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内容
编辑推荐

小学5—6年级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妈妈的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由云晓主编的这本《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将解析5—6年级孩子成长的秘密,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打好孩子人生的“地基”!

内容推荐

5—6年级,面临升学,孩子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5—6年级,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解析了5—6年级孩子成长的秘密,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打好孩子人生的“地基”!

《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由云晓主编。

目录

第一章 好妈妈早知道——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篇

 1 保持自信心的关键期——让孩子坚信“自己可以成为大人物”/003

◎方法一:优点大轰炸_让孩子爱上自己

◎方法二:给予孩子更多成功的机会

 2 不可忽视的心理压力——和孩子一起畅想未来/008

◎方法一:利用梦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方法二:给孩子讲讲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3 小学冲刺阶段——让孩子越学越有劲/013

◎方法一: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方法二:用尊重和理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4 成长关键期——引导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019

◎方法一:和孩子沟通,从认同他的情绪开始

◎方法二:教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方法三:为亲子相处制定规则

 5 一脚迈进青春期——关注孩子青春期的变化/026

◎方法一:赋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方法二:占据主动权,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方法三: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世界

 6 越来越有“主意”的阶段——左手引导,右手尊重/033

◎方法一: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听孩子的

◎方法二:反话也一定要先正着说

◎方法三:表面平静,暗地引导

 7 帮孩子把好第一道关口——正确对待小升初问题/039

◎方法一:适合孩子的,才是真正的名校

◎方法二:做孩子的主心骨

◎方法三: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帮他减减压

第二章 好妈妈要明确——家长的责任篇

 1 表面支持,暗地引导——孩子的交友问题是大事/051

◎方法一: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友类型

◎方法二:告诉孩子如何辨别好坏朋友

 2 培养孩子的一两个兴趣——兴趣决定未来/058

◎方法一:广泛涉及,重点培养

◎方法二:尊重孩子,发现孩子“坏兴趣”中的闪光点

◎方法三:和孩子一起学,一起乐

 3 大胆鼓励创新——让你的孩子与众不同/068

◎方法一: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方法二:有意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方法三:鼓励孩子的探索性行为

 4 培养一个自立的孩子/076

◎方法一:要求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思考

◎方法二:让孩子帮忙分担家务

◎方法三:多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技巧

 5 学会给孩子“降温祛火”——帮助孩子消除急躁情绪/083

◎方法一:父母先做到不急不躁

◎方法二:把唠叨变成沉默的鼓励

 6 增强孩子的韧性,磨砺孩子的意志/088

◎方法一:帮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

◎方法二: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

◎方法三:找孩子的“偶像”来帮忙

第二章 好妈妈要做到——孩子问题篇

 1 让你的孩子妙笔生花——好作文是这样练成的/097

◎方法一:文之初,在模仿

◎方法二: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2 在比较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102

◎方法一:竞争应重在质的提高

◎方法二:引导孩子跟自己竞争

◎方法三:谨防“偷着学习”带来的心理问题

 3 两只船桨齐用力——协调好课内学习和课外兴趣的关系/109

◎方法一: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方法二:课内学习重基础

◎方法三:课外学习重能力

 4 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引导孩子爱上阅读/116

◎方法一: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其阅读

◎方法二:让孩子带着目的去读书

◎方法三:读书和练笔相结合

 5 当孩子考试失利时,一忌严厉批评,二忌不闻不问/121

◎方法一:对症下药是关键

◎方法二:对孩子趁机进行挫折教育

◎方法三:家长的鼓励很重要

 6 当孩子是中等生时——一手抓提高,一手抓鼓励/129

◎方法一:夯实基础,完善中等生的知识结构

◎方法二:利用优势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方法三:对症下药,弥补中等生的“薄弱小细节”

 7 当孩子厌学时——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136

◎方法一:让孩子把学习当做一项愉悦的体验

◎方法二:帮助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

第四章 好妈妈早准备——升入初中篇

 1 不进名校同样可以成才/145

◎方法一:最好的学校,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方法二:不要让孩子做名校中的隐形人

 2 在学业和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150

◎方法一:利用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二:尊重孩子的爱好,抓好孩子的学习

 3 送孩子出国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55

◎方法一:不要让出国留学成为孩子偷懒的借口

◎方法二:让孩子决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出国

◎方法三:为孩子的出国留学做好准备工作

 4 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161

◎方法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理想

◎方法二:帮孩子明确理想

◎方法三:未雨绸缪,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走

 5 一心想进重点高中,从初一学习才不算晚/167

◎方法一:初一,先让孩子明白自己初中生的身份

◎方法二:初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五章 好妈妈勤沟通,会沟通——心灵沟通篇

 1 指出孩子的缺点,妈妈应该这样说/175

◎方法一:巧用“三明治式批评法”

