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谋败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将历史和经管结合起来的奇书。作者借历史说现实,融历史智慧于现世管理。未谋胜先谋败,是策略,是中国式管理的大智慧。

  企业家究竟需要什么素质才能应对派系之间的斗争?家族企业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又必须拥有怎么样的自知之明?权力制衡、资源管理、企业借势……在这些方面的谋略败局又能给中国企业家哪些警示?透视、避免这十大谋略败局,中国企业将赢得胜局,走向卓越之路。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书值得特别推荐的书,作者打破时空观,用古今人物对话的形式,用小说的笔触叙写经管类文章,是一种大胆的创意,作者对“楚汉相争”中的刘项之争、“甲申三百年祭”的李自成、以及“纸上谈兵”的赵括等历史名人做了新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

古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如何,谋略,将是企业家永恒的情结。《谋败》是何森先生继《企业英雄》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分析企业家成败的力作,他以深刻的理论见解、丰富的思想内涵、诙谐而幽默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成功主题”背后的隐秘,这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值得关注。

目录

第一章 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派系斗争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二章 家族企业,舔犊情深——选择接班人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三章 不识时务,缺乏变通——企业借势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四章 核心无核,多元不化——投资失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五章 怀贤嫉能,诡诈欺骗——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六章 意得自满,急躁冒进——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七章 大厦将倾,殃及池鱼——资源管理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八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创业元老管理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九章 世故人情,缺乏监督——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十章 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经营个性方面的谋略败局

试读章节

正当云山同志忙着在白色恐怖的紫荆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时,洪秀全却猫在闷热的屋子里,满头大汗按照自己的思想解释上帝的《劝世良言》,对《劝世良言》进行了二次创作。书中凡是提到“汝(你)、他”等时,洪秀全全部解释成他本人,表示该书乃是特为他个人而作并由上帝所赐。书内凡是提到“全”字,则解释为专门指他的名字“秀全”。比如《旧约》的第十九篇“声闻全世”中的“全世”解释为“秀全的世界”。第九、十节里的“全然公义”解释为“秀全是公义,比黄金更可羡慕”。第十二节的一句话解释为“孰能如秀全知过”等。

“紫荆山系”的崛起让洪秀全恐慌万状,他做梦都想着如何遏制“紫荆山系”的恶性膨胀。但是,洪秀全名义上是天王,实际上只是太平军的精神导师,除了上课时听他的,太平天国所有的事情,冯云山一个人就解决了。洪秀全苦闷异常、郁郁寡欢,除了骂人就是整天默念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偶尔听听音乐,还让人把孟子的警句谱成乐曲。

冯云山坐牢后,洪秀全欣喜若狂,表面上看起来十万火急,立即召集中层干部开会,制订营救计划。此时的洪秀全痛心疾首,比冯云山的爹、妈还有他二大爷以及紫荆山系的领导层还着急,整天吆喝着调兵遣将,却总不见行动。下班后,洪秀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兴得在屋子内来来回回兜圈子,心想: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您可解除了我的心腹大患了。他还摇头晃脑哼哼唧唧地唱着黄色小调,三天不看《劝世良言》,每天陪伴五姨太聊天打八圈麻将,心情太激动时,还坐着轮船去澳门用公款赌博。

但这事不知怎么让洪宣娇知道了,洪宣娇知道了哥哥的阴谋后,义愤填膺,心想,全哥呀全哥,你也忒狠了,冯云山真的是个有能力的好同志啊,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不是自毁长城吗?于是立即命令西王萧朝贵想法营救。萧朝贵是头犟驴,起初还梗着脖子不愿意去,但洪宣娇是什么人啊,俏脸一沉,怒目而视,萧朝贵立即低下头“嘿嘿”地赔笑,帮助洪宣娇释放了心中的怒气,这才屁颠屁颠出去办事了。萧朝贵宴请了地方法院负责人王作新,找了两个三陪小姐,结果冯云山被判作无业游民押解回广东。冯云山在回来的路上还给差役们讲革命道理,感动得两个差役痛哭流涕,后悔自己走错了路,不但把冯云山释放了,还自愿抛弃官差跟冯云山一起到紫荆山参加革命,此是后话。

冯云山回来后,洪秀全非常震惊,却仍然强颜欢笑和众位兄弟把酒狂欢,为冯云山“压惊”。回到家后,他立马阴沉了脸,连最宠爱的五姨太都像被蛇咬似的小心翼翼,整个天王府鸦雀无声,只听见洪秀全歪着脖子对房梁破口大骂:“王作新!你个浑蛋王八蛋,你怎么让他回来呢!”

