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曲理论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内容
目录

杨立青 总序 /01

馀孟东 前言 /01

  凡例 /01

黄 自  调性的表情 /1

贺绿汀  关于器乐作品创作问题 /9

丁善德  作曲技法探索 /17

钱仁康  曲式结构的“分”与“合”/26

汪培元  于质朴中见深邃——《孔雀变奏曲》分析,兼谈柯达伊的创作特色/35

茅于润  从《牧神的午后》看德彪西的配器 /47

朱践耳  取“对立”求“合一”——笔谈我的创作 /62

秦西炫  兴德米特旋律理论的实际运用 /65

桑 桐  多调性处理手法研究 /71

罗忠镕  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 /104

陈铬志  对复调思维的思维 /126

黎英海  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146

俞 抒  面临转折/153

胡延仲  论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161

严庆祥  巴赫作品中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181

汪立三  新潮与老根——在香港“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上的专题发言 /195

饶余燕  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 /204

卞祖善  对当前交响乐创作的一些看法——关于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与旋律美/217

孙维权  我国和声观念萌始于何时 /229

沈一鸣  民族调式中的音名、阶名与唱名——兼与刘永福、孙新财二位商榷/233

樊祖荫  马思聪晚期小提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以四部小提琴曲为例 /237

杨立青  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 /252

林 华  色彩复调/271

陈中华  音体系分析/283

赵晓生  作曲教学三原则——《传统作曲技法》绪论 /296

甘壁华  核心和音技术/301

钱亦平  歌剧中的回旋曲式 /330

汪成用  “神秘主义者”斯克里亚宾及其和声手法浅释/347

徐孟东  中国复调音乐形态新的发展与变异/371

徐坚强  民族器乐创作问题 /402

朱世瑞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赋格写作——兼谈赋格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408

邹建平  二十世纪赋格主题的特征/443

贾达群  结构分析学导引/460

吴粤北  作曲最初技术构成的网络思维——硕士学位论文摘要/469

杨燕迪  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482

张 巍  简论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495

李小诺  拱形结构概念的界定/505

田艺苗  帕萨卡里亚的现代内涵——读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519

叶思敏  赋格研究的新动向——格罗夫辞典各版“赋格”条目注释比较/526

编辑推荐

本卷为“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之一。本卷编者们从大量的优秀论著中,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上海音乐学院有关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39篇论文结集出版。这些文章涉及作曲技法、和声、复调、管弦乐配器、曲式学和音乐分析等诸多领域,并从很多方面体现了20世纪国内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在所在专业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建树、影响。

内容推荐
在上海音乐学院建院八十周年之际, 编写这样一部论文集。本卷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上海音乐学院有关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39篇论文。这些文章涉及作曲技法、和声、复调、管弦乐配器、曲式学和音乐分析等诸多领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曲理论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孟东//林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23290
开本 16开
页数 5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7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53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