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涤非,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以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本书为纪念他而作,精选了他的几部作品,分上下两卷,内容涉及古代乐府文学和杜甫的研究。
图书 | 萧涤非文选/望岳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萧涤非,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以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本书为纪念他而作,精选了他的几部作品,分上下两卷,内容涉及古代乐府文学和杜甫的研究。 目录 我是怎样研究起杜甫的 ——代前言 上卷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引言 论五言出于西汉民间乐府不始班固 乐府填词之初祖韦昭 论南朝新声乐府发达之原因 论《木兰诗》 关于“乐府” 《东门行》并不存在“校勘”问题 ——答王季思先生 孤儿遇生,命独当苦 ——说汉乐府《孤儿行》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疑难问题的管见 从杜甫、自居易、元稹诗看《木兰诗》的时代 乐府的诙谐性 向唐代作家学习什么? 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 ——校点《皮子文薮》说明之三 读《唐诗选》注释随笔 介绍两首唐人的佚诗 论词之起源 谈李后主的《破阵子》 一个老问题 ——为“诗史”进一解 推翻历史三千载 自铸雄奇瑰丽词 ——谈《贺新郎·读史(一九六四年春)》 下卷 《杜诗体别》引言 关于《杜甫研究》的说明 《杜甫研究》再版前言 时代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的生活 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 杜诗的声调之美 论杜甫不饫死于耒阳 论《风疾舟中》一诗确为杜甫绝笔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1961年手稿) 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 ——在北师院的演讲· 谈杜甫的《又呈吴郎》 谈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 人民诗人杜甫 《杜甫诗选注》后记 关于《杜甫全集校注》编写工作的笔记(1979年) 《杜甫全集校注》审稿枝言 《杜甫全集校注》例言(征求意见稿) 重寻子美行程旧 ——注杜寻踪西行日记 关于《李白与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谈杜甫的《望岳》 不要强杜以从我 ——三谈“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耒阳溪夜行》的作者是张九龄 ——它不可能是杜甫死于耒阳的“铁证”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序 附录 读诗三札记 《有是斋诗草》论诗 为平民而学术 ——《萧涤非文选》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萧涤非文选/望岳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萧涤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327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7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1 |
宽 | 14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