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两到三年,领导者就要接受新的岗位。您如何抓住每一次更换领导所暗藏的机遇?您如何避免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无何面对暗暗忠于前任的员工,员工之间的竞争以及他们对新领导的期望?德国管理专家、本书作者彼得·菲舍尔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咨询培训,总结出新任领导成功适应新工作的七大要素,并且特别介绍了在七种不同的提拔情形下,新领导面临的不同挑战及相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图书 | 新官上任一百天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平均每两到三年,领导者就要接受新的岗位。您如何抓住每一次更换领导所暗藏的机遇?您如何避免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无何面对暗暗忠于前任的员工,员工之间的竞争以及他们对新领导的期望?德国管理专家、本书作者彼得·菲舍尔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咨询培训,总结出新任领导成功适应新工作的七大要素,并且特别介绍了在七种不同的提拔情形下,新领导面临的不同挑战及相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内容推荐 本书面世已有十多年,读者对它的浓厚兴趣证明,有计划地安排领导的更换,了解领导更换中的复杂情形,抓住领导更换中的机会,不犯不该犯的错误,在今天这是多么重要。 我们对"德国企业领导的更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书中有关领导岗位更换加速的预测的正确性:领导任职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且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在一些经常发生组织变革的活跃领域,每两年就会更换领导。研究还表明,领导者今后将越来越关注变革过程,而不成功的新领导将会更快遭遇换人。 目录 第八版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领导更换成功的七要素 要素l积极面对期望 1.“您开始干吧,我完全信任您!” 2.员工的期望 3.同事的期望 4.国际性人员更换时产生的期望 5.积极发现期望 备忘录:对要素1的总结 要素2建立重要的关系 1.和失望的、隐蔽的竞争对手打交道 2.在领导的更换中同事的重要性 3.前任一隐蔽的竞争对手 4.不应该接受的邀请 5.建立关系网——开发权力和影响力 备忘录:对要素2的总结 要素3建设性地分析初始状况 1.发现企业文化 2.问题分类 3.了解事实 4.确定革新的潜力 5.寻找可利用的资源 备忘录:对要素3的总结 要素4制订激励性的目标系列 1.员工在领导的更换中寻找什么 2.制订可沟通的目标系列 3.目标表述的几种误区 4.愿景——展望未来 备忘录:对要素4的总结 要素5营造良好的变革氛围 1.提问中包含认可,认可中提出问题 2.应对怀疑 3.氛围——变革的基础 备忘录:对要素5的总结 要素6有效推进变革 1.启动信号 2.我要改变事情,做法必须不同 3.领导更换中的时间安排 4.变革管理中的险情 备忘录:对要素6的总结 要素7利用象征和礼仪 1.领导更换中象征和礼仪的意义 2.过渡礼仪和变革礼仪 3.重新建立自我工作认识的象征和礼仪 备忘录:对要素7的总结 第二部分 领导更换中的复杂情形 情形1内部提拔的领导 1.初始状况:“很好,一切照旧。” 2.内部提拔的领导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1的总结 情形2寻找企业家——大公司里的外聘领导 1.外聘领导面临的初始状况 2.大公司里外聘领导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2的总结 情形3前任出色,而继任者平平 1.初始状况:处在前任的阴影之下 2.继任者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3的总结 情形4极具潜力的年轻领导 1.初始状况:怀疑和冷淡 2.极具潜力的领导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4的总结 情形5迟迟未能上任 1.初始状况:迟迟未能上任 2.上任延迟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5的总结 情形6国外的变革任务 1.初始状况:被派往国外的领导 2.被派往国外的领导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6的总结 情形7到总部学习 1.初始状况:内调人员 2.内调人员面临的典型问题 3.您能怎么办? 备忘录:对情形7的总结 试读章节 2.在领导的更换中同事的重要性 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您计划进行较大的变革,或者在岗位调整的准备过程中您可能已经被当作了“救星”时,同事对您的态度将变得冷淡,对此您不用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和竞争交集在一起是心理的初始状态,而有些矛盾就已潜伏其中了。 年轻的推销经理要在一家大公司开辟新领域,就是一个明显受这种“机制”制约的例子。