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矿冶卷》。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本书全面阐述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涉及金、银、铜、铁、锡、汞、砷等有色金属技术,钢铁技术,古代金属的矿产资源、采矿及选矿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等。作者多年与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出土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有的还做了模拟试验。该书适于科技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冶金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矿冶卷》。在总结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冶金考古研究的成果,全面阐述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涉及金、银、铜、铁、锡、汞、砷等有色金属技术,钢铁技术,古代金属的矿产资源、采矿及选矿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等。作者多年与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出土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有的还做了模拟试验,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本书是近30余年冶金考古工作者科研工作的总结,有大量的分析数据和图片资料,内容丰富、翔实。适于科技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冶金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绪言

一 矿冶技术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矿冶技术史的研究方法

三 中国古代矿冶技术成就概述

第二章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

 第一节 史前期采矿技术

一 关于采矿的技术背景

二 金属矿开采技术的起源

 第二节 夏商采矿技术

一 手工业分工促进矿业发展

二 商代探矿技术

三 商代采矿技术

 第三节 西周采矿技术

一 关于西周的主要产铜地区

二 西周采矿技术的发展

三 西周选矿技术

 第四节 东周时期的采矿技术

一 东周矿业发展概况

二 找矿方法

三 采矿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采矿技术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管理的加强

二 采矿技术的提高

 第六节 隋唐五代采矿技术

一 矿业政策的变化和矿业辅助技术的发展

二 金属矿山的分布概况

三 采矿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第七节 宋元采矿技术

一 坑冶制度的变革和矿物学知识的增长

二 主要矿山的分布及遗址概况

三 采矿技术的持续发展

 第八节 明清采矿技术

一 矿业政策与厂矿管理

二 明清主要金属矿山的分布及遗址概况

三 集大成的明清采矿技术

第三章 中国早期铜与铜合金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 铜与原始铜合金是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

二 青铜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节 中国早期黄铜器的冶金学研究

一 早期黄铜器的检测与模拟实验

二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公元前3000年前后铜器和冶铜渣研究

 第四节 中国公元前第三千纪后期的铜器

一 马厂文化时期的铜器

二 齐家文化时期的铜器

三 龙山文化晚期的铜器与铜冶铸遗物

 第五节 中国公元前第二千纪前期的铜器

一 甘肃

二 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京、津地区

三 山东岳石文化青铜器

四 河南、山西二里头文化铜器

五 新疆早期铜器

 第六节 铜冶铸技术的产生和早期发展总结

一 中国冶铜技术的起始阶段

二 中国铜冶铸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

三 中国铜冶铸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第四章 中国发达的青铜合金技术

 第一节 中国商代青铜器及合金技术

一 商代出土青铜器的分布

二 商代青铜器出土种类及数量

三 商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

四 商代青铜合金配制的遗迹

五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铜器研究

 第二节 西周时期青铜器及合金技术

一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二 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合金技术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

一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特点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合金技术

第五章 中国古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第一节 炼铜技术

一 炼铜技术的文献研究

二 以炉渣为主研究古代火法炼铜技术的方法

三 辽西地区早期炼铜技术

四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炼铜技术

五 新疆奴拉赛古铜矿冶炼技术研究

 第二节 铅银冶炼技术

一 中国古代用铅银概述

二 铅银矿产资源

三 铅银冶炼技术

 第三节 炼锌技术

一 炼锌炉及炼锌罐

二 冶炼操作

三 中印古代炼锌技术的比较

 第四节 炼汞技术

一 古代炼汞技术

二 土法炼汞简介

 第五节 炼锡技术

一 贺富钟南丹炼锡法

二 个旧炼锡法

第六章 中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

 第一节 陨铁的利用

一 陨铁的特征

二 陨铁制品

三 我国是记载陨星最早的国家之一

 第二节 中国铁器的使用和人工冶铁的起源

一 使用铁器的古代文献记载

二 属于公元前五世纪出土的铁器制品——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兴起

三 早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第七章 战国中晚期铁器制作技术的大发展

 第一节 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中晚期铁器的考古发现

一 战国中晚期出土的铁器

二 战国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址

 第二节 战国中晚期出土铁器的金属学鉴定

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出土铁制工具的鉴定

二 阳城铸铁遗址出土铁器的金相鉴定

三 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铁器的金相分析

 第三节 山西战国中晚期铁器及冶铁遗址考察与研究

一 山西战国中晚期冶铁遗址的再考察

二 山西侯马地区出土战国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三 三晋地区是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中心之一

 第四节 生铁农具与社会发展

一 秦简中的秦国农业

二 楚国的铁器与农业生产

三 燕国铁农具促进农业生产

四 粮食产量

五 生产工具的应用,促进了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六 冶铁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市建设

