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妈妈课堂/家长素养工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妈妈,我们需要你智慧的双眸来传递你无限的爱恋。这是孩子们的心声,更是妈妈们的愿望,做一个懂得用智慧来爱孩子,用智慧来感受孩子的妈妈,你准备好了吗?作为母亲的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上述的许多问题和困惑。走进“智慧妈妈课堂”,家庭教育专家陶志琼教授将为您一一解答!相信会使你真正成为一位孩子们喜欢的智慧妈妈,你和孩子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

内容推荐

我的所作所为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吗?

只要教育得法,我的孩子也能变成神童吗?

给孩子请家教有必要吗?

亲爱的宝贝儿,你问我爱你有多深,谁能告诉我,我应爱你有几分?

早恋抑或友谊?我该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伙伴的交往?

为什么说“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呢?

我到底给孩子做了多少坏榜样?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老公和我自己,增加教育孩子的功效呢?

漫漫教子路,我需要修炼哪些亲子教育的基本功呢?

作为母亲的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上述的许多问题和困惑。走进“智慧妈妈课堂”,家庭教育专家陶志琼教授将为您一一解答!

陶教授在《智慧妈妈课堂》一书中以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了妈妈们教育子女需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现实案例的讨论引发读者的思考,并进行了独到的专业点评。书中妙趣横生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文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全书致力于解答常见的家庭教育问题,培养妈妈们的教子智慧。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认为,该书是提高妈妈教育素质的好教材,并郑重向广大的年轻父母推荐!

目录

理论篇 妈妈智慧源泉

第一章 树大自然直吗

第二章 我家有个小神童

第三章 咱也请个家教

第四章 玻璃孩子的明天

第五章 应对“早恋”的智慧

第六章 劳动=脑力+体力

第七章 父母不能做的20个坏榜样

启迪篇 妈妈互助手册

第八章 让老公成为教子的得力帮手——讲给老公听的七个故事

第九章 让孩子成为自我教育能手——讲给孩子听的七个故事

第十章 让自己成为智慧的家教专家——智慧妈妈必读的七则故事

实践篇 智慧妈妈功坊

第十一章 妈妈的功夫诀

第十二章 智慧妈妈成长的八大团体活动

结语 母亲的魅力是孩子的魔力

后记

试读章节

树大自然直吗

作为家长切不可忽视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严以律己,事事细心,处处留心,时时真心,为孩子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凡是自己做不到的,千万别苛刻孩子必须要做到,此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此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现实案例

茅芽是一个四周岁的小女孩,大家都很喜欢她。芽茅不仅长得非常可爱,而且还十分聪明。虽然年纪这么小,可是已经能够有感情地背诵50多首诗词了呢。家里人都管她叫“小才女”。但是,芽芽经常有些“过分”的要求,比如说,妈妈给她买来的新衣服要是她不喜欢,就一定要让妈妈陪着去买自己喜欢的;爸爸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但是芽芽仍然吵着要爸爸陪她出去玩。如果家里的大人不顺她的意,她便会大吵大闹。家里人也都宠着她,顺着她,还理直气壮地表示:“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事啊,长大了就不会这个样子了!不是俗话常说‘树大自然直’吗?”

你家的孩子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呢?如果有,请写下你孩子的情况。

各路观点

王爸爸说:“我小时候也很调皮的,现在不是也很好吗?小孩子嘛,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很正常。”李爷爷和王奶奶认为:“三四岁的孩子懂得个啥!等孩子再大一点懂事的时候,再教育不是更好吗?”也听有些家长说:“我认识的经理、董事长有的就是初中毕业,不照样当经理、董事长当得好好的,所以对小孩子不必要求那么高,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陈妈妈认为,“孩子小,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很有可能养成不好的习惯,到时候要改恐怕就很难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胡妈妈则如此说,“所以一定要从小抓起。”

你认为谁的说法是对的?你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科学理论

孩子3~6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儿童早期”或“幼儿期”,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成人不同,他们会把外界一切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所以有人说幼儿的世界是物活论的世界。幼儿期的孩子对外界的理解比较情绪化,这一阶段,孩子在感情情绪上表现像成人,但在思维上却离成人思维还比较远,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都会明显地表现出一时性、动摇性和缺乏持续性。

但是,在3~6岁这一时期,幼儿大脑重量将发展到成人脑重的90%,这为儿童的认知、情感、品行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质条件,但先天的潜质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取决于后天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和训练到不到位。这一时期的良好训练和正确教育会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岁左右是听觉发育最佳期;2~3岁是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3岁左右还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5岁左右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掌握数概念、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3~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这些方面的潜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开发,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下去,正如德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所说:对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无论怎么出色,也只可能培养出8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再好,也只能培养出具备60度能力的人,教育越晚,儿童能力越小。由此看来,我们非常需要抓住孩子这个最佳发展期,科学发掘孩子各方面的潜力,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在儿童期需要唤醒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便是角色采择能力。所谓角色采择,也被称为观点采择,通俗地说就是面对各种不同观点采取什么态度,以及如何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是指不同的个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感觉到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心理学家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量和检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

