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速写(英汉对照)/凤凰苏教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看看我们到巴黎的情景吧!公共马车在一扇看起来很粗糙的门(或是铁栅栏)前停下了,门的两侧是两间小屋,以前的法国国王都是从这个门出入,前不久大革命的一些激烈战役就是在这个门前进行的。现在,它被手推车、农民还有一群忙碌的人给堵住了。这是圣丹尼斯的海关关卡。如果你是一个乡下人,想把一头奶牛带进城去,对于这一特权,城市要求征收二十四法郎的关税;如果你有一担蜡烛,你一定要预先支付三法郎;如果你有一群猪,每头猪需付九法郎。

内容推荐

本书是19世纪早中期英国讽刺作家萨克雷的一本文集,记录了19世纪30年代他在巴黎期间所观察的人和事以及相关文章。全书共收录了十九篇文章,其中既有从法国原作那里借鉴的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卡图什》、《矮个儿的普万斯奈》、《玛丽·昂塞勒的故事》;又有议论历史时政的《拿破仑与他的体制》、《在凡尔赛宫的沉思》等,还有评析文化艺术的《论法国的绘画流派:兼有相应的逸事、插图以及论述》、《论法国的几则流行小说》、《乔治·桑女士与新的启示》、《法国的戏剧与情节剧》等;以及针砭时代风气的《对旅行者的一点忠告》、《一个赌徒的死亡》等。全书内容涉及19世纪早中期巴黎的社会、政治、文化与艺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法国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同时也体现了萨克雷讽刺现实的创作特点。

目录

献给裁缝师阿特兹先生的信

第一版声明

闯入法国

对旅行者的一点忠告

七月的纪念日——给《邦吉灯塔》编辑的一封信

论法国的绘画流派:

兼有相应的逸事、插图以及论述——给伦敦迈克吉普先生的一封信

画家的交易?

卡图什

论法国的几则流行小说

一个赌徒的死亡

拿破仑与他的体制——论路易·拿破仑王子的著作

玛丽-昂塞勒的故事

贝阿特里斯·麦琪

巴黎的石版讽刺画

矮个儿的普万斯奈

魔鬼的赌赛

乔治桑女士与新的启示

柏伊特尔案件——给无人委聘的爱德华律师的一封信

仿贝朗瑞的四首歌谣

法国的戏剧与情节剧

在凡尔赛宫的沉思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恺撒极为谨慎地来到了高卢。”(原文为拉丁语)

大约十二点钟,班轮上向伦敦桥告别的钟声敲响了,并警告那些卖报纸的流氓男孩离开,他们一直在忙着把《泰晤士报》、《先驱报》、《保罗·普莱便士报》(保罗·普莱在英语中被用来比喻爱打听别人隐私的人,源自英国著名作品《保罗·普莱》中的人物)、《讽刺便士报》、《火焰报》等乱七八糟的令人生厌的东西兜售给你。钟声已敲响,犹太人、外国人、离家出行的人和上述的无赖男孩都匆忙挤向那块由“翡翠”汽船明轮的外壳搭就的通向码头的狭窄的厚木板。你看到那边有两辆出租马车正摇摇晃晃地沿着泰晤土街道驶过来,一直让你为之祈祷、担忧、希望、绝望、诅咒的一切,对不起,我认为诅咒这个词不是有礼貌的人使用的——在最后半个小时里终于出现了。终于,两辆四轮马车靠近了,一大堆数量惊人的皮箱、孩子、毛毡施行袋、女保姆、女帽盒子、装宽沿帽的盒子、装衣领的硬纸匣、书桌、斗篷和一个深情的妻子都从车里被卸到了码头上。

那位可敬的妇人叫道:“伊丽莎白,照顾珍小姐!”她两个星期以来都在忙着使这个庞大的队伍和行李能够有条不紊地前进。“乡下人!乡下人!上帝保佑,注意小孩!”“乔治——爱德华,先生,如果你带着这个皮箱去靠近那个搬运工,他将会翻倒下去并且会杀了你的,你这个淘气的孩子!——亲爱的,带上斗篷和伞,帮芳妮和露西一把。我希望你会跟出租马车的车夫讲讲价,亲爱的,他们想要十五个先令,还要数数那些包裹,亲爱的——二十七个包裹——把小弗罗领过来,小弗罗在哪里?——弗岁!弗罗!”(弗罗偷偷摸摸地来了。她一直在跟那条只有一只眼的小猎犬说些告别的话。那只狗也偷偷摸摸地溜到了陆地上。)

当旅行的危险威胁到一位母亲时,她也会突然被赋予一种凶猛的意识和行为,就像一只鹰威胁到鸡窝里的母鸡那样,母鸡会毛发竖立,在她的窝前尖叫,面对接下来的情境,凭着她的勇气,成功地把她的敌人赶跑。我想你会经常发现你的妻子在举家搬迁时也以同样的方式(就为了两个便士)尖叫、激动、脾气暴躁。好了,已付钱给那些趁机敲诈的出租马车车夫,在随身保姆的帮助下,母亲领着一大群小孩也安全地到了船舱。你已经在二十七件包裹中数出了二十六个,并把它们放在了船板上,明轮的外壳上那个粗俗的伙计在过去的二十分钟里一直在号叫,现在,先生,——先生,现在别再说话了。

