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党员干部必读的经典廉政反贪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石若坤编著的《党员干部必读的经典廉政反贪故事》把为官者的立身谋略、道德准则、为人处世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从中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从官忠告与谨慎要法。本书围绕“清”、“正”、“廉”、“谦”、“慎”、“公”、“诚”、“信”、“勤”等字展开,从廉政、谦虚、谨慎、公正、正气、奉公、克己等角度来阐释为官之道。从多角度来阐释廉政利国利民和腐败害己误国的道理。

内容推荐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石若坤编著的《党员干部必读的经典廉政反贪故事》借助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廉政故事,讲解了有关人物以及廉政勤政故事,希望每位党员干部能够从中汲取精髓,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必读的经典廉政反贪故事》讲述了大量经典的事例和廉政箴言,“孙叔敖持廉至死”、“晏婴位高躬行俭”、“吴隐之情慎奉公”、“于成龙廉吏第一”、“王杰廉明守清风”、“周总理的标准餐”、“朱德的勤俭家风”等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跃然纸上,一个个崇高伟大的人物形象让我们肃然起敬。同时,又严肃地告诫为官者,不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放任腐败,势必会造成误己、误家、误族,甚至误国的危险。中央三令五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让党史干部始终保持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目录

一、清正廉洁篇

 孙叔敖持廉至死/2

 晏婴位高躬行俭/5

 吴隐之清慎奉公/9

 于成龙廉吏第一/12

 王杰廉明守清风/18

 周总理的标准餐/21

 朱德的勤俭家风/23

 罗荣桓生活俭朴/25

二、谦虚谨慎篇

 王翦待机谏秦王/30

 叔孙通因势求变/33

 萧何谨慎得善终/38

 张良幕后助太子/43

 唐太宗谨言慎行/46

 房玄龄推功让能/48

 郭子仪低调做人/51

三、执法公正篇

 赵奢执法平原君/56

 韩厥立斩御戎维军法/61

 柳庆“获申于千载”/65

 赵广汉公正京官/68

 董宣被称“强项令”/72

 狄仁杰公正清廉/77

 包拯秉正辨忠奸/80

 海瑞铁面惩权奸/86

四、正气浩然篇

 董狐直笔记赵盾/92

 叔詹临难而不避/96

 狐偃谏师直为壮/100

 魏征不畏犯龙颜/103

 宋璟敢于持正义/107

 张雄飞不易节操/110

 于谦清白留人间/113

 孙嘉淦直言敢谏/118

 任长霞打黑除恶/121

五、奉公克己篇

 奉公荐贤的祁奚/128

 先国后己的叔弓/132

 为民父母的孟轲/135

 马皇后克己绝私/138

 一心奉公的苏绰/141

 奉公终生的李勉/144

 范仲淹心忧天下/147

 司马光奉公克己/151

六、诚实守信篇

 君无戏言的姬诵/154

 白水之盟传千古/157

 忠信固本真君子/160

 清心直道的李离/164

 晋悼公以信易信/167

 行之以信的吴起/171

 卓恕行千里赴约/173

 李光颜身教治军/175

七、勤政为民篇

 诸葛亮勤政累死/180

 明鉴勤政的陶侃/183

 张居正鞠躬尽瘁/186

 勤政为民的苏轼/189

 一生忠勤的韩琦/193

 为民谋利的汤斌/195

 杨锡绂勤苦自励/200

 牛运震事必躬亲/203

 为民请命的张琦/206

 桂超万尽心民事/209

八、反腐倡廉篇

 叔鱼暴尸警世人/214

 贪宝亡国的虞公/218

 贪地亡族的智瑶/221

 贪贿亡身的壬夫/226

 贪财好色的伯嚭/229

 石敬瑭贪权而亡/232

