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系海峡--祖国大陆保护海外台胞权益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纪录。

过去,常亲耳听到很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南台湾的乡亲父老,细说他们在海外遭到苦难的种种;并有幸,得到祖国大陆有关单位的协助、挽救及接济……的故事。看到他们心存感恩,念念不忘的情怀。今天,再看到本书的点点滴滴,它见证了两岸当代真情的具体写照,非常珍贵,历久弥新。作者以纪实的笔法,客观而通俗地描写了我国驻外使领馆为维护海外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的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

内容推荐

《情系海峡——祖国大陆保护海外台胞权益实录》,全书二十余万字,作者以纪实的笔法,客观而通俗地描写了我国驻外使领馆为维护海外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的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

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大地倾斜的阪神大地震,还是伊科战争中千里沙漠大撤离;无论是金融风暴引发印尼骚乱,还是印度洋海啸等等突如其来的天灾、车祸、战乱中,我们的外交官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他们以忘我的牺牲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将祖国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同胞的身边。面对无数生动而感人的事迹,笔者所记述的只是其中部分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爱侨护侨案例。为使故事情节鲜活,更具感染力,书中穿插了数十幅与案例相关的图片。

全书可读性强,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先生专门为本书作序中所写道:海峡两岸,一水之隔,阻挡不住民族的深厚友情。看到此书的出版,既有感激,亦有感动。这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记录。这是现在的“档案”,也是未来的“历史”,非常珍贵,历久弥新。

目录

在大地倾斜的日子里  1

 “中国政府比日本政府来得快” /3

 启动紧急机制救助侨胞/14

 大灾当头,大陆、台湾同胞一视同仁 /18

 重建家园,中国人让日本感动 /23

受困“千岛之国”  28

(一)

 周末的紧急求助电话 /29

 外交官闻讯而动 /33

 返家台胞表达感激之情/38

(二)

 不该再次发生的故事/41

(三)

 噩梦般的五月骚乱/47

 中国大使馆的“生命热线” /49

 中国大使馆紧急救援行动/53

 危机四伏的逃生之路/58

 签证问题的燃眉之急 /63

莱索托骚乱中的护侨行动  67

 古老山国吸引台湾同胞 /68

 劳资纠纷,台湾同胞厂主遭扣押 /70

 事态升级,同胞危在旦夕 /73

 中国大使馆火速采取行动/75

 外交大臣的果断决定 /81

 外交官的努力使台湾同胞损失降到了最低/84

 台湾“代表”疾呼“谨防统战” /85

 不辞劳苦,做好善后/90

 形势吃紧,使馆发出预警信息 /92

 躲避战火,同胞大逃亡/96

 外交官身穿防弹衣突入火线 /98

 南非小镇里的同胞情义/。103

当不幸在瞬间发生  108

(一)

 三朵金花英伦蒙难/108

 大使馆紧急寻找遇难同胞/115

 “抢救同胞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119

 朱镕基总理说,但愿能够出现奇迹/123

 高超医生的不高超抢救 /126

 大使馆火速联系中国医生 /130

 中国医生推翻“脑死亡”判断 /133

 “完全听从中国大使馆的意见和建议” /139

(二)

 突然而至的救护车/147

 飞来横祸,台湾同胞客死他乡 /149

 外交官夜访警察局/151

 停尸间只给三天时间 /153

 台胞感慨:大陆、台湾是一家/154

(三)

 美丽北欧的不幸车祸/157

科威特大撤离  160

 萨达姆的闪电战 /161

 台湾“代表”答复:大家自求多福吧! /169

 伊军士兵闯进公司驻地要女人/172

 中国大使馆伸出援手/175

 中国政府心系被困同胞/180

 伊拉克要用外侨当“人体盾牌” /184

 秦鸿国代办造访伊军司令部 /187

 台湾“代表”逃之夭夭/194

 台湾当局纸上谈兵/198

 撤离前的最后时刻 /200

 千里大撤离/208

 台湾岛内余波未尽/219

 坚持到最后时刻的中国外交官 /222

解救台湾渔船的行动  233

(一)

 海岸警卫队扣押台湾渔船 /234

 中国大使馆迅速反应/238

 案情错综复杂/245

 异常艰难的交涉/249

 令人震惊的一审判决/254

 推翻一审判决的努力 /258

 检察院拒不执行法院判决/262

 高等法院驳回抗诉/265

 最后时刻,港务局狮子大开口 /267

(二)

