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宿命
内容
编辑推荐

她是一个少妇,她是四个孩子的后妈;

她很漂亮,她近乎放荡;

漂亮使她沉醉,放荡使她沉迷;

她穿行于几个男人中,曾经悲喜交加……

仿佛前生原罪,今世轮回!

半生女人半生梦……

内容推荐

《宿命》这部小说与目前文学网站和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小说,尤其是新生代作者们的小说截然不同,它没有追随大流,而是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写普通人、述平常事、关注人性。所以,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农村生活背景的年轻人,都能够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起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取材于现实生活,原汁原味,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试读章节

女人叫玉娇,二十五岁,两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经人介绍改嫁给代邵加的父亲代能劳。说是改嫁,其实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就像牛主人将两头正处于发情期的公牛和母牛圈在一起,甚至都不用关上牛圈的门,然后所有的仪式就宣告完毕,既不需要婚姻登记,也不需要大摆酒席,一切却是那样顺理成章。

代邵加年仅五岁,所以凭他的智商尚不能理解什么是男女之事。他常常这样想,父亲的气喘吁吁与玉娇的哼哼唧唧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只知道父亲在犁地之后也是这样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肌肉紧绷,浑身冒汗,然而仅从声音的大小和喘气的节奏来判断,犁耙上的父亲远不及压在玉娇身上的父亲累得厉害。他不明白,分明是父亲压在玉娇的身上,而不是玉娇扑在父亲干瘪的躯壳上,父亲怎么会感到如此疲惫呢?

当然,父亲与玉娇也有变换角色的时候,玉娇骑在仰面躺着的父亲的身上,双手撑在父亲的胸前,伴随着身体微微在颤抖,吟唱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玉娇的姿势代邵加熟悉得很,他放牛的时候就是这样骑在牛背上的,身体前倾,两只手紧紧地按在牛背上,随着牛吃草或走动时候的起伏而颠动。躺在玉娇身体下边的父亲几乎都要窒息。

他想,这个女人怎么会比几麻布袋的稻谷还要沉重呢?前些时家里碾稻谷,父亲被垮塌下来的几麻袋稻谷压在地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也没有这样痛不欲生的呀。每到这个时候,女人的呻吟像泥塘里的布谷鸟在歌唱,刺耳而嘹远。

他记得,自己感冒发烧到卫生所打针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女人也是这么呻吟的。女人的每一次呻吟都会加深他对打针的恐惧。他最害怕打针了,不论是在屁股上打小针还是在胳膊上打吊针,都令他胆战心惊,哭哭啼啼。他其实是个不爱哭的孩子,年龄稍大的孩子打得他疼了他甚至都不哭,唯有在医生的针尖底下他才会哭出来,他担心,万一针扎错了地儿,他也会同这些女人一样躺在病床上呻吟,这是多么恐怖和厌恶的事情呀。

代邵加不明白,既然父亲躺在玉娇身上的时候是那样的身心疲惫,大呼小叫,而玉娇被父亲压在身体下边的时候是那样的痛不欲生,翻来覆去,他们为何对这种压迫与被压迫是如此留恋呢?

代邵加确实不明白,以他所处的身体发育阶段他也不可能弄明白。

今晚,代邵加则更加不明白了,玉娇为什么要撇开父亲,与哑大个单独在草垛里,并且还心甘情愿地接受哑大个的折磨,让哑大个把自己朝死里折腾呢?

他想,难道玉娇嫌父亲对她的压迫还不够,所以另外找来哑大个压迫自己?他又想,遭人压迫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呀,他玩“压摞摞”游戏的时候,被大孩子们欺负的时候,他都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压迫的滋味,那种连呼气都缓不过来的滋味,真叫人痛不欲生。

当然,年仅五岁的邵加不可能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但他的心里其实还是清楚的。父亲很早的时候就告诉过他,他家祖辈们就是扛着三座大山挺过来的,压迫在祖辈们身上的三座大山,曾经让全家人遭受到了理不清、道不明的痛楚。

