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幻文学(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2006年中国第一本奇幻文学年度精选,尽可能全面地编选了中国奇幻文学中的精品。企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而对当前奇幻文学的成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喜欢上正蓬勃发展的中国奇幻文学。本书着重于收集本年度创作或发表于本年度或在本年度产生影响的奇幻(科幻)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期图呈现给奇幻文学爱好者一个尽可能全面,风格又多样化的幻想世界。

内容推荐

和往年一样,本年选依然从众多的奇幻文学作品中着重于收集本年度创作或发表于本年度或在本年度产生影响的极具特色和风格多样化的代表性作品,希望呈现给奇幻文学爱好者一个尽可能全面的幻想世界。

目录

云浮

屠龙

虞壤

月影传说

风雨攸除

眉妩——魅生前传

聆听七夕的魂响

古墓

僧话

海鸟将军

衣盟

狐说

迷宫中的少司命

都市妖奇谈·滴水寒

幸存者

铁血亡灵

似若明天来临

虚像

长篇作品存目

龙战

越京四时歌

游戏时代

三体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本文选自沧月“镜”系列长篇小说《辟天》序章。

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

唯有苍天。

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

唯有云浮。

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山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

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

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在这个浮于九天的孤城里,所有人都在各自冥想和修行,或者静悄悄地灰飞烟灭。

那些尖碑指向更高的苍穹,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

每一个碑上的花纹大同小异:最顶上是一个象征着太阳的圆,然后是平行的波纹,象征着大地和海——在那之下,却雕刻着一只巨大的、正在向上飞翔的金色的鸟。那只鸟展翅向着太阳飞翔,一步步超越了大地和海。

——伽楼罗金翅鸟是她们这一族的象征。

亘古以来,翼族就如伽楼罗金翅鸟一样,一直在追求着力量的极限,从大地朝着太阳一步步飞升羽化,从大地一直迁徙到几天上的云浮城。

自古以来,他们就被所有陆地和大海上的人仰视,被冠上了神族的称号。然而,严格地说,他们并不是神祗,他们这一族诞生在鸿蒙开辟之初,早于鲛人和空桑人而存在。他们生于云荒七海外的云浮岛上,足迹却遍布整个海天,一度是天空下最骄傲的民族,在这一片天地之间留下了最初的脚印。

冈为神的恩赐,他们拥有山众的天赋。他们观望星辰,记录日月,播种和收获,建造巨大的神庙、宫殿和尖碑——在海同的鲛人还刚刚从泡沫里诞生、云荒上的空桑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他们已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他们甚至可以用念力从身体里展开双翅,翱翔于海天。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心也越来越高:

他们不再甘于困顿大陆,而想探求几天之上的奥秘。

他们不甘于被星辰照耀——因为凡是被星辰投影覆盖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宿命的流程所控制。

然而他们虽然可以飞翔,但凭着双翅却无法到达星星之上;他们生命长久,但是却无法永生——所以他们逐渐开始修习术法,探求天地之间的终极奥妙。

终于,在一万年前,云浮国的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云浮最后的城主是一对孪生兄妹,长成后联袂主持族中事务,被族人称为大城主和少城主。那对同胞兄妹均是万古难遇的奇才,年纪轻轻便登上了术法的巅峰,窥破了诸多长老皓首穷经也参不透的谜题——

两位城主寻求到了停止光阴的方法,从此族中再也没有衰老和死亡;

两位城主预知了每一颗星辰的轨道,从此便能洞察大陆上与之对应的一切命运;

然而,没有了衰老死亡,又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之后,翼族人并不冈此而活得更好,反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悖逆和混乱之中——他们从此过着漫长得看不到头、却清晰得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

不生不死、明知宿命却无法改变宿命——在活了上百年后,云浮翼族里一大批的人到了崩溃的极限。于是,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后,整个云浮城却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疯狂。

血刹那间流满了这个辉煌的国度。甚至连两位城主都不能遏止这样的混乱,冈为他们内心也开始对生存的意义提山了疑问。

最终,为了摆脱星辰的投影,挣脱被控制的宿命,两位城主做出了旷古未有的事情——他们联手施展了极限禁咒,使整个云浮城飞上九天,超越星辰,消失在云荒的海天之外!