 来自“东非之角”的求救/272

同在天涯沦落时  277

 “南美巴黎”的台湾同胞 /277

 六岁女童遭到绑架/279

 台胞旅馆被无端强占/284

 殡仪馆落井下石/288

 “犯罪之都”的护侨行动/289

 两位老人被困机场/297

 真诚相待、全力相助/301

 高层下达的逮捕令/308

后记  315

试读章节

海岸警卫队扣押台湾渔船

2004年4月17日,台湾利丰超低温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裕丰202”号、立昌渔业股份“裕丰67”号和高昌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裕丰102”号三艘渔船由西班牙的拉斯帕尔马斯港口驶出,前往北大西洋海域的渔场作业。

一个星期后,三艘渔船接获台湾公司总部的通知,告知利比亚的渔船代理公司已经为他们办妥了进入利比亚海域进行捕鱼作业的相关手续,指示三艘渔船前往利比亚北部的米苏拉塔港领取捕鱼许可证。

三艘渔船接到指令后,随即调转船头朝地中海南岸米苏拉塔港方向驶去。

利比亚位于非洲大陆北部,国名全称是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它东接埃及和苏丹,西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南与尼日尔和乍得为邻,北濒地中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素有“非洲北大门”之称。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利比亚是个陌生的国度。除了广袤的沙漠和在国际舞台上独树一帜的领袖人物卡扎菲带给人们的神秘色彩之外,人们对它几乎没有更多的了解。

其实,利比亚除了卡扎菲、沙漠和沙漠下储存的上千亿桶的石油之外,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利比亚北部沿岸的地中海海域,各种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这里盛产的黑鲔鱼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市场很受欢迎。

总部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利丰超低温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起,便开始派船进入地中海海域从事鲔鱼捕捞作业,他们还通过利比亚的渔业代理公司办理了在利比亚海域捕鱼的相关手续,同利比亚渔业部门进行合作。

2003年,利比亚方面原来的渔业代理公司终止了与利丰超低温公司的合作,同时向他们推荐了另外一家利比亚渔业代理公司,并由该公司为台湾渔船办理进入利比亚海域捕鱼的许可证。

三艘渔船由公海进入利比亚领海。

阳光下的地中海风平浪静,渔船顺风顺水一路驶来非常顺利,沿途也并没有受到利比亚海防人员的查询和阻拦,眼看着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大陆就在眼前。

此时,从船长到船员,大家都不会想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即将发生,在风平浪静的利比亚米苏拉塔港等待他们的将是长达几个月的牢狱之灾。

5月2日,三艘渔船如期驶入米苏拉塔港口的锚地,岸上的一切清晰司见。

按照惯例,船只进入锚地后,需要同港务部门联络,由港务部门派领航人员引导船只进港。所以,三艘渔船在抛锚之后,船长便立即通过船上的电台同港口的港务当局进行联系,请求派领航员引领渔船进港。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港口领航员乘坐的小艇来到台湾渔船跟前。

在领航船只的引导下,三艘渔船依次进入米苏拉塔港口的泊位停泊,等待着港口方面通知办理海关等相关手续。

与此同时,利比亚的渔船代理公司在同台湾渔船公司总部联络时称,他们正在赶往米苏拉塔港的途中,待到达后会帮助渔船办理报关等各项手续,请渔船耐心等候。

台湾渔船公司总部将这一情况通知了三艘渔船。

渔船在码头等了三天,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没有等来渔船代理公司的人,却等来了由利比亚米苏拉塔省海关派出的海岸警卫队。

5月5日,米苏拉塔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艇突然将三艘渔船包围,同时,几辆警车也来到码头。

三艘渔船的船长和船员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海岸警卫队员已经跃上甲板。  海岸警卫队军官向船长宣布,三艘渔船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利比亚海域捕鱼,属违法行为,海关决定将渔船扣押,在没有得到米苏拉塔海关当局及海岸警卫队允许的情况下,渔船不得离港。

海岸警卫队随即对渔船上下进行了搜查,查封了船舱里冷冻的渔货。

三位台湾船长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不知所措,连忙反复向对方说明,他们是得到利比亚当地渔业代理公司已办妥相关手续的信息后才进入利比亚海域的,目的是领取捕鱼许可证,绝不是擅自闯入和偷捕。

