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山美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选了20篇祝勇近年发表的历史文化散文,其中有凤凰城、周庄、茶马古道、布达拉宫、乔家大院等,在这些地理坐标之中,浸透着作者对历史与未来的关照,对传统与现实的审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收选的是作者近年发表的谈论历史文化的散文。编辑体例是由编者确定的。把《北京站》作为本书首篇,是因为车站包含着关于出发与抵达的永恒喻意,包括空间上的出发,与时间上的出发。本书最后一篇《出走与归来》,则表明了我对于双脚的意义阐释。作为对全书的总结,出走与归来,实际上是作者写作的核心意象。

目录

自序

北京站 

江南·水印象

南方的长城

逝者如斯

草鞋下的故乡

美人谷

永别周庄

漂泊的地图

古道上的沙溪

衙门

乔家大院

山寺闲居

谒陵手记

天堂下的布达拉

一个军阀的早年爱情

甲午风云

劫数难逃

木质的京都

出走与归来

后记

祝勇著作简目

Selected Publications of Zhu Yong

试读章节

我觉得自己至今仍然生活在美人谷。我希望自己每晚依然能够在漆黑的木屋里啜饮酥油茶,在早上用冰凉的水洗脸,然后站在“拉吾则”上观看雪山光影的变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都包含在美人谷的名字里。是这个名字对我进行最初的煽动,让我前往这个群山环抱、河流交织的云中天堂。此前,我没有关于美人谷的任何知识准备,只是在地图上寻找过它的位置——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古老的康巴地区,大金川、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五条河流交汇之地。河流已经率先证明了丹巴是一个神异之地。河流是先知,有着充足的阅历与智慧,引导着我们的旅程。我从不怀疑河流的选择。

我满怀神秘感地走进雪山的迷宫。每当我的脚步在雪山的威慑前变得犹疑的时候,都是河流为我指明了方向。在冰雪的夹缝里,河流传达着来自美人谷的讯息。

关于美人谷的所有想象都将是失败的,美人谷证明了我们想象力的限度。因为美人谷不是得自想象,而是产生于时间与空间某种神异的结合。巨大的雪山占据着蓝天最显要的篇幅,雪线下是红白相间的藏式民居,散落于大山三分之二的高度上,绵延的山势如同风中飘动的裙摆一般此起彼伏,被鲜嫩的黄栌和火爆的枫树所装饰,而山脚下翻腾的河水,刚好是它们卷曲的花边。神灵已经在雪山上生活了几十个世纪。在一片花海中,古老的雕楼崛强地耸立,暗示着时间的悠远。我在丹巴寻访到五六千年以前的墓葬群,以及新石器时代遗址,我对这里的文明徒生敬意。至于雕楼,更是我的视线无法躲避的奇迹。甘孜藏民为什么要修造雕楼?有人说它们是战争的工事,也有人说它们与甘孜藏民的成年礼有关。不管怎样,它们都是生命的保佑者,在反复宣讲着有关生与死的主题。

作为大自然的果实,这里的女孩子有着与自然相匹配的朴实与美丽。她们健康美丽的体魄,与民族之间的血缘融合密切相关。这里地处汉藏两大文化圈的衔接带上,自古就是民族争战和迁徙的通道。原始部族古老王国的宁静在唐代被打破,吐蕃铁骑在翻越万千雪山之后,带着经卷和刀剑,一直冲杀到大渡河东岸。唐宋以后,这一地区又卷入与中原王朝长达几百年的激烈争战中,并接连陷入三百年的部落纷争中。马帮满载着绚丽的货物,穿梭于动荡的康巴地区,在马帮身后,一条漫长的“茶马古道”悄然形成。所有这些历史信息,在经过大自然的转述之后,已经变得异常平静,潜伏于太阳、月亮、雪山、河流、白云、土地、家园、青草、庄稼、杯盏、劳动、睡眠,以及微笑中,只有仔细观察和谛听,我们才能得到来自时间深处的讯息。

