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
内容
编辑推荐

《会跳舞的小星星》由程玮编著,是“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之一。

小米兰和爱丽丝在《周末和爱丽丝聊天》的第二本书里,就是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家庭的功能和意义作为聊天的话题。这一老一少在对话中把东西方的亲子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诺亚的方舟,讲到中国古人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幸福家庭勾画出的那个美丽的金字塔。

内容推荐

《会跳舞的小星星》由程玮编著,是“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之一。

《会跳舞的小星星》讲述了:

圣诞节就要到来了,米兰的爸爸却因为工作不能回家陪伴米兰和妈妈过节,米兰的心里充满了和节日氛围不相吻合的惆怅。一个偶然的机会,米兰发现妈妈兴高采烈地和蓝眼睛理发师在街上散步……米兰幸福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找到爱丽丝,听爱丽丝从诺亚方舟说起。她紧张关注的家,如同一枚“在平滑桌面上滚来滚去的鸡蛋”。后来,米兰急中生智,让爸爸在圣诞节那天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目录

第一章 圣诞老人的先头部队

第二章 第一个周末——学会爱和表达爱

第三章 冬日的散步

第四章 第二个周末——孩子和父母

第五章 妈妈的秘密

第六章 第三个周末——为什么要有家

第七章 那个滚来滚去的鸡蛋

第八章 第四个周末——什么是幸福的家庭

第九章 不是尾声——有多少星星在闪烁

让我们去攀金字塔(代后记)

试读章节

刚刚进入冬天,太阳就成了一个睡不醒的懒人。它每天早上很晚才露面,下午很早就不见了。有时候整整一天,连脸也不肯露一下。德国的黑夜就这样变得一天比一天漫长起来。

现在,每天早上米兰吃早饭的时候,天色是黑黑的。等米兰下午从学校回来,还没开始吃晚饭,窗子外面又已经是黑黑的一片。米兰觉得自己都快变成一个灰姑娘了。她跟灰姑娘不同的地方是,灰姑娘天不亮就起来给后妈干活;而米兰呢,天不亮就起来去学校上学。而且,灰姑娘有南瓜车来接她去见王子,米兰只能自己走路去上学。

这个早上,米兰明明醒过来了,看着外面黑乎乎的天气不想起床。她赖在床上,被妈妈连推带叫,最后差点要揭被子了,才不情不愿地爬起来。她马马虎虎地刷了牙洗了脸。

吃早饭的时候,她一边喝着牛奶,还一边哈欠连天。

妈妈有点想不通,说:“你怎么那么困呢?其实你并没有少睡觉呀。”

米兰说:“这是冬天嘛,很多动物整个冬天都睡觉,连门都不出呢。”

妈妈笑起来:“那是动物。”

米兰说:“人也是动物。”

妈妈不再说话,忙里偷闲,把桌上的脏杯子、盘子放进洗碗机里。

自从米兰参加了一次电视脱口秀,有条有理地对着镜头讲了一番礼仪礼貌的重要性以后,母女两个斗嘴的时候,乖乖认输的那个总是妈妈。米兰在脱口秀里居然还讲到了《荷马史诗》。妈妈心里佩服得一塌糊涂。这么难懂的书,她连碰也没碰过呢。妈妈私下里觉得不能再小看米兰了。

吃过早饭,米兰背上书包出门。一般来说,米兰总是比妈妈早出门。从米兰家里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十五分钟。平时米兰一个人上学,但碰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妈妈就提前半个小时跟着米兰一起出门,顺便用车把米兰送到学校。

总的说来,米兰不太喜欢让妈妈开车送自己到学校去。就是有点下雨,米兰也愿意自己走路去学校。因为在路上她可以快快地走,也可以慢慢地走。有时候碰到娜塔莉,有时候也碰到别的同学。大家一路走,一路交流自己昨天晚上看的什么电视,听的什么音乐,上学的路途就变得有意思起来。

米兰开门出去,被地下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绊了一下。她这才突然记起来,这是她昨天晚上放在门外的鞋子。一夜之间,鞋子里多了一个小小的礼物。米兰打开来,是一个巧克力做的红袍子白胡子的尼古拉斯老人和一条小丝巾。米兰对着它们偷偷做了个鬼脸。

这是12月6日,是德国的尼古拉斯节。

这个尼古拉斯老人是圣诞老人派过来的先头部队,跟圣诞老人长得像弟兄俩。他在这一天先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提醒孩子们:圣诞节就快到了,赶快把你们的心愿告诉你的父亲母亲吧。于是,压在孩子心底里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愿望全都苏醒过来,你追我赶地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孩子就把它们全部写在纸条上,交给自己的父亲母亲,由父亲母亲负责把它们转交给圣诞老人。

小时候,米兰真的相信过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她认为这个圣诞老人住在很冷的北极,留着白白的大胡子,穿着大红袍子。到了圣诞节,他就乘着雪橇出门了。负责给他拉雪橇的,是两头美丽的小鹿。它们在雪地里跑得又轻又快。不用多长时间,就跑到了米兰家,给米兰送来很多礼物。

