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皮尔斯文选/美国实用主义文库/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卷精选了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的28篇重要论文,着重反映他的实用主义基本立场,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数学、逻辑学、指号学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以及他对科学和宗教的看法。书后附有八卷本的《皮尔斯文集》 (英文版)的全部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全部论著的概貌,可作为深入研究皮尔斯哲学思想时查寻资料的索引。

内容推荐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指号学家,实用主义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逻辑学、指号学等方面都提出不少重要论点,对其后某些古典实用主义者、新实用主义者以及分析哲学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一二十年前在西方哲学界曾掀起一股“皮尔斯研究热”的浪潮。

皮尔斯在一生中没有发表过专著,但发表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以及大量未发表的文稿,在他逝世后被编入8卷本的《皮尔斯文集》中。本卷后面附有这8卷文集的目录,从中可看出他的论著的全貌。本卷限于篇幅,只从其中选出28篇论文,按其主题大致分为5个部分,以便读者选阅。不过,这种划分仅仅是相对的,各部分中有不少交叉,对有些论文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做不同的划分。

目录

编者前言

第一部分 实用主义与实效主义

什么是实用主义?

实效主义的一些论点

实用主义回顾:最后一次表述

第二部分 认识论

信念的确定

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

与人据说具有的某些能力相关的几个问题

对4种能力的否定所产生的某些后果

精神的法则

第三部分 形而上学

现象学原理

对形而上学的看法

论形而上学

论新范畴表

第三性的实在

第四部分 数学、逻辑、指号学

数学的本质

数学的本性

审视必然性学说

不明推论式与归纳式

推理的有效性的标准

一、二、三:思维与自然界的基本范畴

作为指号学的逻辑:指号论

论指号的本性

指号

第五部分 科学与宗教

理论结构

科学态度和可错论

哲学和科学:一种分类

宗教与科学的联姻

上帝概念

什么是基督教信仰?

附 录

 《皮尔斯文集》目录(英文版八卷本)

 皮尔斯年表

试读章节

关于达尔文学说的争论大部分涉及逻辑问题。达尔文先生提出把统计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在一个大不相同的科学部门,即气体理论中,也进行过同样的工作。克劳修斯(Clausius)和马克斯韦尔(Maxwell)尽管不能说,个别气体分子的哪一些运动将依据于某个关于这一类物体的构成的假说,但他们在达尔文的不朽著作发表11年之前已通过应用概率理论做出这样的预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分子的这种或那种比例在特定环境中将获得这种或那种速度;在每一秒中都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相对数量的碰撞,如此等等。从这些命题出发,就能得出气体的某些特征,特别在它们的热关系(heat-relations)方面。同样达尔文虽然不能说在任何个别事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但他表明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些变异和自然选择恰使动物与它们的环境相适应。现存的动物形态是否产生于那样的活动,或者这种理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这一些构成下面这种讨论的主题,在这种讨论中,事实问题和逻辑问题令人惊奇地交织在一起。

推理的目标是从我们已知的事物中推出我们不知道的另一些事物。因此,如果推理能够从一些真前提中推出一个真结论,那么这种推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例如,速度问题纯粹是事实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A是在前提中陈述的一些事实,B是得出的结论,问题是这些事实是否真正如此相互关联,以致如果A是如何如何,B通常也将是如何如何。如果情况是如此,这种推理便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如此,它就是无效的。这根本不是这样一个问题:当这些前提被我们接受时,我们就感到一种也要把结论接受下来的冲动。诚然,我们通常的确会正确地进行推理。不过,这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使我们不具有把一个真结论接受下来的>中动,这个结论仍然是真的;即使我们不能抗拒相信一个错误结论这样一种倾向,这个错误结论仍然是错误的。

毫无疑问,我们属于那种主要从事逻辑思维的动物之列;不过,我们的思维并非完全符合逻辑。例如,我们大部分人所持的乐观自信的程度自然而然地超过逻辑所能证明的程度。我们似乎具有如此的素质,以致即使缺乏任何可做依据的事实,我们仍然兴高采烈,自我满足。经验不断地使我们的希求和愿望受到约束。可是,纵然我们在一生中都采取纠正措施,通常也不能根除我们的这种乐观自信的倾向。在希望没有受到任何经验约束的场合下,我们的乐观自信多半超过正常的限度。在实际事务中采取合乎逻辑的想法(如果不是从旧有的意义上理解这一点,而是把它理解为安全与有效推理的明智结合),这是动物所能拥有的最有用的品质,从而可能从自然选择活动中形成这种品质。不过,在这个范围之外,让一种动物的头脑充满一些愉快的和令人鼓舞的想法,而不管真实情况如何,这对这种动物来说可能更有好处,因此,就非实际的论题而言,自然选择可能引起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使我们从特定的前提中引出这一种推论而不是另一种推论的那种东西,是某种思想习惯,不论这种习惯是生来俱有的还是习得的。这种习惯按照它能否从真前提中引出真结论而成为好的或者不好的;在把一种推论看作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时,并没有专门考虑它的结论是真的还是假的,而是按照这种推论由以决定的那种习惯一般来说能否导致一些真的结论。可以用一个命题把那种支配这种或那种的特定思想习惯表述出来,这个命题的真理性取决于这种习惯所决定的推论的有效性,这样一个公式被称为推论的指导原则。例如,假定我们观察一块旋转的铜板,当把这块铜板置于一块磁石的两极之间时,它就会很快停止旋转,那就推论说,对于每一块铜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推导原则就是:对一块铜板发生的情况,对另一块铜板来说也为真。这样一条指导原则对于铜(copper)而言比对于其他许多物质——如黄铜(brass)——而言更加可靠得多。

