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宝宝心语/上海教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通过阅读茅红美主编的《宝宝心语》,家长除了可以学习、应用宝宝的成长规律,对宝宝的行为进行解读和回应,还能学习抓住宝宝发展的关键期,为宝宝的成长提供不可重复再现的关键机会,掌握不可或缺的经验,陪伴和支持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宝宝成长关键经验”从感知与动作、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喂养与护理等领域入手,按月龄呈现宝宝的生理成熟与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与宝宝发展相适应的家庭育儿建议,既具体又科学,既专业又实用。

内容推荐

茅红美主编的《宝宝心语》一书是该中心遵循以上育儿理念,在研究儿童、发现儿童方面所做的先行探索。本书聚焦“倾听宝宝的声音,陪伴宝宝健康快乐成长”这一理念,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宝宝成长故事解析”,主要目的是帮助家长学会解读、合理回应宝宝的各种行为;第二部分是“宝宝成长关键经验”,主要是帮助家长了解宝宝,选择科学的育儿行为,以此解决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目录

编者的话

上篇 宝宝成长故事解析

 感知探索类成长故事解析

口尝行为

重复行为

藏找行为

“破坏”行为

 语言认知类成长故事解析

开口晚

口齿不清与口吃

自言自语

爱尖叫

 情感社会类成长故事解析

习惯化行为

行为倒退

黏人

胆小、怕生、不合群

不愿分享

爱“管闲事”

不友好

不听话

 生活习惯类成长故事解析

洁癖

进餐习惯及行为

睡眠习惯及行为

盥洗习惯与行为

下篇 宝宝成长关键经验

 0~1岁宝宝成长关键经验

1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4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5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6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7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8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9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0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1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2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2岁宝宝成长关键经验

13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4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5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6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7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8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19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0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1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2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3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4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3岁宝宝成长关键经验

25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6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7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8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29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0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1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2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3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4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5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36个月宝宝关键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情景2 争抢玩具时的尖叫

31个月的丫丫和33个月的萌萌是邻居,经常在一起玩。这天,丫丫外婆带着宝宝来找萌萌玩。两个孩子一起玩娃娃家的玩具,萌萌一手拿勺子将仿真水果装进一个红色的小碗,旁边的丫丫拿着一个塑料杯子也凑过来要装水果,丫丫盯住了萌萌手里的勺子,伸手就从萌萌手里抢下了勺子。被突然抢走勺子的萌萌非常生气,一手抓住被抢的勺子头,另一只手去拍丫丫的头:“这是我的,还我。”丫丫也不示弱,捏着勺子柄使劲往自己怀里拽:“救命啊,萌萌欺负人,我也要玩,给我。”由于丫丫力气小,而且勺子柄也有点滑,眼看就要被抢回去了,丫丫开始尖叫,似乎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力量和气势似的。丫丫的突然尖叫让萌萌愣住了,同时也引来了萌萌奶奶:“萌萌,你是小主人,还是姐姐,把勺子给妹妹玩一会儿!丫丫,没事的,不哭啊!”萌萌很不情愿地松开了勺子,丫丫也停止了尖叫,像没事人一样拿着勺子玩起来。

宝宝心语:我被欺负了,我要从气势上显示一下我的力量!奶奶,你们也快来帮我!

知识背景:

2~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的能力,2岁左右时,他们可以讲简单的完整句,此时,幼儿的词汇量在300~400个,3岁时词汇量可达到1000~1100个。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求和简单的想法等。

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仍会出现尖叫的行为。这时的尖叫行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感到压力,借助尖叫宣泄情感。生活中,让幼儿感到压力的事件会有很多,如适应集体生活、与同伴交往受阻、做事遇到挫折等,由于他们年幼,缺乏处事经验,可能会采用叫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压力下的情绪,并借此宣泄情感。

2.被忽视了,尖叫以期望获得关注或帮助。幼儿都特别希望能得到成人的关注,这是他们合理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当他们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同伴等人忽略时,就可能会采取大声叫喊来表达不满,以此达到重新吸引他人注意力的目的。另外,尖叫也是一些幼儿寻求帮助的方式之一。

3.同伴间相互模仿。

解读宝宝的行为:

同伴间相互模仿以提高交往能力。在情景l中,尖叫成了几个同伴游戏的方式,他们通过尖叫获得情绪上的愉悦感,同时,也是通过模仿同伴尖叫的行为,他们找到了一种融人群体、和群体融洽相处的方法。

用尖叫来宣泄不满、获取关注、寻求帮助。在情景2中,、r、r在与同伴交往时,因争抢物品处于弱势而有了交往的压力,她试图用尖叫来增强自己的气势,表达被抢的不满,试探同伴的反应,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叫嚷获得成人的关注,向成人求助。

给您支招:

1.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与他人相处。在情景1中,游戏时的幼儿相互模仿,并一起开心地大叫,通常不需要制止。不过,成人可以提示宝宝们:“哦,你们玩得很开心。不过,公共场所大家声音要轻一点,不要影响其他人。”

