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读镜花缘/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快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镜花缘》是第一部伸张女权的中国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后半部分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本书故事情节奇特,内容新颖,为《镜花缘》的缩写本。

内容推荐

《镜花缘》是清代一部著名的白话传奇小说。前半部分写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历各国及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产生隐遁之志,抛妻别子跟随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经商游览。他们路经几十个国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野草仙花、野鸟怪兽,并且结识了由花仙转世的十几名德才兼备、美貌妙龄的女子。唐小山跟着林之洋寻父,直到小蓬莱山。遵父命改名唐闺臣,上船回国应考。

后半部分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100名才女。她们多次举行庆贺宴会,并表演了书、画、琴、棋,诗赋、音韵、医卜、算法,各种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提壶种种游艺,尽欢而散。唐闺臣二次去小蓬莱寻父未返。最后则写到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武,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打败了武氏军队设下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从而使中宗复位。

目录

第一章 嫦娥嗔妒,花仙劫难

第二章 百花被贬,唐敖出游

第三章 福有福享,祸有祸享

第四章 奇禽怪兽,异礼逸闻

第五章 儒生女子,将门徐生

第六章 歧舌之义,女国之情

第七章 之洋缠足,逃脱苦海

第八章 蓬莱仙踪,小山应试

第九章 小山出海,蓬莱古碑

第十章 反转归航,亲友再会

第十一章 小试锋芒,才女小会

第十二章 良辰美景,才女高中

第十三章 发榜之期,众女归程

第十四章 扫除奸佞,英雄归唐

试读章节

天下名山,除王母所住昆仑之外,海岛中有三座名山:一名蓬莱,二名方丈,三名瀛洲。都是道路鸾远,其高异常。其中珍宝之盛,景致之佳,世间少有。四时有不谢之花,长青之草。他如仙果、瑞木、嘉谷,祥禾之类,更难枚举。

单讲蓬莱山有个薄命岩,岩上有个红颜洞,洞内有位仙姑,总司天下名花,乃群芳之主,名百花仙子,在此修行多年。这日正值三月初三日王母圣诞,正要前去祝寿,有素日相契的百草仙子来约同赴“蟠桃胜会”。百花仙子即命女童捧了“百花酿”,又约了百果、百谷二位仙子。四位仙姑,各驾云头,向西方昆仑而来。行至中途,四面祥云缭绕,紫雾缤纷,原来都是各洞神仙,也去赴会。忽见北斗宫中现出万丈红光,耀人眼目,内有一位星君,跳舞而出。装束打扮,虽似魁星,而花容月貌,却是一位美女。左手执笔,右手执斗,四面红光围护,驾着彩云,也向昆仑去了。

百谷仙子道:“这位星君如此模样,想来必是魁星夫人。原来魁星竟有浑家,却也罕见!”

百花仙子道:“魁星既为神道,岂无匹偶?且神道变幻不测,亦难详其底细。或者此时下界别有垂兆,故此星以变相出现,亦未可知。”

百果仙子笑道:“据小仙看来,今日是西王母圣诞,所以魁星特命娘子祝寿;将来到了东王公圣诞,才是魁星亲自拜寿哩。但这夫人四面红光护体,紫雾盘旋,不知是何垂兆?”

百花仙子道:“小仙向闻魁星专司下界人文。近来每见斗宫红光四射,华彩腾霄。今以变相出现,又复紫气毫光。彻于天地。如此景象,下界人文,定卜其盛。奈吾辈道行浅薄,不知其兆应在何时何处。”

百草仙子道:“小仙闻海外小蓬莱有一玉碑,上具人文,近日常发光芒,与魁星遥遥相映,大约兆应玉碑之内。”

百花仙子道:“玉碑所载是何人文?我们可能一见?”

百草仙子道:“此碑内寓仙机,现有仙吏把守,须俟数百年后,得遇有缘,方得出现。此时机缘尚早,我们何能骤见?”

百花仙子道:“不知小仙与这玉碑可能有缘?可惜我们虽成正果,究系女身,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俱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

百草仙子道:“现在魁星既现女像。据这景象,岂但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百花仙子道:“仙姑所见固是,小仙看来,既使所载巾帼,设或无缘,不能一见,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

百草仙子道:“这派景象,我们今日既得预睹,岂是无缘。大约日后总有一位姐姐躬逢其盛。此时渺渺茫茫,谈也无用,我们且去赴会,何必猜这哑谜。”

只见魁星后面又来了四位仙长,形容相貌,与众不同。各人都捧奇珍异宝,也向昆仑进发。

百花仙子道:“这四位仙长,向日虽在‘蟠桃会’中见过。不知都住哪座名山?是何洞主?”