从此,他们这一族超越了宿命和轮回,无生亦无死。

他们舍弃了故同,朝着太阳飞起,便如离弦的箭,一去不能回头。他们获得了神一样的力量,超越了地面上那些刀耕火种的族类,从此便不能再回到大地,去干扰那片土地上的兴亡枯荣的流转——他们只能成为局外人。

云浮翼族退出了云荒的历史舞台,只留下了种种隐约的传说。

没有人知道这一族在星星之上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九天上隔绝万年的岁月,让他们这一族蒙上了种种传奇色彩,在后人的口耳相传里被附会成接近了神祗的存在。他们的真正来历被岁月掩盖,没有谁记得宇宙洪荒之前,他们也曾翱翔于天地之间,随意地栖居和生活,与其他族类一模一样。

如今的他们居住在最高的仞俐天上,拥有着超越云荒大地上所有种族的力量和长久得看不到头的生命。然而,却是如此的寂寞。

沧流历九十一年,云荒大地上风起云涌,大变将至。

而这座九天上的孤城里,却依然保持着亘古不变的孤寂。

从北方尽头的黄泉归来后,比翼鸟合拢翅膀休息,而联袂返回的三位女神坐在高台上,俯瞰着伽蓝塔顶的神庙,仿佛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太阳又落了。”当颊上的那种温暖消失时,慧珈轻轻说了一句。她侧头望向云荒的最两方,言语中有一丝眷眷的惆怅:“又是一天。”  明天,云荒上又将会激起什么样的风云?

不同于死寂的云浮城,她们脚下的那片大地是活着的:每一日都是新的,每一日都有激变,令人目不暇接。当海皇的力量回归于人世,当六个封印被逐一解开,当破军光芒照耀苍穹——这一片云荒大地,又将会迎来怎样风起云涌的岁月?

然而,她们却只能是一名旁观者。  ,

“该布夕照了。”曦妃站起身来,在背后倏地展开了双翅。她升到云浮城中那一座最高的飞鸟尖碑顶端,抬起皓腕,轻轻地点燃了上面离火。

只是一刹那,漫空便腾起了炽烈艳丽的霞光。

虚空中,竟然隐约浮动着无数巨大的镜子。那些透明的镜子被无形的力量悬挂在九天之上,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折射着尖碑顶端的那一点离火,在云上漫出无数的光。当下面陆地上的人们抬头时,便能看到千里璀璨的晚霞。

九天寂寞如雪。每日里无聊,她们不愿修炼,便各自寻找可以做的事。

曦妃便在天上布出各种景色;而慧珈便会藏起翅膀,混迹于人间行走。魅婀则喜欢和大陆上那些花妖山鬼打交道,经常来往于天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但是无论在何处来往,看到了什么样的兴亡,她们都严格恪守着大城主订立的规矩:绝不插手大地上的一切纷争。

这,也是当年云浮人脱离大地飞向天空时,对着上苍许下的誓言。

曦妃从最高的飞鸟尖碑上落下,重新坐到了高台上。三位女神静静地呈三角坐着,望着高台居中的那一缕银白色光。那白色的光在几天的风里摇曳,缥缈如缕,纯白如雪——一如那个人的灵魂。P1-3

后记

由《诛仙》的市场奇迹造就的2005年中国奇幻文学大势,如果顺理成章下来,2006年应该是在品种和质量上都得到丰收的一年。但出人意料的是,2006年虽然仍可称之为鼎盛,却正如我对于2006年武侠文学“鼎盛不等于高水平”的评价一样,我对2006年奇幻文学的评价,仍然以为是在达到高潮之后很快就进入了令人遗憾的境地。

