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悬疑文学(2006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大批悬疑惊悚作品,深受读者追捧,成为又一出版热点。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悬疑惊悚小说的概貌,长江文艺出版社联袂《今古传奇》故事版杂志社和天涯社区,向全球华语界诚征优秀悬疑惊悚小说。希望藉此对该悬疑文学作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扫描和梳理,打造经典,挖掘新人,厘定其应有的文学地位。

内容推荐

悬疑文学,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充满神秘的情节、扣人的悬念、诡异的气氛、恐怖的场景,让人读后欲罢不能,产生极强的心理互动的文学作品。

2005年初,一部名为《碎脸》、作者署名鬼古女的悬疑小说,首印超过5万册,据闻这本连载于新浪网上“玄异怪潭”的小说,短短数周点击率就逾百万,被海内外上百家网站转载。春节期间,由知名作家张宝瑞悬疑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双绣花鞋》与《梅花档案》纷纷在各地电视台,进行二轮播出,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收视率。种种迹象表明,悬疑文学正在市场细分中,显露其超强的魅力。

目录

望欲

黑暗中的女孩

蜡像

肉香

因为孤独

死爱

完美谋杀

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悲伤

撞鬼记

博客凶灵

头,不见了

我睡不着

以牙还牙

隐身搭档

洞穴

第七个读者

长篇作品存目

噬魂影

锦绣旗袍

人骨手镯

玛格丽特的秘密

旋转门

秘镜天使

水精

第二类死亡

暗算

亡者永生

午夜娶新娘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这个城市存在的时间很久了,聚居了很多的人,因此慢慢就变得很庞大,居住的人形形色色,建起来的房子也是形形式式,高的、矮的、圆的、方的,竟然还有五角型的,比方说这一座青顶红墙的三层小楼,就显得很别致。

这座小楼是一个半山别墅群里的某一座,因为受了周围更气派的别墅们的挤迫,它就显得很不起眼啦,不过这也没什么,别墅的本来意义不是在于宽大,半夜上个洗手间都要走楼梯,回到床上找不回刚才的梦,又得重新造一个,有点恍如隔世的味道。

这座小楼尤其幽静,三分之二的地方被完全绿化,有高的树,矮的花,平的草,草地上支起了画架,树干上吊有秋千,白漆铁花的椅子,素雅平实的小桌子,全被夕阳的余晖温存地抱着,空气中仿佛流淌着音乐,只是音乐,没有人声。

小楼里有一个人,仅仅一个人,是这里的女主人。她在客厅的沙发上悠闲地坐着,即使只有她一个人,坐姿仍然保持着一种优雅,那是长年的优越感带来的习惯。茶几上散落的杂志就显得有点凌乱,烟缸里的炯头也积了不少,还有一根在燃烧,袅袅的烟雾后面的脸是如此祥和,淡定。

电话响了,她稍等了一下,在铃声响到第四遍的时候,她才接起了话筒。她知道电话那头的是谁,在没接的时候应陔就知道了,她也知道那头的人要说什么,所以,她一直都微笑着,从容又从容。

挂了电话后,她开始拨另一个电话,一会电话通了:

“我要预约。”

“……”

“就在今天晚上,九点。”她的口气不容置疑。

“……”

“我可以付双倍的钱,只能在今晚九点,我只需要一小时。”

距离那座小楼不过半小时车程的浩天大厦坐落在市中心,这里街道纵横,高楼环立,车水马龙,人潮熙攘,总之,和刚才的那座小楼整整相差了一个世纪。

浩天大厦有四十层,于琦诊所在第三十八层,出了电梯往左一眼就能看到那块精心设计制作的小牌子,刻的字不多,就“于琦心理博士”六字,那个徽标倒是异常复杂,有欧洲代表医生的蛇,中国郎中必备的葫芦,甚至还有一个听诊器,几片橄榄叶,就是这些有很强的内容关联、外型千差万别的玩意被精心地编织纠缠在了一起。

推开玻璃门,正面是于琦的秘书小英子的桌子,一个秘书桌子上该有的物品及凌乱全都齐了,摩登女职员该有的红指甲、红嘴唇、黑眼圈也一个不落,不过她现在的表情可不是很和气,刚刚电话响了,小英子快速瞄了一下手表,五点十五分,差十五分就下班了,这个时候的电话通通被她列为L级,意思是“LAJI电话”。

是一个女人,她要预约晚上九点看诊。这是小英子最不愿意接到的,而每周总会有一两次这样的电话。小英子每次第一反应就是用需要加倍诊金并支付加班费来为难一下对方,然而,没有一次成功,好像这些人都不在乎钱,小英子感到奇怪。直到小英子某一次对她的BOSS于琦抱怨的时候说起这事,于琦笑着没有说话,拿起桌上的水杯,倒了一滴墨水进去,清彻的水立即被污上了湛蓝的颜色。小英子不解,看看水杯再看看于琦。

“水对于你的最大功能是什么?”于琦问。

“解渴。”小英子不假思索地说。

“好,就解渴吧,那你如果渴了,你会喝这杯水吗?”

