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四野战军十虎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四野战军。

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虎将,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拼杀而来。在抗日烽火中百炼成钢。他们是红色军人的代表。是时代的骄子。我们仅从这些虎将中选择10位进行记叙。

内容推荐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旬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一野战军。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虎将,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拼杀而来,在抗日烽火中百炼成钢。他们是红色军人的代表,是时代的骄子。我们仅从这些虎将中选择10位进行记录。

这些知名的骁将,在解放军将领传、人物传记、史料中曾有过记载,也曾从不同的侧面作过宣传。本书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80周年,我们仅从这些骁将中选择10位进行记叙。这10位不是一野中官职最大、军衔最高的,也不全是四野中军功最显赫的,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具有睿智、英勇、坚毅、果敢的品格和气质,他们都对党忠心耿耿,为人民舍生忘死,他们都曾指挥过千军万马、所向无敌,极富传奇色彩。他们成长的故事、战斗的历程无不动人心魄、感人之深。因此,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至今依然闪耀,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划时代精神,今天依然需要发扬光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与此是由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参谋长》等书为同一系刊,内容上互为补充弄尽量减少重复。

本书的编写力求客观、准确;既突出最精彩、最具传奇的人生片断,又注意反映一生的经历;既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又有科学严谨性。

目录

东北猛虎:刘亚楼

 十几岁练出一手好枪法

 坚决跟党走

 三年半,从连长升至师政委

 做事一丝不苟,打仗胆大心细

 留苏

 差点被“枪毙”

 为确定辽沈战役方针立了一功

 攻克天津只用了29个小时

 居功不骄傲,有功不贪功

 坚持真理,敢于修正中央的方案

 指挥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提出

 “边打边建,边打边练”的口号

 多次在党委会上和支部大会场上检讨自己

 分哈密瓜,分稿费

 同甘共苦,以身作则

 做有心人

 在弥留之际

旋风司令:韩先楚

 从“刀枪不入”的红枪会手中夺枪

 十分钟夺取了关键碉堡

 坚决执行命令和决定“违抗”军令

 朱老总表扬韩先楚:“打得好!”

 “黑虎掏心”,拿下老爷岭

 新官上任谈方案

 提前10个小时执行命令

 奇怪的招数:炮兵“上刺刀”

 31小时全歼蒋军10万

 国民党军称3纵为“旋风部队”

 创造了用木船战胜军舰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

能文能武:邓华

 痛恨帝国主义,在日记中写下“勿忘国耻”

 在哥哥和姐夫的引导下投身革命

 幸运的抉择:我看还是跟朱毛走吧!

 连夜抄下《孙子兵法》

 湘江战役中大难不死

 打了没有命令却有把握的胜仗

 火线成立京剧团

 对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提出不同意见

 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朝鲜战场上“两头冒尖”

 强调军事训练是平时的中心工作

 “我拿人民的钱,吃人民的饭,就得为人民办事”

 把我的骨头烧成灰,也找不到我反对毛主席的问题

 走完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一生

高参大智:赵尔陆

 辗转数千里寻找党

 红军、八路军的“粮草官”

 指挥清风店、石家庄、涞水战役

 谋划大兵团作战

 挥师向中南进军

 剿匪斗争总指挥

 从外行变成内行

 “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占”

 爱孩子也是有原则的

 “军转民”的先驱

 “文革”风暴中的将军泪

百岁上将:吕正操

 打定主意自己改名为“正操”

 担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

 终生难忘的“五四”之夜

 小樵改编,改称“人民自卫军”

 战斗在冀中抗日根据地

 写信的签名为难了毛主席

 解放战争时的副司令

 出奇招:把新北京站的设计方案

 贴在餐厅边上的大厅里

 “天堑变通途”

 修建“钢铁长龙”

 决不能给子孙后代留祸害

 真理终将战胜邪恶,笑在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得罪人不得罪人,我来承担”

