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范干平先生多年活跃在行业职业教育第一线,此次作为本届竞赛的策划和评委之一,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参赛选手的认真态度、竞赛的激烈程度。同时意识到,作为一项重要赛事,能参与其中的人毕竟是少数,比赛的硝烟虽散,却又似乎并没有结束,竞赛过过程、参赛选 手的表现、竞赛使用标的的选择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解说、评价、使行业内外更多的人士进一步了解竞赛情况。基于一种职业的责任心,在竞赛结束后,这本书是从专业人士的视角解析了本届竞赛。
图书 | 一槌定音(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剖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范干平先生多年活跃在行业职业教育第一线,此次作为本届竞赛的策划和评委之一,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参赛选手的认真态度、竞赛的激烈程度。同时意识到,作为一项重要赛事,能参与其中的人毕竟是少数,比赛的硝烟虽散,却又似乎并没有结束,竞赛过过程、参赛选 手的表现、竞赛使用标的的选择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解说、评价、使行业内外更多的人士进一步了解竞赛情况。基于一种职业的责任心,在竞赛结束后,这本书是从专业人士的视角解析了本届竞赛。 目录 序 引子 一、考考拍卖师严格依法主持拍卖的意识 二、拍卖过程中拍卖师如何保证不泄漏保留价 三、拍出高价为何只得低分 四、减价拍卖暴露拍卖师软肋 五、竞赛遭遇流拍,拍卖师一腧无奈 六、“串标”串到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会上 七、整体拍卖还是分拆拍卖,拍卖师面临批发与零售的考验 八、关于拍卖师的心理素质问题 九、细节决定成败,拍卖师应该注重拍卖会前的备课 十、拍卖师声音高昂,评委却认为这是噪音,刺耳 十一、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名“专职”的拍卖师 十二、关于使用英语主持拍卖的问题 十三、关于“二五0”和“二五八”竞价阶梯 十四、关于本次拍卖标的选择的思考 十五、行业普遍重视是此次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 十六、白璧微瑕——关于本届比赛不足之处的思考 附录一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安排 附录二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复赛 规则 附录三 第一二届“中拍杯”伞围拍卖师丰持技巧竞赛决赛 规则 附录四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大赛标的命题 的说明 附录五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决赛现场 命题(拍卖标的部分) 附录六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决赛 (口试试题) 附录七 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得奖 名单 附录八 首届“中拍杯”全国拍卖知识暨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 获奖名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槌定音(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剖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干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667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24.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1 |
宽 | 15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