竞争对手当然存在,但这不是问题,他的任务是在困难重重的分市场站稳脚跟,因此并没人嫉妒他。他从别的公司来到这里,他会做生意,但不了解新公司的内部结构。所以发生的事情很有代表性,但对他来说却非常危险:建立一条新的销售渠道让他心无旁骛,他很关心员工以及新的组织结构的建设情况。他制定销售计划,和重要的客户谈判,这一切必须在一周内、确切地说八十个工作小时内完成。 六个月后他在会议上第一次详细地介绍自己的方案,同时他请求同事,为了帮助他开拓业务,告诉他一些有可能发展的客户。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同事的冷漠,他什么也没得到,同事还不客气地追问他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成绩,建议他先仔细地审核自己的方案。上司也不像他设想的那样支持他,此前他和上司已经谈过了这个方案,此时他生气是很自然的事。 他气冲冲地来到咨询处。他生同事的气,同样也生上司的气,他根本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怎么说他们是请我来开拓业务的”,他解释道,“他们答应在各个方面都支持我,现在呢,我需要帮助,他们却在背后攻击我。” 我问他什么时候和同事谈论过他的方案,他还是很生气地说:“我有那么多其他事情要做,哪有时间跑来跑去,这样的事或许我的同事能做。” 他的怒气肯定会慢慢平息,在咨询处,我设法让他对同事的看法产生兴趣。我问他,他对同事的工作了解多少,他的方案和同事的业务有什么样的关系,他的工作可能威胁到哪些部门。他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他对这些问题考虑得很少。 对此人们可以抱怨,或者不抱怨。可以确定的是,在公司里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我们经常保证会保持客观、理性。在更换领导的过程中,也就是重要人物在关系游戏的进进出出中,情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隐蔽的竞争者感到失望,新领导的想法伤害了同事,尽管这些一再被否认,但它决定了事情的进展。 在新岗位上成功的领导会玩这种关系游戏,他懂得人内心的情感,他的行为顾及这种情感。他采取多少带点本能的策略,一方面正确处理情感需求,另一方面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他直接和同事接触,问他们有什么期望,他视同事为公司重要的行家里手,并接纳他们。他创造条件,以便他的变革顺利进行。 3.前任一嗡蔽的竞争对手 和前任的关系是领导更换过程中的特殊话题,此时不仅新领导的关系和前任的关系发挥作用,员工的关系也发挥作用。员工一直不停地比较两位重要人物——“看看,他是不是做得好点”或者“这我们以前也听说过”——员工还制造隐蔽竞争所需的气氛。当前任颇受大家好评时,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就像H·卢夫特,备受赞扬的海因茨·尼克斯多尔夫的继任者,无论他想干什么,几乎都没有成功的希望,他所做的一切,都会被拿去和他以前的领导作比较,因此或多或少遭到贬低。 P23-25 序言 本书面世已有十多年,读者对它的浓厚兴趣证明,有计划地安排领导的更换,了解领导更换中的复杂情形,抓住领导更换中的机会,不犯不该犯的错误,在今天这是多么重要。 我们对“德国企业领导的更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书中有关领导岗位更换加速的预测的正确性:领导任职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且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在一些经常发生组织变革的活跃领域,每两年就会更换领导。研究还表明,领导者今后将越来越关注变革过程,而不成功的新领导将会更快遭遇换人。 全球化使得国际性人员更换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种发展趋势,提供了很多实例。我们给很多公司的驻外领导作过咨询,我们把这些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对如何在异国他乡承担新任务,我们也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 借本书再版之际我祝愿所有新领导享受变革过程,顺利完成新任务。我要感谢众多领导者让我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我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不断扩大本书的写作内容。 汉堡,2005年3月 彼得·菲舍尔博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官上任一百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彼得·菲舍尔 |
译者 | 何庆元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255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8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6324 |
版权提供者 | 德国REDLINE GmbH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