第八章 秦汉时期冶铁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第一节 秦汉时期铁器的考古发现

一 大型新式铁农具

二 西汉开始使用铁器的地区迅速扩大

三 西汉长安城武库遗址

四 汉代窖藏出土铁器

五 汉阳陵附近钳徒墓的发现

 第二节 汉诸侯王陵墓出土铁器

一 汉王陵出土铜、铁器的数量分析

二 汉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三 汉王陵出土铁器反映的钢铁技术

四 汉王陵出土铁器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铁官与冶铁遗址

一 铁官与冶铁遗址分布

二 汉代陶釜上的铁官铭文

三 汉代冶铁遗址研究

 第四节 从铁器的金属学研究看中国古代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东北地区出土的早期铁器

二 东北地区出土铁器的金属学研究

三 古代东北地区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四 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交流与传播

附记:古代韧性铸铁中的球状石墨

第九章 古代炼铁炉

 第一节 炼铁炉分类

一 块炼炉

二 坩埚炼铁

三 冶铁竖炉及其演变

 第二节 汉代及其以前的冶铁竖炉

一 现存最早的冶炼生铁的竖炉

二 汉代冶铁竖炉

 第三节 唐宋时期冶铁竖炉的改进

一 唐宋时期的炼铁遗址与炼铁竖炉

二 河南是唐宋时代冶铁遗址发现较多的地区

三 宋代的行炉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冶铁竖炉

一 元代竖炉

二 明清时代冶铁竖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第五节 冶金燃料

一 木炭

二 煤

三 礁

 第六节 古代鼓风技术

一 最早的鼓风器

二 皮囊

三 水排

四 木扇

五 活塞式木风箱

第十章 古代炼钢技术

 第一节 块炼渗碳钢

 第二节 铸铁固体脱碳钢

一 最早发现的铸铁固体脱碳钢制品

二 固体脱碳钢板材

 第三节 炒钢

一 炒钢炉

二 出土的炒钢制品

三 史书记载

 第四节 百炼钢

一 文献记载

二 百炼钢实物鉴定

三 日本“百炼”刀剑

四 关于“湅”数

 第五节 灌钢

一 灌钢

二 苏钢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铸造技术

 第一节 铸造遗址

一 商周时期的铸铜遗址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造遗址

三 汉代铸造遗址

四 河南荥阳楚村元代铸造遗址

 第二节 范铸技术

一 石范铸造

二 泥范铸造

三 金属范铸造

 第三节 叠铸技术

一 叠铸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 汉代叠铸工艺

 第四节 失蜡法铸造

一 失蜡法源流

二 失蜡法工艺过程

 第五节 钱币铸造技术

一 中国金属铸币发展概况

二 石范铸钱技术的研究

三 汉代铜范铸钱工艺的研究

四 萧梁钱币铸造工艺的研究

 第六节 钟的制作技术

一 编钟

二 梵种

 第七节 大型金属铸件的铸造技术

一 有关大型金属铸件的文献记载

二 现存的大型金属铸件

三 大型铸件铸造技术的研究

第十二章 金属合金的发展

 第一节 黄铜合金技术

一 鍮石的西来

二 黄铜的冶炼

 第二节 砷铜合金技术

一 中国西北地区发现的砷铜

二 砷铜的组织性能

三 砷铜的冶炼

四 中国西北古代砷铜起源探讨

五 炼丹术与砷铜的点化

 第三节 镍白铜

一 镍白铜的发明与传播

二 镍白铜的冶炼

 第四节 金汞合金

一 分析检测

二 讨论

 第五节 “连”与“锻”

一 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反映的“连”、“锻”问题

二 对铅锡连锁的冶金学初步探讨

第十三章 铜镜与铜鼓

 第一节 铜镜

一 铜镜的历史

二 铜镜的成分和组织

三 黑漆古铜镜

 第二节 铜鼓

一 概述

二 铜鼓的铸造工艺

三 铜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

四 铜鼓制作技术及其与资源、社会形态的关系

第十四章 锻造技术及热处理技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金属锻造技术概述

一 铜器的锻造

二 铁器的锻造

 第二节 传统锻造工艺和产品简介

一 金箔

二 斑铜

三 芜湖铁画

 第三节 热处理技术

一 退火

二 淬火

三 渗碳技术

四 贴钢

 第四节 响铜器制作技术

一 响铜器的使用历史

二 中国传统响铜器生产工艺的考察

三 中国响铜器的实验研究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第一节 包金、鎏金、错金银技术

一 包金

二 鎏金

三 错金银

 第二节 黄铜表面着色技术

一 文献记载

二 黄铜表面着色方法的实验研究

 第三节 乌铜走金银技术

一 乌铜走金银源流

二 工艺过程简述

 第四节 古代青铜器表面镀锡技术

一 鄂尔多斯青铜饰品

二 云南古滇国表面镀锡青铜器

三 巴蜀兵器表面虎斑纹

四 斑纹钺的鉴定

参考文献

后记

总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汝玢//柯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74321
开本 16开
页数 8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8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1.7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092
丛书名
印张 5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8
200
4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