◎方法二:故意表扬孩子的缺点

◎方法三:教育孩子先从自我批评开始

 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做朋友/182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隐私

◎方法二:多给孩子“自作主张”的机会

◎方法三:努力成为孩子的好玩伴

 3 妈妈应该这样表扬孩子,才最有效果/189

◎方法一:对孩子的表扬要真诚,而且要有事实依据

◎方法二:多采用非言语表扬的形式

◎方法三:不要在孩子朋友面前过分表扬孩子的优点

 4 巧妙化解亲子矛盾/196

◎方法一: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感受

◎方法二:耐心商量,实现双赢

◎方法三:做好“战争”后的总结

 5 掌握惩罚这门艺术/202

◎方法一:惩罚原则要固定

◎方法二:与孩子提前约定惩罚标准

◎方法三:惩罚措施要切中要害

第六章 好妈妈早预防——青春期问题篇

 1 孩子是不是染上了网瘾/211

◎方法一:尊重和理解孩子,防止虚拟代偿

◎方法二: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方法三:化弊为利,引导孩子用电脑学习

 2 不要让孩子“宅”在青春期/217

◎方法一:和孩子一起拒绝宅在家里

◎方法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方法三:让孩子把朋友请到家里

 3 和长大的孩子谈谈人生,聊聊困惑/223

◎方法一:从沟通开始,和孩子分享生活的意义

◎方法二:帮孩子解决问题,才能解除他的困扰

◎方法三:给孩子灌输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 不要让压力压垮孩子/228

◎方法一:和孩子一起淡看成绩,提升自信

◎方法二:帮助孩子分解压力,把大压力化为小压力

◎方法三:教给孩子一项减压的好方法

 5 和孩子一起直面青春期的“性”问题/233

◎方法一:把第二性征的出现作为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方法二:完备的性教育,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6 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237

◎方法一:培养理财观念,先教会孩子看淡金钱

◎方法二:管理好零花钱,也是一种理财手段

◎方法三:教孩子一些花钱的艺术

第七章 好妈妈要细心——生活细节篇

 1 女孩太爱美——教会女孩爱美,但不臭美/245

 2 男孩太爱钱——教会男孩摆脱对金钱的依赖与迷信/247

 3 孩子不懂礼貌——让他明白礼貌问题无小事/249

 4 孩子爱玩手机——务必给他制定手机使用规则/251

 5 小学生的爱情——家长要学会“冷眼旁观”/253

试读章节

在5—6年级里,我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这样消极地评价自己:

“我根本不是学习的料,永远也不会考第一名。”

“我没有其他同学聪明,永远也追不上他们。”

“反正我考不上重点中学,就这样得过且过算了。”

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评价自己,是因为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加重,再加上小升初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这样不自信的孩子怎么会取得好成绩呢?所以一旦孩子进入5—6年级,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紧抓孩子的学习问题,更主要的是帮助孩子重塑自信。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在教学中我发现,自卑情绪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自信的孩子喜欢团体活动,喜欢接受挑战,时刻保持着自信和乐观。而自卑的孩子则害怕承担责任,不肯表现自己,在团体中往往成为隐形人。时间长了,自卑的孩子还会陷入自怨自艾、悲伤苦恼的情绪中,从而完全丧失斗志和进取心。

由此可见,自卑是毁掉孩子一生的隐形杀手。尤其是5—6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自卑情绪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给他们的一生带来无法抹去的阴影。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我在教学中就经常提醒家长们,一旦孩子进入5—6年级,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绝不能让自卑情绪在孩子们心中滋生蔓延。自卑情绪就像是阴暗角落里的苔藓,如果我们总能把阳光投入孩子心中。那么苔藓就没有生长的空间。孩子们的心中也会是一片光明和晴朗。

所以,负责任的妈妈一定要懂得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过她教育孩子的经历:

儿子上了小学五年级之后,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成绩大幅度退步,老师也经常反映他有些自卑。知道这些情况后,我才意识到孩子已经萌生了自卑心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他的学习和成长不管不顾了。所以,从那天开始,我结合儿子的学习习惯和他的性格特征,给他制定了学习“四步曲”,帮助他重新找回了学习自信心。