可以写一本书来详细说明这些推理指导原则的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必须承认,它可能无助于那样一个人,这个人的思想完全受实际问题的支配,他的行动遵循一条墨守成规的路线。那样一个人所面临的是一些常规的问题,他在自己的业务学习中已经一劳永逸地学习过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不过,假设某个人敢于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在那里他的成果并没有经常受到经验的检验,全部历史表明,最强有力的智者也往往会迷失方向,把他的精力浪费在一些不会使他更加接近他的目标或者甚至使他完全误入歧途的方向上。他像一艘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船上没有一个了解航行规则的人。在那样一种场合下,对推理指导规则进行某些一般性研究,这肯定会被证明是有用的。

无论如何,如果不首先对这个题目做些限制,那就很难处理好这个题目,因为几乎任何事实都可以作为指导原则。不过,幸好情况是这样:对各种事实可以做一些区分,有一类事实作为指导原则来说绝对是本质的,另一类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来说具有其他的意义。这就是把下述两类事实区分开:一类事实在询问为什么某个结论被看作从某些前提中得出的时,必然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另一类事实在那样的询问中没有被涉及。思考一下就能表明,当人们头一次提出这个逻辑问题时,已经假定存在着事实的这种多样性。例如,这意味着有一些像怀疑和相信这样的心理状态,有可能从怀疑转化为相信,思考的对象仍然相同;这种转化服从于某些法则,所有的人都同样受这些法则的约束。由于在我们能够对推理获得任何清楚的认识之前,我们必定已经知道某些事实,因此不能认为我们对探索这些事实的真假还有更多的兴趣。另一方面,人们倾向于相信,从这个过程的观念本身中引出的这些推理规则,是一些最重要的规则;的确,一种推理只要遵循这些规则,这种推理至少不会从真前提中引出假结论。就事实而言,从逻辑问题蕴涵的这些假定中可能引出的那种东西的重要性将超出人们可以设想的程度,这是由于一些很难在开头加以说明的理由。我在这里将提及的惟一理由是,某些确实是逻辑反思的产物的概念却很不容易被看作是这样的产物,它们与我们的通常想法混合在一起,往往成为造成极大混乱的原因。例如,品质这个概念就是这种情况。我们能够看出一件东西是蓝色的或者绿色的,然而,蓝色这种品质和绿色这种品质却不是我们所看见的东西,它们是逻辑反思的产物。真实情况是,常识或者思想当它第一次出现在就狭义而言的实际之物的水平之上时,就被一种恶劣的、通常名为形而上学的逻辑品质深深地渗透;除非经历一个严格的逻辑过程,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清除这种品质。

我们通常知道,我们希望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我们希望在什么时候做出判断,因为在怀疑这种感觉和相信这种感觉之间有一些相异之处。

P69-72

序言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美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逻辑、指号学等方面都很有造诣,提出不少重要观点,对其后的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以及分析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皮尔斯在一生中没有发表过专著,但发表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以及大量未发表的文稿,在他逝世后被编入8卷本的《皮尔斯文集》中。本卷后面附有这8卷文集的目录,从中可看出他的论著的全貌。本卷限于篇幅,只从其中选出28篇论文,按其主题大致分为5个部分,以便读者选阅。不过,这种划分仅仅是相对的,各部分中有不少交叉,对有些论文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做不同的划分。

第一部分中收入的3篇文章,对实用主义和实效主义做了概括而系统的介绍。它们阐述了实用主义和实效主义的发展过程、实用主义和实效主义的基本论点,以及皮尔斯、詹姆斯和席勒三人在观点上的异同等等。

第二部分收入的5篇文章侧重于认识论问题。在“信念的确定”和“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这两篇著名论文中,皮尔斯首次提出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实用主义兴起的标志。“与人据说具有的某些能力相关的几个问题”和“对4种能力的否定所产生的某些后果”这两篇紧密相连的文章,陈述了皮尔斯站在反笛卡儿哲学的立场上,如何论证他关于直观、认知、内省、自我意识、思想、指号等基本认识论概念的看法。“精神的法则”一文陈述了他关于观念、意识、连续性原则等问题的思想。

第三部分中收入的5篇文章侧重于形而上学问题,陈述了皮尔斯的现象学原理,特别是他关于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范畴的学说。其中“现象学原理”和“形而上学方法”两篇文章所做的阐述尤其比较系统和详细。

第四部分收入的9篇文章中,有两篇侧重于数学,有4篇侧重于逻辑学,有三篇侧重于指号学。由于这三个方面在皮尔斯那里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皮尔斯一生中在逻辑方面写出大量文稿,本卷选材侧重于他的哲学思想,对他的逻辑文稿只能选译一小部分。

第五部分收入的6篇文章中,前三篇侧重于科学方面,涉及科学态度、科学分类以及理论结构等问题,后三篇侧重于宗教方面,涉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上帝概念、基督教信仰等问题。

在以上所选文章中,相当一部分原来就以论文形式发表过,另一部分是由原编者从论文和手稿中选编而成。这些情况在每篇文章的题解中分别做了说明。

皮尔斯在其论文和手稿中,特别在关于形而上学和指号学的文稿中,生造了不少新词,非常难以翻译。译者对这些新词做了试译,不够准确,尚待以后加以改进。

本卷由两位译者分别翻译,各人的翻译风格有些差异。编者对译文的风格未做统一。

涂纪亮

2002年1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皮尔斯文选/美国实用主义文库/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涂纪亮
译者 涂纪亮//周兆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3638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7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712.43-53
丛书名 美国实用主义文库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52:19