“荷妮是一个8岁的女孩,非常喜欢爬树,但是,她的父亲不让她爬树。有一天,肖恩的小猫爬上树后却下不来了,只有荷妮能够爬到树上救小猫,但她这时候想起了她答应过爸爸不再爬树的承诺。”试问:“荷妮知道肖恩对小猫的感情吗?”“荷妮认为父亲发现后会如何对待她?”根据儿童的回答,塞尔曼将角色采择技能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自我中心观点;主观的观点;反省的观点;第三者观点;角色替换观点。P3-6

序言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最近几十年来,单个家庭的孩子数量日趋减少,在城镇和发达地区的许多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家长们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过去孩子多的时候,家庭教育是“粗放型”的;现在孩子少了,家庭教育则变为“集约型”的。家长们要“精雕细刻”,希望把不可多得的孩子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因此,现实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使他们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

要说今天出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图书,数量可真是不少。到书店随便逛一逛,你就会看到,家庭教育指导用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非常遗憾,真正有价值的,却是凤毛麟角。多数是“急就篇”、“拼凑篇”、“绝招篇”或“经验篇”,其中有部分家庭教育指导图书,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实在令人担忧。面对千千万万求知若渴、却又缺乏分辨取舍能力的家长,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家庭教育指导图书,将把我们的家庭教育引向何方?

令人高兴的是,毕竟还有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良心、拥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和实践者,没有辜负社会和千千万万家长的热切期望。他们既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又能坐下身子,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和钻研家庭教育理论问题,刻苦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努力尽自己所能,为发展、繁荣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宁波大学的陶志琼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

陶老师是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和教授。不久前,我应邀到宁波去讲学,有幸结识了她。在交往的过程中,我感觉她是一个很朴实、厚道、务实的人。根据我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我坚定地认为,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她希望我能给她的《智慧妈妈课堂》一书写一个序言。我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理论几十年,虽然成就不大,但做事认真、负责、讲原则。经常有人找我写序言,但并不是谁请我写序言我都写。我认为不值得推荐的家庭教育指导用书,便婉言推辞,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充当“书托”贻害家长。回京以后,我认真地拜读了陶老师的书稿。果不出我所料,她的书的确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用书,我乐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广大的年轻父母。

现在,许多家庭教育指导用书并不是出自教育专家之手。不少书的作者并没有涉及过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更谈不上。他们只是很有商业眼光,发现家庭教育是个遍地黄金的巨大市场,便趋之若鹜。一些人既不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也不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一夜之间便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专门迎合一些家长不大端正的心态,不负责任地推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所谓“绝招”,通过传媒广为传播,把家庭教育引入歧途。

陶志琼老师是一位多年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她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指导家庭教育不能简单化。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切实提高家长作为教育者的素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可能的。这本《智慧妈妈课堂》便是提高妈妈教育素质的好教材。

陶老师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推荐什么教育孩子的“绝招”。因为她很清楚,每个家庭、每个家长、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不可能有适合于所有家庭、家长和孩子的“万应灵药”。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误导家长。要顺利进行家庭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要紧的是引导家长,面对孩子发展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学会用教育的头脑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智慧妈妈课堂》就是教家长掌握教育的思路、学会进行教育思考的教材。

这本《智慧妈妈课堂》,没有装腔作势地对家长进行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因为那会让家长望而生畏;而是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讲故事的形式,用真实的案例说话,引导读者从中“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道理来。该书的写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既列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又引导读者参与到讨论中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获得教益。我深信,家长读了这本书,不仅会获得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也会收获教育孩子的自信心。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2007耳7月2日

后记

我对家庭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始自我的孩子出生那天。现在,我的儿子已经12岁了。但对家庭教育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于我却是最近六年左右的事情。我本身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一直致力于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而且出版了《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和《教师的境界与教育》两本专著,因为我知道师高弟子强和名师出高徒,也知道人生幸事之一就是上学碰到好老师。但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展,我发现,有一类特殊的教师——每个人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更值得研究!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来说,有时比学校老师起的作用更大。就中国的国情来说,父母当中,母亲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父亲要多得多,所以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母亲身上。

去年,也就是2006年,宁波市政府开始提倡并实施母亲素养工程,这对我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一是在实践上,我将有更多的机会给宁波市的广大母亲做如何做“合格”、“聪明”、“智慧”母亲的演讲与讨论。二是在理论上,我将有强烈的动力把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把自己过去六年中做过的上百场家庭教育讲座的内容整理出来,以期望有机会得到宁波市政府的支持出版与母亲素养工程相关的理论著作。

于是,在2007年的春节期间,在这个比平时要长的寒假中,我每天至少写作和整理文稿12小时,连续工作了40天,把我过去几年里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集结成篇、成章、成书了:《智慧妈妈课堂》和《智慧父母成长三步曲》两本书稿的初稿出炉了。

