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朝十二帝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朝是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本书详细记述了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宣统帝溥仪这十二位清朝皇帝的政治生活史,展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与人生。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内容推荐

清朝十二位皇帝,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生活经所和人生轨迹,跃上历史舞台,主宰着大清这个泱泱大国的命运。虽然他们在位时间不同,有的长达六十多年,有的仅仅几年,但他们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细说清朝十二帝,就是细说—个王朝的兴衰没落,就是细说—个时代的岁月变迁。在大清王朝波澜壮阔、风云际会的三百年里,有着众多的玄机和谜团期待着人们去参悟、破解。

目录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后金天命大汗

◎少年坎坷 忍辱立志

◎十三遗甲 举事报仇

◎杀伐征战 统一女真

◎建国称汗 励精图治

◎力排众议 迁都沈阳

◎屡败明军 虎视中原

◎夙愿未竞 折戟沉沙

◎历史功过 清书史册

二、清太宗皇太极

——非比寻常的清朝第一帝

◎英武少年 齐家能手

◎佐父治国 文武全能

◎继承汗位 兴利除弊

◎改号称帝 建立清朝

◎驰骋沙场 统驭八方

◎儿女情长 柔情万种

◎一代英主 溘然长逝

三、清世祖(顺治)福临

——笃信佛教的入关第一帝

◎幼龄即位 叔王辅政

◎亲政泄愤 清算叔王

◎少年天子 治国有方

◎选贤任能 惟才是举

◎礼佛崇禅 心向空门

◎笃情宠妃 英年早逝

四、清圣祖(康熙)玄烨

——政绩辉煌、在位最久的帝王

◎祖母垂育 幼承大统

◎四臣辅政 开国先例

◎智擒鳌拜 初露锋芒

◎整顿吏治 反腐倡廉

◎延揽人才 为国礼贤

◎恢复生产 发展经济

◎削平三藩 安定人心

◎收复台湾 统一全国

◎抗击沙俄 保卫边疆

◎平定叛乱 巩固西陲

◎治理水患 兴修水利

◎编书纂典 发展文化

◎提倡节俭 严格自律

◎博学不倦 造诣精深

◎多妃多子 立嗣多折

◎功过是非 永垂史册

五、清世宗(雍正)胤■

——勤猛治国、毁誉不一的皇帝

◎韬光养晦 争夺储位

◎如愿以偿 继承帝位

◎加强皇权 惩治异己

◎崇尚改革 整治朝纲

◎重视农业 兴修水利

◎勤于理政 善于用人

◎大兴冤狱 钳制思想

◎闭关锁国 固步自封

◎平定叛乱 巩固边疆

◎爱好独特 特立独行

◎一朝殒命 众说纷纭

六、清高宗(乾隆)弘历

——文治武功集于一身的鼎盛帝王

◎天子气象 密诏登基

◎宽猛为政 驭人有术

◎整顿吏治 惩治腐败

◎发展经济 促进生产

◎重视文化 编书修典

◎兴文字狱 钳制思想

◎十全武功 稳定边疆

◎紧锁国门 闭关自守

◎出巡无度 劳民伤财

◎宠幸贪官 内禅退位

七、清仁宗(嘉庆)顒琰

——守成的平庸天子

◎内禅即位 有名无权

◎困局亲政 首惩和坤

◎整饬内政 立威朝野

◎力主节俭 严于律己

◎镇压起义 苦撑危局

◎抵御列强 禁绝鸦片

◎雷雨之夜 病逝热河

八、清宣宗(道光)旻宁

——回天无力的勤俭君主

◎隆宗之变 巩固储位

◎热河即位 君临天下

◎身体力行 力戒奢华

◎严肃纲纪 整饬吏治

◎平定叛乱 维护统一

◎力主禁烟 赏罚分明

◎虎门硝烟 震惊世界

◎鸦片战争 割地赔款

◎亡羊补牢 整顿防务

◎悄然去世 遗憾终生

九、清文宗(咸丰)奕■

——志高才疏的荒淫皇帝

◎哥俩争宠 巧继大统

◎兄弟不睦 母子失和

◎年轻气盛 欲图中兴

◎内乱频起 倾力镇压

◎外患迭至 丧权辱国

◎纵情声色 醉生梦死

◎心力交瘁 命丧热河

十、清穆宗(同治)载淳

——短命的傀儡帝王

◎咸丰独子 宫中宠儿

◎热河即位 八臣辅政

◎辛酉政变 母后掌权

◎顽皮“学生” 智除权阉

◎洋务运动 “同治中兴”

