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主要体现在注重和谐、兼收并蓄、经世致用三个方面,在历经五千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淀和传承后,绽放着绚烂的色彩。鼎的变迁及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缠足的来龙去脉,古人的幽默细胞,何谓游侠,为什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走进王学泰编著的《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可令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图书 | 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主要体现在注重和谐、兼收并蓄、经世致用三个方面,在历经五千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淀和传承后,绽放着绚烂的色彩。鼎的变迁及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缠足的来龙去脉,古人的幽默细胞,何谓游侠,为什么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走进王学泰编著的《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可令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内容推荐 《《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由王学泰编著。 《《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外,还有与游侠、游民和江湖相关的另类文化,突显了传统文化在广度上的丰富多彩。王学泰在书中对国学,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辨析,正统文化以外的国粹,以及游侠等另类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解读,对于普及国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下,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亦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辑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关于国学的随想 《论语》在文化史中地位的演变 当今的"读经热"与《论语》 第二辑 六经之外有文化 漫谈幽默 笑话五题 鼎的文化演进 缠足、跷与性别歧视 模糊千年的一条民事法 说文人士大夫的消闲文化 中国饮食里的文化精神 第三辑 文化传统中的另类--游侠、游民与江湖 话说游侠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再说游侠 江湖侠骨已无多--社会转型期间的游侠 从流氓谈到游民和游民意识 《三国演义》与游民 话说江湖 江湖人的梦 关公崇拜的形成 试读章节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纪念李慎之先生 七八年前,一天,李慎之先生给我打电话,直截了当地问:“你说,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许问得太突然,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接着李先生又问:“你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当他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放在一起说时,我恍然大悟:“文化传统应该是我们文明史中更本质、更坚牢一些的传统吧?大约也就是常说的‘道统’,或鲁迅常常讽刺的‘国粹’?而传统文化则指数千年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文化遗存。”李先生说:“我最近写了文章,《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我就‘文化传统’问题问了很多人,人人言殊。我觉得光是儒家道统还不够,真正能构成历数千年而不变,并被历代统治者所死命坚持的,传统中的最稳定只能是皇权专制主义,这是制度,也是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光是儒家的道统是不够的,法家的极端专制主张与儒家互为表里,甚至墨家、阴阳家、纵横家、老庄、佛禅等都是这种专制的支持力量。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不可能很好地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后来我读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文中概述中国专制主义的历史、理论、特点和支持力量。在“前瞻”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上,作者并没有忽略承继本土资源的必要,然而,文中强调: 必须分清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如果是前者,可继承发扬的当然是极多的;如果是指后者,那么,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继承作为顽固的意识形态的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只能否定.谈不上继承,必须代之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只要拔除了专制主义这个毒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不受意识形态污染的部分,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可以而且应该继承发扬,即使是儒家与法家的学说,也都有应该继承的因素。比如儒家的“民本主义”固然不等于民主主义,但是他不难于转化出民主主义来。古人的许多嘉言懿行都应当成为中国未来的民主主义的源头。 可见李先生把“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分割,而且指出了两者的关系。 可是这些并没有引起思想界的关注,近些年来保守之风蔓延,一些人打出保守派的旗号,他们不辨良莠,不加区分,对凡是与传统有关的事物,动辄奉上一顶“国粹”的高帽,做一些远离实际的吹捧。这种做法刺激了行内人和媒体的热情,相互炒作,几乎达到无物不“粹”的程度。先是说中国“四大国粹”:武功、中医、京剧、书法。此例一开,各门类紧紧跟上,昆曲、越剧等地方戏、曲艺,自然也属“国粹”之列。此外,儒学、老庄、诸子百家、国画、楹联,更是当仁不让。甚至围棋、象棋、麻将(“国粹网”就是以麻将为首页装饰,倡导“国粹麻将”)真有些令人五色神迷、目不暇接。谁要是对“国粹”稍有异议,往往会激起倡导者的愤怒,直欲“投畀豺虎”不可。这里说的“国粹”实际上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然而这样笼统地高扬“国粹”,并把它涂以道德油彩,给人们以为文化传统招魂的感觉。 自“五四”以来,“国粹”在新文化界是个负面词汇。鲁迅先生曾说汉唐具有无所畏惧的气魄,因为那正是国家民族的强盛之时,对外来的东西,往往是来者不拒,照单收纳。而宋代衰弊陵夷之后,“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看镜有感》)。对于“国粹”,鲁迅说,一个事物‘‘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那些理想学理法理,既是洋货,自然完全不在话下了”(《随感录三十九》)。当然我们不能说鲁迅的话“句句是真理”,但他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迅把中国历史视为一部“吃人”史,把古代社会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国粹”指的是传统演进中的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国”之“粹”,就是前面说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专制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专制主义的特点就是蔑视人的,不把人当做人,不承认个人价值。中国的皇权专制主义在等级压迫、君臣名分等根本问题上又很少有弹性,一遇严重的天灾人祸,必然导致社会的震荡和动乱。自秦始皇“统一”以来,基本上是50年一小乱,200年一大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一治一乱”,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极大苦难,老百姓的“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就是对这种苦难的概括。旧朝代在战乱中垮掉了,新朝代诞生了。新朝代的出现和稳定往往是靠大量的消减人口实现的,改朝换代之际,人口的丧失比例极大,多的时候达到90%以上(如东汉末对晋朝一统),一般也要损失30%~40%。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都是以民众的生命和苦难为代价的。专制主义不仅不能将中国引上现代社会,而且是制造社会动乱的本源。 李慎之先生强调否定(所谓否定就是实现制度变革)和批判(所谓批判就是进行启蒙教育)专制主义,因为它与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密切相关,有相当抗打击能力和超强的稳定性。专制主义对民众实施的政治上的剥夺,束缚了民众的头脑和手脚,并成为传统社会的最高价值,传统文化也深受其影响。不否定和批判这个传统,传统文化也不能充分展示其光彩。在我与李先生的交谈中,他曾说,西方只有否定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统治和野蛮的宗教裁判制度,基督教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如“爱”“忏悔”)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我们有长达三千年以上农业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发展最细密、最完美的一个。以此为土壤的传统文化自然根深枝茂,华灼实蕡,当此文明转型之际,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正在日益消失,引起各方面的有识之士的关注,本属自然。然而保存和张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划清与文化传统的界限,不要弄成不该丢的丢掉了,该丢掉的却依然故我,活得很滋润。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学泰自选集(文化经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学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3199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