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趣说的方式,诠释、品味了上海话,既富有可读性,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它不仅可以用来作为学习上海话的读本,也可以用作研究上海话这种独特吴方言的材料。它的价值也许远远超出了文本的自身。
图书 | 牛康上海话读本(附光盘)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以趣说的方式,诠释、品味了上海话,既富有可读性,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它不仅可以用来作为学习上海话的读本,也可以用作研究上海话这种独特吴方言的材料。它的价值也许远远超出了文本的自身。 目录 上海话的味道 阿拉一道来做“阿里巴巴”——自序 导言 第一单元 牛康上海话音系 上海话中的“音变” 同字异读(上) 同字异读(下) “变调”的异读 特殊字词(上) 特殊字词(中) 特殊字词(下) 第二单元 上海话的“我、你、他”——人称代词 仡搭、伊搭、哪恁啦——指示代词和疑问词 常用的介词、助词、副词 常用的量词(附:说“多”讲“少”) “时间”的语词 小辈的称谓 长辈的称谓 动词的特殊用法 常用的特殊语词 意义“异化”及“异趣”的语词 第三单元 上海人的“讲闲话”(上) 上海人的“讲闲话”(下) 说“好”道“邱” 上海话里的“形形色色” 上海话里的“数字化”(上) 上海话里的“数字化”(下) 上海话里的“三”字经 上海话里的“三字”经 上海话里的“老”字号 上海话里的“小”字辈 上海话里的“头头是道”(附:其他的后缀词) 第四单元 鲜得来眉毛也落脱 买块豆腐撞撞煞 敲定、立升、红色炸弹 扒分、空麻袋背米、拾皮夹子 搭脉、吃药、老军医 面子、坍台、扎台型 海、海威、海派 “腔调”的前世今生 掼素质、劈情操、拗造型 第五单元 牛康“吃”字说 牛康“淘浆糊”说 牛康“作”字说 牛康“嗲”字说 牛康“花”字说 牛康“模子”字说 牛康“洋泾浜”字说 沪骂:赤那 第六单元 上海话:一种通用新吴语 上海话的“俗”和“雅” “有一只猫咪登勒屋面琅”——上海儿歌滋味 上海弄堂:消逝了的声音 第七单元 上海话词语简释 第八单元 注音上海话常用字词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牛康上海话读本(附光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牛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666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7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