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以清·李西月编定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为底本重新编辑、校订,李本中有些扶之作已删除,有些李本未收录而传为张三丰作品的丹经予以收录。全集的内容编排或曰全书结构与原书完全不同,故曰“新编”。“新”主要体现在全书结构和对“道术篇”中既不指导实修的精典安排上。
全书分十三个部分:传记、道派、道论、训诰、语录、仙经、丹诀、道术、诗歌、古文、显迹、题赞、遗迹。
图书 | 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以清·李西月编定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为底本重新编辑、校订,李本中有些扶之作已删除,有些李本未收录而传为张三丰作品的丹经予以收录。全集的内容编排或曰全书结构与原书完全不同,故曰“新编”。“新”主要体现在全书结构和对“道术篇”中既不指导实修的精典安排上。 全书分十三个部分:传记、道派、道论、训诰、语录、仙经、丹诀、道术、诗歌、古文、显迹、题赞、遗迹。 内容推荐 《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分十三个部分:传记、道派、道论、训诰、语录、仙经、丹诀、道术、诗歌、古文、显迹、题赞、遗迹。 从“道论”到“道术”这六部分是全书核心,依道家“穷理、尽性、了命”的修炼次序而编排。“道论”收录了《大道论》、《玄机直讲》、《注九皇丹经龙虎铅汞论》、《注吕祖〈百字碑〉》、《道言浅近说》,是“穷理”部分,使读者对修道的“理”有所认识,可称为“穷理明道”。 读得遍数多了,理法自明。三丰丹法,自古视之为魏伯阳、张伯端一脉真传。 目录 唐山玉清观道教文化丛书序 《唐山玉清观道教文化丛书》序 前言 凡例 序文 三丰祖师全集序 序二 序三 序四. 一、传记 1.传记 列传一(见《明史·方伎传》) 列传二(见《微异录》) 列传三(见《七修类稿》) 列传四(见《淮海杂记》) 三丰先生本传 三丰先生传 三丰先生传 2.编年 3.时地 4.名号 二、道派 大道渊源 前历祖传 弟子 列仙演派 杂说正讹 三、道论 四、训诰 五、语录 六、仙经 七、丹诀 八、道术 九、诗歌 十、古文 十一、显迹 十二、题赞 十三、遗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编张三丰先生丹道全书/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沛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405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7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