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阮直集/中国杂文
内容
编辑推荐

阮直,现任《北海晚报》副总编,北海市文联副主席,广西散文创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2001年阮直被《杂文选刊》选为“中国当代杂文三十家”,从1989年起,每年入选《中国最佳杂文》、《年度中国杂文最佳》、《中国杂文精选》、《中国杂文年选》。有十一篇作品被八个省市区的初高中选为考试试卷。这本《阮直集》收录的就是他的杂文作品,共计53篇,包括:《被骗者更可恨》、《虚构的力量一样巨大》、《绅士个屁》等。

内容推荐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阮直集》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阮直集》收录的是中国著名杂文家阮直的杂文作品,共计53篇,包括:《被骗者更可恨》、《虚构的力量一样巨大》、《绅士个屁》等。

目录

“狗拿耗子”与“猫拿耗子”优劣论

散文缺钙

“有病”才去找“神医”

“拔刀”与“相助”

被骗者更可恨

研究一下“研究生”

我怕人类破译“基因密码”

哪有白吃的诱饵

紫茎泽兰的疯狂

啥都要干还不如啥也不干

经典的胳膊肘外拐

虚构的力量一样巨大

政府里的“钟点工”

绅士个屁

我们的机关为什么要把守大门

外国的腐败分子为何不往咱这跑

物极必反

美女的故乡在何方

“负心”多是读书人

“打死我,我也不去美国当市长!”

大学需要大酒店

骑白马的不都是王子

课堂有多大

啥叫误人子弟

我们做人的文化有点问题

文化不是灵魂的“排毒胶囊”

谋略是弱者的暗器

夜猫子别装报喜鸟

名人的脾气

无能有时比阴谋更能坏事

更多的汗水与成功无关

弱者的力量是强者打出来的

扯淡比撒谎更堕落

把明白人弄傻与把傻人弄明白

相信是有前提的

神圣无聊最无聊

孔子烫手,儒学冰凉

重奖之下产生的只能是勇夫

好话与坏话

这世上没有安于老实的人

文化要“自然分娩”

城市名片与“名人”名片

经典是不用大众阅读的

速度快就一定是好事吗

乔布斯的土壤与托马斯的神话

官员的提拔标准不能低于大厨

出卖不是自己的东西才最卑鄙

当谋略成为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

偶像是个谎言

该缅怀的记忆不能遮蔽

现代隐士要隐啥

没啥东西没有副作用

试读章节

按国人的道德教化,如果是好人,是英雄,在同胞受歹徒凌辱的危难之中,应该“拔刀相助”才对。可是眼下相助者寡,围观者众,实例不胜枚举,不必在下哕嗦。

于是有人叹息:当今已没有英雄,缺少壮士,路见不平,谁能拔刀相助?其实从古到今但凡有以强凌弱的事件发生,相助者总是少数,因为相助者大多为强者,如果相助者像受凌辱者一样弱,那不是又多了一个受凌辱者吗?

相助的强者是谁呢?在古时是壮士,是好汉,他们要么身怀绝技,或会铁沙掌,或会二指禅,制服三五个地痞流氓,如虎趟羊群,鹰扫鸡舍;要么也得有把兵器在手可拔,与之对付几下。可眼下路见不平者一是缺少了壮士,二是也没人身上再配宝刀了。就说老夫我吧,虽够不上壮士,可也有一腔热血,一旦遇上三两个歹徒行凶,我若赤手空拳对歹徒,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当今的强者乃人民警察,他们有法律给予的权利,有国家配备的武器,有现代的通讯工具,有星罗密布的警点、派出所,巡警,有供市民随时呼救的“110”,这些“强者”制服歹徒就如虎趟羊群。只有人民警察真正尽职尽责了,才是我们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保障。可眼下,但凡发现公民喋血街头,无论是新闻媒体或公安部门在总结教训时都不忘指责围观者如云,无人伸出“相助”之手。

围观者怎么相助呢?人人都赤手空拳,让他们再以脆弱之躯与凶顽的利刃相搏吗?我看有点难为了公民。此时若真有一人,能拔出寸八尖刀一把,上前相助,事后也要查他凶器何来?是好人,还是歹徒?当今哪有好人带“凶器”的。连刀都没有一把,让老百姓空手夺匕首,这是对公民生命的不尊重。连武警战士手握钢枪对歹徒还要穿防弹衣,头上戴钢盔呢,保护自己是没错的吧。

我们每个公民的人身安全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来保护的,国家机构为此设置了警察,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在公民的人身利益受到威胁时能迅速出击。围观者的相助与不相助仅仅是他们的道德和良心问题,如果我们不是首先千方百计地健全和完善我们的治安体系,而是把治顽斗凶的重任托付给了围观者的“拔刀相助”,这个社会可就真的失去了安全感。

社会因为有分工,人们各司其职,才不至于杂乱无章,不能因为某些领域有问题,便让人人都去负责。有违章的汽车,交警应该去罚款,如老夫我也去凑凑热闹,“相助”一下,这只能惹出麻烦,我们家门前的那个包子馆卫生状况极差,老夫我虽说有为市民健康着想的好心,可也无权去查封人家,自有卫生防疫部门去管。按说街头行凶是犯法,违章行车,卖食品的卫生差也都是违法,为什么前者围观受指责,后者围观就应该呢?难道仅仅是前者危险,后者有利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社会责任是由各自的社会角色分工决定的,否则的话,真有那么一位从少林寺下山的武林高手,要管某个城市的街头之事,专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用三天,公安局就得先把他抓起来,因为他是在抢警察的饭碗,是在给警察的脸上抹黑。当今的警察都有自己的管区,某市A管区的警察到B管区去抓卖淫嫖娼,被B管区的警察知道了,本是相助扫黄打非,没想到还产生了矛盾。A管区的警察说:“你们这样乱插手,是要影响彼此团结的。”没想到吧,自己的人去相助都不行,局外人更不可随意相助了。

当然他们彼此争的是“利益”,而不是责任,在没有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前提下,只能用划出责任区的办法来确保我们的工作完成。消防队就是灭火,抗旱的事就不用你相助了,气象台你就管天气,地震的事你围观也无罪,作家们就去写字,杂交水稻的事,你围不围观也看不明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都别丢了自己的谷子不收,去抢了人家的高粱。

如果想让围观的群众也都斗歹徒,那么就得给他们这个权力,甚至是武器,甚至是组成一级组织、否则的话就是空话。P10-12

序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阮直集/中国杂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11385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