“不会。”小英子看着蓝蓝的水摇了摇头。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水是脏的。”

“那么,我再问你,如果你三天都没喝水了,或者你正走在沙漠里,断水好几天了,这时候,这杯水出现你面前,是唯一的一杯,你会喝吗?”于琦笑着问:

小英子瞪大了眼睛,努力运用全部想象力去想象着于琦描述的情景,这对于她有点困难,因为她压根就没有过这种经历,她对于“渴”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出了一身汗之后喉咙干了,或是早上起来嘴唇干了。

“可是水脏了能喝吗?’’小英子冷不丁冒出这句,于琦一愣,他完全没有估计到小姑娘对于这种很具有反差效果的比喻并不能理解,这让他有点尴尬,无奈,只好把本应该在效果出来后才说的话赶紧倒完了拉倒:

“我的意思是说,有一些在平常看来很重要的东西,往往在特定的时候会无足轻重,因为,有另外的一些东西盖住了它的重要性,比如渴望、欲望。”

小英子一动不动地盯着于琦,像个木雕。很明显,她的思维有点紊乱,她完全相信心理博士的话是对的,只是没听懂。

“我的意思是说,”于琦只好挑些更通俗一些的词,“你对某个东西的渴望度高过了一切的时候,一切都不重要亍,你明白了吗?嗯?”于琦最后用了重重的鼻音。

“明白明白,我非常明白,”小英子非常大度地挥了一下手,她不想激怒上司,“我怎么能不明白呢?是不是?我可是心理诊所的秘书,怎么能不明白心理上的事儿呢?是不是?”

“你明白什么?”于琦又好气又好笑地追问。

“你的意思是说,当你在沙漠里渴得要死的时候,你就应该喝一杯带有蓝墨水的水,然后一切都不重要了是不是?这我能不明白吗?”

于琦明白小英子的不乐意,没有让她留下来加班。他的这个心理诊所就他们两人,平时事也不少,里里外外都是小英子在打理,虽说小姑娘有点莽撞,但还是很有条理的。

他在六点的时候下楼去喝了杯咖啡,吃了两块三文治,如果没有预约的话,他会喝点红酒,但是今天不行。七点左右,他回到了诊所,开始看书。他读的书不是从书架上取下的,而是从他的包里掏出来的一本粉红封面小说。在他的书架上是永远不会有这种书的,那些全是心理学著作,什么精神啊,逻辑啊,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心理学博士的办公室必备的。不过,于琦的心里必备的东西可就不是这些了,而是他手上的那本《粉红女郎》。

其实不单是别人会感觉到《粉红女郎》之类的言情小说太庸俗、太低级趣味,和他的身份极不相符,就连他自己也明白,他不属于这类书,就像这类书根本不适合他一样。然而,作为心理医生的他,也不得不承认,书里那些千篇一律的花前月下的情节总会让他神往,腻得如同梅雨傍晚的情话也能让他人迷,这些年只顾着读书,天天琢磨着钻到别人心里去,却原来,他也很渴望有一天,会有一个人钻到他的心里来。

于琦坐到为病人准备的躺椅上,刚刚翻了第一页,突然想起什么,合上书起来把门轻轻关上。刚刚关上门,又想起了什么,自嘲了一下,把门又重新拉了开来。

就是嘛,整个诊所就他一个人,怎么会有人看到他读的是《粉红女郎》呢?

好一会,他感到空气有点闷,于是去开了窗,三十多层楼上吹吹晚风、看看繁华夜景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情,触眼可及的真实感让人踏实。每到这时候,于琦总会莫明其妙地产生出一些感慨,那也是职业习惯使然。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心理病人,所谓的正常人或多或少总会有某些心理障碍的,心理这门科学研究时间越长,研究程度越深,那么,病人的群体就越大,这世界就越不健康,这很让于琦迷惑,到底是心理疾病让这世界不健康,还是他们这些心理医生的研究成果让这世界不健康了。

这层感慨还有一个引发感慨:眼前的所有繁华美景,全都是那些于琦眼里的病人造出来的,是不是说,病人造就了世界,还是世界成全了病人?

