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米开朗基罗雕刻家(一部书信体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关于他的传记目前已汗牛充栋,译成中文的也有不少。但惟独详细记录他生命旅程的书信较少见诸文字,译成中文的更是闻所未闻。本书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

本书收录了现存全部的近500封米开朗基罗书信,包括了与他的家人、朋友和教皇等的通信往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艺术家的米开朗基罗,更多的是作为普通人的米开朗基罗。他如何在振兴家族荣誉的使命下辛苦劳作,如何与几任教皇进行关于人身自由和经济权力等的周旋,如何与那个时代那些优雅的心灵对话。米开朗基罗的个性和性情跃然纸上。这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艺术,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

全书附有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图片多幅,图片完全采自外文图册,较好地保证了图片质量。

可以说,本书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全部的近500封米开朗基罗书信,包括了与他的家人、朋友和教皇等的通信往来。这些或从容或匆忙间写就的信件,带有米开朗基罗特有的激情,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生活重轭和时代煎迫下的艺术创作,以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世俗生活。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

目录

人物名单

编者前言

写信之前的经历

罗马1496-1501年

佛罗伦萨1501-1506年

罗马-佛罗伦萨1496-1506年

博洛罗亚1506-1508年

罗马1508-1515年

卡拉拉(比萨-彼得拉桑塔-塞拉韦扎)1516-1519年

佛罗伦萨1519-1533年

罗马1543-1563年

编者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496年7月2日

致佛罗伦萨的洛伦佐·迪·彼尔·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最尊贵的洛伦佐:

需要告知您的是,我们已于上星期六平安到达,并马上前去拜访了圣乔治红衣主教,我转交了您写给他的信。给我的印象是,他很高兴见到我,而且他坚持要我马上去看一些雕像…,我就这样消磨掉了这天的剩余时光。随后在星期天,红衣主教要到一所新宅邸去,并邀我同行。我到了他那里,他问我对所见到的那些雕像有什么看法。我对他谈了我的观点,毫无疑问,它们都是令人愉快的。于是,红衣主教问我,我是否能做出一些美妙的作品。我回答说,我恐怕不会做得像他所展示给我看的雕塑那般美丽,但他可以看一下我能够做出什么。我们买了一块可以做真人大小的雕像的大理石,星期一我将开始工作。

在过去的那个星期一,我将您的不同信件转交给了保罗.鲁切拉伊,并碰巧遇到了卡瓦尔坎蒂“’。随之,我也将您的信交给了巴尔达萨雷,我请他将《沉睡的儿童》雕像还给我,我则把钱退给他。他非常苛刻地回答说,他宁愿将它砸得粉碎,因为这个雕像属于他,是他花钱买了的,他有文件证明,他付钱给了那位送雕像来的人,因此他根本不担心归还的问题。一些佛罗伦萨同胞试图缓和这种局面,但都没有成功。现在我想通过红衣主教解决这一尴尬,是巴尔达萨雷·巴尔杜奇建议我这样做的。

愿上帝保佑您远离邪恶侵扰。

以上帝的名义,1497年3月

致佛罗伦萨洛多维科·博纳罗蒂之子、谨慎的年轻人博纳罗托亲爱的弟弟:

你的来信极大地鼓舞了我,特别要向你天使般的兄弟杰罗尼莫学习,整个罗马城都在谈论他。他们说他是一位品行极其恶劣的异端,因此,他来罗马进行布道将是顺理成章之事,然后就会被封圣。所以,希望他的追随者们不要垂头丧气。马利亚诺修士也说了非常不利于你那位先知的事情。

我总想到你,你一定要保持好的精神,在使用磨石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鼻子。告诉你,我将两个达克特…交给了罗马的巴尔杜奇,他会通过弗朗切斯科‘斯托罗齐在佛罗伦萨把它交给你。除了昨天判了七个纸主教,五个被绞死以外,并没有什么新闻。祝你们大家都好,尤其是父亲洛多维科,我如此尊敬的人。写于微弱的光线下。愿上帝帮助你。