2007年4月8日,我给2006年9月在北师大开教育哲学年会期间有幸见过一面的“万千教育”编辑吴红发了一封邮件,把《智慧妈妈课堂》一书的目录发给他看。吴红编辑很快就给我回信,说他个人对此书非常感兴趣,但能否出版,要看编辑室主任朱玲老师的意见如何才能决定。朱玲老师正是我以前翻译出版的《透视课堂》一书的责任编辑。她看过目录后也对《智慧妈妈课堂》一书颇感兴趣,遂决定合作出版这本书稿。5月中旬,吴红编辑仔细认真地阅读了《智慧妈妈课堂》的全稿,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集中精力对书稿进行了修改。前前后后,我与吴红编辑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交流过好几十次。他对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此书能得以顺利地出版,我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他了。

在5月期间,宁波市妇联、宁波大学女子学院和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合作推出首期母亲素养工程骨干培训班。6月26日,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第一位家庭教育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应邀来到首期母亲素养工程骨干培训班作名师讲座。我为有这个机会认识赵忠心教授感到高兴。在聆听了赵教授一天的精彩讲座后,我向赵教授谈起我的《智慧妈妈课堂》一书的主要内容,同时把打印好的书稿留给了赵教授,壮着胆子提出了请他为此书作序的想法。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原话:“赵教授,晚辈需要长辈的帮助。请您帮我看一看这本书稿,如果您觉得书稿还行,能否帮我写一个序?如果您觉得书稿的质量不好,那就千万别勉强。”没想到赵教授却爽快地答应了,他说:“这几天从我们的谈话和你的发言中,我知道你不是家庭教育研究的外行,我愿意给你的书写序向读者推荐。我希望搞教育研究的科班出身的人能够用心来研究家庭教育问题。”我当时还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希望赵教授能给我手写稿的序言,他老人家也爽快地答应了。但后来赵教授是在电脑上写的,说要抄写一遍,我实在不忍心让他抄近两千字的序言,便打消了要手写稿的念头。

我那天晚上真的非常高兴,而且也很有感慨:要想得到同行长辈的鼓励与支持,自己在学术上、做人上要有充分的准备,否则长辈想帮忙也帮不上!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由于有自己的努力,由于有自己的积累,由于有自己的真诚,所以,在机会到来时自己就抓住了。

在此我要对赵忠心教授表示深深的谢意!  另外,此书的完成,我要谢谢我那可爱的、聪明的、独立性很强的儿子于淼,书中有些故事便是与他有关的。我也要感谢我的丈夫于志远,作为实干派的他一向有些排斥看书学习,居然能去听我做家庭教育讲座,而且一直对我做的事情有些不屑一顾的他,居然发自内心地表扬了我:“你讲得真的很不错!”这让我颇感欣慰!我想这么顽固的人都能转变观念,那我还怕什么呢?

我更要谢谢我曾经的学生、现在的朋友韩玉伟、张东平、虞蓉蓉,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他们工作的执着与热情,他们对我置身于家庭教育研究事业的鼓励与欣赏,是此书完成的最大推动力。

《智慧妈妈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有许多故事。在我看来,人生就是故事人生,故事就是人生的故事。故事是一件越品味其意蕴就越无穷无尽的艺术品,故事有秩序、有规范、有血有肉有骨气、有元素、有主旋律。我们讲故事、听故事、分析故事,首先会想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不可能是用许多形容词堆砌起来的静态人物,而是用表现行为的动词和名词来描绘的动态人物:他努力实现的是什么?他怎样成功的?他怎样失败的?他成功的助力是什么?他失败的阻力是什么?这就要由情节来体现。

故事的情节是将各个原本不相关的趣味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情节可以说是一条路,故事就是一辆车子开的时候我们坐在车子里所看到的一切。路的本身不会有趣,有趣的是沿路的风景和事件,还有车中人的心思。故事中真正的趣味,不会从头至尾一直都有,它往往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段。故事有浅层和深层之分。浅层是站在明处的主人公;深层是隐藏在主人公背后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借着叙述的语调、语气,个人的品味,对人和对世界的看法体现出来。你可以触摸到、感觉到、听到和看到,但你却口欲言又难以言说清楚。这种态度是用心去体会才能看得更为清楚的东西。

故事其实是一种轻松的游戏,人们说出来的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真假并不是故事的关键,关键在于意义和趣味。有意义、有趣味,即使是虚构的谎言故事,也是一种人生艺术;没有意义、没有趣味,即使句句真实,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堆杂乱的堆积物而已。

故事是把短暂的人生感悟定格在永恒的价值天平上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做什么职业的,无论我们做得平淡还是辉煌,无论我们尽力想抓住什么,我们抓得住的只是暂时,抓不住的却是永恒。不要以为你抓住了每一个暂时就等于抓住了永恒,更不要认为你抓不住永恒就放弃去抓,努力去抓就是生活遵循的轨迹。其实这段话本身就是一个智者暂时的生命诉说,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我希望自己和每一位母亲都把养育和教育孩子当成过丰富多彩的故事人生的机会!愿每一位妈妈都是智慧妈妈,在智慧妈妈怀抱里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智慧宝宝!

陶志琼

2D07年7月9日于宁波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妈妈课堂/家长素养工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志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6094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