门铃声响了,于琦抬头看了一眼挂钟,不多不少,正好九点,钟面上指针架起的直角让他眉毛扬了扬,很准时嘛,看来这不会是个难缠的病人。P1-4

后记

在这本书的编选接近尾声之际,周德东先生携他的2006年重磅作品《门2》,到石家庄签售。现场人山人海,等待签名的读者排成长队,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稚气未脱的孩子都有。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的签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火暴的场面了。据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门2》一版发行十万册,创中国悬疑小说发行之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悬疑小说在中同的受欢迎程度,而且读者范围之广,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文学品种。《门2》的出版,可以说为中国悬疑小说在2006年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2006年,是中国悬疑小说大发展的一年。

悬疑小说,目前的定义比较笼统。以悬疑、惊悚作品为核心,可将部分侦探、推理、恐怖小说作品包容进来。从本书所选作品来看,所谓悬疑小说,就是以悬疑的方式,对事件、情节和环境进行渲染,从而计读者产生不安、压迫和急于知道真相的阅读快感。也有人将其称为心理悬疑小说,其实,我觉得“心理”二字,颇有点画蛇添足。只要是悬疑小说,无论是对事件的描写还是心理描述,其对人的心理冲击效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悬疑小说针对的就是你的心理,挑战你的脆弱,最终让你得到释放的快感。所以悬疑小说,首先得有紧张的故事情节,令渎者的心理产生心理的冲击。这些紧张的情节,应由严密的逻辑组织起来,尽量地,将怪力乱神这些元素摒除在外,即便是有超自然的冈素出现在作品里,也应在合理的逻辑之下。悬疑作品与传统的侦探推理小说相比,有更多的都市的气氛,有更大的包容性,作品的主角,除开侦探与推理的爱好者,也可以是都市里生活的平常人。

虽然两方的悬疑小说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爱伦·坡到史蒂芬’金,至少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冈为种种原阕,中同悬疑小说的历史并不长。直到2001年,才有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悬疑小说问世,这就是丁天的《脸》。后来,北京有容文化公司策划的“773”系列作品横空出世,才把悬疑小说的市场真正做大,令悬疑小说的概念从此深人人心。几年过去,挂名“悬疑小说”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生长得漫天遍野,各大书店中的本土作家悬疑文学专柜,也一扩再扩,以销量和地盘傲视群雄。甚至专柜中再分专柜,如“蔡骏专柜”,“周德东专柜”。悬疑小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在纯文学市场普遍不景气的今天,悬疑小说出现一枝独秀。当然,也不可否认,大量的类似出版物如过江之鲫,也难免泥沙俱下。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悬疑小说的真正源头恐怕还是在于网络。网络的开放和包容,总能让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走在最前面。上个世纪几十年代末期,中国互联网普及开始,BBS出现,网络上就萌生了中国悬疑小说的雏形——“鬼故事”。当然,这些作品无论是创作技巧还是思想内容,都远远不能和后来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悬疑小说相比拟。但不可否认,互联网上的“鬼故事”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悬疑小说读者,为后来巨大的悬疑小说市场打下基础。而且,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2001年,当中国第一部悬疑小说《脸》出版的时候,蔡骏还是一个混迹于榕树下“聊斋夜话”论坛的网络写手。目前中文网络最大的悬疑恐怖文学论坛——“莲蓬鬼话”,也只是躲在天涯社区角落里的一个不知名的专讲“鬼故事”的小圈子。不过从那时开始,很多写手已经跳出纯粹的“鬼故事”窠臼,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比较高级的文学创作。这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相当多,如燕垒生的《瘟疫》、tinadannis至今在网络影响经久不衰的作品——《冤鬼路》系列,以及蔡骏的早期作品。可以说在2001年或者更早的时间,网络悬疑文学的创作的已经发生了质变。他们缺的只是出版机会,或者说,那些才华根本不次于传统文学作家的写手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够山版,他们写作,全凭的是兴趣。直到2003年,蔡骏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网络上有影响的悬疑文学作品大多被结集出版。与此同时,写悬疑作品的传统文学作家也开始向网络靠拢。有“悬疑大王”之称的著名作家李两闽一直活跃于网络,随后,余以键、周德东等人也纷纷触网。到2006年,几乎中国所有写悬疑文学的作家和山版商都在天涯社区“莲蓬鬼话”登陆,使中国的悬疑文学界,难得地出现一统江湖的景观。从这本集子里可以看山,我们已经无法再区分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他们都誓师在“悬疑文学”这面大旗之下。

