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蒲公英(文麒留韩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文著的《蒲公英(文麒留韩记)》的很大一部分是作者在釜山一家考试院的一个只有五六平米大小的房间中完成的,那个时候,狭小的空间却撑大了创作的灵感。也有一部分,被作者完成于青涩时期的课堂、等待老板时公司门口的石台、回国时的飞机、轮船、火车上,中国的家、以及和伙伴们聚会时,任何一个安静或嘈杂的包间里。之所以自发而非硬着头皮地这么做了,作者想,也许因为这就是生活对作者的选择。

内容推荐

李文著的《蒲公英(文麒留韩记)》是一部反映在韩华人学习生活的小说,展示着一付细腻生动的异国画卷,讲述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奋斗与挣扎的故事,是诠释海外青春的经典之作。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那就是胡闹,要么就是热爱。”多年之后,当二十八岁,眉清目秀,却胡子拉碴的文麒,顶着一个卷毛头,呆坐在位于韩国釜山的一个小小的考试院①的房间内,苟延残息地继续着自己尚未完成,且不知能否完成的崇高的文学创作时,脑袋里冒出这么一句话。而此时,在他的世界里,夸张一点讲,疑似银河落九天地,自己仿佛已经是一个“孤家寡人”了。

完美主义的他从小便不擅长被动地去生活。上学了,从镶在大衣柜上的镜子中第一次出现背着小小双肩包的自己,到一路走到高中,归属感有是有的,但仿佛缺少些灵魂。面对眼中的一切,教学楼、校长、老师、同学、除了语文和美术之外的各种科目、作业、考试、升学,像是一些程式。有些呆若木鸡地维护着校长如经文一般强调的集体荣誉,最后随波逐流地参加了高考。还好,因为爱好文艺,所以自小爱好文学的他如愿被一所大学的中文专业录取,树立了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以汉语文学专业本科生的身份进入大学这个被当时各路“愤青”称为“第二个围城”的地方。他不知道这样的愤怒有什么用,只觉得师范大学,就是蜡烛制造厂嘛。

在大学里,城市独生子的他结识了许多家中兄弟众多,族群关系相对复杂,遂从小便善于人事的农村同学,又拜读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了解了一些什么是农民,什么是陕西;经历了一次风花雪月,至今依然珍惜,却必须妥协于尘世;因为读的是名校,又地处陕西这个本来就盛产文化名人的宝地,因此随着各种因缘近水楼台先得月地获得了众多名师的指点,练就了写文章的基本功,最终更加稚嫩地毕了业。

大学之后,人生不过尔尔。不得不考研,却败在水桶原理手中,友谊万岁,落花流水。

好马不吃不新鲜回头草,好男儿志在四方,伟丈夫心翱八极。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时代告诉文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好方式是留学。多少年了,他要看看外边的世界。去哪儿呢?去近代文明的发源地欧洲,还是去当今最发达的美国,还是去一脉传承儒家文化的日本?或者去战斗民族的俄罗斯?再不然去物美价廉的乌克兰?梦总归要醒,醒了的他为了驱散依然余音缭绕的倦意,晚饭后独自出去散步,看到了一则赴韩留学的招生广告,广告上标明的学制和费用,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让他有些心动。他又研究了一遍后,觉得满意,心想,自己身材单薄,去西方先不说贵,面对高鼻子深眼睛的欧美大汉怕被揍,去经济实力普通的俄罗斯或乌克兰,在同样的理由下,经济上的回报率还太低。去日本,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太贵,当然钱的问题不是问题,哪怕自己过去兼N份职,但怕杀鸡取蛋一般地影响学习。而韩国,他印象中的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半岛国家,是一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迅速崛起的,如今已是中等发达的亚洲新兴工业国,遍地都是大长今一般的美女,人们彬彬有礼,有几家诸如三星、现代、LG等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和一支希丁克带领的令亚洲对手闻风丧胆,让世界球迷不敢小瞧的黄种人男子足球队。九二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在求同存异、共同繁荣的前提下迅猛发展,韩民族位于中日之间的那独有的,坚韧不拔的性格魅力,以及透过各种新闻、影视作品及书籍获得的这些关于韩国社会的发展程度、国民素质的良好印象和通过宣传描述感觉还算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让他尘埃落定地找到了在韩国读书的高中哥们董轩泽,故事开始。

