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穷人的革命(注定成为富人的3个关键)
内容
编辑推荐

穷,为什么?就是因为摘不掉的穷面子,改不了的穷路子,走不出的穷圈子。怎么还会辈辈穷?因为穷人太“慷慨”,因为穷人眼晴浅,因为钱也怕穷,因为贫穷也传染。富人各不相同,穷人却千篇一律。在与贫穷的对决中,穷人要想胜出,首先要革自己的命。

  针对这场穷人自身的革命,本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方法、步骤、原则、路线和方针,并以革命宣言的形式在每章最后提出来。这就是使得本书既放得开,又收得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思考。

  本书完全以客观理性的言语解读并不富裕的生存现状,探寻相对于贫穷阶层的思想根源,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读者改变现状、走向富裕提供坚实的参考和坐标。

内容推荐

本书完全以客观理性的言语解读并不富裕的生存现状,探寻相对于贫穷阶层的思想根源,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以期为读者改变现状、走向富裕提供坚实的参考和坐标。

目录

序言 除非经历一场革命

第1章 穷,为什么

碍于“穷面子”

囿有“穷路子”

掉进“穷圈子”

第一步就迈向贫穷

革命宣言:砸烂“旧世界”,创造新生活

第2章 为什么辈辈穷

太过“慷慨”

见钱就“懵”

钱也怕穷

贫穷也传染

革命宣言:我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第3章 革自己的命

工作:起点的革命

学习:结构的革命

创业:创富的革命

理财:积累的革命

革命宣言: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第4章 向富人看齐

并非仇富

像富人那样思考

像富人那样行动

像富人那样交际

我的名字不叫穷人

革命宣言:贫穷是“纸老虎”

第5章 斩断穷根

贫穷不是什么

摘掉“穷帽子”:找到并发挥优势

撕开“穷面子”:自信并专注

扭转“穷路子“: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打破“穷圈子”:干就干到底

革命宣言: “游击战”加“持久战”

第6章 新时代的“贫穷革命”

“1+1≠2”的时代

财富喜欢什么

创意引爆财富

走群众路线

财富的歧途

革命宣言:打倒贫穷.再踏上一万只脚

第7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富有并贫穷着

别把钱不当钱

别把钱太当钱

革命宣言: “贫穷革命”的3个阶段

后记 穷人的革命

试读章节

太过“慷慨”

如果有人说,人类伟大的爱情不过是人类动物性繁殖的副产品,那么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在诬蔑人性;如果有人说穷人是慷慨的,相信也一定会有人说,这是在胡说八道,是在穷人的伤口上撒盐。

持以上观点的人在情感上来说是没有错的,弱者应该受到同情,而不应该被嘲笑和挖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情感上人们因为兔子活泼可爱而感动,但是如果兔子多到连马都没有草吃。连房子的地基都被“小白兔”们掏成了奶酪,恐怕就不会有人认为它们是好邻居了。2004年澳大利亚草原上的居民就有这样的经历,当这些“可爱”的邻居开始破坏环境时,他们果断地选择了毒药和猎枪。

人类从来不乏以自己的主观视角看待身外的世界,将本来无所谓好坏的事物划分为敌对的两个阵营。所以很多客观和理性的观点被认为是残酷和冷漠,即使它的确有利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荀子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贫穷不值得怜悯——当大多数人在为穷人募集各种捐助时。穷人却在令人瞠目结舌地“慷慨”着。

穷人对眼泪非常慷慨!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她也是那个时代穷人的典型代表。在儿子被狼咬死之后,她以泪洗面,向别人哭诉自己的不幸。周围的人也都毫不吝惜自己的眼泪给她以同情,还有人跑上几十里路特意来听这个悲惨的故事,然后再把泪水洒到回去的路上,洒到更多人的心里。可惜的是。她和他们所传播的是悲惨和不幸,而不是改变和觉醒。