一统江湖,风格又各为不同,于是出现了很多独特的现象。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概述,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李两闽,本来就是传统文学的中坚力量,以写现实主义作品见长。所以他的悬疑文学作品,是最为本土化的,和现实衔接得非常紧密。“只有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是他的信条。蔡骏,成长于网络,思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相当活跃?他的2006年作品——《旋转门》,看出与以往作品大为不同。他的特点是灵气和想象力惊人,风格还在持续变化中。周德东,一个让女儿都骄傲地称“我爸爸是写悬疑小说的”人,其作品和影响力,不愧为中国悬疑小说的领军人物。几年来,他在悬疑小说创作上一直活跃,除了自己令人过目不忘的写作特点,他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如:“真正的悬疑是没有谜底。”他认为,“每个恐怖细节都要找到符合逻辑的解释,那完全属于想象力,属于编故事的技术”。余以键,一个“老谋深算”的作家,作品的语言相当朴实,但所有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用情节抓人的功力一流,“故事一流”。成刚,他的小说语言读起来相当舒服,舒服到你只要有时问,读一晚上也不会觉得累。可这舒服之中,却有大气,他2006年的作品都相当大气,如《密码王朝》、《刑官》。同时他对人性的刻画也有独到之处。七根胡,一个很男性化的笔名真身却是一名女性。她的作品只要两个字就可以概括:诡异。诡异的语言、诡异的情节和诡异的人性。可能看到最后你都想不通她要说什么,可是,那故事已经深入你的内心。。。

2006年,还有一个不得不关注的事件就是“黑猫社”成立。“黑猫社”目前由十个活跃在一线的悬疑文学写手组成,成员包括莲蓬鬼话斑竹莲蓬(孙长青),庄秦、麦沽。写手老家阁楼,成刚,七根胡,大袖遮天,李异,聊聊,嫣青。这是写手南各自为战走向品牌写作的第一步。悬疑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品牌。“黑猫社”的首批作品已经出版或将要出版,如麦沽的《秘境天使·咒城》,市场反响不俗。

悬疑文学写作还山现一个特点就是作者的高学历化,这在传统作家中是不多见的。如轰动网络和市场的《碎脸》作者鬼古女在美国硅谷。收入本书的《黑暗中的女孩》作者周皓晖是硕士,《第七个读者》作者雷米也是硕士,并且将成为博十。他们的专业虽不是文学,但作品写得令人叹为观止。这暗示着什么?悬疑小说是否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聪明人的写作”?冈为悬疑和逻辑,这都是聪明人才能玩好的游戏,而悬疑小说不管怎么发展和变形,也缺不了悬疑和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说,悬疑小说的写作难度远远超过传统文学,因为运用智力阐述远比运用自身的情感阐述要难。可以这么说,在悬疑文学创作中已经出现了作者智力宣泄现象。国外的《达·芬奇密码》如是,国内麦家的《暗算·解密》如是。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就是明年,悬疑文学的轰动作品将是一部以高智商创作出的具有文化厚度、严谨逻辑和透视人性的大作。

悬疑文学为什么受欢迎?这是冈为悬疑文学作家,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其实都在把读者奉为上帝。传统文学的作家则更自我一些,他们多少存在着“教化”隋结而不是“同化”情结。冈为不是把自己而是把读者作为写作动机和对象,才能令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快感。这种迎合,令很多读者都是无法抗拒的,就如每一个人的恐惧,都无法彻底消失一样。当然,从心理和文化及社会现象方面解释悬疑小说为什么会流行,很多人已有专门论述。如著名出版商兴安有句名言:“生活好了,悬疑来了。”在此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总之,悬疑文学的创作和市场,在我看来,在中国依然仅仅是一个开始。它的前景和蓬勃发展程度,依然不可限量。

感谢《今古传奇·故事》杂志社黄荣峰、刘碧芳、王晋、石磊等诸位编辑的辛劳,他们与两位编者一道,做了大量的遴选的工作。我们高兴地看到,他们所主持的《今古传奇·故事版》,正在成为国内悬疑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基地,成为悬疑作家们展现最新的创作的平台,本书中《第七个读者》等作品,就是在他们的刊物上面世的。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他们的远见与卓识,让这本国内首家悬疑文学的年选,有了面世的机会。选人本书的作品,算是对近年来中围悬疑文学的创作做了一个概括。文中所论及的作家,基本上都能在书中看到他们的代表作。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挂一漏万的事,而是无奈的事。限于篇幅,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无法收入,只能对作者和读者说一声抱歉。但来日方长,悬疑文学的路还会走下去,悬疑文学的精选也还会做下去,谢谢大家!

编者

2006年11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悬疑文学(2006年中国悬疑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保纯//张长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4203
开本 16开
页数 5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62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3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1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