让米兰有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这个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老人,居然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地方,而且还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围巾,什么样的手套,什么样的芭比娃娃?总之,米兰的心愿,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这个神奇的圣诞老人全都知道。

而且,这个圣诞老人来得神秘去得也神秘。有的时候,米兰跟着爸爸去到城市森林散一会儿步,回来的时候,包扎得金光闪闪的礼物就已经放在圣诞树下了。也有的时候,妈妈在米兰的房间里给米兰讲一个故事,等米兰再回到客厅,爸爸会很遗憾地告诉她,圣诞老人把礼物送来了,刚刚离开。他请爸爸向米兰转达他的歉意。他其实很愿意跟米兰聊聊天的。可惜他还要赶到别的孩子那里去。圣诞节以前,他的日程安排就像政治家和电影明星一样,是非常非常紧张的。米兰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应该谅解圣诞老人的来去无踪。  米兰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很愿意谅解圣诞老人的。她其实很希望圣诞老人过了圣诞节闲下来以后,哪天能找出时间来跟米兰聊聊天,解答她的问题。不带礼物也没关系。

米兰二年级的那个冬天,在圣诞节的前几天,老师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专门跟大家讨论这个神秘的圣诞老人。

老师首先问大家喜不喜欢圣诞老人?

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这个乐呵呵的圣诞老人。

老师又问大家:有谁亲眼见过圣诞老人走进自己家门吗?

米兰这才知道,不光她没见过,其他人也没有见过。这个圣诞老人真的是神出鬼没,来去匆匆。

老师再问大家,世界上有那么多孩子,圣诞老人怎么会知道你喜欢什么礼物呢?

每个人的头脑都飞快地转动起来。

真是的,好像以前谁都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在圣诞节以前,德国的孩子都把自己希望得到的礼物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交给爸爸妈妈。

那么,爸爸妈妈是怎么把它转到圣诞老人手里的呢?

当然,可以通过邮局寄,可以发传真,还可以发邮件。现在是一个通讯发达的世界。如果圣诞老人有手机的话,还可以给他发短信。可是,圣诞老人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呢?

有的同学猜想,这个圣诞老人也许就像美国总统一样,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办公室。

又有同学提出了疑问,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个办公室里一共有多少工作人员为他工作呢?这些工作人员精通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吗?想一想吧,世界上有成千上万成千上万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心愿都不一样,住的地方也不一样。可这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居然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他从来没有让一个孩子两手空空地度过圣诞节,更没有把一个孩子的礼物错送到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里。

再说,这个圣诞老人到了夏天干什么呢?去度假吗,还是去做别的工作?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大家才慢慢弄明白,原来这个神秘的、可爱的、大方的、无所不知的圣诞老人就是他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啊。

所有的孩子都被这个发现大大惊吓了一下,一时说不出话来。大家合唱一样地说:“噢,啊!”

老师说:“很遗憾我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想,你们已经到了和事实面对面的年龄。”

就在那一堂课上,米兰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

这一声“噢”和“啊”,好像把大家的童年打上了一个句号。

米兰给自己的童年画了个句号,可妈妈却没有。

昨天晚上米兰上床的时候,妈妈提醒好几次,说明天就是尼古拉斯节了,让米兰别忘了把鞋子放在门外。米兰真不明白妈妈这样做有什么意思。她已经不再是一年级的小豆豆,难道还真的相信有个尼古拉斯老人要来拜访自己?

但米兰还是把她的鞋子放到了门口。她暗暗对自己说,就算是陪妈妈做游戏吧。妈妈小时候没有圣诞老人,一定惦记着要补课呢。

米兰蹲下身,把礼物放进书包里。她相信妈妈这时候一定正激动万分地躲在窗帘后面偷看,她就转身对着窗口招了招手。既然妈妈喜欢这样的游戏,米兰就配合她一下吧。其实这个巧克力人和这条小小的丝巾,对米兰已经一点点吸引力也没有了。她已经不再是孩子了。

米兰走在街上。

天空慢慢地明亮起来。冬天的天空有点发青,淡淡的青色的天空里聚集着很多云彩。这些云彩开始微微发红,好像在预告着太阳的升起。

迎面刮过来的风很冷,米兰赶紧用围巾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围起来。看到街边一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树,米兰突然记起了爱丽丝。爱丽丝出远门已经很久了。她说圣诞节以前一定回来。那么,现在是时候了。‘米兰想,这个周末应该去爱丽丝家看一看。很久没见爱丽丝了,还真有点惦记她。

快到校门口的时候,米兰碰上了娜塔莉。娜塔莉穿了一件白色的羽绒服,一双红色的皮靴,棕栗色的头发披散在肩上,看上去就像是直接从时尚杂志的封面上走下来似的。

P3-16

后记

我的儿子果同学6岁的时候第一次在德国经历圣诞节。12月6号那天早晨,他出门去上学,看到门口他的鞋子里放了一大块巧克力和一个小Leg0的玩具。这天是尼古拉斯节,如果孩子在隔夜睡觉以前把鞋子放在门口,长得像圣诞老人一样的尼古拉斯就会往他的鞋子里放一个小礼物。有点像圣诞大礼以前的预热。