由于不懂阿拉伯语,英文水平也有限,所以船长同海岸警卫队人员的沟通比较困难。海岸警卫队的人不知是没有听懂,还是根本就不想听,船长解释了半天,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情急之下,为了证明自己讲的是实情,船长立即打电话同当地渔船代理联系,想通过代理公司,把情况向海岸警卫队讲清楚,以消除误会。可遗憾的是,台湾总公司方面提供的利比亚渔船代理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三位船长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三条渔船被扣在港口,船员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一个个心里恐慌。

无奈之下,船长只好紧急向远在台湾高雄的渔船公司总部求援。

台湾渔船公司总部接到船长的报告后,最初以为可能是发生了误会,于是一边让船长不必惊慌,一边紧急同利比亚渔船代理公司联系,希望代理公司赶到码头解决问题。

可是,此时渔船代理公司的人似乎瞬间蒸发了,以往的各种联络方式竟然全部中断。

台湾渔船公司总部这才感到事情不妙。

在米苏拉塔这边,当地海关方面在扣留渔船之后,很快将案件移交给米苏拉塔省地方检察院海洋经济犯罪庭处理。

海岸警卫队按照米苏拉塔地方检察院海洋经济犯罪庭的指示,下令每条渔船除留下一名船员负责机械维护外,其余人员从船长到几十名船员统统下船。

当被困在渔船上的船员看到海岸警卫队的几辆囚车在渔船停泊的码头前停下时,大家的内心充满恐怖,因为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一场牢狱之灾就在眼前。

在海岸警卫队武装人员的驱使下,船长和船员们依次下船上了囚车。随即,囚车朝着位于米苏拉塔市郊的“半岛拘留所”疾驰而去。在被押解的这些人员中,有11名台湾同胞,42名大陆同胞,另外还有30名船员分别来自越南和菲律宾。

中国大使馆迅速反应

按照外交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一国在扣押外国船只和人员之后,应当通过外交途径通知驻当地的外国大使馆或领事馆。但是,米苏拉塔海岸警卫队在扣押渔船之后,却没有通过利比亚外交部向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通报相关情况。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是不会管台湾渔船的事情的。

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接到一位利比亚当地律师从米苏拉塔省打来的电话,从这位律师那里,中国大使馆得知了台湾渔船被扣和船员被关押的消息。

这位律师同时表示,他本人多年前曾经代理过涉及台湾人的案子,这一次他仍愿意为台湾渔船方面充当律师。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对台湾渔船被扣的信息非常重视。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保护海外台湾同胞合法权益的力度,处于外交第一线的中国各驻外大使馆、领事馆都把维护海外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外交官们更是心系台胞,无论何时何地,一旦得知有事关台湾同胞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大家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反应,向台湾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此时,得知台湾渔船被扣的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黄杰民立即指示使馆政务参赞李连和,以及主管领事工作的外交官,要他们马上设法同利比亚有关方面联系,尽快详细了解、核实有关情况。

米苏拉塔距离首都的黎波里230多公里,平时中国大使馆同当地地方部门的联系并不是很多,要想在最短的时问内了解清楚相关情况,还是有些困难的。

几经努力,中国大使馆终于了解到,事件由米苏拉塔地方检察院负责处理,人员关押在米苏拉塔半岛拘留所。根据这个线索,大使馆同米苏拉塔半岛拘留所取得了联系,将电话打到了拘留所负责人那里。

李连和参赞向拘留所负责人了解了案件的有关情况以及被扣人员目前的状况,表示了中国大使馆对事件及被关押人员的关切,同时要求拘留所方面给予被扣押人员人道主义待遇,并提出要同台湾渔船的船长直接通话。

正处于极度紧张和恐慌状态的台湾船长在这危难时刻听到中国大使馆外交官的声音既十分惊讶又非常激动。在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这位船长连声请求中国大使馆一定要给予帮助,设法解救他们。

李连和参赞代表中国大使馆向这位船长及其他船员表示了慰问,询问和记录了事件的过程。

从船长急切和焦虑的声音里,李连和参赞听得出他对中国大使馆是否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心里没底。所以,李连和参赞特别表示,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维护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大使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请大家放心。在了解清楚相关情况后,中国大使馆一定会想方设法为大家提供帮助。

放下电话,李连和参赞立即把从拘留所方面和渔船船长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向黄杰民大使作了汇报。