正在这时候,杨秀清的“烧炭党”走进他的培训班。洪秀全认真研究了杨秀清的个人档案,发现这个“世以种山烧炭为业”的革命者,竟然与意大利神秘的政治组织的“烧炭党”关系密切。1815年,为了赶走奥地利人,统一意大利,一些贵族自由主义者经常装扮成烧炭人集会于树林,同奥地利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建立了意大利烧炭党。这是一个秘密的政治组织,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就是“烧炭党”坚定的支持者,其著名的叙事诗《唐璜》影响深远,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像莎士比亚一样的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乃至于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

这种伟大细腻的作品杨秀清等人看不懂,但洪秀全知道。他想,杨秀清既然与“烧炭党”有关系,那就不可能不知道拜伦,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在《太平天国起义记》中说杨秀清“严厉肃穆,责人之罪恶,常指明个人,又宣露人之隐恶”。从外表上看,杨秀清的“严厉肃穆”确实和诗人拜伦沉郁、坚定、锋芒毕露的个人气质相似。更重要的是杨秀清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军人气质非常明显,“一切行动听指挥”应该没什么问题,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头脑简单,应该易于控制,一旦为我所用,哼!你冯云山算个屁呀。

想到这里,洪秀全得意地笑了。他忽而想起了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一段话:“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洪秀全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是啊,这杨秀清会不会有陈涉的“鸿鹄之志”呢?如果这帮人有这种志向,那我岂不是弄巧成拙吗?但接着又一想:我洪秀全好歹还念过几天书,尽管没考上大学,但也算高中毕业啊,你杨秀清不过是个小学生而已,大字不识几个,尽管认识拜伦,但拜伦是个写诗的,对你能起什么作用?还有,陈涉起义的时候,带领的是一帮民工、劳改犯,根本就没有什么见识,所以,才能用那套“大楚兴、陈胜王”的把戏欺骗人,而我不一样,我是堂堂的高中毕业生啊,读拜伦、读《史记》,还研究《劝世良言》和《三国演义》,啊哈,我就不相信,我一个高中毕业生竟然斗不过你一个小学生。P5-7

序言

世界上有许多虚怀若谷的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金刚钻,甭揽瓷器活”;还有一些如我这样志大才疏、不自量力的凡夫俗子。凡事不会轻易甘拜下风,不但不会愿赌服输,反而一遇挫败总是找外因,怪张三李四王麻子,惟独不怪自己,非得碰得头破血流、焦头烂额、灰头土脸、原形毕露、山穷水尽才不得不罢手;而虚怀若谷者何等高明,点到为止,就知道这池子里的水深水浅,没那个金刚钻,就不去揽那个瓷器活,岂止是不揽,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为什么不看,眼不见心不烦。而如我一般的寻常之人,分明没有金刚钻,还想揽瓷器活,看见别人金刚在手,会忍不住大言不惭,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让自己来干又如何如何。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可能是我最大的优点。我知道我很差,水平也很低,但水平低,并不等于没有说话的权利,连哑巴还唧里哇啦的喊几句,我就不能不知天高地厚的把它写出来?这就是这本书的写作心态。

从书籍种类来讲,这不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也不是一本很专业的经管类书籍。因而我绝对不敢说自己的学问如何如何,只能说有一点点历史知识和经管经验,就这点知识和经验也很差,零七散八的,很不成体系。但是,我还是愿意把自己思考的写出来,供普通读者娱乐,给行家贻笑大方,但我愿意姑妄说之,希望出版社能姑妄出之,最后希望读者能姑妄读之。如果一不小心,哪位读者“瞎猫碰见死耗子”,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启示,那也一定是这位读者智慧天成,聪明绝顶,作者绝不敢贪天之功。

我很少读小说,但是对王朔老师却有几分莫名其妙的尊敬。不知道什么原因,王朔老师对中国知识分子有着刻骨的仇恨,并因为这种仇恨拥有一大批追随者。我也想仇恨一部分人,并拥有一定的追随者。但仇恨谁呢?我不能仇恨中国知识分子。王老师有钱,我是没有多少的,我还指望着知识分子买我的书呢。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一个很时髦的用语——仇富。于是,那我就仇富吧,仇富的人大多是如我一般的穷光蛋,但我不能仇所有的富人,买我书的富人们,我还是愿意向他们表达最深的敬意,我仇恨的是那种为富不仁,既不愿意给希望工程捐款,也从来没有兴趣买书读的混蛋富人,这样总可以了吧。

王朔说:我是流氓我怕谁。我也不能为了这本书,就说我自己是流氓吧。但用王朔的话说事儿,是因为这种写法可能要引起一些读者的非议,这也是我迟迟不敢付梓的主要原因。好在遇见了XXX先生,X先生有多年的出版经验,也编辑出版了多种畅销书籍。我即便对自己不自信,我还能怀疑X先生的能力吗?事实证明,先生是X出色的,X编辑的书真的很棒。

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我不希望和所谓的专家学者对话、探讨,不是不敢,而是惭愧得有些无地自容。说实话,我真的没有资格。我衷心的希望通过此书,向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学习更多的东西。

书评(媒体评论)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华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谋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0231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5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