这“四步曲”分别是:

(1)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即,把一周内非做不可的事情填在表上,如吃饭、睡觉、上课、娱乐等。安排完这些时间后,选定合适、固定、足够的时间学习。这张作息表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却能帮孩子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

(2)学习新课前先预习。先快速浏览要学习的内容,以便及时理解、消化这些知识,记下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听课的重点,这样听起课来不但有效率,而且会更轻松。

(3)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并做好笔记。尤其要独立思考,跟上老师思维,若还有疑难问题,课后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在抓紧学习的同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之所以要求孩子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儿子的体育一向很好,我希望把运动发展成儿子的一项特长,这样就可以帮助他利用特长来提升自信心。

有了这四步曲,儿子不仅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运动更是成为他最骄傲的地方,两者结合,儿子比以前自信多了。

一个自卑的孩子是很难看到光明的未来的,但一个自信的孩子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永远能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当孩子进入5—6年级,作为妈妈,我们要时刻向孩子灌输这样一种信念——坚信自己能够成为大人物。只有抱有这样一种信念,孩子才能摆脱自卑的阴影,向更优秀的自己迈进。

◎方法一:优点大轰炸——让孩子爱上自己

一个孩子有怎样的表现才算自卑呢?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没有勇气尝试,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崇拜别人……但在我看来,自卑最大的症结就是不爱自己了,也就是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

在多年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卑的孩子都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他们崇拜班上表现优秀的同学,甚至甘心成为他们的小跟班;另一方面,他们在与这些优秀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喜欢拿他们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比较,结果越是比较越是自卑,从而深陷在自卑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那么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找回自信呢?

多年和孩子相处的经验告诉我,要想让一个孩子变得自信,首先要让他爱上自己。

有一次我在班里举行了一个班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优点大轰炸”。我让每个孩子轮流站在教室中间,其他同学围绕着他坐成一个圆形,然后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这个同学的一个优点。

当这个环节结束后,我发现很多孩子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神色,他们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这么多优点。活动结束之后,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了。

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启示,要让孩子变得自信,一定要让他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只有这样。这个孩子才会爱上自己。相信自己。

作为一位深爱孩子的妈妈,我是这样引导我的儿子的:

每个星期我都会给儿子写一封信,在这封信里,我从来不提成绩,只提他这一星期好的表现——哪些让我们感到骄傲,哪些让我们充满感动。

比如有一次,我和先生不在家,儿子一人做了一桌子饭菜等我们。

后来我就在信中提到了这件事,告诉儿子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小男子汉,一个离开父母没有慌神的男子汉……

儿子虽然没有对我们的举动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得出来,他很珍惜我们之间这样的交流方式,也因为父母的欣赏和肯定,变得更加自信。

要让孩子保持自信,就要向他灌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让他坚信,不管现在的他处于怎样的阶段,将来的他一定能够成为大人物。

当然,要想让这种思想在孩子的头脑中深深地扎根,在现阶段,我们就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他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P3-6

序言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常有家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来说,哪个阶段最重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常会先给家长讲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胖子去餐馆吃面,吃了一碗,没饱;又要了一碗,吃完还是没饱;于是又要了第三碗、第四碗……直到吃完第九碗,他才摸着滚圆的肚子、打着饱嗝说:“终于吃饱了!”然而到了付钱时,看着桌上9个空空如也的大碗,他才无限沮丧地说:“早知道吃完第九碗会饱,我就不要前面几碗了!”

听完这个笑话之后我们免不了要嘲笑那个胖子:“没有前面的8碗打基础,你只吃第九碗怎么会饱呢?”

其实孩子的人生也可以套用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对于开头的那个问题,有人说初中阶段重要,初中阶段是促使孩子走向成熟的最重要阶段;有人说高中阶段重要,高考成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但我想请家长朋友思考的是: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他又如何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呢?

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做一幢高楼大厦,那小学阶段便是它的地基,地基出了问题,这幢大厦只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工程。

当老师几十年,教过多少学生、接触过多少家长,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对母子在我脑海中的记忆却久久挥之不去。我之所以对他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那个孩子曾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他叫乐乐,虽然有些小内向,但头脑却聪明得很。他成绩非常好,奥数也学得非常棒,大大小小的奖拿过很多次,当时学校里的老师都断言:这个孩子长大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乐乐在性格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不敢争第一。即使已经知道了答案,他也不敢大声喊出来,而是等别人喊出之后,他才会跟着继续喊;排队时,即使是第一个到场,他也不做排头,而是心甘情愿地“缩”到中间去;哪怕在玩游戏时,他也不敢第一个尝试,而是等前面有了“出头乌”,他才敢去玩……

于是我劝说乐乐的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敢于争第一的精神,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不思进取。

但乐乐的父母却这样对我说:“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再说了,孩子年龄还小,等他长大后自然就会积极进取了!”