从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这是一起事关台湾同胞合法权益的案件。从维护台湾同胞利益及合法权益,保护台湾同胞安全的角度出发,大使馆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黄杰民大使连夜召集负责领事保护工作的外交官开会,同大家一起对已经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最后,黄杰民大使决定,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由李连和参赞亲自前往米苏拉塔省,进一步了解清楚案件的详细情况,看望被扣押的台湾同胞和大陆船员,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第二天一早,李连和参赞带着使馆办公室主任和主管领事工作的外交官驱车离开首都的黎波里,沿着地中海边的高速公路赶往米苏拉塔。

在利比亚北部地中海沿岸,一共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港口,米苏拉塔港是其中之一。这些港口最初大多是在希腊和罗马统治时期开辟的,后来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统治时期得到拓展,二战时期这些港口成为盟军同德军拉锯式争夺的重点。

时至今日,当年战争的痕迹已经不见了,而各个港口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今非昔比,有的已经成为地中海沿岸重要的海上运输枢纽。

说起米苏拉塔,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如果说到米苏拉塔所在的苏尔特湾(也称锡尔特湾),很多人就比较熟悉了。这里是地中海南部最大的海湾,伸入陆地115公里,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二战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锡尔特战役。1981年和1983年利比亚曾两度在这里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

P23-241

序言

这本《情系海峡——祖国大陆保护海外台胞权益实录》,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纪录。这是现在的“档案”,也是未来的“历史”。它记载着几点特色:

第一,它是生动的,感人的。

海峡两岸,一水之隔,阻挡不住,民族的深厚友情。天性、自然的关怀与关照,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第二,它是真情的,活泼的。

“以大事小,在于仁”,“兄友,而后弟恭”,这是中华文化的美德。保护亲人的既得权益,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仁心义举,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根源。

第三,它是和平的,发展的。

同一民族,只有爱,没有仇恨。“爱人者,人恒爱之”。大家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期望代代传承。

这本《实录》的问世,再一次体现:台海两岸,本是同根生,原为一家亲,都是中国人。海峡两岸,同祖同宗。中华文化,这条精神纽带,让我们的心,永远分离不了,让我们的情,永远牵系一起。

祖国心,台湾情。情系海峡,心向中原。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动人的场面。这个民族性、天然性的关怀情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的根本,发扬光大的主要凭借。

身为台湾本土化的中国人,站在政治修行者的立场,终身奉献,并热衷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工作者,看到这本《实录》的出版,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与兴奋——既有感激,亦有感动。

过去,常亲耳听到很多台湾同胞——尤其是南台湾的乡亲父老,细说他们在海外遭到苦难的种种;并有幸,得到祖国大陆有关单位的协助、挽救及接济……的故事。看到他们心存感恩,念念不忘的情怀。今天,再看到这本《实录》的点点滴滴,它见证了两岸当代真情的具体写照,非常珍贵,历久弥新。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振兴。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必须。行文至此,我的期盼与愿望:希望这本《实录》的出版与发行,天地有情,两岸无猜。它将有助于台海两岸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促进,有利于和谐两岸及和平统一的早日到来。是为序。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郭俊次

2007年春于台北

后记

当《情系海峡——祖国大陆保护海外台胞权益纪实》一书完稿时,我心中突然萌生出些许淡淡的遗憾,因为有太多的故事还没有讲,有太多的情感还未及抒发。

几十年来,一代代新中国的外交官,用他们的青春、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不仅在国际舞台上为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保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在空气稀薄的广漠高原,还是在疾病肆虐的贫瘠大地;无论是在战火频发的热点地区,还是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无论是面对地震、海啸等突如其来的天灾,还是遭遇战乱、抢劫、绑架等难以逃避的人祸,我们的外交官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他们反应敏锐、行动迅速、措施得当,以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将祖国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同胞的身边。面对无数感人至深的事迹,笔者所记述的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外交部档案馆原馆长黎家松同志的大力支持,得到许多亲历事件的外交老前辈及目前仍在外交一线辛勤工作的外交官们的热情帮助,他们是:秦鸿国大使、黄杰民大使、刘永固总领事、刘智刚总领事、孙大力总领事、杨乐容参赞、李连和参赞等,特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忱。同时,荣蒙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先生和我国前驻外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张宏喜同志在百忙中为本书写了序,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2007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系海峡--祖国大陆保护海外台胞权益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京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27693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