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所收录的31个篇论文,大体可归纳为如下七个领域。
1.关于木卡姆本体的研究:
内容涉及木卡姆的乐律乐调、结构原则、节拍节奏、旋律特征及发展手法、音乐表现形式、唱词特点、词曲关系、使用乐器及其组合,以及曲谱记录方法等。舞蹈学家们着重对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作了探析。
2.关于木卡姆文化背景的研究:
3.关于木卡姆表演场合、功能及其美学特征、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的研究:
4.关于木卡姆的比较研究:
5.关于木卡姆形成、发展历史的研究:
6.关于方法论的研究:
7.关于木卡姆教育传承的研究。
图书 | 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集所收录的31个篇论文,大体可归纳为如下七个领域。 1.关于木卡姆本体的研究: 内容涉及木卡姆的乐律乐调、结构原则、节拍节奏、旋律特征及发展手法、音乐表现形式、唱词特点、词曲关系、使用乐器及其组合,以及曲谱记录方法等。舞蹈学家们着重对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作了探析。 2.关于木卡姆文化背景的研究: 3.关于木卡姆表演场合、功能及其美学特征、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的研究: 4.关于木卡姆的比较研究: 5.关于木卡姆形成、发展历史的研究: 6.关于方法论的研究: 7.关于木卡姆教育传承的研究。 目录 前言 论木卡姆文化现象 维吾尔木卡姆音乐的律学研究 刀郎人眼中的“巴亚宛”——“刀郎木卡姆”中的“巴亚宛”和刀郎人的崇高感 木卡姆——点亮维吾尔人的精神灯塔 木卡姆音乐研究领域中的三个问题 当代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的理论思考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 理论的探索——试论语境中的“哈密木卡姆”——哈密维吾尔民间歌谣 维吾尔音乐经典“十二木卡姆”与“多郎木卡姆” 对比研究阿 论达斯坦与木卡姆 论吐尔地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歌词阿 扎品音乐的革新还是形式化——对马来社会中木卡姆最新意义的一些看法 维吾尔木卡姆与音乐创作 学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国维吾尔木卡姆当代保存的重要手段 当今操突厥语各民族的音乐传统费苏 中亚各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循环结构 马格里布努巴音乐语汇中的塔布及调式性 艾弗里亚赛勒比的《赛亚哈特纳姆》中的“木卡姆”和“乌苏尔” 麦西热甫与木卡姆关系论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一个印度、波斯一阿拉伯及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木卡姆规则与木卡姆——各地区木卡姆传统的差异 维吾尔人音乐史初探 维吾尔族与阿拉伯木卡姆音乐中同名调之结构比较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列研究 维吾尔木卡姆音体系研究 “刀郎木卡姆”多声形态研究 木卡姆概念的失传——以批判的眼光看中亚各国的木卡姆 对吐尔地阿洪演唱版《恰尔尕木卡姆》的记谱研究 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木卡姆”调查、资讯汇编(提纲) 维吾尔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 维吾尔木卡姆与绿洲舞蹈文化传承 卡龙再考 乌鲁木齐共识 本书作者名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中方筹备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621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1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