 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

威震四方:刘震

 参加红军的第一次战斗就抓了两个俘虏、缴了两支枪

 只身奋勇追歼逃敌

 三次讨伐国民党顽军石友三

 以很短的时间突人敌坚固城防据点

 打赢夏季攻势第一仗

 指挥2纵31小时突破锦州

 分到一块难啃的骨头

 朝鲜战场实施大机群空战

 击落美“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创办空军学院

 进者勇进,退者乐退

“赣南一面旗”:陈奇涵

 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

 革命到底,死不回头

 羊山会议、兴国暴动的主要组织者

 长征路上与死神相伴

 总结出“半渡而击”和“主动出击”的战法

 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生产

 领导辽南部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

 领导武装剿匪

 筹备军事法庭

 就是要当高级“泥瓦匠”

 华夏名将,光耀千秋

塔山虎将:吴克华

 干革命比当伙计痛快多了

 在军政学校里知道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大名

 一周内两次受伤流血

 长征途中率部充当中央红军的“铁屁股”

 开辟胶东

 反日军“拉网合围”大“扫荡”

 冬季攻势取得辉煌战果

 军事生涯中最为残酷的一仗

 率军保卫东南沿海

 特别列兵

 突击司令,哪里急需就去哪里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

 能征善战:万毅

 参加东北军,考入讲武堂

 重建627团,安排共产党员在军士连

 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改编111师

 在东北清剿土匪,建立根据地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放弃漳武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尽心尽力组建炮兵部队

 卸去征衣志未赊,耗穷光热即生涯

9纵第一人:詹才芳

 “我们穷人要联合起来!”

 黄麻起义后参加了红军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在抗大,大老粗当教师

 战斗在白华山

 准备同蒋介石打内战

 冒着敌人枪弹进锦州

 任46军军长,越战越勇

 老列兵与小列兵

 “早早司令”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十几岁练出,一手好枪法

1911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在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个非常贫困的农家。当时,他父亲给他取名叫兴昌,后来又改名叫“马长”。希望他能快快成长。“马长”一名伴随他很长时间,以至许多年他当了大官后,村里人还是唤他马长。

小马长刚出生就遭遇不幸,母亲因产后风第二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贫苦农民,无力抚养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就在走投无路时,一位好心乡邻伸出了援助的手,这个乡邻叫刘德香,是位铁匠,他抱养了小马长。其实他也是家境贫穷,为了养活小马长,他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

刘德香抱养小马长后,给马长起了个大名叫刘振东。小振东在养父母的照料下,一天天长大了。贫苦的家境,坎坷的经历,使振东养成了闽西山区贫苦孩子特有的勤奋品格和倔强好胜的秉性。

小振东天性机敏,七八岁时就能下河摸鱼了。他可以一个猛子潜入河里,从河里一下子摸出三条鱼来,左手一条,右手一条,嘴里还叼上一条!

在闽西山区,几乎家家都有猎枪,男子们都会使枪,但枪法却差别很大。刘振东凡事不甘人后,十几岁时便练出一手好枪法。山中的野兔,空中的飞鸟,只要在射程之内,便只有栽在振东的枪口下了。

小振东的成长,刘德香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觉得这孩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只要下力气调教,会有大出息的。

一天,刘德香吃完晚饭后,把妻子梁玉娣叫到跟前,说:“我想咱们的孩儿大了,该让他念点书了……”

梁玉娣一听,忙从屋内取出两个书包,应道:“是该让孩儿念点书。你瞧,咱两个孩儿,两个包,振东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我不会亏待他的。”梁玉娣在收养小马长两年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取名福东。

刘德香却脸露愁容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怎么不想让两个孩儿都念书呢?可是咱付不起两份读书钱啊!”梁玉娣叹了口气,低声道:“这可就委屈小振东了。”

刘德香再次摇了摇头。良久,才对妻子说:“我想让振东去念书,这孩子脑子灵,读书能读出来!”

