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寻孩子心灵地图/王裕如心理咨询个案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当孩子有逆反心理时,要如何处理?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本书以作者十多年的临床心理咨询和培训经历为指导,以不同的个案为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们的心理,帮助家长及老师们了解孩子们的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迈向更美好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女士的咨询个案集,为你讲述孩子的强迫性心理障碍,抑郁女生的心路历程,差生的心理感受,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背后,早慧少年的心灵地图……帮助家长、老师了解孩子的典型心理,为孩子的心灵成长导航。

目录

被误解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关注孩子的强迫性心理障碍

抑郁女生的心路历程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关注差生的心理感受

控制欲有碍孩子健康成长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背后

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

当孩子沉迷于辍学

早慧少年的心灵地图

当孩子喜欢透视别人的“禁区”时

自我意识丢失了的孩子

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心理因素

棍棒打垮了孩子求知的欲望

学会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

试读章节

被误解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家长的焦虑心态和残酷教育几乎把孩子们游戏和运动的时间完全剥夺,而运动是孩子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基本要素。被剥夺了正常运动权利的孩子常常是躁动不安的,为此那些很活跃的孩子常常被误认为患有“多动症”……

·个案阅读·

从“多动症”儿童到英才少年

元元的爸爸在元元很小的时候便出国打工去了,元元跟着妈妈生活。母子俩吵吵闹闹,谁也奈何不了谁。

一天,上课铃响了以后,元元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一个来校体检的医生立刻指着他对班主任说:“这孩子是个典型的‘多动症’。”老师说:“难怪呢,整天手脚不停的,真烦人!”

第二天晚饭后,元元妈妈的脸色特难看。她拿了一把小椅子,让元元坐在对面,对儿子说:“你听着,老师说你是典型的‘多动症’,让我带你去看医生,我想先给你治疗一下。现在开始,你手脚不停地给我动上二十分钟,少一分钟,别怪我不客气。”一把木尺就在桌边放着,元元妈妈凶巴巴地看着元元,元元直想笑。然而,这回妈妈动了真火,高高地举起了木尺:“开始动吧!”元元这才变了脸色,但还没开始动。“啪”,木尺打下来,元元手背上起了一道红印子,眼泪慢慢地溢出来,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妈妈威胁他,他把脚在地上拖来拖去,用手捂着脸大声地哭叫起来:“爸爸,你快回来吧。”

爸爸真的被元元盼回来了。听了妈妈的“告状”,爸爸并不十分赞同“多动症”的说法。他仔细观察,发现儿子虽好动,却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喜欢动脑筋,闹钟、照相机、奥特曼玩具现拆现装,得心应手。看电视对剧情也理解,就是功课方面表现平平。他领着元元到心理咨询中心,通过讨论、观察、分析,咨询师认为:这是因为元元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不定、神不安,散漫惯了,同时也因为他从小一直和妈妈在一起,没有运动,没有游戏,也没有和其他儿童玩乐的机会。所以非常好动。最后他们商定,让他到外婆家去住一阵子,规定他的学习时间,保证他的运动时间,还为他请个大学生当家教,陪读、陪住、陪玩、陪运动。辅导的重点是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做功课,每次任务完成后就让他玩个痛快。经过三个月的集中训练、家教辅导和综合运动,元元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后来考进了重点中学。

如今,元元已考进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并非一流,但是他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他利用假期与双休日到相关单位勤工俭学,为公司设计开发软件,所得报酬已超过了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并多次在电脑程序设计比赛中得奖。

·心理探索·

好动不等于“多动”

“多动症”全称“少儿多动症”。主要症状是主意力分散,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易冲动、任性,它的成因并没有很确切的说法,但被确认为是一种轻微的脑功能障碍。患“少儿多动症”的孩子因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功课拖拖拉拉,甚至无法完成作业,因此会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因控制性差,任性,还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多动症”绝对不是顽皮好动,活泼淘气,那是望文主义的理解。以前人们习惯性地把“差生”归于思想品质问题,现在又倾向于把不符合常规的学生说成是“多动症”,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随意地把一些顽皮的学生定为“多动症”,是对孩子极大的不负责任。元元妈妈因为轻信儿子患“多动症”的结论,而做出了近乎荒诞的举动,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

在诊断“多动症”时,需要注意结合家庭和文化因素的综合考察。有不少孩子表现出“多动症”的某些症状,只是因为他们正经历着一种对当前生活局面的严重反应。如元元因爸爸很早出国,使得妈妈因孤独而脾气暴躁。当她累极了的时候,便怨天尤人:“你爸爸只顾自己闯荡,把我们母子一扔就是几年,太自私了呀!”

事实上元元并非是“多动症”患者。自从元元爸爸回家后,他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的学习潜能发挥出来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诊断“多动症”需谨慎,而一旦被判为“多动症”也不足为惧,通过努力治疗是可以改变、减缓、消除孩子的不恰当行为的。

·心灵解码·

母亲态度与孩子性格形成的互动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功能极其重要。母亲是孩子最信赖的人,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母亲民主的态度,可使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独立的性格和心态,相反,则容易导致孩子各种类型的心理性格缺陷。我们不能忽视孩子性格与心理上的弱点,因为性格、心理、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能与发展。

孩子的发展是否顺利,与其认知与意志也有直接关联。其中他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关键因素。假如是一个被母亲忽视的孩子,他的性格中会有过于胆怯的成分,这时,他的认知趋向便是急于寻求安全感,以作为对自己心中缺少安全感的补偿。这种补偿性的认知方向与行为常常是导致心理、性格、智能上产生偏差的内趋力。例如一个常挨打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对知识的兴趣与对学习方法的研究上,而更多的可能是关注父母的脸色与行为,因为他首先要满足自己的人身安全感。这种心态延伸开来,他可能就是一个谨慎的、防范心理过大的、多疑性格的人,他的认知成分中无意之间会潜伏着“唯有处处小心才能不受侵犯”的观念。

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以及母亲的焦虑情绪会在孩子的心理上投下阴影,并使孩子在心理行为上有所变异。个案中的元元身处这样的环境,变得特好动、特顽皮,注意力不集中是他想摆脱母亲过分的唠叨与焦虑,他想以此引起母亲的注意,并减缓自己的孤独与烦躁,虽然这是不经意的。

由此可见,成长环境是决定孩子性格、认知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家长若是认识到了这些,就应该主动调整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与心态,也应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对孩子形成正面、健康的影响。P1-4

序言

我是一个从业18年的心理咨询师,做过无数个案,仍然乐此不疲。人们总是自以为遇到了心理问题才来咨询探讨,其实有问题是绝对的,无问题是逃避的结果。在我的眼中,每一个问题都是有原因的,每一个原因都有它的合理性。

人们就在情、理、法、德的交错中寻找自己的心理出路。而心理咨询这个职业,就是意味着以辨证的立场,以接纳的态度,和个案一起探索他们的状况、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感受。他们是我们的主人,为他们是我们的宗旨,与他们一起成长是我们的目标。

我的这套心理咨询个案书系是我多年来的个案积累,丛书分为《探寻孩子心灵地图》、《破译两性爱情密码》两本,如果你们对书中的个案故事感兴趣或者需要和我谈论心理问题,可以拨打我的助人热线021-65878843,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我愿意为大家答疑解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寻孩子心灵地图/王裕如心理咨询个案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裕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57618
开本 16开
页数 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5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