要说2006年的中国奇幻文学,首先可以从奇幻文学的分化与整合和奇幻市场的分化与整合两个方面来看中国奇幻文学的大盘走势。

(一)奇幻文学的分合

所谓奇幻文学的分合,核心是奇幻文学与武侠文学的恩怨纠缠。在2005年《诛仙》火了一把之后,《诛仙》究竟属于奇幻还是武侠,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只有武侠而无奇幻,《蜀山剑侠传》等现在会被看作奇幻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武侠处理。在这个意义上说,奇幻是21世纪的产物。武侠和奇幻,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文学类型,更是两个不同文化时代的表征,有其不同的创作方法。而近年来,随着幻想文学的大潮涌动,一些武侠作者转向奇幻创作,如沧月宣称,武侠“以后还不知道写不写,说不定就全部写奇幻”,出现了一大批武侠、奇幻双栖作家。武侠转向奇幻之后,实际上促进了对武侠和奇幻自身特征的反思。武侠不再以“为围为民,侠之大者”为核心而转向对现代人心灵的投射之后,数字化时代的武侠,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设定性和架空性的小说。但在什么境域和程度上架空,则成了武侠与奇幻的明显区别。武侠偏向于历史性架空,而奇幻更偏向于虚拟性架空。差一点就走到一起的武侠和奇幻,在2006年走向了更加明显的分离。

很多人会认为2006年整个中国幻想文学处于不景气的状况,甚至有人把“2006年度武侠幻想文学白皮书”题为“崩溃之沿”。但我以为,这也是奇幻文学的一个契机,经过分化与整合之后,会促进我们有更多的反思。我们今天已经形成了两式魔法奇幻、中国神话奇幻、现代都市奇幻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形态。武侠对奇幻的冲击,既是一种外来的新兴的力量,也是对原有稳态格局的一种破坏。“云荒”和“九州”创造的已经是一个不中不西、亦中亦两的新的虚拟架空情境。那么,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是不是奇幻的新出路呢?这中间实际上蕴含着成为一个系列文化产业的商机,成功的例子比如说两方的“龙枪”绵延了数十年,但也要提防成为像《蜀山剑侠传》那样的一盘散沙。

2006年中国幻想文学的分分合合,呼唤着中国幻想文学新格局的出现。对于奇幻来说,这是一场反思,也是一段沉寂。在此之后,幻想文学的中国化、民族化进程,我以为会出现一个飞跃,中国的幻想文学会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也更具有想象力的文学大系。

(二)奇幻市场的分合

2005年的奇幻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期刊、图书、网络三分天下、共同繁荣的格局。但在2006年,整个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重组。在网络方面,中文在线、起点中文网、17K、龙的天空等都出现了内部重组和战略调整,幻剑书盟则向武侠的传统领地发起大举进攻,甚至宣称武侠已经衰落。在期刊方面,原已形成的《今古传奇·奇幻》、《飞·奇幻世界》、《九州幻想》三足鼎立格局,随着原《奇幻世界》编辑团队集体离职新办《幻王》被打破,但新的成熟格局亦未形成,《幻王》出版两期后即告神龙无踪,《奇幻世界》受到重创,九州团队新办《幻想1+1》,除了《今古传奇·奇幻》相对稳定外,奇幻期刊格局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群雄时代。在图书方面,除了一些期刊佳作出版单行本和“镜”等系列图书继续保持稳定外,《诛仙》似乎成了一个看不到结局的故事,磨铁公司雄心万丈想要在武侠和奇幻市场大展宏图,但整个奇幻图书市场却可以说是并无悬念。

2006年的奇幻市场,有人称之为“最后的疯狂”,这里反映的是市场本身的不成熟,换句话说,是出版商和作者的狂躁。一方面,是奇幻作者以牺牲自我反思的代价拼了命不停地快速码字,追逐着越来越高的版税收益;另一方面,是相当数量的出版商饥不择食,没有分清网络小说与实体书的区别,出版了大量并无明显效益的奇幻小说。当然,这里的“最后的疯狂”,本身会衍生出一种整合机制,对市场进行重新洗牌,逐渐形成一个走向成熟的市场。