梁玉娣一时呆住了。当她终于明白丈夫主意已定时,流着泪把一只书包交给了丈夫……

坚决跟党走

1922年,刘振东毕业于崇德初等小学,进入湘店高等小学。刘德香一家人节衣缩食全力支持振东读书。尽管如此,常常还是拖欠学费。刘振东不得不在课后为富家同学代做作业,甚至代做考卷,以换取几个铜板和几顿饭钱。就这样,他艰难地学习了两年,以优良的成绩考入了武平县立初级中学。

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考入中学,这在20年代中国闽西山区是罕见的,在刘振东的祖地大洋泉村是前所未有的。乡亲们闻讯后聚集到刘德香家门口久久不肯散去。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整个大洋泉村人的脸上都有光彩。  从刘振东居住的山村到武平县城有100里,刘振东要走两天时间才能赶到学校,十分不便。第二年,他转入长汀七中,离大洋泉村稍近一些。然而,无论刘振东怎样节俭。沉重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压得他在两年后辍学回乡了。

回乡后,崇德小学聘他当了教员。振东为人正直,工作积极,深得校长刘克摸的赏识。刘克模是位共产党员,他渐渐地把刘振东引上了革命之路。在刘克模的小阁楼上,刘振东捧起了《独秀文存》、《向导》、《新青年》等革命书刊,从中汲取革命理论,建立并推动了他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

1929年。家乡成立了反抗恶霸势力的青年会,刘振东是青年会的领导人之一。他以青年会为基础组建了“铁血团”。

1929年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他被带到刘克模楼上常人难得一进的书房,在镰刀斧头红旗下举行了庄重而简朴的入党仪式之后,刘克模将手搭在他的手上,语重心长地说:“革命需要你,我们欢迎你,希望你坚决跟党走,更上一层楼!”

入党介绍人张涤新、李光也把手搭了上去。

握着这三双大手,刘振东感到自己有了一股无穷的力量,表示:“坚决跟党走,更上一层楼!”

人党之日。刘振东正式更名为刘亚楼。从此,刘亚楼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也因为有了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刘亚楼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军队的高级将领。P2-4

序言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四野战军。这支野战军由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成。解放战争时期,她在敌我兵力异常悬殊、人力物力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共歼灭国民党军153万余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涌现了成千上万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骁将,他们或从南昌、井冈山历经千难万险拼杀而来,他们或从抗日烽火中百炼成钢。他们是千百万战士的代表,他们是时代的骄子。诸如: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第一参谋长肖克、第二参谋长赵尔陆、政治部主任谭政、副参谋长聂鹤亭和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后勤部部长周纯全、后勤部政委陈沂,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明治、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第二副司令员刘震,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第二副司令员贺晋年、政治部主任肖向荣,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第39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第40军军长罗舞初、政委袁升平,第41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第43军政委张池明,第44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富善,第45军军长陈伯钧,第46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第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第48军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仁麒,第49军军长钟伟、政委徐斌洲,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第58军军长孔庆德、政委方正平,特种兵司令员万毅、政委钟赤兵、副司令员苏进,等等。

这些知名的骁将,在解放军将领传、人物传记、史料中曾有过记载,也曾从不同的侧面作过宣传。本书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80周年,我们仅从这些骁将中选择10位进行记叙。这10位不是四野中官职最大、军衔最高,也不全是战功最显赫的,不过,他们都无—例外的具有睿智、英勇、坚毅、果敢的品格和气质,他们都对党忠心耿耿,为人民舍生忘死,他们都曾指挥过千军万马、所向无敌,极富传奇色彩。他们成长的故事、战斗的历程无不动人心魄、感人之深。因此,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至今依然闪耀,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划时代精神,今天依然需要发扬光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与此前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参谋长》等为同一系列书,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尽量减少重复。

本书的编写力求客观、准确;既突出最精彩、最具传奇的人生片断,又注意反映一生的经历:既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又有科学严谨性。当然,究竟如何,还待读者评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四野战军十虎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山//晓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5254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