以主之名,1497年7月1日

致一家之主洛多维科·博纳罗蒂最尊敬而亲爱的父亲:

如果我不能很快回去,请不要感到惊讶,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能了结我和红衣主教之间的事情,而且,在我的劳动得到完全的满意并拿到报酬之前,我也不想离开。和这样的重要人物打交道,必须要有耐心,因为是不能逼迫他们的。

我想要告诉您的是,利奥纳尔多兄长来到了罗马。他说自己是被迫逃离维特博的,而且他的袍服已被剥夺。他很想去佛罗伦萨,因此我给了他1个金达克特,这是他为应付旅途所需向我要的。我自己则依然悬而未决,也不知道事情将如何解决。希望很快能见到您。

代我向我的朋友们问好。

1497年8月19日最亲爱的父亲:  我想告诉您的是,上个星期五博纳罗托到了这里。当时我一看见他,就把他叫进了旅馆。他告诉了我您的近况,而且他告诉我,绸布商孔西利奥令您十分恼火,说他不想以任何协议的方式解决争端,只是想让您被逮捕。我想,您还是尽量争取与他达成和解,并立即给他少许达克特,那您告诉我,您愿意付给他多少?我会把钱寄给您的。尽管就像我告诉您的,我并没有什么钱,但我会尽量借一些,以免从银行借贷。

如果偶尔我用愤怒的笔调给您写信,请不要感到惊诧;有时,我会被一些降临在我这远离故土之人头上的事情弄得心烦意乱。

我同意为皮耶罗·德·美第奇作一尊雕像,而且我已买好了大理石。然而我是绝不会开始动工的,因为他对我从没有信守过诺言。由此之故,我把大理石留给自己,正在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一座雕像。我用5达克特买了一块大理石,但却一点也不好,简直就等于自自扔掉了那笔钱。后来我又买了一块,也是5达克特。所以,您肯定就会明白,我也需要花钱,也有我的苦恼。尽管如此,您需要多少钱,我还是会给您的,即使我不得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奴隶般卖掉。

博纳罗托有一间屋子,很舒服,而且他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会缺任何东西。我没有条件让他和我在一起,因为我住的是别人的房子。重要的是.我要保证他不缺他所需的任何东西。P3-6

序言

当我确定自己接下来要写的一本书,是长期酝酿的米开朗基罗传记体小说时,我发现,尽管已经出版了大约2500部以这位艺术家为原型的文学作品、专著和论文,但却还没有人将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所写的近500封信——它们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翻译成英语这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最好的米开朗基罗传记作家,从格林(Grjmm)和西蒙兹(symonds),直到现代的权威:贝伦森(Berenson),戈德沙伊德(Goldschei.der)和德·托尔纳伊(De Toin&y),都曾翻译过其中的某些信件,或根据他们著作的需要加以摘录。但确实没有一个人,从第一封信(1496年7月2日)开始,一直翻译到已知的最后一封信,该信注明的日期是1565年12月28日,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当我了解到,在1 875年,为纪念米开朗基罗的400周年诞辰(他出生于1475年5月6日),由加埃塔诺·米拉内西(G&et&no Milanesi)编辑的他的书信全集在佛罗伦萨出版时,这种缺憾就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我深信,任何关于米开朗基罗的小说,都应该严格本自他的书信,因此,在我开始搭建这部小说的结构之前,耗费了至少一年的时间阅读和研究这些书信。搜罗一部1 875年佛罗伦萨版的《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书信集》(Le Lettere di 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首要之务。当这本书最后在罗马的一家珍本书店找到,并寄到贝弗利山(BeverIy Hills)的我的家中时,就已经用了四个月的时间。随之而来的一项工作要困难得多:谁能将16世纪的意大利文尽量忠实地译成英文?