玉娇是不是病了,就像生病了的人需要打针吃药一样,所以才变成这样子的?每当这个时候,放肆着的玉娇显然已经顾不得从她喉咙管里传出的声响可能越过稻草地传到六里坪,传到代能劳以及乡亲们的耳朵里,而是无所顾忌地忘情呻吟着,呻吟着,呻吟着。哑大个自然没法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随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当然,并不是哑大个没这么想过,而是他压根儿达不到这个智力水平。

P2-3

序言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因此,在这个年代所诞生的许多文学作品也是浮躁的。浮躁是文学的致命伤。而在许多人的观念里,8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就是浮躁的代名词。他们叛逆、喧嚣、不甘寂寞,因此,许多人直言不讳地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当然不同意8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一说法。事实上,没有哪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只不过每一代的生活方式以及追求的目标不同而已。但我所疑虑的是,在娱乐时代降临到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的时候,在魔幻类小说风靡的今天,到底是年轻作者们抛弃了纯文学,还是纯文学抛弃了他们。

正在文坛上围绕80后作家的写作展开讨论并产生激烈争论的时候,我认识了徐光木,他也是一位80后作家,看上去有些腼腆,尽管镜片后的那一双眼睛,显得少年老成,但笑起来仍觉得朴实,甚至有点稚气。他将他最近写的长篇小说《宿命》拿给我看,初看几页,我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要一口气读完它。

《宿命》这部小说与目前文学网站和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小说,尤其是新生代作者们的小说截然不同,它没有追随大流,而是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写普通人、述平常事、关注人性。所以,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农村生活背景的年轻人,都能够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起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取材于现实生活,原汁原味,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

徐光木不追求年轻人偏好的华丽与怪诞的文风,这部作品写得自然朴实,以一种独特的浪漫主义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层次的艺术描述,运用朴素而不干涩的文字来解读人性,凸显了改革开放后乡村生活的风韵和乡土人物特有的神韵。我曾说过,中国长篇小说讲故事的功能在退化,冗长的叙述和枯燥的概念正在阉割小说的鲜活与紧凑。但《宿命》却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引人入胜。

但作品的最为引人之处并不在于情节的精巧布局和语言的生动流畅,而在于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于人生、对于生活的认识态度,它通过深邃的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的阐述,热情地宣扬了生命形式的奇妙,寄寓着“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因而是一部展现人性纷繁复杂的令人回味的作品。

也正是因为以上几种因素的合力,才使得《宿命》成为受百万读者热捧的网络热门小说,我想,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注意到,众多媒体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极大关注,但媒体的报道仅仅局限于“80后关注农村题材”“农村题材为何受网友热捧”等方面。我觉得《宿命》值得关注的不仅仅如此。最为关键的是作者用传统的手法,写出了一部纯文学作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部作品昭示出80后新生代作家文学心态的回归,因而对于传统文学的传承大有裨益。

当然,这部小说与优秀文学作品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立意虽然不错,但在表达方式上仍显得不够成熟、老练。正因为这样,它才展现出年轻作家文学的原生态。从激情写作过渡到心灵写作,这需要经历长久的人生和风霜的洗礼。徐光木这么年轻,显然还不能心清如水,更不能洞若观火。

书评(媒体评论)

在翻阅中国国内文学期刊和畅销小说后,他猛烈抨击“中国当代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文学,有的只是一些快餐文学和文学垃圾”。“我写传统小说的初衰并非只是爱好,而是一个‘80后’对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新闻网

武汉“80后”上班族江北南(笔名),历时三年完成了自己首部传统长篇小说《宿命》。这篇小说去年年底在网络上连载30天并迅速走红,点击率近10亿,不少网络和纸介媒体将其称为中国“80后”传统小说第一人。

——澳门《华侨报》

《宿命》这部小说与目前文学网站和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小说,尤其是新生代作者们的小说截然不同……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么给“80后”作家一些时间,他们同样会拯救中国文学。

——《澳门月刊》

写了一部传统小说《宿命》,在即将出版的当儿却因一篇“‘80后’誓言拯救中国文学”的报道引起了一些争议……

——香港大公网

评论家刘川鄂则分析说,《宿命》受热捧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文学多元化的结果,代表了“80后”作家由享受、狂欢向传统转型的写作趋势。

——《武汉晚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宿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北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9354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