从2006年奇幻文学创作的自身水平来看,我以为还是有明显实绩的。本书的编选,一方面是要展示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的总体状况,另一方面也是要力图表现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的实绩。

本书的编选,基本上分为四个大的板块:中国式神话奇幻、现代都市奇幻、西式奇幻、科幻奇幻。

(一)中国式神话奇幻

中国式神话奇幻小说本书共选10篇,其中可以分为三个小类。

1.中国古代神话衍生的奇幻

牵机《风雨攸除》写的是秦穆公时弄玉和萧史的传说,作者对传说中的这两个令人艳羡的人物进行了重新处理,加强了其人性化的成分。弄玉被作为一个殃兆的产物,从小被隔离起来,她内心的孤独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萧史是一个仙人,但其性格和内心世界则有柳毅般的魅力。小说对神性和人性都作了夸张化的处理,在神性与人性之极致的张力中,表达了“只羡鸳鸯不羡仙,,那样的人性的本质追求。

步非烟《月影传说》是她重述昆仑神话的系列作品之一。昆仑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神秘又神圣的所在,而只有像周穆王这样的人,加之“八骏日行三万里”,才能和昆仑的神人靠上一点边。正如步非炯颠覆唐人传奇的优美一样,她把昆仑也写成了一个人、神、魔交争的世界。她的这种改写,颠覆了古代中国神话世界里优美的幻想性一面,颇有一点“大话西游’’的味道但更加神奇、高贵,展示了更加符合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精英阶层心灵的挣扎和冲突,我以为她的作品便是因此而具有了当下的人文关怀。

树下野狐被称为“中国本土奇幻扛旗人”,我曾对他谈到,根据考古发现,在远古的传说世界里,应当实际上存在着一个低级形态的城邦时代。野狐的小说,便反映了那个城邦时代的神话心态。不管野狐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创作,我以为都在事实上表现了我们民族早期的童年梦幻情结。当然,野狐在小说中加入了很多后来文明高度发展时期的东西,那么,可以看作他是把中国民族文化凝聚压缩在一个统一的时间范畴之内,并表达出了文明进程中的矛盾和挣扎。

2.没有年代的故事

沧月、沈璎璎、丽端被称为“云荒三女神”,本书各选了一篇她们的代表作。沧月的《云浮》写的是云荒的总体世界构成,沈璎璎的《屠龙》是一个云荒底层社会世俗生活的小插曲,丽端的《虞壤》则是云荒政治生活的一个侧影。三篇作品虽然同属“云荒”系列,但各自的角度不同,风格也略有差异,沧月的宏大、沈璎璎的细腻、丽端的严肃,她们各自的长处也都在这里得到了表现。

楚惜刀的《魅生前传》是一篇很武侠的奇幻,但却很能反映出武侠和奇幻在文类风格上的差异。武侠重的是人格意气与武功武学,但《魅生前传》里看重的却是其轻灵幻化的一面,重的是人物内在心灵的细腻感受,总有那么一股子哀弦的气息。人物当然也就不是阴柔中有阳刚的女侠,而是阴柔融合了细腻的女仙,哪怕她当时还并不是仙女,她所具有的也是仙女的气质,她最终必将成为这一行当的翘楚。

骑桶人的《僧话》是两个小品,有人誉他为“中国的卡夫卡”,他自己则多次谈到王小波所心仪的卡尔维诺。《僧话》其实就是“变形记”。骑桶人的作品无所谓武侠,也无所谓奇幻,就是他自己的一种对世界的象征化的认识和重述。