一八九二年,法国传教士倪德隆被任命为康区教区主教,成为第一位涉足这一地区的外国人。三十年后,美国《国家地理》记者约瑟夫。洛克到达云南丽江,此后开始了长达二十七年的康巴之旅,走遍了康巴的所有地方。但是,很多年来,美人谷仍然蛰伏于雪山深处,延续着古老的民俗,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一九。七年十一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前陆军中尉布鲁克在米尔斯陪同下开始第二次康藏之旅,抵达丹巴美人谷。米尔斯回国后在《祖国报》(The Home Press)上撰文,描述他们的旅行见闻,引起巨大反响。二○○五年,《中国国家地理》举办“选美中国”活动,我作为推荐人,推荐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排行榜第一名。我至今难以为自己的举动给出一个道德的评价。媒体以“发现丹巴”来表达惊喜。然而,“发现”这个词里暗藏着主流文化的某种不恰当的优越感,而丹巴,以它不可言喻的完美,恰好构成对这种优越感的反讽。丹巴不需要被“发现”,“发现”丹巴不是丹巴的幸运而是我们的幸运。在“发现”之外,美人谷的传奇在蓝天碧水间茁壮成长,从来不曾中断。丹巴之旅是我生命中的一项奇迹,我用一本书的篇幅表达对丹巴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这些不会成为对丹巴的侵犯,更不希望美人谷在我们的文字和照片中沦为丧失了生命活力的碎片。  P34-36

序言

对于一个远行人来说,阐述远行的意义是多余的。更多的远行人是像我一样悄无声息地上路的,丝毫没有把自己的行旅变成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企图。相对于大地而言,我们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除了我们自己。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一个人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改变自身的历史。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在我们身体的某一个局部中出现。机敏的人能够觉察到它,并且把握它,而更多的人则对此一无所知——他们通常将一切归结为命运,而忽略了自己身体的发言权。命运潜伏于身体之中,并且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只有借助于身体的参与,命运才能完成它的使命。所以说,身体是重要的,包括身体的某一个具体动作,比如:行走。

在我看来,行走是那么的富于神秘性。在这一由双脚的交替运动构成的动作中,暗含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地上道路繁密,纵横交织,没有规则,并且,拒绝透露它们未来的走向。所以,每一次对道路的抉择都无异于一次冒险。而行走,正是由一系列不大不小的冒险组成的。作为一种动作,行走没有秘密可言,但行走的结果却神秘莫测。我们只看得到开始,却永远看不到结局。

很多年中,我对行走充满迷恋。行走为我提供了更多的道路,使无趣的人生变得更加尖锐、复杂和诡秘。每一个路口都埋伏着一个不容躲闪的问题,向我逼近。我发觉我的生命被越来越多的悬念所控制。那些悬念雇用了我的身体,使它愈发机敏和不知疲倦。

对于许多人来说,屁股正日益取代双脚成为身体的权威部门。这刚好与屁股在身体上的醒目位置相吻合。屁股的事业方兴未艾。在屁股的主使下,各种型号的沙发、座椅成为安顿身体的最佳场所。即使在旅途中,人们仍然习惯于坐姿——他们把跨越空间的任务交给了汽车、火车和飞机,身体则对空间的转换毫无反应。车站与机场把世界连在一起,使整个世界构成一个超大的城市,人们从摩天大楼、立交桥和机场出发,抵达摩天大楼、立交桥和机场。所有的命运都写在机票上,精准无误,像工厂的流水线,没有意外,也没有奇遇。身体的使命变得日益单一。旅行的速度越快,意味着他们离大地的距离越远;交通工具越是便利,人们越是臣服于某种既定的生活,不再对别样的生活抱有幻想。于是,交通工具迅猛发展反而取消了旅行的意义。屁股唆使人们彻底地告别道路,双脚的功能也因此被废除。舒适的座椅,使身体呈现出一种向下沉落的姿态,在慵懒、安静与适度的沉迷中,人沦为机器的附庸。

与此同时,道路正以各种扑朔迷离的神奇意象诱惑着我们的双脚。它用各种不可重复的体验犒赏我们,使我们有勇气对既定的生活发出质疑甚至挑战。它否定界限的存在,使我们的生命随时处于出发状态。

