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朝二十四臣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真实再现大清王朝的多尔衮、隆科多、鳌拜、年羹尧、刘墉、纪晓岚、和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奕、林则徐、袁世凯等人的人生轨迹,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特征。意在纠正普通观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认识,普及历史知识。

内容推荐

清朝二十四臣,不仅是清代十二朝历史的概括和缩写,也是他们大起大落的人生咏叹。大清王朝的历史已经尘埃落定,但二十四臣的名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逝去,而是透过历史的尘封变得愈来愈清晰,影响着一代代后人。

目录

1.多尔衮

——大清开国第一臣

◎一、艰难身世 皇位旁落

◎二、追随太宗 战功赫赫

◎三、辅政幼主 皇权独揽

◎四、领军人关 平定中原

◎五、颁布新政 巩固江山

◎六、不枉私情 开明公正

◎七、诛杀功臣 剃发留辫

◎八、死后遭劫 百年争议

2.洪承畴

——背明降清、功罪难评的清朝宰辅

◎一、少时艰难 金榜有名

◎二、乱世出仕 中流砥柱

◎三、决战松锦 被俘松山

◎四、一臣二主 背明降清

◎五、文韬武略 开清功臣

◎六、经略五省 功绩卓著

◎七、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3.范文程

——辅佐二帝的开国名臣

◎一、名门之后 历经坎坷

◎二、进入仕途 投笔从戎

◎三、决胜千里 开国定鼎

◎四、危机四伏 藏而不露

◎五、潜而复出 安邦定国

◎六、功成身退 溘然而逝

4.鳌拜

——恃功专横、朝纲独断的权臣

◎一、出身贵族世家 少年战功赫赫

◎二、太宗驾崩 力保福临

◎三、福临即位 一朝得宠

◎四、多尔衮摄政 屡遭劫难

◎五、时来运转 官高爵显

◎六、辅政康熙 专权跋扈

◎七、泰极否来 身陷囹圄

5.吴三桂

——出尔反尔、起兵反叛的逆臣

◎一、关外巨族 武门之子

◎二、烽火少年 救父突围

◎三、孤守宁远 力据清军

◎四、“冲冠一怒为红颜”