3.东方文化圈内的奇幻

络绎和流光当然不是孪生姐妹,但她们在创作上却仿佛是一对双生,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在她们之间做出二者取一的选择,只好二者双双入选。日本文化在世人眼中是神秘的,而阴阳师是比菊花与剑也比樱花与富士山更具魅力的传说。《海鸟将军》和《衣盟》这两个短篇,以平实的笔调娓娓道出,写出了阴阳师的平常生活,但也同时显示了阴阳师的神奇与可爱。

除此之外,步非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她的印度教奇幻系列之中,由于篇幅和体例的原因,本书选取了她的昆仑奇幻,就不再选取她的印度教奇幻。

(二)现代都市奇幻

该类作品本书共选4篇,这是一个人、妖、兽、神共同构成的世界。

白少邪《聆听七夕的魂响》是一篇青春都市奇幻,其点睛之笔即在文末所说的“肯定给贺羽吃了青春药”,描写的是“身为魔族,却爱上一个人类法师,真是不幸的姻缘”,其中体现的是生命本身的魅力。

白饭如霜的《狐说》写了一个长期在人间寄养冈而具有了丰富人性的灵狐。小说包含两条线索,一条是灵狐狄南美的成长,包括她参加选命的灵验经历和她反抗选命的叛逆性格;一条是灵狐狄南美的情感,包括她对人间养母的朴素的感情,也包括她与小白的朋友和兄弟的深厚情谊。整个作品,读来颇有灵气扑面的感觉,又觉得一切仿佛似在人间。白饭很确切地把握了人与非人的结合,将天地之间的生命灵气升华到了崇高的审美境界,而崇高中又不乏调侃之笔,颇有狂欢的意味。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白饭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现代都市奇幻最杰出的代表者之一。

抽屉《迷宫中的少司命》穿行于时空隧道,将当下科学时代与远古神巫时代相沟通,演绎了一出人类复杂情感幻化变形的悲喜剧,、小说结尾处写道:“感情多么复杂,我爱你,你爱他,他不爱我。情感在迷宫中团团转,想要找到出口处,倏忽而来,倏忽而逝!”情感作为小说的重要线索,交织着奇幻的时空变异,织成一张大网,我们不就正是在这张网中扑朔迷离吗?

可蕊的《都市妖奇谈》是一个系列,大多写的是妖灵在都市人类世界的行止。交织着关于正义与自由的伦理思考,用妖灵之眼看人类,更具有旁观者清的洞识。但本书这次选人的是其中颇为特异的一篇,《滴水寒》并没有过多地写人问世界,小说场景回到了都市妖的原生地。人间固然充满险恶,都市妖又如何呢?周影、火儿、刘地的形象塑造魅力依然,故事情节却发生于一个新的天地,这是《滴水寒》的特殊之处。可蕊的《周影的一天》曾表现“世界上没有妖怪,只有人,人就是妖怪”,那么,《滴水寒》所表现的,则正好是《周影的一天》的一个反命题。

(三)西式奇幻

该类作品本书共选2篇。

凤凰作为西式奇幻的突出代表,其《幸存者》一改他以往的风格。凤凰塑造了许多强者和智者的形象,《幸存者》则写的是平凡的人一变而为不幸的人再变而为叛逆的人,无论男女主人公,他们都被浓厚的悲剧氛围所萦绕。当然,在男女主人公那里,凤凰长期以来所坚执的宽容、信任等人性主题仍然熠熠闪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比之近年来西式奇幻的骑士、魔法、龙、吸血鬼、吟游诗人等母题,在故事情节上,《幸存者》具有更多的中国式传奇色彩。

相比而言,碎塔《铁血亡灵》是一篇更加纯粹的西式奇幻。吸血鬼于人性和鬼性之间痛苦挣扎,他们能否摆脱邪恶力量的控制,这是人性考验的试金石。作为小说的题记,“生命在血中,我把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圣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你们都不可食血……凡吃了m的,必被剪除”出自《圣经·旧约·利未记·血的神圣》,这也是小说的主旨。除了情节的好看以外,作者也试图在小说中表现出一种道德力量的胜利。