◎大婚选后 婆媳不睦

◎亲政治国 母子不和

◎淫乱而死 众说纷纭

十一、清德宗(光绪)载湉

——变法维新、身陷瀛台的帝王

◎醇王爱子 承继大统

◎聪颖天子 敏而好学

◎亲政受制 国势难挽

◎甲午战败 无奈签约

◎公车上书 民情激愤

◎百日维新 功败垂成

◎义和团兴 辛丑约签

◎宠爱珍妃 精神寄托

◎身陷瀛台 抱憾而死

十二、清帝(宣统)溥仪

——中国的末代皇帝

◎醇王长子 哭闹登基

◎父王摄政 大厦将倾

◎武昌起义 下诏退位

◎紫禁城中 关门为帝

◎受日软禁 伺机复辟

◎伪满国君 傀儡皇帝

◎羁押苏联 引渡回国

◎战犯改造 学习十年

◎心怀祖国 公民新生

试读章节

生活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的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和靺■,到五代时期才有“女真”的称谓。经过几个世纪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到明代末期发展壮大起来。当时的女真诸部依照居住地区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建州女真以今辽宁省境内的浑河流域为中心,是女真诸部中文明程度最高的;海西女真以辉发河为中心,以农业为主:野人女真又叫东海女真,主要生活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流域,仍然以传统的渔猎生活为主,滞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发展状态之中,是女真诸部中最落后的。

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在明朝初年就开始不断对外掳掠,到16世纪末期,由于各部之间的长期争战吞并,最后形成了几个大的集团.即:满洲五部(苏克苏护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长白山三部(讷殷部、赫舍里部、鸭绿江部)、扈伦四部(叶赫部、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和野人女真在乌苏里江以东及黑龙江下游的零散部族。女真族诸部之间的战争无休无止。为安定东北边陲。明朝政府多次出兵打击,并在建州女真腹地设置防御设施、委任女真贵族为官进行管理。努尔哈赤就出生在这样的女真贵族家庭中。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经过异乎寻常的13个月孕育后,明建州左卫苏克苏护河部女真贵族塔克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大胖小子生得龙眉凤目、大耳有轮、声如洪钟,一降生就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说他将来一定能够光宗耀祖、荣耀门庭。塔克世夫妇更是喜之不禁,对这个长子钟爱有加,为他取名“努尔哈赤”,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因为野猪皮质地坚韧、耐磨,他们希望儿子将来能像野猪皮那样,养成坚韧、耐磨的性格,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努尔哈赤的家族在元朝时就是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这是一个可以世袭的官职,因此从那时起他的先人便世代为官。明朝时。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是朝廷的右都督,世袭建州官职,到他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时仍均为明廷建州左卫的官员,他们恪尽职守、忠心尽职,维持着中产之家的生活。200年来,这个家族几经兴衰。在努尔哈赤出生的时候,内部仍在进行着激烈的纷争。

努尔哈赤是家里的长子,奇异的出生经历使他备受父母的宠爱。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六七岁时他就学会了引弓骑马,八九岁时就能跨马弯弓、驰骋山林了,小小年纪就锻炼得健壮结实,弓马娴熟,而且养成了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性格,谁见了都说他是个“小老虎”。

不幸的是,10岁的时候,努尔哈赤的母亲突然病死了,这对幼小的努尔哈赤以及比他还小的弟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们悲痛欲绝,但努尔哈赤哪里知道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呢。

父亲塔克世很快就续了弦,继母是个狠毒的女人,对努尔哈赤兄妹们异常刻薄寡恩,从此努尔哈赤的生活改变了,往日骄子般的荣宠地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继母的白眼和终日里大声呵斥的驱使。在继母的挑拨下父亲也对他冷若冰霜。他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受尽了冷遇,不得不翻山越岭、出人莽莽林海,去挖人参、采松子、捡榛子、拾蘑菇,然后把这些山货拿到集市上去变卖换钱,养活弟妹。

