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作者社会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试图重新发掘传播思想史上一个被忽略了的学派——芝加哥学派。其内容包括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及其传播研究、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渊源、开端、帕克时代的传播思想、芝加哥学派的微观传播思想、芝加哥学派的系统研究、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学科革命等。
图书 | 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社会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试图重新发掘传播思想史上一个被忽略了的学派——芝加哥学派。其内容包括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及其传播研究、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渊源、开端、帕克时代的传播思想、芝加哥学派的微观传播思想、芝加哥学派的系统研究、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学科革命等。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重新发掘传播思想史上一个被忽略了的学派——芝加哥学派。早在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步入学术殿堂之前,芝加哥学派已经成为20世纪上半叶声名远播的社会学流派,并开展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思想研究。芝加哥学派倾向于将传播作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解释人类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因之形成了颇具启发性的传播研究框架,提出了一批重要的传播学课题,并也因之孕育了当代传播学的许多重要流派。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让芝加哥学派再度发言,不仅有利于反思传播思想史的偏差,更有利于重新审视传播的未来走向。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及其传播研究 第一节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学派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学派兴起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芝加哥社会学的创立、兴盛和衰落 一、哈珀校长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二、斯莫尔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创立 三、芝加哥学派的辉煌 四、芝加哥学派的衰落 第三节 作为美国传播学源头的芝加哥学派 一、芝加哥传播思想产生的时代必然性 二、芝加哥传播思想产生的学术必然性 第二章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经典社会学家与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 一、齐美尔的重要影响 二、对塔德传播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家的传播思想 一、皮尔士和他的符号学 二、詹姆斯:符号互动论的先驱 第三章 杜威与库利:芝加哥传播思想的开端 第一节 杜威:芝加哥传播思想的基石 一、杜威的传播观 二、传播与社会建构 三、传播与民主的实现:杜威的终极理想 第二节 库利:芝加哥传播思想的助产士 一、“镜中我”与社会的形成 二、传播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 三、传播技术主义的萌芽 四、库利传播理论的局限及其影响 第四章 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芝加哥学派的宏观传播思想 第一节 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帕克时代的传播思想 一、帕克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伯吉斯的技术主义观点 第二节 传统的延续:伊尼斯与媒介技术主义范式的奠基 一、伊尼斯眼中的媒介 二、媒介与人类文明 三、对伊尼斯理论的评析 第三节 麦克卢汉的承继与技术主义范式的繁荣 一、芝加哥学派式的传媒观 二、理论与方法的拓展与技术主义范式的成型 第五章 符号互动:芝加哥学派的微观传播思想 第一节 符号互动:米德的社会心理观与传播观 一、符号互动的起点:从姿态到语言 二、源于传播的自我 三、互动与组织、群体的形成 四、天使般的交流与大同世界的实现 第二节 拟剧理论:戈夫曼对传播的全新阐释 一、框架:信息的载体与平台 二、前台与后台:传播的二元对立 第三节 “信息场景”:拟剧理论的传播学再造 一、梅罗维茨的理论整合 二、中台:新媒介时代的拟剧理论 三、新媒介的功能与美国社会的未来 第六章 控制与效果: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的系统研究 第一节 帕克的社会控制研究 一、传播与社会关系重组 二、传播与移民的美国化 三、来自报社内部的控制 第二节 电影与青少年行为:布鲁默的效果研究 一、佩恩基金研究与布鲁默的介入 二、电影的社会效果 三、电影的心理效果 第三节 继承与变异:拉斯韦尔与芝加哥传统 一、青年拉斯韦尔的方法论倾向 二、拉斯韦尔的理论体系 三、拉斯韦尔的理论转型 第七章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特征与贡献 第一节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范式归属及其特征 一、芝加哥学派与批判主义范式 二、芝加哥学派与经验传播学主流: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例 三、芝加哥学派与技术主义范式 四、芝加哥传播思想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一、芝加哥学派传播研究的历史贡献 二、芝加哥学派传播研究的历史局限 第八章 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学科革命 第一节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延续 一、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主流范式的转型 二、芝加哥学派与传播技术主义范式改革 三、芝加哥传播理论的当代继承者 第二节 重归芝加哥学术精神:传播学的范式革命 一、传播学第二次危机与其出路的探讨 二、人本主义范式与芝加哥学派 附录一 简明芝加哥学派传播研究人事年表 附录二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总谱系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翼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0768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91.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