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代民族史(共8册)/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民族史》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先秦民族史》、《秦汉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等八部史书。参加本丛书撰写的作者都是多年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者专家,在著述过程中,作者们力求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关系,注意突出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事实。这套丛书对中国历代民族历史的描述,既体现树木,又展现森林,将八部史书凝结为一个整体,力图包容、覆盖中国历史的巨大时空,勾画出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

内容推荐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之一,内容涵盖宋辽金时期各民族的源流、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经济制度、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婚姻习俗以及与中原地区各族人民往来关系诸方面的情况。全书史料丰富,重点突出,语言明白流畅,深入浅出,是一部系统反映这一时期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力作。凡是喜爱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读者或研究者,都可从中得到重要教益。

《明代民族史》:自汉族民族起义领袖朱元璋从蒙古贵族手中夺权建立明朝,到满洲贵族灭明创建清朝的270多年间,我国各民族又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国各民族共同体也在这些变动中基本定型,民族聚居区也基本稳定,形成至今的格局。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明代我国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发展变化,了解明代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诸如中原汉族和北方民族的马市贸易、藏族的茶马贸易;明朝为统治少数民族地区所实行的羁縻政策和卫所制度,对南方各民族所推行的土司制度等。正是在明朝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至今为人们所景仰的明长城、明十三陵、郑和下西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的历史。

《先秦民族史》以考古发现、文献记载、神话传说等材料为依据,通过对“五帝三皇”时期直到秦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的追寻,揭示了中国大地上不同区域文化类型的人们共同体相互交融分合、兼并发展,直至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的历程,同时阐述了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的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氏羌、北方戎狄等少数民族群体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兼并等方式,与华夏族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反映了各民族群体由分散逐步趋向统一的发展过程,全面、深入。准确地论述了先秦时期我国多民族发展的历史,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事实。

《隋唐民族史》:中华民族是许多民族在共同缔造祖国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随着历史的演进,不同区域性文化类型的人们共同体经过不断的交融分合、兼并扩展,形成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多民族国家也在新的更高阶段上走向新的统一。本书描述了各民族的融合过程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瑰丽多姿的历史风貌,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隋唐时期我国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了解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如北方的突厥,回纥、吐谷浑,青藏高原的吐蕃,南方的徭、俚僚、诸蛮等民族的政权建立,阶级社会的形成等。

《魏晋南北朝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迁徙、大汇聚。大融合的时期。本书以科学史观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诸族之源流、分布,迁徙及其政治演变、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与他族交往与融合等方面作了精辟论述。作者摆脱旧史的窠臼,一反“五胡乱华”、“民族间大混战”、“汉族惨遭杀戮”、“历史大倒退”等陈词,雄辩地论证了此时期众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为“大唐盛世”,汉族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演进史上错综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重要篇章。

《元代民族史》论述了蒙古族的兴起及元朝的建立,并分别对蒙古族、藏族、西北诸族、东北诸族、云南诸族,湖广及东南沿海诸民族作了探讨。随着作者游刃有余的笔锋,一幅色彩斑斓的元代各民族的历史画卷,便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秦汉民族史》中华民族是许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组成中华民族的各兄弟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通过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兼并等方式,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直至秦汉时期才真正形成有权威性政权统治的多民族国家。本书作者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匈奴民族在秦汉时期的历史兴衰,西域诸族、东北诸族、氐羌族系、百越族系等的民族构成及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并讲述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状况。总之,本书全面、深入、准确地论述了秦汉时期我国多民族发展的历史,适应社会的要求,能够推动民族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

《清代民族史》是我国第一部叙述清代民族历史的学术专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杨学琛研究员在广泛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精邃考研,以简练流畅的文笔,对清代民族史的若干重大问题,如各民族共同建设祖国反对外国侵略,清政府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康乾盛事”的出现,“改土归流”对南方民族的影响,满汉关系,满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反击廓尔喀的入侵,台湾、新疆的发展和建省,我国疆域版图的定型,清代民族关系的特点,等等,都做了全面的论述与深入的分析,既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又是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读物。

目录

《先秦民族史》

第一章 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和各种考古文化的分布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第二节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居民

一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二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三 我国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四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民族

第二章 我国传说时代的社会制度和民族关系

 第一节 关于我国的古代传说

 第二节 原始时代传说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一 三皇时期的社会状况

二 五帝时期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传说时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传说人物的族属问题

二 各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夏朝的建立发展及其社会制度与民族

 第一节 夏族的起源和建国

一 夏的起源

二 夏族的建国和发展

三 少康中兴和桀之亡国

四 夏国的辖区

 第二节 对夏朝社会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 社会生产和土地制度

二 政治制度

三 婚丧和宗教信仰

四 夏是否存在文字

 第三节 夏时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夏民族的形成

二 夏朝的民族关系

第四章 商朝的社会与民族

 第一节 商人及其建国

一 商人的起源

二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商朝社会的几个方面

一 生产和交赖

二 政治和社会组织

三 居住和服饰

四 婚姻丧葬

五 甲骨文

六 宗教信仰

 第三节 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夏族或华夏族的发展

二 商代其他民族及其与商朝的关系

第五章 周代民族及其族际关系

 第一节 周人的起源和发展

一 周人是夏族的一支

二 周人的兴起

三 武王克商、周公东征和周初分封

四 西周之兴衰和平王东迁

 第二节 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的演变

一 春秋时诸侯霸权政治的演变

二 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发展

 第三节 周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一 五大民族集团

二 周朝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三 东夷及其与周朝的关系

四 南蛮民族集团及其和周朝的关系

五 北狄及其与周朝的关系

六 西戎及其与诸夏的关系

再版后记

《秦汉民族史》

《魏晋南北朝民族史》

《隋唐民族史》

《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元代民族史》

《明代民族史》

《清代民族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代民族史(共8册)/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4246
开本 16开
页数 34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印张 2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5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