百果仙子道:“那位嘴上无须,脖儿长长,脸儿黑黑,行动迂缓倒像一个假道学,仔细看去,宛似龟形,莫非乌龟大仙么?”

百花仙子道:“仙姑休得取笑。这四位仙长,乃麟、凤、龟、龙四灵之主:那穿绿袍的,总司天下毛族,乃百兽之主,名百兽大仙;那穿红袍的,总司天下禽族,乃百鸟之主,名百鸟大仙,那穿黑袍的,总司天下介族,乃百介之主,名百介大仙;那穿黄袍的,总司天下鳞族,乃百鳞之主,名百鳞大仙。今日各携宝物,大约也因祝寿而来。”说话间,四灵大仙过去。

只见福禄寿财喜五位星君,同着木公、老君、彭祖、张仙、月老、刘海蟾、和合二仙,也远远而来。后面还有红孩儿、金童儿、青女儿、玉女儿,都脚驾风火轮,并各洞许多仙翁仙姑,前前后后,到了昆仑。四位仙姑也都跟着,齐上瑶池行礼,各献祝寿之物。侍从一一收了,留众仙筵宴。王母坐在中间:旁有元女、织女、麻姑、嫦娥及众女仙,左右相陪;其余各仙,俱列瑶台两旁,遥遥侍坐。王母各赐仙桃一枚,众仙拜谢,按班归坐。说不尽天庖盛馔,玉府仙醪。又闻仙乐和鸣,云停风静。不多时,歌舞已罢。

嫦娥向众仙道:“今日金母圣诞,难得天气清和,各洞仙长,诸位星君,莫不齐来祝寿。今年之会,可谓极盛!适才众仙女歌舞,虽然绝妙,但每逢桃筵,都曾见过。小仙偶然想起,素闻鸾风能歌,百兽能舞,既有如此妙事,何不趁此良辰,请百鸟、百兽二位大仙,分付手下众仙童来此歌舞一番?诸位大仙以为何如?”

众仙刚要答言,那百鸟、百兽二仙都躬身道:“蒙仙姑分付,小仙自当应命。但歌难悦耳,舞难娱目。兼恐众童儿鲁莽性成,倘或失仪,王母见罪,小仙如何禁当得起!”

王母笑道:“偶尔游戏,这有何妨。”百鸟仙同百兽仙听了,随即分付侍从传命。登时只见许多仙童,围着丹凤、青鸾两个童儿,脚踏祥云,到了瑶池,拜过王母,见了百鸟大仙,领了法旨,将身一转,变出丹凤、青鸾两个本相:一个是彩毫炫耀,一个是翠翼鲜明。那些随来的童儿,也都变出各色禽鸟。随后麒麟童儿带着许多仙童,也如飞而至,一个个参拜王母,见了百兽大仙,领了法旨,都变出本相,无非虎豹犀象,獐狍糜鹿之类。那边是众鸟围着鸾凤,歌喉宛转;这边是麒麟带着众兽,舞态盘旋。在琼阶玉砌之间,各献所长。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王母此时不觉大悦,随命侍从把“百花酿”各赐众仙一杯。

嫦娥举杯向百花仙子道:“仙姑既将仙酿祝寿,此时鸾凤和鸣,百兽率舞,仙姑何不趁此也发个号令,使百花一齐开放,同来称祝?既可助他歌舞声容,又可添些酒兴,岂不更觉有趣?”众仙听了,齐声说“妙”,都催百花仙子即刻施行,以成千秋未有一场胜会。  

百花仙子连忙说道:“小仙所司各花,开放各有一定时序,非比歌舞,随时皆可发令。今要开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月姊此言,真是戏论了。”嫦娥听这一片话,甚觉有理,再难勉强。

风姨闻百花仙子之言,在旁便说道:。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今月姊既有所恳,无须推托,待老身再助几阵和风成此胜会。况在金母筵前,即玉帝闻知,亦未便加罪。设有过失,老身情愿与你分任,何如?”