没想到答案就在身边:查理·斯佩罗尼博士(Dr.charles sperOni),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意大利语系的奠基入,也是该校的意大利语教授。他出生于托斯卡纳,是一位热衷于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语言与文学的学者,并且是一位文献学专家。当斯佩罗尼博士得悉这项翻译工作的用途后,毅然承担了这艰辛的委托。

当这些信件的完整译文摆在我面前的时候,第三个问题又出现了。编者米拉内西并没有按信件写作的年代排列这些信件,而是打乱年代次序,以类别方式进行编排。第一部分是写给米开朗基罗的父亲的,第二部分是给他的大弟博纳罗托的,第三部分是给他的二弟乔万西莫尼的,第四部分是给他的小弟西吉斯蒙多(被称作吉斯蒙多)的,第五部分是给他的侄子、博纳罗托之子利奥纳尔多的,第六部分则是给“其他人”的。因此,阅读他所编排的这些信件,就不可能按时间顺序了解米开朗基罗生活的变迁;人们不得不往回翻五次,穿越不同的年代,才能将这一历程的不同侧面交织起来。

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的,是许多信件上面没有标注日期,而有些日期又是错误的。在这近五百封信中,大约有四分之三是毫无疑问可以在各种现存文献中核对无误的,这是我的那些杰出先行者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它们因此可以非常轻松地纳入一种精确而连续性的叙事之中。还有的,就是米开朗基罗在他信中提及,而米拉内西也没有注解的一些人物、地点和事件,我力图在每一个注释中标注清楚,无论在历史的迷雾中,它们是多么隐晦或已不为人所知。

由此,本书诞生了,尽管这些努力的最初意图,不过是为了保证我的小说能够对米开朗基罗超过75年的漫长创造生涯中的所思、所感、所苦和所言有一个最完整而精确的叙述。

当终于开始编辑这本译文版《书信集》的时候,还是需要做出某些选择。要了解这些书信产生的原初状态,首先必须对那个时代意大利的邮政体系有所了解。当时没有政府主办的邮政。所有信件只能依靠私人传递,或是通过朋友或亲戚,通过在几个城市共和国设有办事处的银行职员,或是通过私人骡车,例如,有骡车在星期六早晨离开罗马到佛罗伦萨,因此,有时会顺便捎带些信件赚点小费。

结果,有些信件被丢失、盗窃或毁掉了。当米开朗基罗一旦有重要事情需要信件联系时,他会将同一封信写两遍,间隔几天将它们分别发出去。偶尔,他还会采用三种版本传递同一消息。当他迫切想知道答复,或者想确认钱款寄到没有,而又两三个月没得到回音时,他就会坐下来,再将几乎完全一样的信重写一遍。

看起来,本书完全没有必要再复制这些副本。这里都是不同的信,包括新发现的材料,并且只有少许的段落和诗句是重复的,而它们都被删掉了,信的结构也因此更加完整。当一封复制信件中出现新的内容时,这些内容都予以保留。尽最大的可能,确保将所有的哪怕是只有一丝一毫趣味或价值的东西,都保留下来。米开朗基罗提及的所有人物、地点及艺术作品,全都在注释中清楚地予以明确。编辑工作与脚注,由斯通夫人和我完成。

在米开朗基罗的信件中,有一种特殊状况将会令读者感到兴味盎然。当他一开始为他巨大的工程而忙碌时,他只是很简略地涉及创作的过程。一个每天花14小时雕刻大理石或绘制湿壁画的人,几乎不可能将自我尽情展露在信件中。然而,他生命中没有任何东西曾被遗忘,无论是一缕轻轻飘过的思绪或感怀,还是痛苦或遭受的欺骗打击。随着阅读的深入,就会发现,米开朗基罗关于尤利乌斯二世陵墓、尤利乌斯青铜雕像、西斯廷天顶和美第奇小礼拜堂所写的长长的、充满炽热情感的信,完整地讲述了那些忙碌的、狂热的、令人厌倦的、辉煌的创造岁月里所发生的一切。因此,他生命的历程是从平静开始的,但作品自身却达到了令人战栗而惊悚的巅峰。