就这样,小学毕业后,乐乐去了别的学校。一晃将近20年过去了,偶然一次,当我再打听起这个孩子的现状时,他的同学无比惋惜地告诉我:“由于工作不好找,乐乐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家里‘啃老’,这种现状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为什么曾经那么优秀的孩子却沦为“啃老族”了呢?

根本问题就出在“地基”上!小学阶段不仅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地基”,更是性格养成的“地基”。这时的孩子就像在刚刚学习走路,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对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不管将来走多远,他们会一直延续现在走路的姿势、走路的方式。

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不敢争第一,凡事不想出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会慢慢习惯退缩,进而形成不思进取的性格。当一个孩子习惯了不思进取,他便会惧怕一切——即使困难很小,所以曾经成绩很棒的小学生乐乐,长大后沦为“啃老族”也在常理之中了。  正因如此,如果非要给孩子的人生选个最重要的阶段。我就选孩子人生中的“地基阶段”——小学阶段!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人生的地基打得坚如磐石,但在小学这个最重要的“地基阶段”,谁能决定孩子的“地基”打得是牢固还是松跨呢?

是妈妈!

关于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前人们如是说:

美国总统林肯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妈妈既是好老师,又是好榜样!

在许多名人访谈类节目或成功人士的回忆录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类似的话语:“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做个诚实的人……”“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常常鼓励我去勇敢拼搏……”“当我第一次对自己失望时,是妈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思想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小学阶段,妈妈的教育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我是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孩子打好人生基础呢?在工作中,我是一名老师,经常有家长向我询问类似的问题,于是,我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用文字去帮家长们解决困惑。

而在我周围,恰恰又有一群不谋而合的同事,经过多次的交流,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有着相同的目的:想帮我的、我们的以及天下所有家庭的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于是便有了本套书的创作——《1—2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3—4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而这也形成了本套书最闪耀的特色——我们的创作团队,既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经验丰富的妈妈。

在我们之中,有的人教出过无数名优秀的孩子;有的人的孩子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些孩子的成绩、能力、性格及品德都得到了周围人的一致认同!

我们为这些优秀的孩子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自己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感到骄傲!

除此之外,在本套书中,我们一直站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角度,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向家长们呈现本套书的三大特色:

◎特色一:I以老师的身份跟你说说心里活

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之外,妈妈们需要关注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如何与老师沟通、要不要给老师送礼、如果引导孩子与同学处好关系……

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老师的角度帮妈妈们分析老师的心理,为妈妈们提供最直接也最实用的建议。例如:用正确的方式与老师沟通,老师才会对您提的问题更加重视……

在小学阶段,妈妈能否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涯是否顺利、是否快乐。

◎特色二:以家长的身份向您诉说孩子的学习和人格培养要兼顾

通过分析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孩子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智力上的差异并非是决定因素,孩子是否拥有好个性、好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养成积极进取、勤奋好学、认真仔细等好习惯,往往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但在学校,老师们关注最多的是孩子们的成绩,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每个孩子的性格。正因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一定要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个性。

在本书中,我们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介绍一些良好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方法。毕竟,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成功的未来,而不单纯是次次满分的优异成绩。

◎特色三:按不同年级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

小学6年,孩子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1—2年级,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的内心有担忧,有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新环境和新知识的好奇和渴望;3—4年级,孩子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已经轻车熟路了:但此时他们身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会主动学习,马虎、拖拉等坏习惯一大堆;5—6年级,面临升学,孩子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所以,在不同阶段,妈妈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1—2年级,妈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爱上老师、爱上学校;

3—4年级,妈妈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会孩子主动学习;

5—6年级,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套书中,我们不但为妈妈们指出了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而且详细地列举出了应对方法,以帮助妈妈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此就不多作介绍了。希望您能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特别提示一

由于参与撰写此书的教师妈妈较多,所以我们在人称上统一用“我”以及“我们”来泛指作者,以方便读者阅读。

特别提示二

该套图书与方舟老师主编的《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3年级,激活孩子一生的关键》《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5—6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系列图书,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同为教育小学阶段孩子的精品图书,特推荐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33984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