也许是出于惺惺相惜的缘故吧,穷人总是对穷人慷慨资助,哪怕自己已经穷的叮当响。有个要年底回家过年的打工仔,在车站遇到了一对父女,父亲抱着睡着的女儿向周围的人哭诉自己的不幸:带孩子来看病,病没看好,钱却被偷。他乞求路人给以资助。打工仔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们,然后饿着肚子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回到了家。

这种慷慨透着悲壮,但也有点盲目。它的结果除了自己要饿肚子,那10元钱恐怕也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那对父女乞讨是真,10元钱能有多大作用?如果是假,10元钱所鼓励的又是什么呢?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对莫斯科广场上一个知名的假乞丐施舍,并说那是施舍给“道义”。如果这种施舍可以感化那个骗子,那么道义将可以得到了伸张,但如果这种施舍使那个骗子更加得寸进尺,那么要这种道义又有什么用!

穷人狭窄的视角使他们看不到贫穷的狰狞和险恶——付出了泪水却于事无补,甚至会使他们穷上加穷。这种慷慨除了稳定和扩大穷圈子没有任何意义。慷慨的确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慷慨到不加选择的程度,慷慨就变成了愚蠢。愚蠢到本应感恩的人说你是“傻蛋”了。慷慨的人本应是救治者。但如果救治的结果是有更多的人需要救治,那慷慨就成了罪过。对贫穷慷慨,正是让慷慨犯罪的诱因之一。

穷人对钱财非常慷慨!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事实正是如此。穷人打着“穷家富路”的旗号“慨而以慷”着。

穷人因为物质上的匮乏,所以在精神上渴望成为富人,于是对形式上的繁文缛节比富人更加看重,更加相信传统不可更改。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的人在婚礼上总是收到一大堆脸盆和暖瓶,这些礼品统统被保存起来以便再送出去,因为买这些礼品要花很多钱;到了90年代,开始流行送红包,虽然说送多送少可以由情分决定,但是送是一定要送的,就是借钱也要送。在穷人看来。这钱是“活钱”,早晚要“转回来”的。这种靠人情债赚钱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发财不好说,但是人情债权肯定远没有财务债权可靠。

P025-027

序言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

在离开天堂许多年以后,亚当和夏娃回到了天堂。他们想向上帝当面请教一个问题:在他们不断繁衍的子子孙孙中,为什么有的富有,有的贫穷;有的世世代代都富有。有的却祖祖辈辈地穷下去?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们很多年。

对于这对曾经惟一的儿女,上帝虽然关爱有加。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他们选出两个最聪明的孩子来,说他会当面给他们答案。

上帝把一只鸡蛋和一只母鸡摆在两个孩子面前,对孩子们说:“鸡蛋代表成功,母鸡代表失败。你选择什么都可以,但只能选择一次。亚当、夏娃,你们先把一个孩子带出去,我要让他们分别自己选择……好了,孩子,你开始选择吧。”

留在上帝面前的第一个孩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鸡蛋。

上帝问:“你为什么选择鸡蛋呢?”这个孩子说:“既然只能选择一次,我当然选择成功了!”

上帝说:“你不知道这个鸡蛋也可能会变成母鸡吗?”

孩子说:“知道啊,但如果变成公鸡的话我就一无所得了。”

上帝未置可否。让这个孩子先出去,然后让另一个孩子进来选择。面对鸡蛋和母鸡,这个孩子选择了母鸡。

上帝问他为什么选择失败,孩子坚定地说:“因为母鸡一定能下很多鸡蛋。而且,我的那个兄弟比我更需要成功。”上帝的脸色淡如秋水。

上帝让两个孩子都出去。然后对亚"-3和夏娃说: “选择鸡蛋的孩子是注定要贫穷一生的,甚至他的后代也会贫穷下去。因为他短视、自私,缺乏自信和勇气。因此他做起事来一定是盲目、善变和半途而废的,他的朋友们也一定和他一样。”