 赵匡胤倡廉惩贪/237

 臭名昭著的焦芳/243

 林起龙上疏肃贪/246

 乾隆帝建惩贪亭/249

 刘统勋拒贿惩贪/253

试读章节

晏婴位高躬行俭

晏婴身为齐相,平时穿粗布衣,一件狐皮大衣穿了十年,即使祭祀祖先也不过将衣服和帽子洗净穿上戴上罢了。

一天,齐景公的使者到晏婴家,恰巧赶上晏婴将要吃饭,晏婴就把饭分一份给使者吃,结果两人谁也没有吃饱,使者将此事告诉了景公。

齐景公听说晏婴吃饭很节俭,便亲自到他家去看。的确,晏婴吃的糙米饭,只有一荤一素两个菜。景公以为晏婴非常贫困,为此还作了自我批评。晏婴解释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很苦,一般人勉强每顿能吃上大米饭,而我的一顿饭就等于他们三顿用的钱,可我的德行和才能并不高出他们一倍。由此看来,我的生活并不贫穷。”

晏婴上朝时,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着的破旧车子。景公以为他的俸禄少,才乘坐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车子。晏婴说:“由于您的赏赐,不仅我吃得饱,穿得暖,有车子坐,还有力量帮助别人,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晏婴走后,景公派人送他一辆由几匹膘满肉肥的马驾着的漂亮车子。送了三次,晏婴终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迅速召他问其原因,并说:“如果您不接受,我也不再坐车子。”晏婴说:“您任用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怕他们奢侈浪费和行为不正,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现在您在上面乘坐好的马车,我也如此,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在全国盛行,那时候我就无法禁止了。”最后景公只好顺从了晏婴的意见。

晏婴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严于律己,躬身行俭,而且对待封邑问题,也显出他的高风亮节。

一次,景公要把富庶的平阳(今山东平刚东北)和棠邑(今山东聊城西北)赏赐给晏婴。晏婴不肯接受,并说:“由于您喜欢修建豪华的宫殿,弄得老百姓筋疲力尽;由于您贪图享乐,弄得老百姓贫困不堪;还由于您动辄对外兴师打仗,老百姓将要活不下去了。因此,百姓十分怨恨朝廷和官府,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景公说:“您说得对,那么您就不想富贵吗?”

晏婴答道:“我以为当臣的,首先为君主,然后才为自己;先为国而后为家。怎么说唯有我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用什么东西来赏赐您呢?”晏婴答道:“您下令减免渔盐商人的税收;对农民实行‘十一’税;减轻刑罚,该判死刑的减为徒刑,该判徒刑的改为较轻的处罚,该判较轻处罚的免罪释放。您做到以上几点,那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景公照办了,不仅使人民得到了好处,同时也改变了齐国在列国中的不好形象。

“晏婴使晋”讲的也是晏婴以廉洁自守为美德的故事。

当时,中原霸主晋国召集诸侯会盟,晏婴奉命前去参加。来到晋国,接待晏婴的是晋国大夫叔向。二人初次相识,双方都不太了解。但看过晏婴的行装,叔向心头疑惑:你说你长相寒碜倒也罢了,但到底也是代表齐国会盟,这多少也算件大事吧,你打扮得这么寒酸干什么?

接风酒宴上,叔向委婉地问晏婴:“相国呀,叔向一直不清楚节俭与吝啬有什么区别,还请您指教一二。”晏婴一听,心想:这是在嫌咱寒碜了,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丢了齐国的颜面。他认真地回答道:“晏婴认为:节俭,是君子的品德;吝啬,是小人的恶德。正确衡量财物多寡,并且有计划地使用;富贵时不过分地囤积,贫困时也不向人借贷;不放纵私欲,不奢侈浪费,时时念及民众的疾苦——这就是节俭。反之,积累财富只图自己享受,而没有赈济百姓的想法,即使一掷干金,也是吝啬!”

