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史学家文库
内容
目录

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的思考/1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2

 二、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6

 三、汲取借鉴外国史学的优秀成果/10

民族精神、先进文化和历史研究/14

 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4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19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先为史/22

救亡图存和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萌生/26

 一、“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新的社会思潮/27

 二、洋务运动和对世界历史的新认识/33

 三、民族危机加剧和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视野/40

弘扬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民族精神/57

 一、中国世界史研究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58

 二、拯救民族危亡和外国亡国史研究/60

 三、为推翻封建统治研究外国革命史/64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的发展——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皇/70

 一、进化史观和20世纪初中国新史学/71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75

 三、新中国成立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77

 四、新时期中国历史科学的繁荣/82

 五、改革开放和外国史学理论研究/90

西方史学的传人和回响/994

 一、西学东渐和“传教士史学”/94

 二、中国早期的世界史教学/98

 三、世界史:从介绍向研究的转化/104

 四、从美国新史学派到法国年鉴学派/108

 五、西方史学传入中国的回响/116

外国史学理论和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建设/118

 一、“必须要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世界”/118

 二、陈翰笙历史研究的时代精神/123

 三、中西史学比较中的社会学视野/127

 四、西方史学史研究中的问题和方法/133

 五、对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的思考/139

变动中的西方史学/143

 一、20世纪西方史学的主要内容/143

 二、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147

 三、问题意识和关注现实/150

 四、“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57

时代史家史著——读《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160

 一、从《剑桥世界近代史》到《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61

 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和当代西方史学主潮/166

 三、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172

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问题/178

 一、历史事件和主观化[Ⅰ]历史事实/178

 二、历史认识和主观化[Ⅱ]历史事实/183

 三、历史事实的“客观性”/190

历史过程的客体和历史认识的客体/201

 一、历史客体的属性/201

 二、历史认识客体的特殊性/209

 三、历史认识的特殊性/215

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221

 一、历史学家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221

 二、历史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辩证的能动的反映/229

 三、历史认识主体的创造性/235

爱德华·卡尔历史认识思想述论/239

 一、历史事实的主观性和客观性/240

 二、个人和社会的关系/244

 三、历史中的因果关系/248

 四、历史学是一门科学/252

 五、历史的进步性问题/256

论历史思维/262

 一、历史思维是时代的历史思维/262

 二、构建历史思维的基本要素/269

 三、当代历史思维的特点/275

史学的科学认识功能和理论思维/283

 一、史学的基本功能是科学认识功能/284

 二、历史研究的过程是科学认识的过程/288

 三、历史思维是积极的理论思维/292

 四、没有理论思维就没有历史学的科学认识/295

科学革命和历史思维/299

 一、科学革命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功能/300

 二、科学革命和历史思维同属一定的历史范畴/304

 三、科学革命影响下的现代历史思维/310

 四、现代历史思维和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316

文化、文化学和文化历史学么/322

 一、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系/323

 二、文化学是关于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科学/330

 三、建立在广义文化概念上的文化历史学/336

反“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

思考/348

 一、“文化全球化”是谎言和陷阱/348

 二、世界历史是多元文化的历史/354

 三、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361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364

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理/368

 一、全球化是时代的产物/368

 二、全球性是当代史学的基本特征/372

 三、全球历史观的“地方化”或“本土化”/379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383

 一、全球史和世界史:历史研究单位的转变/383

 二、全球化、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389

 三、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397

后记/402

编辑推荐

在史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多有喜悦和激情,然而也时有困惑和茫然。这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关于史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发展中国史学“经世”的传统?其二,关于中国史学和外国史学,首先是与西方史学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国史学自立于世界史坛,在中外史学交流中能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困惑与其说来自理论认识上,不如说来自历史研究的实践中。作者想,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都有类似的感觉。

  历史家的工作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提出问题和不断地回答问题。30年来,作者的研究就是围绕着上述两个问题展开的。如果将这些问题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思考,可将其归纳为探究“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联系,正确地认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对史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设专题研究世界史学方面的问题, 包括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的思考 ; 民 族精神、先进文化和历史研究 ; 救亡图存和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萌生 ; 弘扬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民族精神等专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史学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086733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2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091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5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