抄录、整理工作的有:陈志平、昝红、郭天天、王艳、曹跃、李文梅。 参加本书版式设计工作的有:陈奎、谢燕、徐震字、陈杰、袁庆典、王其钧。 参加本书编误工作的有屈巧琴、李森林、张光碧、张小艳、郭剑吟。 在此一并列出感谢! 田勇 2006年7月于广州美术学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统建筑装修/建筑艺术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建国//田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8656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81.2 |
丛书名 | |
印张 | 6.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21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