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书画纸的历史、制造、品种和应用等有关知识及实际价值的专著,是作者积40多年对中国书画纸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书中有的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者、爱好者,文物考古工作者、图书博物馆工作人员、美术院校的师生,中国书画的投资人、收藏家,中国造纸史、手工纸研究者等。
图书 | 中国书画用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书画纸的历史、制造、品种和应用等有关知识及实际价值的专著,是作者积40多年对中国书画纸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书中有的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者、爱好者,文物考古工作者、图书博物馆工作人员、美术院校的师生,中国书画的投资人、收藏家,中国造纸史、手工纸研究者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书画纸的历史、制造、品种和应用等有关知识及实际价值的专著,是作者积40多年对中国书画纸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书中有的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分为8章:第一章,从手工纸说起;第二章,中国书画纸史略;第三章,宣纸;第四章,古代书画纸;第五章,现代书画纸;第六章,中国书画纸的识别;第七章,中国书画纸的保存与修复;第八章,中国书画纸的使用。全书插图约180幅,还有3个附录。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者、爱好者,文物考古工作者、图书博物馆工作人员、美术院校的师生,中国书画的投资人、收藏家,中国造纸史、手工纸研究者等。 目录 第一章 从手工纸说起 一 中国手工纸 二 文房四宝概说 三 手工纸的种类 四 手工纸的生 第二章 中国书画纸史略 一 早期的书写材料(夏、商、周、春秋战国) 二 书画纸的初制时期(汉、晋、南北朝) 三 书画纸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 四 书画纸的跃进时期(宋、元代) 五书画纸的鼎盛时期(明、清代) 第三章 宣纸 一 宣纸的源起 二 宣纸的制造 三 宣纸的品种 四 宣纸的性能 五 宣纸与近代文化名家 第四章 古代书画纸 一 侧理纸 二 藤角纸 三 蜜香纸 四 蚕茧纸 五 黄麻纸 六 硬黄纸 七 薛涛笺 八 蜡笺 九 澄心堂纸 十 金粟山藏经纸 十一 谢公笺 十二 明仁殿纸 十三 连四纸 十四 元书纸 十五 宣德纸 十六 书画艺术纸 第五章 现代书画纸 一 高丽纸 二 毛边纸 三 连史纸 四 温州皮纸 五 龙游书画纸 六 大干书画纸 七 雅纸 八 都安书画纸 九 凤翔书画纸 十 腾冲书画纸 第六章 中国书画纸的识别 一 引言 二 目测、透光仰视 三 手摸、抖纸 四 沾水、墨试验 五 纤维分析测定 第七章 中国书画纸的保存与修复 一 环境影响 二 保护常识 三 修复问题 第八章 中国书画纸的使用 一 书法 二 国画 三 纸扇 四 书画装裱 五 木版水印 参考文献 一 书籍 二 论文 附录一:宣纸研究三十载 附录二:走近宣纸品味宣纸 附录三:薛涛和薛涛笺的故事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画用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仁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4459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7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