(四)科幻奇幻

该类作品本书共选3篇。

刘慈欣的《山》是人类与外太空生物的对话,虚拟中的空间结构很有想象力,刘慈欣本人也无愧于中同当下科幻奇幻小说的代表。龙神将的《假若明天来临》和晴空的《虚像》都是运用人工智能创造自己心爱的人的故事。只不过,《似若明天来临》创造的是实体的人工智能人,《虚像》则是虚拟的声画三维影像;《假若明天来临》包含着对人类与人工智能二者之异化关系的反思,颇有赛博朋克的味道;晴空在其科幻小说中,更多地关注着弱势群体,有较为深广的人文忧患意识,所以,更宁可说《虚像》以及晴空的众多科幻小说也是社会问题小说。

在《崩溃之沿——2006年度武侠幻想文学白皮书》中,作者提出了五个质疑:第一,幻想出版业在起点和17K一类电子出版的网站的包抄下,是否还有出路?第二,读者读幻想文学,到底是为了简单的YY,或者是真的怀着什么理念?第三,一线作者群写作,到底是玩票、自我抒发,还是配合山版商的金钱游戏?第四,出版商对于幻想文学的操作,是不是只是苦于出版业没有新的亮点而伪造的一个热潮?第五,在这场即将或者已经退潮的竞争倾轧中,中国的幻想小说群体,何去何从?

对于上述质疑,本人无意逐一讨论。本书反映的是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的现状,也无意对今后的奇幻文学发展做出预测,但仍然深切地感到,有些问题是可以提出来供探讨的。  。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永远不会有永恒的繁荣。必须不断变革自身,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而这种变革的轨迹,无一例外地将是繁荣、沉寂、反思的螺旋式循环上升。因此,对于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的种种分化与整合,我觉得不必悲观也不必乐观,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其次,就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的创作实绩来看,许多作家都做出了自我发展、自我变革的努力,我在上文对具体作品的讨论中已经涉及。但有一点也很明确,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没有出现大踏步式的跨越,换句话说,在我们今天这个“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时代,中国奇幻文学在2006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中国奇幻文学会在2006年受到质疑。当然,正如我在上文指出,这是一个反思的时段。不仅奇幻文学如此,武侠文学也陷入了“鼎盛并不等于高水平”的困境。

第三,奇幻的武侠化与武侠的奇幻化,是2006年值得注意的一个潮流。在两种文学类型的纠结中,形成了奇幻的虚拟架空和武侠的历史架空模式,这标志着奇幻与世界文学接轨,在武侠则是返归并提升民族传统。表面上看,这也许是迷失,但从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角度看,这是契机。

第四,电子书与实体书的纠结,开始受到关注并引起思考,进一步提出二者的阅读情境差异问题。网络电子书的YY倾向与纸质实体书的典藏价值如何区分和界定,以及期刊与图书的阅渎情境差异问题,作者、读者、出版者三者之间不同的奇幻价值取向等,都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我认为,这也会成为人们反思中国奇幻文学未来走向的一个契机。

最后,中同奇幻文学的浮躁已经有了一些典型的征候式表现。比如“生命不息,挖坑不止”的现象,“九州”的大坑甚至被称为“坑神”,这里是否反映了创作理念以及商业策略不断渊整所映现的不稳定心态和自信力的缺失?又如,设定性、游戏性的创作机制,或者如幻剑书盟所主张的“龙枪”式创作体系,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在精品化策略与商业化策略之间的博弈?

但不管怎样,正如我在其他许多地方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我本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同执地认为,中国的奇幻文学还说不上真正的本土化,也就是说,中国真正的奇幻文学还仅仅处于大幕开场的阶段,我们不必过多地悲观,好戏还会在后头。

编 者

2006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幻文学(2006年中国奇幻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云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3978
开本 16开
页数 5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3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2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