“在远方,在我们的视域之外,一条木桥正轻盈跨过永泰明澈的溪流,吊脚楼头,桃花源的雨洗净如鳞的屋瓦,清晨新鲜的阳光悄然漫过楠溪江畔的一扇花窗,马头墙投下层层叠叠的阴影,白发老人在阴影中追忆,徽州的繁华已成依稀旧梦……”这是敬泽对道路的描述。道路把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对我而言,它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得以从粗糙的现实中突围,直抵细致斑斓的古代。生命的奇迹孕育于道路中,对它的美意,我全部笑纳。我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想象、情欲,我所有的身体功能,都在行走中得以恢复和强化。我从现实的粗暴干预中解脱出来,我的脚重新与大地衔接,这让我觉得安妥,因为我的身体重又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一部分。在大地上,即使死亡也是荣耀的。而城市里那些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正在抽干人们身体里的水分,使他们成为无足轻重的干瘪标本。

物质主义的现代迫使我们在同质的生活中奔波,而与异质生活隔绝开来。连我们的历史记忆、那些古老而精美绝伦的生活方式,都被宣布为非法,它们遭到通缉,全副武装的推土机随时准备铲除它们。但道路把其中的幸存者隐藏起来,在山路逶迤的远方,它们完好地保持着原有的样貌。四处蔓延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条断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所以电影天才大卫·林奇炮制了一部喻意深刻的电影:《迷失高速公路》(LOSt Highway),而那些乡土间的原始道路则是完整的,不仅保持着与已逝岁月的神秘联系,而且暗藏着有关未来命运的若干隐喻。

本书是一本道路与行走的书。我在自己的道路上遭遇别人的道路,在现在的道路上遭遇过去的道路,所以,这既是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历史与未来的书。也许本书对于任何人都不重要,但对我来说,它是重要的。我通过它表达了我对道路的感激之情。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

后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应付命运各种恶意的嘲弄成为我生命中的主要工作。在地中海一次几乎溺水的不祥经历成为对我不幸命运的缩影。身体的意外受伤裹携着失去亲人的疼痛,令我几乎不能抵挡。很长时间,我不能写下一个字。

去西班牙之前,王平与何清在北京一家咖啡馆与我见面。他们希望得到我的一本书稿,这令我面露难色。除了一本耗费了我多年精力的、名为《革命中的身体》的书,写作和出版几乎成为我无暇顾及的事情。但作为相知多年的好友,王平没有放弃他的努力。我从西班牙回到北京后,他把一摞编好的散文集放在我的面前。令我惊讶的是,我在国外这段短暂的日子里,他与何清已经从图书馆复印了我近年发表的主要作品,并且已经编辑成册。我被他们感动,于是才有了这本书。

本书收选的是我近年发表的谈论历史文化的散文。编辑体例是由编者确定的。把《北京站》作为本书首篇,是因为车站包含着关于出发与抵达的永恒喻意,包括空间上的出发,与时间上的出发。本书最后一篇《出走与归来》,则表明了我对于双脚的意义阐释。作为对全书的总结,出走与归来,实际上是我写作的核心意象,也涵盖了我们的全部命运。

除此之外,中间的三辑,描述对象分别为区域、城镇和具体建筑,像我们的视线一样由远及近,由整体而细节,这似乎符合我们的阅读规律。最后一辑,主要涉及这种文化格局中的人的命运。这种编法,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也为我这本小书增色不少。

《美人谷》一文,我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单行本,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有些旧篇目,在收入本书时又做了修订。书中文章有的令我满意,也有的不满意,但编者的诚意在此,加之我已准备好行囊即将赴美,开始我的访学生涯,行色匆匆,也就只好从命了。

除了《革命中的身体》这部目前还夹生的学术著作外,我近年的写作目标主要放在搜寻已经细若游丝的古代文化记忆上,试图从传统的资源中,寻找面向未来的动力。这种寻找是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的,一个是时间维度,另一个是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上,它是逆向的,追溯着时间的长河,寻找古代的精神线索;空间维度上,我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文明的“边缘”地带——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幸存者,边缘部落保留着传统文化中的良性成分,它们至今仍在抵抗着“现代性”的粗暴干预。它们令我几乎直接目睹了“古代”的面貌。作为这个欲望时代里的易碎品,它们暂时幸免于难。这不是它们的幸运,而是我们的幸运。

这本书并不厚实,但它让我觉得安妥,让我在个人的沉浮之上,体验到历史的辛酸和坚韧。对于所有发生在过去岁月中的神话我们都应心存敬意,只有相信它们,我们才能相信即将在未来发生的奇迹。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于北京

       十二月二十日修订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山美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27163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