本书所撷取的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出自约翰·爱丁顿·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精彩而忠诚的译文,它们第一次出版于19世纪70年代这位英国权威专家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书中。由于米开朗基罗很少为他的诗歌标注日期,写作的大致时间,就只能从诗歌指涉的周围事件来推测,或依赖其中所牵涉的人物与艺术作品,以及诗句本身所流露出的情感与哲学观。之所以选择这些十四行诗,基于两点原因:它们最能反映作者内在的思想与情感,是信件的有益补充;也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在我们看来,是他诗歌中最精粹的部分。

本书的书名,源自米开朗基罗的癖好,即使他给自己的父亲或兄弟们写信,他信的签名也是,你的米开朗基罗,雕刻家于罗马……或佛罗伦萨,或博洛尼亚,这些当时他曾居住过或工作过的地方。确实,他除了想成为雕刻家之外,不想做任何事情。是时代和环境,逼迫他成了画家、建筑师、设计家、诗人。只有一段短暂的时期,那时他快70岁了,在罗马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要求自己的侄子寄信的地址不要写“呈罗马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因他已经被广泛地视为不只是一位雕刻家了。但这种自负很快就过去了,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还是手握锤子和凿子,将光阴凿在身前的一块纯白色卡拉拉大理石上。

欧文·斯通

于贝弗利山萨米特雷奇街

旧金山

1962年2月11日

后记

任何一个对艺术史.甚或世界史稍有所知的人,都不可能对米开朗基罗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之一,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艺术界。然而,虽然他的《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作品,以及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设计,早已以图像的方式为国人所熟知,但同样出自他之手、记录下他生命历程中许多重要事件与感想的书信集,却一直没有译介成中文。现在,世纪文景愿着手此项工作,要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了解这位艺术史上的天才,走进他日常生活与心灵世界的机会。

但译事维艰,尽管本书并非古奥晦涩的理论著作,但其中牵涉的时代人物、事件之繁之杂,包括一些古朴的用法等,翻译起来,较之理论,别有一番艰辛。

能有机会翻译这样一部著作,首先要感谢我的师妹沈莹小姐的推介和编辑王志钧小姐的信任,而责任编辑邵艳美小姐的认真,也令不少地方得以改进。在翻译过程中,许多疑难之处,得到了我的硕士生导师易英先生与同门丁亚雷兄、王春辰兄等的帮助。在此,谨对以上诸位致以谢忱。同时,书中许多地方参考了傅雷先生所译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杨德友先生翻译的《米开朗基罗诗全集》,及邹仲之先生翻译的《米开朗基罗诗全集》等书,谨此说明并表示感谢。但对于上下文和内容本身,有些地方,尤其是诗歌部分,我个人的理解与几位先生或有不同(本书中的某些诗作,是两本诗集中都未出现过的),借鉴或多或少,不再一一标注,而最终译文则都出自我个人之手,文责自负,错误与几位先生无关。

此书译自美国欧文·斯通和琼·斯通夫妇编辑的《我,米开朗基罗,雕刻家:一部书信体自传》(/,Miche/angelo,Scuiptor:An Autob/ogra-phy through LeCtern,Coilins st fames’s Place,London,1 963),而该英译本又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意大利语系教授查理·斯佩罗尼博士(Dr.Charles Speroni)从意大利语的((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书信集》(LeLe~tere diMiche/ange/o Buonafrot,edited by Gaetano Milanesi.Florence,1 875)译出。这种双重的转换,其间精神与精粹的损失,不知几何。并且,由于本人才识所限,错讹与词不达意、言不尽意之处定然不少,敬请读者指正。并愿以此为引玉之砖,盼望直接译自意大利文的译本尽早问世。

初枢昊

2005年5月2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米开朗基罗雕刻家(一部书信体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米开朗基罗
译者 初枢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3020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466.7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