◎五、关隘大战 降清干将

◎六、扫荡黔滇 扩充势力

◎七、康熙撤藩 藩王谋反

◎八、兵叛反清 失败告终

6.明珠

——得陇望蜀,功过参半

◎一、出身显赫 举荐人仕

◎二、治河有功 得宠圣上

◎三、力主削藩 与帝谋合

◎四、出谋献策 收复台湾

◎五、抵御沙俄 履行和谈

◎六、深得帝宠 秉权辅政

◎七、声势显赫 揽权纳贿

◎八、结党营私 借势敛财

◎九、失宠圣上 倒台革职

◎十、重新启用 得以善终

7.张廷玉

——历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一、满腹经纶 仕途坦荡

◎二、除弊兴利 百姓拥戴

◎三、世宗器重 屡屡晋升

◎四、荫受君惠 犒赏丰厚

◎五、编修《明史》 千秋留名

◎六、任事勤勉 乾隆嘉奖

◎七、官场失势 辞仕归乡

◎八、老骥伏枥 余韵尚存

8.隆科多

——盛极而衰的顾命大臣

◎一、家世显赫 靠祖入仕

◎二、官运畅达 受帝重用

◎三、有胆有识 拥立雍正

◎四、居功自傲 甥舅猜忌

◎五、晚年获罪 死于幽所

9.年羹尧

——战功扬名、恃宠身败的狂妄之臣

◎一、皇亲国戚 少年有为

◎二、一朝人仕 身人翰林

◎三、平定西藏 安抚边疆

◎四、拥立雍正 加功受封

◎五、平定青海 功不可没

◎六、皇恩浩荡 骄横揽权

◎七、结党营私 作威作福

◎八、盛极而衰 身败名裂

10.鄂尔泰

——改土归流、抚镇边疆的清朝功臣

◎一、出身寒微 荣拜都督

◎二、改土归流 荣建奇功

◎三、平定叛乱 安定苗疆

◎四、为人坦荡 心中无私

◎五、生活节俭 修身养性

◎六、忠诚为国 魂归太庙

11.刘墉

——正直廉明、一身清白的名臣

◎一、名门望族 跻身翰林

◎二、人仕有为 任职四方

◎三、效忠皇室 明哲保身

◎四、静默自守 滑稽模棱

◎五、厉行节俭 廉洁奉公

◎六、浓墨宰相 才艺超群

12.纪晓岚

——风流才子、有为大学士

◎一、河间奇才 鱼跃龙门

◎二、江南督考 遍地桃李

◎三、嫉恶如仇 智斗权奸

◎四、人生低谷 发配新疆

◎五、时来运转 编纂“四库”