二〇〇五年的九月,当二十二岁的文麒收拾好行装,在北京只身乘坐国航CA1632次航班飞抵韩国釜山的时候,虽然预感到了即将在这儿开始的新生活未必会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中等身材的文麒平静地坐在狭窄的机舱里,栗色的头发闪烁着淡淡的光泽,暖米色的肌肤细致如玉;一双美如黑曜石般的眼眸,犹如朝露一样清澈,隐藏着尚未成型的魅惑;高而挺的鼻梁下边,是略显饱满的完美双唇。他的身边,漫溢着一股温暖的气息。

决定留学之前,人在西安的他,对自己的留韩生涯做了许多的规划和憧憬,权衡利弊,以及各种没法解决的顺其自然。而在真正飞赴韩国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倒没有了那么多的想法,也神奇地没有了站在人生转折点的兴奋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人在旅途,只想早点安全抵达。

这时候,座位前方的屏幕显示飞机已经飞抵韩国上空。第一次出国的他将头靠近窗口,透过一些棉花云朵俯瞰下去,看到一些天蓝色的屋顶和侧身绘有可爱图案的白色公寓楼,火柴盒大小的现代汽车(猜测)行驶在平整、一尘不染的街道上,果然是头脑中那些“先入日韩”的感觉。虽然和他的家乡古城西安相比,布局显出些许的杂乱琐碎,但整体的色调更加光鲜清新。

机舱开始伴随着阵阵的轰鸣声向下倾斜,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降落了,马上到韩国。P1-3

序言

当三十出头的我再次翻开这部文稿的时候,既没有了当初写作时的那些青春的、美好的激情,也不再有那个时期特有的焦虑与不安,剩下的只是铅华洗尽的平静和一个老男孩式顶天立地的无畏。

也许有朋友会问我,是什么念头促使我完成了这部十几万字的小说,我觉得,首先,这不是什么伟大的成就,只是我的一个渺小的行为。其次,因为我不安。这是我追求事业成功的一种方式,也是追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再次,这是我的宿命,父母年纪比较大,所以,对我来说。从生下来,对于用努力来亲情反哺的危机感,就要比别人来的强烈。最后,因为追求,因为我有对朋友、对读这本书的你、对生活的,最真挚的诚意。我想这就是全部的理由。

去韩国留学以后,常有亲朋好友跟我询问关于韩国及韩国人的问题,问题的内容,一般来说大致雷同,从整形美容化妆品,到他们和中国人一样的某些情结,涉及韩国的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开始我会热情耐心地一一给予介绍讲解,后来觉得总是重复已完成的思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一种不孝,再加上自己又是学中文的,家族中又有一点创作传统,于是便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部关于韩国的小说以一劳永逸,便有了这部《蒲公英——文麒留韩记》。小说里的文麒有我的影子,但不是全部。这是一部小说,旨在塑造一个在韩中国留学生的典型形象,并反映一些韩国的风土人情,尽自己的能力为后来的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够为中韩两国的交流做出一点贡献。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留学是不容易的。但这段经历,也是年轻的,我们的,人生的,最为光辉的时代。

李文

2015年8月7日

后记

这部具有私人性质的小说写于韩国,大约于二〇〇六年动笔,到二。一五年修改完结。其间,携它登上过腾讯网读书频道原创文学板块的首页,签约过一家当时规模不算大的文学网站,最后,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出版。

写作的过程中,因为对自己和生活产生过怀疑,有过几次中断。而后来,因为自信,最终还是完成了。

这部小说的很大一部分是我在釜山一家考试院的一个只有五六平米大小的房间中完成的,那个时候,狭小的空间却撑大了创作的灵感。也有一部分,被我完成于青涩时期的课堂、等待老板时公司门口的石台、回国时的飞机、轮船、火车上,中国的家、以及和伙伴们聚会时,任何一个安静或嘈杂的包间里。之所以自发而非硬着头皮地这么做了,我想,也许因为这就是生活对我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老去,都会为青春的逝去而忧伤,因为那意味着人生所能期望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也不例外。所能做的,只有纪念,算作是对青春的一个凭吊。我的青春,或者是部分的青春,就这样被总结在了这部书中,然后,希望它并不是渺小的。

李文

2016年7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蒲公英(文麒留韩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42328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624467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