叔向肃然起敬,真诚地表示愿意与晏婴结交。

但齐国这边,齐景公趁着晏婴出使晋国,自作主张把晏婴的住宅重新装修了一下,占地扩大了许多,还把一些商户赶出了市场。等晏婴风尘仆仆地回到齐国,改建已经完工。他知道不能挽回什么,只得向景公拜谢。

一回家,晏婴立刻叫人把新房拆掉。他又个人出资按原样重新建造了左右邻里的屋子。一切恢复成原样,晏婴又派人把原住宅的人请回来,一切又和没改造之前一样了。

齐景公得知心里很不高兴,认为晏婴分明是不领自己的情,决定召他人宫质询。

未人大殿,晏婴远远就看见景公拉着脸坐在榻上,把头别到一旁气哼哼地等着。晏婴并不在意,走上前向景公解释道:“我知道,我辜负了国君的一片好意——今天就算您不召见我,我也要向您做出解释。俗话说得好:‘不是住宅需要选择,只有邻居应该选择。’我已经和原先的邻居们相处时间不短了,知道他们都淳朴而厚道,正是我喜欢相处的那种人,这些从先人那儿流传下来的传统我当然不敢违背啊!”

景公面色略有缓和,侧过脸来看了看晏婴。

晏婴接着说:“当然,传统是传统,眼前就发生了叫我深受触动的事。这次使晋,我看到那些大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他们生活奢侈、封邑辽阔,几乎已经凌驾于国君之上,为什么呢?还不是一门心思给自己捞好处,从不考虑忠于国君和为百姓谋福祉吗?这是任何国君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为什么要恢复旧宅原貌?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无视国君!若是齐国大臣们都有了他们那样的私心,恐怕过不多久,您也会被架空吧?所以晏婴斗胆拂了国君的一番好意!”

 看到晏婴态度决绝,景公只好说:“既然您自己愿意这样,那就随你好了。”就这样,在晏婴的努力下,他的住宅变回了原样,小商小贩们昼夜不息的叫嚷和喧闹声依旧回响在耳边。

晏婴临终前还告诫他的夫人:“我死后,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一定要保持家风,不要改变你以往的习俗。”对他未成年儿子的遗言大意是:富贵了,不要奢侈腐化,不要挥霍浪费,不要骄傲放纵,不要贪财自私。

P5-7

序言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卷长河中,流芳千古的明君、名臣不胜枚举。他们为什么能够被历史铭记呢?那是因为他们有着被后人称道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精神。他们是后世为官者的一面镜子,将时时瞽策着后人。

翻开历史的扉页,那些明君、名臣们如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一样跳跃出来:他们中有清正廉洁者、有谦虚谨慎者、有执法公正者、有正气浩然者、有奉公克己者、有诚实守信者、有勤政为民者、有反腐倡廉者。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正是因为善于以人为镜,所以他才能称其为一代明君。那么,后世为官者面对古人的“前车之鉴”该如何做呢?

本书把为官者的立身谋略、道德准则、为人处世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从中不难发现其中所包含的从官忠告与谨慎要法。本书围绕“清”、“正”、“廉”、“谦”、“慎”、“公”、“诚”、“信”、“勤”等字展开,从廉政、谦虚、谨慎、公正、正气、奉公、克己等角度来阐释为官之道。从多角度来阐释廉政利国利民和腐败害己误国的道理。

不欺骗国家、不枉法、不危害百姓,是为官者立身行事的三大基本点。为官者当“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一个受百姓拥护的好官!

本书讲述了大量经典的事例和廉政箴言,“孙叔敖持廉至死”、“晏婴位高躬行俭”、“吴隐之情慎奉公”、“于成龙廉吏第一”、“王杰廉明守清风”、“周总理的标准餐”、“朱德的勤俭家风”等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跃然纸上,一个个崇高伟大的人物形象让我们肃然起敬。同时,又严肃地告诫为官者,不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放任腐败,势必会造成误己、误家、误族,甚至误国的危险。中央三令五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让党史干部始终保持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总之,希望广大党史干部能够通过研读本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古人及现当代优秀的清廉官员在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继续弘扬社会正气,保持清廉之风、浩然之气,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愿清廉之风长存!愿官民一心,争取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党员干部必读的经典廉政反贪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若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5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0.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