百花仙子见风姨伶牙俐齿,以话相难,不觉吃惊,含笑道:。此事非可任我施为。即如姨姨职司风纪,四季不同,岂能于阳和之候,肆肃杀之威;解愠之时,发刁萧之令?再如月轮晦明圆缺,晷刻难差。月姊能使皓魄常圆,夜夜对此青天碧海么?今既承尊命,小仙即命桃花仙子、杏花仙子,各执上等本花,来此歌舞一番,何如?”

嫦娥听了,不觉冷笑道:“桃杏二花,此时遍地皆是,何劳费心!小仙所以相恳者,并非希冀娱目,意在趁此嘉辰。博金母尽日之欢,庶不虚此胜会。不意仙姑意存爱惜,恐劳手下诸位仙子,我又何必勉强。但仙姑不过举口之劳,偏执意作难,一味花言巧语,这样拿腔做势,未免太过分了!”

百花仙子见话不是头,不觉发话道:“群花齐放,固虽甚易。但小仙向来承乏其事,系奉上帝之命。若无帝旨,即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敢应命,何况其余!且小仙素本胆小,兼少作为,既不能求不死之灵丹,又不能造广寒之胜境。种种懦弱,概不如人。道行如此之浅,岂敢妄为I此事只好得罪,有违尊命了。”  嫦娥见她话中明明讥刺“窃药”一事,不觉又羞又气,冈冷笑道:“你不肯开花也罢了,为何语中却带讥讽?”

织女劝道:“二位向以楸枰朝夕过从,何等情厚,今忽如此,岂不有伤和气?况事涉游戏,何必纷争?”

元女道:“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倘值日诸神奏闻上帝,他年‘桃会’,恐不能再屈二位大驾了。”

嫦娥道:“适才百花仙姑说,惟有上帝敕旨,才能群花齐放;纵让下界帝王有令,也不能应命。此去千百年后,倘下界有位高兴帝王,使出回天手段,出此一令,那时竟是百花齐开,却如何受罚?今趁王母并诸位仙长做个证见,倒要预先说明。”

麻姑戏说道:“据小仙愚见,将来如有此事,即罚百花仙子在广寒殿打扫落花三年,月姊以为何如?”

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要便是嫦娥仙子临凡,做了女皇帝,出这无道之令,别个再不肯的。那时我果糊涂,竟任百花齐放,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永无翻悔!”话言未毕,那边女魁星早已执笔过来,把百花仙子顶上点了一笔,驾着红光,离了瑶池,竟奔小蓬莱保护玉碑去了。

这里嫦娥闻百花仙子之言,正要发挥。织女劝道:“刚才魁星夫人因不肯开花,已将百花仙姑责了一管,愤然而去,月姊也可略消气恼。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怕金母要下逐客之令了。”

王母暗暗点头道:“善哉!善哉!这妮子道行浅薄,只顾为着游戏小事,角口生嫌,岂料后来许多因果,莫不从此而萌。适才彩毫点额,已露元机。无奈这妮子犹在梦中,毫无知觉。这也是群花定数,莫可如何!”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叩领而去。众仙宴毕,也就拜谢四散。

百花仙子与百草、百果、百谷,四位仙姑,共坐云驾,一同回洞。

百谷仙子在路说道:“今日是庆寿良辰,争奈这嫦娥恃强倚宠,卖弄新鲜题目,平白惹这场闲气,我至今还觉不平!幸亏百花姐姐有情有理,说得她满面羞惭,无言可答。”

P1-8

序言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胡适先生曾给予此书很高的评价,他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妇女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写得这样深刻,这样忠厚,这样怨而不怒,《镜花缘》里的女儿国一段是永远的不朽的文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咯》中对《镜花缘》是这样评价的:“其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惜为时世所限,仍多迂拘。”