我从来都不知道一艘汽船是如何开动的,因为在头半个小时里,人们总是忙碌于众多的皮箱和孩子当中,根本就注意不到船的任何移动。当这.些私人事情处理好之后,你发现自己的对面正是格林尼治(别了,亲爱的,亲爱的小银鱼!)[格林尼治在伦敦东南部三区——译注],你的心开始平静下来。而你的妻子在这十几天里第一次对你露出了笑容;你从船上的桅杆林、冒烟的烟囱林前经过;水手正在船的甲板上唱歌,船员讲着一套滑稽又熟悉的话语,微笑着庄严地向你敬礼;明轮的外壳上的人在吼叫:“让她放心,让她停住!”这句不可思议的话被船下面一个尖锐的声音重复着并蔓延出去,发出了回声:“让她放心,让她停住!”甲板上挤满了一群群的人,阳光在四周闪耀着。

阳光在四周闪耀,船上的服务员走过来宣布:“女士们,先生们,用午餐了!还有人想喝点什么吗?”大约一打的人会选择:煮沸的腌汁牛肉,很棒的未加工的红色柴郡[英国郡名。——译注]乳酪,就连美食家也会垂涎的小矮瓶的烈性黑啤酒也被供应,在这些食物的作用下,人们很快就得意忘形起来。

甲板上也有奇怪的,看,那就是它上面的人群。在英国汽船上有妻子、上了年纪的强壮丈夫、女保姆,当然最多的还是孩子。以下这样的表现可以被看做三四岁或四十岁的英国绅士的典型标志:其中有两三个男士已在甲板上扎起了帐篷。那边还有些年轻人,因为他们就要去大陆了,有三四个人已从上星期五就蓄起了胡子,看起来好像是上嘴唇被涂上了鼻烟。

一个来自歌剧院的芭蕾舞女演员也是去巴黎的。她后面跟着女佣和她的小狗,她在甲板上踱着步——这可是真正的舞蹈步伐——并四处抛媚眼。那两个会讲法语的英国青年是多么高兴啊!因为他们可借此接近她并讨好她,所有的人都是怎么评论她的姿势和步伐的!那边是一群年轻的女士,她们正准备去巴黎学习怎样成为家庭女教师。那两个盛装的女士是来自黎塞留街的女帽贩卖商,她们刚刚把带来的夏天流行的货品处理掉。这里坐着斯诺德格拉斯先生和他的学生,他正带着学生去他那靠近布洛涅[法国西北部城市,临加来海峡即多佛尔海峡。——译注]的住所,在那里,除了古典和数学教育(包括灵魂忏悔)之外,还有利于年轻的绅士们在法国本地人当中学习法语。因此,年轻的绅士们会被锁在一个东倒西歪的大房子里——离布洛涅有两英里远,除了法国招待员和厨子外连个鬼影也见不到。P3-7

序言

在欧美诸国,普通家庭在客厅、壁炉旁或卧室等处,一般都置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他们称谓的“家庭读物”。在中国,所谓的家庭常备读物似乎固有所指,通常为菜谱、医疗保健或旅游指南之类,但西方的家庭常备读物却主要是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书不是整整齐齐码在书架上,纯粹为了装饰或摆设,少有开卷,仅供观瞻,而是放在床头、茶几、阳台甚至卫生间,触手可及,可以随时翻阅。出门旅行前也可以顺便带上一册,在候机候车间隙捧而读之,既打发时间,又时时受益。这样的书,父母看过可以传给孩子,孩子看完再传给自己的孩子,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文化的传承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静悄悄地进行,伟大的文明就这样绵延于世。

令人遗憾的是,以文明悠久著称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缺少和自己的民族文化地位相对应的普通家庭常备读物。走进一个个越来越宽敞明亮的中国家庭,我们能看到琳琅满目、充满了艺术感的家具,能感受到灯光营造出的朦胧诗意的氛围,却很少能看到一个书架,一个承载人类文明积淀的书架;乘飞机或火车出行,多见旅人们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地等候、聊天、打牌,亦多见时尚杂志或街头小报人手一份,却少见有人手捧一册文学艺术作品在喧嚣的环境中静静阅读。承续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在现时代表现出的对精神生活的漠视,让人生出一种巨大的遗憾和忧伤……

正是这样的感时伤怀,正是这样的遗憾和失落,正是这样一种久违了的文明意识,正是这样一种萦绕于心的担当,让我们起意策划出版这样一套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家庭书架”。

这是一套在西方文化发展和文明积淀过程中影响久远的读物,这是一套影响了欧美诸民族心灵世界和集体文明无意识的读物,这是一套可以让个体的精神世界变得无比丰富和无比强大的读物,这还是一套人人皆可阅读但充满着贵族气息的读物。

