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心有宁静看透万事乾坤,方乃是:一花看尽世界,一叶知尽菩提。品味人生,悟得人生滋味。

翻开本书,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境也。

“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牛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著和最终的顿悟。修心亦如是!

目录

第一讲 品《周易》,洗尽铅华,凡心简单快乐

第二讲 儒者千秋一寸心

第三讲 和老庄去寻找“初心”

第四讲 和佛陀一起修行去

第五讲 典籍:字里行间,游走一颗脱世之心

第六讲 国粹:岁月悠悠,任美丽沉淀

第七讲 国医绝学:修得一方清洌心空

第八讲 文字:字随心生,汩汩流淌生命真味

第九讲 书法:行走的不是笔,是一颗灵动的心

第十讲 诗词:只言片语,言说寸心意

第十一讲 茶:一杯香茗,满世清香

第十二讲 国画:浓笔淡墨,深蕴生命奥妙

第十三讲 传统民间文化:俗词俚语也养心

第十四讲 仰悟名家风范,涵养一己之心

试读章节

《周易》的“乾”卦中讲了一条神龙的故事。一位哲人站在深渊旁,看着深渊里潜藏的神龙。神龙问哲人:“啊!尊敬的老先生,我有呼风唤雨的神通,通天彻地的变化,却不得不深藏在深渊之中。请问我何时才能昂首挺胸,飞腾在蓝天之上呢?”哲人回答:“现在冰天雪地,阴气正盛,你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会招来灾祸。”过了几天,春雷滚动了,哲人呼唤道:“神龙啊,快快腾飞吧!现在正是你一展身手的时候!”于是,波翻浪涌,神龙跃出深渊,盘旋了一圈,驾着白云向青天飞去。在空中,它播云降雨,地上的人们纷纷仰望。神龙得意了,向更高的天空上升,哲人赶紧呼喊道:“神龙啊,停下来吧!上到极点,你还要去哪里呢?”可是神龙不听,继续升高,地上的人们看不到它了,云气也托不住它了,它的身子迅速坠落下来,这时它很后悔,可是已经晚了。

神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总会变化的,潜藏在深渊的时候,不要焦急丧气,要心怀乐观;飞翔九天的时候,不要骄傲自满,心中长存忧患意识,要警惕下坠的危险。

确实,每个人都有“潜龙在渊”的阶段,此时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当然,一味的乐观就有了盲目之嫌,人还要学会在乐观的同时未雨绸缪,心中长存忧患意识,否则换来的将是“亢龙有悔”,盛极而衰的结局。

唐代的孔颖达是为《周易》作详细注解的大学者。这天,他注释到“丰”卦(火下雷上)的时候,不知该如何下笔,伏在桌子上睡着了。梦中,他遇到了先哲孔子,孔颖达赶紧问道:“伟大的圣人啊,请告诉我什么是‘丰’吧。一

孔子反问道:“那你说什么是‘丰’呢?”

孔颖达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按照学生的看法,‘丰’就是丰富、顺利、兴旺的意思。”

孔子捋着白胡子笑了,说:“是这样的,可是你只说对了一半。你看,太阳在天空中运行,正当顶的时候,骄阳万里,可是大家都知道,过了这个顶峰,它就向西方倾斜了。月亮到了每月十五,圆圆的像一面明镜,可是从第二天开始,它就开始亏缺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一片叶子悄悄落下,昭示着秋天即将来临。正午的太阳不‘丰’吗?十五的月亮不‘丰’吗?万物生长的夏季不‘丰’吗?可是,它们都面临着下降、亏缺和衰败的危险啊。”

孔颖达恍然大悟,醒来后,在“丰”卦下写道:“日月盈亏,寒暑往来,山陵升降,都是一个道理啊。增长的时候随着时间一同增长,衰减的时候也随着时间一同衰减,天地日月这样的宏伟之物还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一定要在盛的时候想到衰,在存的时候想到亡,警惕吧。”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时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急流险滩,有时也会搭上顺风船,一路风平浪静。《周易》的宝贵之处,就是它把万事万物都看成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好的可以变坏,弱的可以变强,冬去春来,斗转星移。所以,我们要举起双手划桨,左手上写着“乐观”,右手上写着“忧患”,两只手同时用力,就不会让心灵偏离正确的航向。

P2-4

序言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著和最终的顿悟。

佛家也认为,快乐的人生要经历三种境界,佛家将其诠释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异曲同工。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心里开始存有疑虑、警惕之心,这个时候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人们又悟透了人生快乐的奥秘,心灵重返清明空灵的境界,这个时候人们的眼中便又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在这之后,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便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明心见性,方能悟透世间玄机。通过止观双修,明心见性,棒喝机锋,达到心灵激荡,直指人心,参悟世态,实现激发内在潜能,释放压力,唤醒智慧,重建健康、快乐、智慧的人生的目标,真正达到返璞归真、回归本心的境界。这就是佛家的明心之境。

和佛家倡导的“明心见性”同理,道家提倡静心,顺应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领悟流传千年的《道德经》之思想真谛,体会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至高人生境界,教会你怡然自得的思维方式,逍遥自在的人生智慧,虚静睿智的纵横策略,自然生存的处世哲学。

儒家认为一个人如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必须先“修身”,修养自己的心性,由“仁”而正心,由“义”而正心,由“诚”而正心,对中庸之道心领神会,在万事万物之间寻求平衡之道,方能“治国平天下”。

易学的洗心和儒释道的修心之说亦有着相通的玄妙。易学是中华文化精神主干,统领儒、道、禅。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易学文化中寻找《周易》的基本原理、“易学”的哲学智慧,发挥“易文化”弥伦天人、贯通时空的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悠悠千载,中国文化莫不徜徉在易儒释道的玄妙境界里,诉说着千载岁月中的至情至景至人,追寻着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胜境。戏曲以或婉转流利或雄浑厚重的唱腔,配以美轮美奂的服饰举止,将人生浓缩为一个小舞台,诉说世间百态;神农尝百草,方知世间药和食,中华医学自此流传,拯救的不只是病体,更是红尘俗人那颗污秽的苦痛之心。一步一步,一点一滴,人类造就了文字,也展开了辉煌的历史画卷。眼观世间万物,心中胸臆万千,挥笔而就,或方正刚强,或纵情豪放,笔墨舞动之间,书法灵动,只为人生一畅。只言片语,诗词文赋,多少文人志士吟咏人生韵律。一杯香茗,浮香冉冉,品味人生清苦。浓情淡墨,尽情挥洒,画中蕴尽生命姿态。俗词俚语,下里巴人也知玩味人生。步圣人后程,仰悟名家风范,涵养一己之心,方品心灵至境。

心有宁静看透万事乾坤,方乃是:一花看尽世界,一叶知尽菩提。品味人生,悟得人生滋味。翻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于海英、张保文、齐艳杰、张艳芬、赵广娜、王艳明、梁素娟、曹博、王杰、王鹏、何瑞欣、周珊、慈艳丽、李文静、刘健、程仕才、李彦岐、李静、宋洁心、黄亚男、李猛、黄克琼、魏清素、李良婷、武敬敏、黄梦溪、张晓静、李娜、李佳、李倩、杨英、徐娜、赵一、王艳、聂小晴、蔡亚兰、淡佳庆、黄薇、黄晓林、李伟军、齐红霞、李惠、欧俊、姜波、史慧莉、闰晗、焦亮、秦凤超、常娟、闫瑞娟、曹徐学、廖春红、杨云鹏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海英//廖春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7451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