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内容
目录

杨立青  总序/01

黄允箴  前言/01

   凡例/01

沈知白  中国戏剧中的歌舞及演技 /1

冼星海  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 /5

朱 英  中国音乐的出路 /10

吕 骥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15

钱仁康  “月子弯弯”源流考

——兼谈“吴歌”/24

刘如曾  戏曲现代戏音乐问题 /41

汪培元  朱践耳的琵琶独奏曲《玉》 /47

常受宗  民族器乐演奏的新形式

——介绍胡登跳的几首丝弦五重奏曲 /55

夏 野  中国戏曲音乐的演进 /75

时纯之  从创作角度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前景 /88

黎英海  潮州音乐的调变化发展 /97

沙汉昆  《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与旋法 /107

莫尔吉胡  追踪胡笳的踪迹

——蒙古音乐考察纪实之二 /115

连 波  苏州弹词的源流和特色 /137

高厚永  民族曲式中的变奏原则 /149

李民雄  民族打击乐的特性构成和手法/165

滕永然  高腔琐议

——戏曲声腔名考释之一/183

罗传开  日本的段结构与中国的定格68板 /193

刘国杰  试谈二黄腔的源流问题 /198

时自林  安徽戏曲音乐的源流与特色 /207

陈应时  关于我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的曲式结构问题 /220

费师逊  解释中国传统音乐功能性的三幅图表 /231

江明悙  关于民歌特征的美学思考 /237

黄 白  民歌合唱创作札记 /248

刘明渊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255

樊祖荫  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与流传 /271

成公亮  《二泉映月》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 /281

黄允箴  撞击与转型

——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290

应有勤  从我国少数民族口弦音阶看谐音律 /303

麓 维  略论戏曲音乐的唱奏关系 /315

杨蓄武  支声形态及其思维特点 /331

陈进德  二人台音乐与我国北方民歌 /339

陈复声  京剧皮黄腔生旦分腔的音乐手法 /354

王 璨  沪剧与地域文化 /368

蒋一民  黔东南侗族音乐印象记 /374

盒建民  《弦索备考》曲源考释/392

姚 婕  试论蒋调/405

周凯模  少数民族宗教乐舞与宗法文化 /414

萧 梅  陕北龙眼沟的求雨仪式和音乐/426

查甫尧  论戏曲唱腔板式连接的多样性

——与“散、慢、中、快、散”论者商榷/436

郭树荟  来自丝绸之路的回响

——杨立青的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初探 /444

刘晓静  《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458

徐元勇  论明清时代的情歌

——明清俗曲/473

编辑推荐

本卷选辑了1927~2007年间部分上海音乐学院校友撰写的有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面的文章,并按照作者的出生年月排序。本卷所收文章大部分为已发表的文章,文后均注明了文章原载出处及发表时间;对于部分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文后均注明“本文系初次发表”。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中国戏剧中的歌舞及演技、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中国音乐的出路、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戏曲现代戏音乐问题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允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23313
开本 16开
页数 4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6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53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