这套“家庭书架”,凝聚着人类文明中最美妙的智慧和最敏锐的灵感,一群最善于思考最长于想象的伟大作者,将神奇而微妙的精神活动进行到底,凝结成人类文明最璀璨的结晶体。

这些作品是思想的圣坛,回响着每个与之结缘的个体在文明深处徜徉徘徊时细微而悠远的脚步声;这些作品是人类语言的丰碑,文字垃圾在这里被无情地埋葬,快餐文化在这里灰飞烟灭。

这套大型汉英双语版图书大致可以分为文学艺术类、传记类、历史类、游记散文、社会文化类等。作者们虽然身份、职业不同——他们或为文学家,或为艺术家,或为政治家,但都以文辞优美著称,即使深奥难测的美学著作,如佩特的《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也因作者优美的散文笔法而让人亲近。其他如奥威尔的《政治与英语》、吉》、林的《谈谈我自己》、康拉德的《生活笔记》、罗斯金的《艺术十讲》、杰罗姆的《小说笔记》、兰姆的《兰姆书信精粹》、卢卡斯的《佛罗伦萨的漫游者》、萨克雷的《巴黎速写》、鲍斯韦尔的《伦敦日志(1762—1763)》等,皆出名家之手。这些游记或散文,不仅充满着精神感召的力量,而且因其文辞隽美,还可以作为美文来欣赏、诵读。执一册在手,当是畅快的精神旅行。

众所周知,译事沉疴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知识领域难以治愈的顽疾,草率、随性、误译、漏译、跳译、畏难等等随处可见。虽然当前仍有少数译者在译事丛林中艰难爬梳并屡有优秀成果问世,但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当年傅雷先生之于《约翰·克里斯朵夫》及王道乾先生之于《情人》的译事之工了。在今天的译著中,我们看不到修辞,看不到信达雅,看不到前人遗风,我们看到的是急功近利,看到的是用电脑翻译工具草译出来的种种无厘头。这是翻译者的悲哀,是出版人的悲哀,是读者的悲哀,是文化的悲哀。

在这种恶劣的翻译环境和悲哀的心境中,我们开始了充满挑战的组译议程。组织会聚了许多大师著作的“家庭书架”的翻译出版,于我们而言,与其说是建立出版功业,毋宁说是进入了布满陷阱的出版丛林。我们规避陷阱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给读者朋友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阅读文本。

我们深知,大师著作的翻译是艰难的,用汉语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缺憾,甚至我们都怀疑这些思想是根本无法用另外一种语言传达的。这时候“迁就阅读”就必须成为我们出版人唯一的选择。尽管译者和我们都想“用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尽管译者和我们都努力地走在通往理想之塔的道路上,但在这些图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的内心仍然深感惶恐。我们深知,为读者奉献的译文仍然存在着有待克服的种种问题。

但是我们有勇气,有足够的勇气用这种英汉对照的方式将这些文本呈现给我们的读者。一则希望读者可以在英语与汉语的比照下更深地体察语言的精微和文本的精致;一则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出我们的不足,使这套丛书在今后不断的修订过程中日臻完备。

译事惟艰,出版惟艰。冀希读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翻译事业和出版事业。丛书如存有不当之处,希望读者朋友们宽容并谅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后记

我很高兴自己能有这个机会来翻译萨克雷的《巴黎速写》。这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刚接到译书任务时,还不了解译一本书所要经历的艰难和辛苦,就轻松地答应了下来。在靠着一份恒心坚持到最后时,才不由得佩服自己当初接译稿的胆量。虽然译书的过程很辛苦,但看着厚厚的一沓书稿在一天天、一点点地变薄、变少,我心里也渐渐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萨克雷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巴黎速写》无疑会带上一些文学的色彩并牵扯到其相关内容,尤其是19世纪早中期法国的文学状况,这对于关注19-20世纪法国文学的我来说还不至于生涩,加上自己懂点法语,可查阅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所以翻译的过程还不是很艰难。

能在网络时代从事翻译工作对译者来说真是很幸运的。译者在碰到生疏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时不用费时费力地跑图书馆、查阅厚厚的工具书,大多数时候只需在网上一搜索,就能得到全面而细致的信息资料。

我在为自己庆幸的同时,不由得对以前的译者更添敬佩之情,他们翻译一本书所要付出的辛劳是我们所无法体会的。

萨克雷在这本书中是以一个英国人的身份和角度来评议巴黎的社会文化风俗的,他对自己的邻居如同对自己的同胞一样,讽刺的笔触毫不留情、犀利直率。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见解独特、知识丰富、风趣幽默的萨克雷,而不仅仅限于文学名著《名利场》的作者。

在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些老师和朋友帮我解决了译文中的疑问和难题,尤其是曲阜师大英语系的王丽、中文系的颜丽、法国朋友Thierry Francois等,在这里一并向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由于译者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如果译文中有哪些不足和失误,敬请相关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译者必虚心接受。谢谢!

胡明华

2005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速写(英汉对照)/凤凰苏教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译者 胡明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73657
开本 16开
页数 6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4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4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