“为什么他的后代也会贫穷下去呢?”夏娃问。

“他没有财富的种子和使种子发芽的土壤,他的后代从一开始就被这个贫穷的思维方式和穷环境给限制住了。”

“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夏娃几乎要哭了。

“除非他经历一场革命。”上帝坚定地说。

上帝看着亚当,接着说:“潘多拉魔盒给你们带来很多灾难吧。”亚当想起了伊句园里的苹果树,那个苹果和魔盒一样给了他和他的子孙最初的兴奋和最终的苦难。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上帝继续说道,“那盒子里还有一样东西可以消除所有的灾难。它就是希望!选择母鸡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他认为要成功,要首先学会和失败相处,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转化内涵。他智慧、勇敢、自信、坚定、果断、无私,他的朋友和后代都会如此。”

“我……担心他经不起考验。”亚当颤抖着说。

“不要担心,我的孩子们。”上帝微笑着说,“他会重建一个没有诱惑的伊甸园。”

当然,这只是个寓言罢了。相信这个寓言会引发读者对现实的很多思考或者疑虑,关注的焦点大体上会是“为什么穷”和“怎样摆脱贫穷”这样的问题。还有读者会走得更远,提出“贫穷无法改变,富有又会变得贫穷,那么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的疑问。

……

后记

本书截稿时,已是曙光微现。望着逐渐消褪的星斗,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如此小书要承载财富博弈的宏大内涵,这个困难曾经使我几乎抓狂,好在我终于挺了过来。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场革命的纲领和路线,它仅仅能起到方向性的作用,对于它的局限性——不能延伸到每一个细节,我真的是无可奈何,毕竟,我也是个还在创富的“穷人”。

起笔伊始,我曾经为“什么是贫穷,为什么穷,如何摆脱贫穷”而感到迷茫。随着写作的深入和展开,我渐渐发现。束缚我们自己的正是自己的手。我曾经在一个雕塑展上看到一个作品:两只手。手腕上束缚着锁链,左手向天空伸开五指。右手抓住了左手的手腕。我在它的面前站了好长时间……这是一个经典作品,其经典之处就在于,它形象地概括了什么是困难:我们可以挣脱锁链,但很难战胜自己;如果不能放开左手,那锁链就永远是锁链。我突然间醒悟,贫穷是相对的,但也是绝对的——穷人相对于富人的落后成了穷人自己绝对贫穷的根苗。

循着这个思路,我终于看到了3种东西在束缚着穷人——“面子”、“路子”、“圈子”。其实,只有穷人进行彻底的、类似革命性质的改变才能打碎这种束缚,而且打破和创富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所以接下我开始考虑穷人在成为‘‘非穷人”之后该怎样创富,成为准富人之后该如何计划自己的将来,成为富人之后还会面临哪些问题……哎呀,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个痛苦追寻的过程。好在,我对中国的历史还略知一二,从其中我又发掘出很多可以借鉴的史料和经验。所以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当下和未来的书。写这样一本书,已经和我当初的设想有天壤之别,我渐渐有了走钢丝的感觉。

我总是很运气,这一点我的朋友们都羡慕得不得了。我有幸遇到了一个经济学者,一个曾经是穷人的富人,他给了我很多指导,告诉了我很多不为人知的常识和技巧。他很低调,不希望我提他的名字,这更让我对这样一个隐士钦佩万分。有一句话他让我一定要写进书里: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定地认为自己还是个穷人,时刻为自己“归零”。至于为什么,他没说。我理解为这是“月满则亏”的人生大智慧。

本书出版后,我非常希望能听到读者朋友们的声音,赞扬也好,贬斥也好,不痛不痒也好,都是我的财富。我感谢你们的鲜花和掌声,也感谢你们的“板砖”和“臭鸡蛋”,你们是我成长的土壤,是我真正的朋友。

刘 杨

2006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穷人的革命(注定成为富人的3个关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512409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