作者李汝珍一反知识分子以必须参加科考,然后做官为荣的世俗观念,认为科举考试并不是知识分子的惟一出路。《镜花缘》中的主要人物唐敖早年“功名心胜”,屡赴科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并没有全力以赴,而是“秉性好游,每每一年倒有半年出游在外,因此学业分心,以致屡次赴试,仍是一领青衫”。当他好不容易考中探花,却又因人告发而仍旧降为秀才之后,更是幡然悔悟,看透了科举考试的无聊和无益,于是毅然与它一刀两断,纵扁舟一叶,到海外纵情漫游去了。作品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同唐敖沾亲带故的多九公,。幼年也曾入学,因不得中,弃了书本,作些海船生意。后来消折本钱,替人管船拿舵为生,儒巾久已不戴”。但令人惊叹的是,多九公却是书中知识最为渊博的人物,而且他在唐敖这位中过探花的才士面前也绝无丝毫自愧不如之感。书中写得最为生动的人物,唐敖的妻舅林之洋,年轻时也曾读过书,但早已成为了游走四方的商人,对于读书做官那一套仕进之“正道”,他更是避之犹恐不及。世人以来生变驴变马为誓,他却曾以“来生变个老儒生”为誓,并把年年参加岁考称做“活地狱”,这真是对科举考试的绝妙嘲讽。由此可见,《镜花缘》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没有一个把读书应考当做人生之必经之路,相反,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科举制度做了否定和批判。

《镜花缘》沿用了《山海经》中国度的名称,根据原有内容加以扩充或改写。所不同的是《镜花缘》并不是为奇而奇,而是在借用《山海经》故事外壳的同时融进了新的思考,在拓展故事的基础上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作者描摹了一幅好让不争的君子国风俗画,寄寓了“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理想期待;由“长臂”二字而生“凡事总不可强求。即如这注钱财,应有我分,自然该去伸手;若非应得之物,混去伸手,久而久之,徒然把臂弄的多长,倒像废人一般,于事何济”的训诫;由‘白民”二字大事铺陈,上演了一幕“切吾切,以反人之切”的闹剧,是对浇薄学风的绝好透视;作者又借聂耳国传达了“过犹不及”的哲学理念。他如取“大人国”的淳朴之风,见无肠国的吝啬之态,寄深目国以人心不测之感,寓无咎国以淡薄名利之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镜花缘》已超越了单一地表现女性的闺才,而将女性置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予以观照,多方面、多层次地描绘女子的各种才能。百花仙子中有诗词曲赋文学之才,有琴棋书画艺术之才,不少人还通晓经史音韵、医学算术、天文地理等极为实用的知识与技术。此外,她们的胆识和贤智,甚至让文人才子也相形见绌,自叹弗如。《镜花缘》是一部对妇女问题大胆思考的奇书,涉及男女平等、女子贞操、女子教育、女子参政等问题。在《镜花缘》中众女子的理性智慧大放异彩,技艺才能也得到充分展示。小说在写魁星以女像现身之时,百花仙子曾有一番感叹:“可惜我们虽成正果,究系女身,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设或俱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百草仙子的分析则告诉人们: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巾帼奇才的天下,“现在魁星既现女像,其为坤兆无疑。况闻玉碑所放文光,每交午后,或逢双日,尤其焕彩,较平时迥不相同。以阴阳而论,午后属阴,双亦属阴;文光主才,纯阴主女。据这景象,岂但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作者李汝珍通过对女性的深切关怀,来排遣忧愤,寄寓对社会人生的眷恋和理想。可以说男女平等的反叛传统文化的模式的建构是《镜花缘》一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镜花缘》里,不仅出现了女侠,作者还让她们奔赴沙场建功立业。《镜花缘》中女子不再是足不出户的闺阁佳人,她们积极投入到了社会人生,并且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立身济世。她们力争摆脱男性附庸的屈辱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塑造自我存在价值的权利,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女性意识的高扬使《镜花缘》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启蒙意识更为突出、思想更加解放、民主成分更多的一部作品。

此外,《镜花缘》还揭露了相当多的社会弊病。如通过无肠国的富户人家以粪便充做奴仆饮食的刻薄行为,辛辣地嘲讽了剥削者的为富不仁;通过斥责“狗头民”“每日伤害无数生灵,想着方儿,变着样儿,只在饮食用功”,愤怒地鞭笞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行径。至于君子国的两位宰相对风水迷信,生育鄙俗,三姑六婆,妇女缠足,算命合婚等等落后现象的抨击,无疑也反映出作者李汝珍本人超越时人的地方,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进步思想。

此次小说改编,着重体现原著前五十回精彩部分,即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的出海遨游,游历海外数十小国,发生的一些精彩的故事加以融会,与后五十回小山及其他百位女子的考试经历相呼应,把其中一些不适合当代人观看的封建糟粕情节加以去除,或删减,使得更符合现今人们的欣赏习惯。因编者笔力未到,其中或有不当之处,也请海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读镜花缘/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快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李汝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80626
开本 64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44
10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