◎六、皇帝近臣 不谈国是

◎七、文学词赋 百姓赞赏

◎八、阅微草堂 安度晚年

13.和珅

——贪得无厌、祸国殃民的大奸巨蠹

◎一、幼年不幸 岳父赏识

◎二、祖荫人仕 偶然升迁

◎三、窥测圣意 屡得晋职

◎四、受命平乱 连遭败绩

◎五、广结同党 构筑权网

◎六、铲除异己 争权夺利

◎七、招权纳贿 祸国殃民

◎八、生活腐化 穷奢极欲

◎九、和坤跌倒 嘉庆吃饱

14.林则徐

——虎门销烟、大扬国威的钦差大臣

◎一、少年苦读 晋身翰林

◎二、兴修水利 以解民困

◎三、躬亲任事 革弊兴利

◎四、抵制鸦片 力主禁烟

◎五、虎门销烟 大扬国威

◎六、抗击侵略 不屈不挠

◎七、面向世界 维新先驱

◎八、撤职充军 郁郁而终

15.肃顺

——重用汉臣、命断菜市口的顾命大臣

◎一、宗室后裔 屡屡升迁

◎二、旗人闹事 减其皇粮

◎三、中俄谈判 据理力争

◎四、以汉制汉 目光深远

◎五、严刑峻法 遭人惧恨

◎六、顾命大臣 命断菜市口

16.僧格林沁

——镇压义军、血溅沙场的清朝重臣

◎一、名帝后裔 承继郡爵

◎二、皇帝宠爱 官运亨通

◎三、进剿有功 连续升迁

◎四、抗击外寇 功不可没

◎五、战英失败 削爵革职

◎六、镇压捻军 “功绩”显著

◎七、骄兵必败 命丧黄泉

17.曾国藩

——湘军首领、“中兴”名臣

◎一、诗书之家 半耕半读

◎二、少年得志 仕途亨通

◎三、组建湘军 围剿太平军

◎四、合围安庆 攻破金陵

◎五、裁撤湘军 宦海沉浮

◎六、孔孟为体 寻求变通

◎七、兴办洋务 培养人才

◎八、提倡清廉 整顿吏治

◎九、天津教案 晚节不保

◎十、劝诫家人 修身养性

◎十一、溘然长逝 留名青史

18.李鸿章

——兴办洋务、无力回天的清朝宰辅

◎一、耕读世家 荣登科第

◎二、奉召而行 组建淮军

◎三、镇压义军 飞黄腾达

◎四、洋务首领 功不可没

◎五、卖国保位 屈辱外交

◎六、同情“维新” 再签《辛丑》

◎七、孤臣老泪 郁郁而终

19.左宗棠

——纵横沙场、功在边陲的湘军统帅

◎一、出身低微 一心为仕

◎二、乱世逢机 提携人仕

◎三、纵横沙场 血染征衣

◎四、巩固海防 兴建船厂

◎五、总督陕甘 追剿捻军

◎六、进军新疆 收复伊犁

◎七、任职京师 效命疆场

20.张之洞

——布施新政、力挽狂澜的晚清重臣

◎一、官宦世家 灵猴转世

◎二、少年中举 壮年人仕

◎三、仕途坦荡 治晋有功

◎四、南疆抗法 乘胜追击

◎五、中越边界 寸土必争

◎六、平定黎乱 开发海南

◎七、重视教育 兴办洋务

◎八、反对维新 制定学制

◎九、哀叹国运 撒手人寰

21.奕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洋务大臣

◎一、身为皇子 早享殊荣

◎二、列强人侵 力主抵抗

◎三、留守北京 手握重权

◎四、整顿吏治 赏罚分明

◎五、创办洋务 功不可没

◎六、发愤图强 开拓外交

◎七、远见卓识 兴办教育

◎八、宦海沉浮 几起几落

22.翁同龢

——支持维新、反对求和的帝王之师

◎一、幼小聪慧 遍览群书

◎二、立志为学 高中状元

◎三、两朝帝师 劳苦功高

◎四、筹划财政 反对洋务

◎五、大战当前 谏阻铺张

◎六、倾向维新 解职故里

◎七、贫病交加 忧国忧民

◎八、悲愤而亡 悲声倾城

23.荣禄

——效忠慈禧、屠杀维新派的刽子手

◎一、“忠义”世家 祖荫人仕

◎二、护卫太后 智擒肃顺

◎三、能屈能伸 泛舟官场

◎四、镇压维新 不遗余力

◎五、围攻使馆 创造“奇迹”

◎六、卖国求荣 千古骂名

24.袁世凯

——出卖维新、窃取共和的一代奸雄

◎一、家道中落 投笔从戎

◎二、攀附太监 编练新军

◎三、戊戌变法 出卖维新

◎四、厉行新政 创立警制

◎五、增练新军 发展势力

◎六、提倡实业 功不可没

◎七、开缺回籍 韬光养晦

◎八、辛亥革命 窃取革命成果

◎九、83天皇帝梦 暴病而亡

试读章节

多尔衮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

努尔哈赤共有妻妾16人,子女24人。多尔衮的母亲乌喇那拉氏是努尔哈赤的第4房妻子,名阿巴亥。她先后生下12子阿济格、14子多尔衮和15子多铎。

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人常说,母以子贵,子以母显。而多尔衮又是兄弟几人中最聪明伶俐的,自然努尔哈赤也对他宠爱有加。多尔衮9岁那年,父亲就封他为“和硕贝勒”,与其兄阿济格共同领有两黄旗。多尔衮到了11岁,父亲又张罗为他娶亲。母亲乌喇那拉氏迫切希望多尔衮继承汗位,去完成和发展父亲开创的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心中,愈来愈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父母的关爱下,多尔衮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他和兄弟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们自小就练习骑射,女真族贵族传统的尚武精神,在他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他立志要以父亲为榜样,长大后要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

父亲努尔哈赤也在为多尔衮的发展创造着机会。他先是把多尔衮封为旗主,使他得以跻身到“八固山之王”(即四大王,四小王。四大王,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大贝勒。四小王分别是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和代善之子岳托)之列。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八固山之王”享有管理事务之权,可见多尔衮地位举足轻重。

这样说来,老汗王努尔哈赤给了多尔衮许多机会,使他占据了地利、人和的优势,就差天时了。

不过,睿智的努尔哈赤,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还是另有一番深虑的。不管怎样,他是不会把爱新觉罗家族的基业草率传给后人的,尽管他深爱着多尔衮。当时后金与明朝宁远之战败北,近邻邦国也不安宁,后金需要的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从理智上讲,努尔哈赤是不可能把汗位交给一个没有从军打仗经验的孩子的。

在选择继承人时,维护内部团结的能力和把握时局的智慧是努尔哈赤十分看重的,但幼稚之年的多尔衮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如果多尔衮按照父亲的希望一直走下去,只要假以时日,他的前途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天有不测风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不幸的是,多尔衮的才能还没有显露,努尔哈赤就去世了。

面对当时后金的历史形势,多尔衮虽然有得宠的优势,但因资历和年龄的关系,没能成为后金汗位的合法继承人。再说乌喇那拉氏在丈夫临终时,也没有将多尔衮继承汗位的主动权抓在手中,以多尔衮自身的能力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努尔哈赤一死,八旗王公大臣们就开始进行关于汗位继承人的讨论。

