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官司
内容
编辑推荐

《官司》现已被冯小刚改变成电影《集结号》。

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说完成任务了,但全连阵亡;二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团长的坟头。一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部队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一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醒悟后,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杨金远根据一个真实故事创作的,一个老头特别爱听军队的集结号,战士就问他为什么,老人就讲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在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一场场动人心魄的惊天场面,审视战争带来的无情代价,重现绝望中的人性光辉。

目录

官司

大杂院

藕断丝连

顺顺

要种

沉船

乡戏皇帝葛怀义

规则

乡村英雄

青蛙

合房

试读章节

老谷是在傍晚前才接到任务的。

团长让一连长老谷带领一连火速赶往阵地去完成一项阻击任务,以便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团长明确告诉老谷,整个转移工作最多在午夜前就可结束,那时,团长会让号手吹号,老谷只要听到号声,就可带领一连突围了。

可是老谷和一连的士兵们始终没有听到团长让他们突围的号声。老谷和一连的战士们在生命的厮杀中苦苦等待,从傍晚等到午夜,又从午夜等到天亮,一整连的战士打退了几十倍于他们的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全连战士从上百人牺牲到只剩下几十人、几个人到全部阵亡。

事后不知有过多少次,老谷都会想着,要是那会儿跟一连的士兵们一块死了,也就一了百了,那该多好。

偏偏老谷就是没有死掉。

老谷是全连唯一的幸存者。

要是午夜前听到团长的号声,一连就不会输得那样惨了。老谷在心里想着。

老谷一直想要弄明白团长的号为什么始终没有响。

离阵地不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叫将军庙的村庄,村里住着上百户人家,大部队转移前就驻扎在这个村子里。老谷就是被村里一对中年农民夫妇救下山的。

从中年农民夫妇那里,老谷知道,大部队在转移时确实没有听到号响,整个转移始终都是在悄悄中进行的。

老谷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老谷说,你们真的没听到号响?

中年农民说,是呀,是没听到号响。

老谷起初还怀疑团长他们可能已经吹了号,只是自己没有听见,现在听他们这样讲,老谷就有点受不住,他的脸色变得又红又紫,看得出额上血管里的血液在里面滚动。老谷在心里埋怨着团长,明明说好等大部队安全转移了就给他们吹号,到头来却说话不算话,把他们丢下不管了。如果能在午夜前听到团长的号声,让他们突围的话,一连说什么也不会全军覆没的。团长的做法让老谷十分伤心和气愤。

有时老谷也会这样想着,会不会是团长光忙着指挥部队转移,把吹号的事给忘了呢?或是发生了其他什么事?但不管怎么说,总不至于连号都不吹了,要知道,吹没吹号关乎着一整连战士的生命呢!团长实在是太过分了。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老谷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一边养伤,一边在打听三团的去向,他想他无论如何是要赶上部队的。老谷觉得只要赶上部队了,他和团长才可有个说法,否则,他就太对不起已经壮烈牺牲的一连弟兄们了。

老谷发誓一定要找到团长,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把团长找到。

老谷就这样踏上了寻找部队的漫漫旅程。

老谷沿着山脉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才知道要找到部队实在谈何容易。因为从他得到的所有消息看,部队的去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往南去了。也许去了安徽,也许已经过了长江。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老谷唯一的选择只能往南走。老谷几乎一天要走好几十里的路,老谷只要听说哪里有部队,就往哪里跑。老谷不分白天黑夜地走。他走得天昏地暗,筋疲力尽。老谷已经累得实在没法再走下去了。

初冬的一个黄昏,老谷终于走到了长江边上。

这之前,老谷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走了多少的路,又走了多少个白天黑夜。老谷从鲁南出发时才刚刚是初秋,而眼下,已经是寒风飒飒,万木凋零的深冬季节了。

老谷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心里非常难过。老谷想不到跑来跑去,最后却连个部队的影子都没见到。  老谷已经无路可走了。

实际上老谷也不敢再往南走了。老谷猜测,部队不可能那么快就打过长江去,他就是跨过长江去找部队也是白找。这是一;第二,老谷知道,过了长江,福建几乎跟着就在眼前了。那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因为福建是他的故乡。1938年,老谷随闽中游击队一起赴鲁南战场抗战。此后整整十年时间,老谷一次也没回过故乡,故乡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的温馨、亲切,那里有他的生身父母和兄弟姐妹,那里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且长得非常端庄可爱的童养媳。老谷想,他要是过了长江必定会经受不住家的诱惑,一步一步向福建走去的。

