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日本人汉语学习问题的著作,本书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分析;既有充分的事实描写,又有相应的论说分析;既是几十年教学经验之总结,又是学术的探索与创新。在世界“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形势下,这一专著的出版,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对于提高日本人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效率,推进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好的价值。
图书 | 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海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日本人汉语学习问题的著作,本书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分析;既有充分的事实描写,又有相应的论说分析;既是几十年教学经验之总结,又是学术的探索与创新。在世界“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形势下,这一专著的出版,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对于提高日本人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效率,推进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好的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日本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与规律。既有细致的微观分析,又有开阔的宏观论述;既有充分的事实描写,又有精当的综合概括;既是几十年教学经验之集成升华,又是学术上的有益探索;既是对日本人汉语学习的历史总结,又对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现时指导意义。 目录 序(严绍盪)/1 前言/7 第一章 日本人汉语学习的历史/1 第一节 古代日本对汉语的学习与吸纳/1 一、关于“汉语学习”和“汉语教育”范围的界定/1 二、汉字传入日本及在日本文字形成中的作用/3 三、公元7-9世纪奈良、平安时代“汉音”学习的推广/7 四、公元十七八世纪江户时期“唐话”学习的流行/11 第二节 近代日本汉语学习潮流的兴起与发展/15 一、明治前期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汉语学习潮流的兴起/16 二、甲午战争后到全面侵华时期汉语学习潮流的发展/21 第三节 战后日本汉语学习运动的开展与高涨/26 一、战后至中日恢复邦交前汉语学习运动的逐步开展/26 二、中日恢复邦交和中国改革开放后“汉语热”迅速升温/32 第二章 日本人汉语学习的特点/55 第一节 日本汉字正迁移作用带来的学习特点/56 一、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亲近感/57 二、对汉语的书写、记忆能力强/58 三、对汉语的阅读、理解速度快/59 第二节 日本汉字负迁移作用带来的学习特点/61 一、对学习汉语的艰苦性认识不足/62 二、听说薄弱与读解能力很不协调/63 三、更容易受到母语干扰出现偏误/64 第三节 日本人民族性格带来的学习特点/68 一、日本人民族性格的基本特点/68 二、民族性格带来的学习特点/76 第四节 影响日本人汉语学习的其他因素/80 一、学习动机、目的、态度/81 二、家庭、学校和个人素质/83 三、日本汉语教育的传统和体制/85 第三章 日本人学用汉语容易出现的偏误/89 第一节 书写偏误/89 一、受日语汉字笔画影响而产生的书写偏误/90 二、不了解造字理据和结构而出现的书写偏误/94 三、由于其他原因而引起的书写偏误/96 第二节 语音偏误/98 一、受日语汉字发音影响容易出现的偏误/98 二、声母的发音难点及容易出现的偏误/101 三、韵母的发音难点及容易出现的偏误/104 四、声调的发音难点及容易出现的偏误/108 第三节 词汇偏误/110 一、汉日同形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11 二、复合动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21 三、副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24 四、介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35 五、助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43 六、量词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51 第四节 语法偏误/157 一、句子成分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58 二、四种基本谓语句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73 三、疑问句、比较句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80 四、特殊动词谓语句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87 五、复句中容易出现的偏误/199 第四章 教日本人学汉语的原则与方法/208 第一节 发挥优势,克服弱点/209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汉语观/209 二、充分利用日本学生的优势/210 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212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14 第二节 比较鉴别,谨防误区/218 一、对照比较,重在区别/218 二、偏误分析,防人误区/22l 第三节 以说为纲,读说结合/222 一、严格发音,循序渐进/222 二、突出听说,以说带听/235 三、读说结合,落实到说/237 第四节 加强写译,全面提高/239 一、写作课教学/240 二、翻译课教学/244 第五节 适当使用“双语法”教学/251 一、目的语学习离不开思维工具母语/252 二、运用“双语法”进行教学的优势/254 三、实行“双语法”教学的原则与方法/256 跋(李晓琪)/260 附录:参考文献目录/26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海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顺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340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7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95 |
丛书名 | |
印张 | 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