2.及时发现有压力的事件,加强亲子沟通。在情景2中,、丫丫、萌萌的父母每天都应该抽一些时间与宝宝聊聊天、做做小游戏等,准确地了解宝宝的情绪,鼓励他们说说内心的情绪感受(如与同伴交往时受挫的心情),或者通过游戏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及时疏导压力,安抚宝宝。

3.尊重宝宝的感受,引导宝宝处理好情绪。在情景2中,两位祖辈要尊重宝宝们当下的情绪,而不要总是告诉他们“没事的”“要谦让”之类的话,更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宝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抢了,我也会觉得很难受”等能够反馈宝宝情绪的话语,宝宝感觉自己被他人理解了,情绪自然会缓解下来。

4.教宝宝恰当的同伴交往和相处的方法。两位祖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提供充足数量的玩具、提供代替物和新玩法等方式,帮助宝宝掌握解决同伴冲突的方法。

P64-66

序言

建设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办好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好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干部队伍。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上海市涌现了一大批长期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努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涌现了一批领导学校卓有成效,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凝聚着他们辛勤劳动的心血乃至毕生精力。为了帮助他们在立业、立德的基础上立言,确立他们的学术地位,使他们的经验能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1994年上海市领导决定,委托教育部门负责整理这些经验。为此,上海市教育局、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组织成立《上海教育丛书》编辑委员会,并由吕型伟同志任主编,自当年起出版《上海教育丛书》(以下称《丛书》)。199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后,要求继续做好《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2008年初,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同意。调整和充实了《丛书》编委会,并确定夏秀蓉同志任执行主编,协助主编工作。2014年底,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同意,再度调整和充实了《丛书》编委会,确定尹后庆同志担任主编。至2016年12月,先后编辑出版《丛书》109册。《丛书》的内容涵盖了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著作,涉及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校外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学校的领导管理与团队工作,还有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教育交流等方面的著作,体现了上海市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体现了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的办学水平与质量,体现了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教育思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欢迎。

为进一步做好《丛书》的出版、宣传和推广工作,对今后继续出版的《丛书》,我们将结合上海教育进入优质均衡、转型发展新时期的特点,更加注重反映教育改革前沿的生动实践,更加注重典型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丛书》反映的教育思想、理念和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的思考、议论和争鸣;更希望在超前理念、先进思想的统领下创造出的扎实行动和鲜活经验,能引领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使《丛书》成为记录上海教育改革历程和成果的历史篇章,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限于我们的认识和水平,《丛书》会有疏漏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共同把《丛书》编好。

《上海教育丛书》编委会

2016年12月

后记

0~3岁的婴幼儿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对早教专业工作者来说,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去接近、理解这本“书”,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能以更专业的视角去观察孩子、解读孩子、陪伴孩子和支持孩子。十多年来,我们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原卢湾区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潜心研究,终结硕果,《面向0~3岁婴幼儿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的探索与实践》于2014年获得了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上海教育丛书”策划团队从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双重视角感受到有必要为0~3岁婴幼儿家长和早教专业工作者编写一本解读孩子、支持孩子发展的书。于是,编撰《宝宝心语》的想法酝酿成形了。然而,《宝宝心语》的诞生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困难,因为要读懂孩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把实践案例和点滴经验汇编成一本较为系统、符合一定逻辑的书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宝宝心语》的编写和形成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鼓励、指导和专业支持,再加上全体编写成员夜以继日的工作和付出,毫无保留的反思与交流,不断实践积累、修改,使《宝宝心语》得以顺利出版。

在此,我们感谢上海教育丛书编委会夏秀蓉、尹后庆主任以及宋旭辉、仇言瑾老师给予我们的机会、鼓励和专业支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潘洁教授、复旦大学王燕教授对书稿进行细致的审阅;感谢尹后庆主任、潘沽教授百忙之中为《宝宝心语》润笔作序,诠释早期教育的内涵发展;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王爱军等老师对书稿的细致审阅和校对;感谢为本书提供照片的中心学员刘嘉奕、李佩蓉、郭明天、余智皓、许慎诺、万欣云、张子墨、盛梓恒、潘文渊、李乐乐、孙培智、张宸齐、顾瑞博、朱起鞍、殷梓晏、倪悦澄、丁禹诚、李懿宸小朋友及其家庭,同时也一并感谢所有默默支持老师的全体冢属!

我们还要感谢上海市教委和黄浦区的领导以及学前教育的众多专家多年来对我们课题研究的支持和帮助,在早教研究、实践过程中给予的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正是因为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不断地推动了区域早教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中心在这片沃土上能够生根、开花、结果,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宝心语》一书是对“儿童为本、关注长远、整合发展”健康育儿理念的反映,也是表现性评价机制应用的重要体现;是对0。3岁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指导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提炼、总结、反思,为教师及家长观察、解读0~3岁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0~3岁婴幼儿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这本书只是个开始,我们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婴幼儿家长和我们一起将这本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继续书写下去,让所有的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茅红美

2016年10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宝宝心语/上海教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茅红美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72807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96
CIP核字 2016322771
中图分类号 B844.11-49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4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