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是:以西方艺术设计理论史为主线,选择各时期代表性的理论文章作为课文,为每篇课文写作汉语导读和注解,标出“阅读本文的参考读物”。编者从第9篇课文开始逐步增写英文注解,以使本教材适应相应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了让读者熟悉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式,全部选文均保留原作者、译者或编者的英文注释,插图编号及说明也按照原著面貌保留。书后所附的索引,为方便查找专业术语和相关人物之用。
本教材既可用于专业英语精读和泛读,也可用于“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献导读”类课程的双语教学。
图书 | 设计专业英语--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选(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是:以西方艺术设计理论史为主线,选择各时期代表性的理论文章作为课文,为每篇课文写作汉语导读和注解,标出“阅读本文的参考读物”。编者从第9篇课文开始逐步增写英文注解,以使本教材适应相应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了让读者熟悉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式,全部选文均保留原作者、译者或编者的英文注释,插图编号及说明也按照原著面貌保留。书后所附的索引,为方便查找专业术语和相关人物之用。 本教材既可用于专业英语精读和泛读,也可用于“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献导读”类课程的双语教学。 内容推荐 本教材的编写是以西方艺术与设计理论史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作为阅读文本,并为每篇课文补写汉语导读和注解。从第九篇选文开始逐步增写英文注解,以使本教材适应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每篇选文后面的“阅读本文的参考读物”,一方面是向读者提供编者写作注解时所采用的参考书目,另一方面是向读者提出对“西方设计理论史”课程所需书目控制的基本要求。为了让读者熟悉西方学者的研究方式,全部的选文均保留原作者、译者或编者的英文注释,插图编号及说明也按照原著面貌保留。书后附有中英文索引,方便读者查找专业术语和相关人物。 本教材在课程设置的衔接上,要求读者应当修完“西方艺术史”(包括建筑史和设计史)、“艺术概论”和“设计美学”等专业理论课程,英语水平要求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程度。既可用于设计专业英语精读课程,也可用作专业英语泛读材料还可用于“设计理论”或者“西方设计经典文献导读”课程的双语教学。 目录 UNIT 1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The Origins of the Three Orders,and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rinthian Capital” (c.27 BC),from 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 UNIT 2 CENNINo D’ANDREA CENNlNl “Methods of Casting”(c.1400),from The Craftsman’s Handbook. UNIT 3 GIORGIO VASARI “Preface to the Third Part'’(1550),from The 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and Architects. UNIT 4 WILLIAM HOGARTH “Preface”(1753),from The Analysis of Beauty. UNIT 5 A.WELBY PUGlN “On Metal-work”(1841),from The True Principles of Pointed or Christian Architecture. UNIT 6 GoTTFRIED SEMPER “Science,Art,and Industry”(1852),from Gottfried Semper 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 UNIT 7 OWEN JONES “General Principles in the Arrangement of Form and Colour in Architecture and the Decorative Arts”(1856),from The Gram-mar of Ornament. UNIT 8 JOHN RUSKIN “Modem Manufacture and Design”(1859), from The Two Paths:Being Lectums on Ar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coration and Manufacture. UNIT 9 WILLIAM MORRIS “The Lesser Arts”(1877),from William Morris:Selected Writings and Designs. UNIT 10 ALOIS RIEGL “The Geometric Style”(1893),from Prob-lems of Style:Foundationsfor a History of Ornament. UNIT 11 ADOLF Loos “Ornament and Crime”(1908),from 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 UNIT 12 WALTER GROPIUS “The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Bau-haus”(1923),from Idee und Aufbau des Staatlichen Bauhauses Weimar. UNIT 13 LE CORBUSIER “Type-Needs:Type-Furniture”(1925).from The DecorativeArt of Today. UNIT 14 HENRI FOCILLON “Forms in the Realm of Space”(1934),from The Life of Forms in Art. UNIT 15 SIBYL MOHOLY-NAGY “Introduction”(1953),from Paul Klee’s Pedagogical Sketchbook. UNIT 16 NIKOLAUS PEVSNER “Art and Industry”(1968),from The Sourc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UNIT 17 E.H.GOMBRICH “Motifs and Meanings”(1979),from The Sense of Order: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 UNIT 18 ADRIAN FORTY “Design,Designers and the Literature of Design”(1986),from Objects of Desire:Design and Society since 1750. INDEX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设计专业英语--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选(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邵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2240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4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