那时,他就永远无法找到他的团长了。

老谷望着浑黄的江水,心里充满了惆怅。

老谷就是在这种时候突然病倒了的。

老谷突然觉得自己身上莫名其妙地烫,几乎就要着火了。正心里疑惑,他发现原来有一个年轻女子手里拿着一个火把就站在他的跟前,熊熊燃烧的火把照得他通体红亮。火把差不多要把老谷的身体给点着了。老谷埋怨那女子说,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拿火烧我?年轻女子说,我没烧你呀,是你自己身上着火了。老谷说,我身上没着火呀,明明是你手里拿着火把,你看你快把我给烧着了。年轻女子说,我手里拿的不是火,是水呀!我看你身上着火了,拿水来浇呀。老谷说,你手里拿的真的是水吗?年轻女子说,当然是真的。不信我可要往你身上浇水了。老谷说,你浇吧,你再不浇,我可受不了了,我要死掉了。只听“滋”的一声,老谷突然一个激灵,就觉得浑身已经变得冰凉冰凉的了。老谷终于发现自己原来躺在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他盯着屋顶望了一会儿,想不出自己怎么会躺在这里了。老谷这时听见有谁在他的身边轻轻叹了一声,他转过脸时,看见一个年轻俏丽的女子此时正坐在他的面前。那女子不过二十来岁,胸前挺着一对好看的乳房,像衣服后面藏着一对不老实的兔子一样,在胸前一颠一颠的。

老谷说,你是谁呀,你怎么会在这?

年轻女子说,我是这屋子的主人呀!

老谷说,我这是在哪?

年轻女子说,在我家里呀!

老谷说,我怎么会在你家里呢?

年轻女子说,你走到我家门口就倒下了,你已经发烧两天两夜了。

年轻女子说,你一个劲地说胡话,嘴里不停地叫着要找团长,现在好了,你终于醒来了。

老谷朝年轻女子望了好一阵子。望着望着,就要从床上坐起来,但还没坐起就又躺回了床上,细密的汗珠立即从他的额上冒了出来。年轻女子拿来手帕轻轻替他擦着。年轻女子说,你不好乱动的,你病得这样重,你要躺着好好休息。

老谷觉得年轻女子说话时,从她嘴里飘出的气息很香很好闻,多闻几口,他就要醉了。

老谷望着年轻女子说,怎么就你一个人呢,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年轻女子说,我爹。

老谷说,你爹呢?P1-4

序言

《集结号》的来龙去脉

先说《官司》。写《官司》完全缘于一时的灵感。那是一次在看电视节目,也完全是在无意间看到一个讲述类的栏目,讲述一个老兵几十年如一日守着一个兵营,不为别的,就为能够天天听到号响。他当年所在的部队和团长有个约定,他们约好到时以军号作为部队是否撤退的依据,可惜那号始终没有响起过。从那时起军号几乎就融进了老兵的血液和生命。并且他在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去守候那个约定。本文中关于主人公的主要故事内容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叙述句:1.主人公与团长有约;2.主人公与团长的约定没有实现;3.主人公坚持要弄明白团长为何违约;4.主人公得知该约定只是团长的谎言。这四个叙述句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单线序列:第一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主人公奉命带一连去完成阻击任务,并与团长约定在大部队安全转移后以号声为约突围);第二旬是平衡的破坏(主人公没有听到号声,部下全部阵亡,而且与团长失去联系);第三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主人公用四十多年时间想向团长要个说法,直至决定打官司);第四句是由不平衡翻转到否定性的平衡(主人公最终有了团长的消息,也有了说法——当年的约定只是个谎言,但团长也在另一场战争中牺牲)。《官司》自觉延续了80年代以来一批军人作家对主流战争文化规范的突破。

这便有了《官司》。

再说《集结号》。《官司》发表后,很快就被《小说月报》转载。没想到这事过后约有一年多,一天,著名导演冯小刚会亲自打电话给我,说要改编成电影。据冯导说是著名演员张国立一年前看了《小说月报》后向他推荐的,只不过那时他正忙于拍摄另一个片子,一时无暇顾及。在此之前,虽然自己的一些小说也曾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曾有过电影厂的导演来电话要购买我其他小说的版权,但像冯小刚这样的国内知名导演亲自找上门来还是第一次。这样,几天后我飞往北京,在冯小刚导演的工作室,就《官司》的改编我们很快达成协议。我把我的小说版权给他,其他诸事我一概不理。这或许是我们合作的最好的办法。从另一个角度说,小说是我的,电影是人家的,我大可不必为人家的事耿耿于怀。这是一。二,对于冯导我还是信得过的,我看过许多他导的片子,都很认真,很精致。把小说交给他去做,你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集结号》终于要出来了,听说拍得很辛苦,拍得很不错,在此,作为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除了内心深感歉疚和不安外,谨向冯导和为该电影付出辛勤劳动的剧组演员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还要感谢湖南文艺出版社,感谢责任编辑汤亚竹先生,是他们给了我这次出版《官司》的机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官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金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0312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7
16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