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音乐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内容
目录

杨立青  总序 /01

杨燕迪  前言 /01

钱亦平  凡例 /01

贺绿汀  怀念齐尔品先生 /1

沈知白  意大利歌剧的起源(译) /3

陈 洪  玛勒和他的《尘世之歌》/19

廖辅叔  谈威尔第的歌剧《唐·卡罗斯》/27

钱仁康  与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脉脉相通的西方传统音乐 /32

汪启璋  谢德林:死魂灵(译)/54

谭冰若  流行音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9

朱 建  试论《广岛殉难者的悼歌》的音乐思维和结构特色 /74

朱少坤  交响乐的起源:古典奏鸣曲(译) /90

吴佩华  歌剧《囚徒》创作札记(译) /09

顾连理  浪漫主义魂兮归来(译)/106

陈本谦  普罗科菲耶夫:对三个橙子的爱(编译) /114

罗传开  东方音乐的风格因素 /122

廖乃雄  卡尔·奥尔夫及其儿童音乐教育体系 /129

赵佳梓  爪哇和巴厘岛的佳美兰音乐 /135

孙维权  欧洲多声部音乐的早期发展——兼论中国多声部音乐没有充分发展的原因 /143

沈 旋  德彪西的音乐语言/155

范额伦  小提琴及其制作在16至18世纪初的发展 /182

杨立青  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沿革及其分类问题/190

林华  中国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比较 /209

王晡  从音乐分析到音乐学分析——20世纪音乐的音响存时分析法/222

钱亦平  回旋曲作为体裁和回旋性作为结构原则 /250

汤亚汀  文化·符号·语义·认知——纳蒂埃《音乐与话语,关于音乐符号学》述评 /264

谷文娴  论语言在早期奥尔加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71

方之文  双S异同论——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之比较研究/285

何平  科普兰——美国音乐的象征/300

彭永启  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的“艺术直觉” /306

周凯模  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开拓/323

孙国忠  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问题 /337

张显平  对话(译)/356

陈鸿铎  利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 /371

姜丹  汉斯·岑德的《歌曲集Ⅳ——十六声部声乐和器乐》(摘译)/391

陶辛  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绪论与结论)/401

杨燕迪  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在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莫扎特)国际钢琴大师班上的讲演/416

梁晴  序列与反序列:梅西昂《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425

王丹丹  音乐与诗/437

邹彦  简析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的楔子 /445

编辑推荐

本卷为“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之一。本卷选辑了1927~2007年间部分上海音乐学院校友撰写的有关外国音乐研究方面的文章,并按照作者的出生年月排序。本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音人和相关校友致力于外国音乐研究事业的可喜业绩——课题内容的覆盖之广与研究开掘的程度之深,以及参与其中的研究队伍的力量之强,均给人以深刻印象。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怀念齐尔品先生、意大利歌剧的起源、谈威尔第的歌剧《唐·卡罗斯》、与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脉脉相通的西方传统音乐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音乐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燕迪//钱亦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23320
开本 16开
页数 4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5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53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6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