多尔衮根本就没有被列入候选人的名单,把汗位传给皇太极,是众人心照不宣的想法。但是大家又都迟迟未动,是在疑虑自己提出来是否合适?当大贝勒代善提出拥立皇太极的时候,一锤定音,确定了皇太极为汗王继承人。整个讨论中,自始至终没人提到多尔衮,羽翼未丰的他,毕竟没威望,缺乏号召力。

就这样,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名播四方的四贝勒皇太极登上了汗王的宝座。

皇位的争夺刚刚结束,家族之间的互戕又开始了。

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对于新汗王的未来造成的威胁最大,她就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为了彻底削去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兄弟的力量,皇太极便与三大贝勒密谋,以先汗王努尔哈赤生前的大妃阿巴亥殉葬为由,要把阿巴亥生殉。所谓生殉,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就是为死者选择生者陪葬,这是对生者生命的残酷剥夺。可是,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正妻、尊贵的福晋,福晋生殉从古到今还没有先例呢。

在皇太极等四大贝勒的威逼下,阿巴亥自缢身亡。母亲阿巴亥死后,多尔衮兄弟失去依靠,再也没有力量与皇太极争夺汗位了。

亲眼目睹母亲的悲惨结局,多尔衮的世界里充满黑暗。

自古英雄多磨难,父亲的早亡,母亲的殉葬,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复仇的种子。他复仇的对象,就是这个充满黑暗的世界。从此,多尔衮暗暗发下誓愿,一定要征服这个黑暗的世界,要用自己辉煌的人生把这个世界照亮。P3-5

序言

大清三百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页,它不仅以广袤的疆土令人赞叹,而且以康乾盛世为人乐道。然而物极必反,繁华的表面暗藏着国运的衰微,这座支撑了三百年之久的帝国大厦渐渐陷入四面楚歌之境,终于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呼喇喇倒下,画上了两千年帝制的句号。

在这风云变幻的三百年里。一群群名臣重宰粉墨登场,簇拥着入主中原的一代代清朝皇帝,上演了一场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活剧。

清朝臣子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复杂多变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烽火烧遍了半个中国;异域列强的扩张和侵略使帝都北京遭到空前绝后的涂炭;勃然兴起的维新运动在黑漆漆的夜空里划过一道唤醒民众的血光……这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历史事件。深刻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更显出这些朝臣们忠奸贤佞的不同人格和复杂个性。在这许许多多的臣僚中,我们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二十四位人物。在他们当中,有的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在民族征服与反征服的铁骑上建立功勋;有的是历事二主的降臣,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从明臣到清宰,从忠义到变节,以及从变节到叛逆的惊心动魄的裂变。他们有的功高震主,威慑皇权,接着又像皇帝掌心中的一粒棋子,反被皇权摈弃;有的效命帝王,为虎添翼,成为帝王的得力干将。其中,墨守成规的守旧派与思想开放的洋务派并存;抗击外寇入侵的民族英雄与主张议和的卖国贼同在。他们或是浩气长存,或是遗臭万年,以自己的正义或丑恶昭示着后人。有的双手沾满农民起义者的鲜血,同时又誓死阻击外邦的侵略;有的一生致力于创办洋务却又竭力反对变法,充分张扬着善恶交织的人性。其中更有严刑峻法的廉吏、不择手段鲸吞民脂民膏的巨贪、燃起变法思想火焰的帝师、杀害戊戌六君子的刽子手、觊觎皇帝大位的窃国奸雄等等,这些面目多样、功过不一的臣僚走马灯般上场,共同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意韵深长的历史画卷。

这一群操纵在皇权魔棒下的文武大臣。终于在民主共和的洪流冲击下,步入帝国的黄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也结束了他们自己的历史使命。大清王朝的历史已经尘埃落定,但他们的名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逝去,而是透过历史的尘封变得愈来愈清晰,影响着一代代后人。

歌德说:读史可以明智。二十四臣。就是二十四种不同的人生格局。清朝二十四臣,不仅是清代十二朝历史的概括和缩写,也是他们大起大落的人生悲歌。走近他们,我们会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昨天,更加真诚地面对现在,更有希望地把握未来。走近他们,我们会变得愈来愈智慧,对生活会有更多的参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朝二十四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军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1871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