努尔哈赤常去山外的抚顺马市做生意,在同汉人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中,他虚心求教,凭着天赋的聪颖,用心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但学会了说汉语,还学会了写汉字。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尤其是文化,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努尔哈赤尤其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的小说,对书中的英雄好汉十分崇拜,立志要向他们学习,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几年的学习使他不仅在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开阔了视野,更主要的是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立下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万历元年(1573年),努尔哈赤15岁的时候,继母的虐待更加变本加厉。已有了生活阅历,健壮得像个成年小伙子的努尔哈赤再也不愿意生活在继母的阴影之下,于是他毅然带着弟弟离开家去投靠外祖父王杲。

王杲是个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建州女真部落著名的首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动荡的女真各部杀伐中逐渐发迹而强大起来,依仗自己雄厚的力量常常侵吞弱小部族、扰边作乱、无视明廷边将命令.明廷对这个桀骜不驯的王杲很是不放心。

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起兵反对明王朝在女真地区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这更激怒了明廷,当时的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奉命率军奇袭了王杲的屯寨,猝不及防的王杲及其亲属全部被抓,并先后被杀害。

努尔哈赤兄弟也被抓成为俘虏,本在被杀之列,但聪颖的他想出了一条求生的妙计。他快步走到李成梁的马前,痛哭流涕地用汉语请求快杀他以便到阴间继续为外祖父尽孝。李成梁被他的举动所震惊。为他所表现出来的孝心所折服,又见他魁梧伟岸、聪明伶俐,顿生喜爱,于是就赦免了他们兄弟几个,并留努尔哈赤在自己帐下做了书童,专门服侍自己。因为努尔哈赤自幼练就得弓马娴熟,每逢征战他总是勇猛冲杀,因而屡立战功,很得李成梁的赏识,很快就被提拔做了李成梁的随从和贴身侍卫。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密切,李成梁甚至对他言听计从,给人一种情同父子的感觉。

然而努尔哈赤对李成梁的恭敬和效忠只是表面的应付而已,在他的内心深处时刻牢记着外祖父被杀时的凄惨情景,他不会忘记李成梁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只是慑于李成梁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罢了,私下里他总是暗暗告诫自己,总有一天时机成熟时他要亲手杀了这个老贼,为外祖父报仇。

在李成梁帐下的几年,可以说是努尔哈赤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时期,对他提高军事才能很有帮助。少年的坎坷经历和寄仇人篱下的痛苦遭遇使他变得襟怀豁达、勇敢坚毅;战场上的洗礼使他武艺超群,精通兵法,为他以后充分施展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3-6

序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漫长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也是最厚重的一页。这一页从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算起,有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近三个世纪的岁月里,清朝有为中华民族做出超前成就的辉煌历史,也有为中华民族带来屈辱和创伤的辛酸记录,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历史壮歌,也弹奏出一首首如泣如诉的悲歌,为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熏彩的一章。

清朝十二位皇帝,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轨迹,跃上历史舞台,主宰着这个泱泱大国的命运。虽然他们在位时间不同,有的长达六十多年,有的仅仅几年,但他们的影响都不可忽视。他们绘制着中国历史上最眼花缭乱的时代画卷,上承两千年封建帝制的余辉,下启民主共和的时代洪流。他们中,有的经历了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显示了大浪淘沙的英雄本色;有的经历了争储夺位、宫廷斗争的刀光剑影,演出了兄弟相残的人间悲剧;有的雄才大略,开拓了空前绝后的疆土;有的冷酷阴险,演绎了悲欢离合的世态炎凉。在他们的导演下,中华大地上出现过亘古少有的盛世,也有令鸡犬不宁的文字狱:揪出过吸食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也签订过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镇压过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也忍受了列强的百般欺凌;有过自救自强的洋务运动,也有过功败垂成的百日维新。在民主共和的时代洪流冲击下,演出了一幕幕丰富、生动的历史兴衰剧后.清王朝终于合上了开启三百年的大幕。

历史就是过去的故事,清朝十二位皇帝就是过去十二个时间段的代名词和那段故事里的主人公之一。他们中有的人主宰着故事的进程,是故事中当之无愧的男主角;而有的人则被别人主宰着,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配角。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清朝作为一段历史已经结束了,但是它留给后人的思考却永远不会结束。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门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

细说清朝十二帝,就是细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就是细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在大清王朝波澜壮阔、风云际会、变幻无穷的三百年里,有着众多的玄机和谜团期待着人们去参悟、破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朝十二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军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1789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