果同学问我是谁送的。做妈妈的装模作样地想了想,说是尼古拉斯送的吧?果同学眼明心亮地说,我跟尼古拉斯不认识,他怎么会知道我住在这里?当妈的没辙了,就反问,那你说是谁送的呢?这个在国内上了3年幼儿园的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是国家送的。这句话成了果同学的经典语录。像他这个年纪的德国孩子会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一个猜过去,但决不会有一个孩子猜想是国家送的。尽管每个生活在德国的孩子每个月都能得到一笔联邦政府发的儿童费。但在他们的概念里,国家就像空气一样,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德国的学校从来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进行爱家、爱父母的教育。

小米兰和爱丽丝在《周末和爱丽丝聊天》的第二本书里,就是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家庭的功能和意义作为聊天的话题。这一老一少在对话中把东西方的亲子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诺亚的方舟,讲到中国古人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幸福家庭勾画出的那个美丽的金字塔。

我们不妨对自己作一个测验。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选择自己的父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呢?你也许会说,我还是选择我现在的父母。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说了一个和你一样善良可爱的谎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我们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可是,假设我们真的获得了这样的权利,那我们会作什么样的选择呢?

我这样猜测。

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父亲,他气度潇洒,他善良富有,他坚强又充满爱心。任何在我们看来天大地大的困难,他轻松化解,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母亲,她应该是世界上最优雅美丽的女人,同时还能做出天下最可口的饭菜。在我们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笑眯眯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满足我们心里一切大大小小的愿望。

有这样的父母伴随,我们成长的路上将是阳光灿烂,和风细雨,一往无前。

为了公平,我们也应该给我们的父母一个选择孩子的机会。或许,我们的父母会这样对我们说,亲爱的,你就是我恒久等待、我梦中想念的那个孩子。我们应该相信,这确实是他们的心里话。

可是,在他们心底的深处,是不是还有话没有完全说出来呢?

果同学在德国长大。从小学到中学,直到世界名牌的大学,不管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他总是那个会被校长和老师们记住名字的学生。而且,他总是那一届学生中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当果同学第一次用蜡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圈的时候。我这个做妈妈的心里赞叹,这个圆画得多么果断、多么流畅,毕加索在这个年龄,也不一定能画出这么完美的圆圈。这样的天分是不能忽视的。所以,我开始打听哪里有天才儿童绘画班。

当果同学在小提琴上拉出第一个音符的时候,我的眼前已经出现一个庄严沉静的音乐大厅,黑色的舞台背景上有一束灯光,这束灯光照在果同学的身上。他从容地抬起琴弓,如泣如诉的旋律飞扬而出。

其实,果同学既没有特别的绘画天赋,也没有与众不同的音乐细胞。但是,做妈妈的就是不愿意轻易放弃这样的梦想。而且直到今天,做妈妈的还是梦想不断。只是,面对已经成人的孩子,做妈妈的已经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把对他的种种希望和梦想默默地埋在自己的心里。

每个中国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到自己孩子的身上。中国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希望他们为父母、为家庭带来荣耀。为了这个梦想,中国父母可以放弃自己的幸福,甚至也放弃孩子的幸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已经有很多。

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不缺少爱,不缺少牺牲精神,缺少的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与中国家长相比,或许德国的父母是天下最自私的父母了。因为德国的父母很少为自己孩子的一生勾画一幅灿烂的远景。他们对自己平凡的生活很满足,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过得平平安安、实实在在。所以,他们不会逼着孩子悬梁刺股地去念书,也不会砸锅卖铁,牺牲自己的一切供养孩子上大学。他们大都是实实在在,因人而宜,量力而行。果同学有个儿时玩伴。这孩子是独生子,还是老来得子。所以在他到了念大学的年纪,他的父母已经退休。父母的退休金并不是不可以供养他上大学。但他的父母对自己人生的黄昏早有打算。他们想趁着身体健康去周游世界。所以,独生子想上大学,只能自己去申请教育贷款,然后等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逐年还清。这个家庭,儿子贷款上学,打工挣钱;父母实现着周游世界的计划。当父母把节省下的一部分钱补贴儿子的时候,儿子喜出望外,对父母感激不尽。

我们的父母其实都是些普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梦想希望。他们选择了家庭和孩子,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就彻底失去了自己,也并不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对自己孩子一生一世的幸福负责。即使当了父母亲,他们也还应该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而我们的孩子也并不属于我们,他们只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道路。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更是独立的人。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用自己的奋斗去实现父母亲的理想。

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有宽容,还应该有平等。

马斯洛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由很多个层次堆积起来的,物质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实现了这样的需求,才能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为人类设计了一座很高很美的金字塔,需要我们共同去攀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会跳舞的小星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56026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